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宁夏水产研究所自2010年引进福瑞鲤苗种开展养殖试验示范,2011年引进两个家系受精卵,在成功培育形成可繁育亲本群体的基础上,近年来致力于良种亲本培育、苗种繁育、健康养殖、病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现已具备年配套培育8000组良种亲本、年繁育10亿尾苗种的能力,良种亲本示范推广覆盖本省区主要水产良种苗种繁育场点,早繁苗种推广辐射至陕西、甘肃、内蒙古、辽宁等地,有力地解决了北方地区鲤鱼良种苗种供应不足的局面,延长了养殖周期,提升了养殖经济效益,有力促进了福瑞鲤这一良种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2008年,针对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种质退化问题,以优势、大宗水产养殖种类为主,示范、推广先进的现代育种技术,推进水产品种创新和培育,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开展了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推进水产良种的普及和应用。通过协助渔业行政主管门,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苗种质量,推进水产养殖良种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渔业种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岚 《水产科技情报》2014,41(6):311-315
概述了福建省渔业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探讨了影响渔业种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渔业良种工程规划、推进水产苗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动优势主导品种产业发展、启动水产苗种检验检疫、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积极培育渔业种业龙头企业、设立渔业良种工程专项资金等对策,以期对促进福建省渔业种业的跨越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福建省的福清、长乐、莆田、晋江等沿海县利用围垦的滩涂培育蛤、蛏苗种,取得较好成效。1982年全省花蛤育苗面积达3200多亩,产量将比去年增长五倍多。尤其是福清县已利用200多亩垦区培育了花蛤及缢蛏苗种,促进了滩涂贝类养殖的发展。为推广此经验,福建省水产厅于今年三月间召开了现场会。会上确  相似文献   

5.
彭张记  袁华  袁群生 《齐鲁渔业》2008,25(10):14-14
近年来,由于滩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苗种投放密度的增加,滩涂养殖贝类出现了发病时间早、发病面积大等新特点,从而使养殖者经济损失惨重。现将滩涂养殖贝类发病、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鳙鱼溶血性腹水病近年来,由于滩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苗种投放密度的增加,滩涂养殖贝类出现了发病时间早、发病面积大等新特点,从而使养殖者经济损失惨重。为了引导养殖户走科学养殖之路,使养殖户对滩涂养殖贝类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有效防止贝类养殖病害的发生,减少贝类死亡,增  相似文献   

7.
正农为邦本,种铸基石。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原良种体系是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确定了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重要地位。"种是业之基,业需种才发,种发业强大",水产种业是现代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现代水产种业,提高良种综合生产能力,繁殖健康水产苗种、创制优良种质、实现良种产业化和不断提高良种养殖的覆盖率,是未来水产种业发展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动态     
全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成立苗种是养殖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苗种生产的发展、苗种质量的提高对养殖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0年代后期,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改变了鱼苗生产“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淡水养殖生产的发展。藻类、贝类、对虾等海水养殖对象人工育  相似文献   

9.
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青蛤工厂化育苗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后续的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的研究还进行得较少,将人工繁育而成的青蛤幼苗培养至1cm以上的大规格苗种仍是苗种生产的难点。可直接用于滩涂养殖的大规格苗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青蛤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子。本文报道了在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方面进行的相关试验,研究了培育过程中的放养密度、底质、饵料等与青蛤生长的关系,取得了理想的培育结果,经68天培育,苗种平均规格由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4月26日,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将1 620kg縊蛏苗种分别播撒在海兴、黄骅和中捷海辰水产养殖公司的对虾养殖池、梭子蟹养殖池和沿海滩涂,总播种面积1.7hm2,这批苗种由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秦皇岛试验站从浙江温州引进提供。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曹杰  相似文献   

11.
董在杰  罗明坤 《水产学报》2023,47(1):019604-019604
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是渔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是保障未来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水产业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我国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产育种也由传统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发展至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和基因组编辑等精准设计育种。水产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基础研究及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创建驱动着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截止2022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就有266个,其中鲤新品种数量最多,为31个,表明鲤育种工作卓有成效。本文重点回顾了我国鲤的种质和基因组资源现状,鲤的主要品种及其育种方法;简要介绍了鲤生长、抗病、体色、饲料转化率等经济性状关联的遗传研究进展,并由此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鲤种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鱼类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水产育种技术也开始从传统的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技术,逐渐向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性别控制、基因转移以及基因编辑等现代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虽然,我国水产种业已经形成并蓬勃发展,但仍存在良种覆盖率低、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和挑战。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棘皮动物(海参和海胆)的种质资源概况、水产养殖育种新技术及在经济棘皮动物中的应用,并对海参、海胆养殖业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合理开发我国经济棘皮动物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施龙  胡红浪  熊雪梅  高泽霞 《水产学报》2023,47(1):019603-019603
随着全球水产品养殖产量快速增长,水产养殖业在近二十年间正快速替代捕捞业,成为满足人类对优质蛋白需求极具潜力的生产活动。世界水产品消费量近几十年来快速增长,水产品在人类食物系统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遗传改良作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关键环节而备受关注,长期以来,以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为主要的育种方法,以生长速度、成活率等经济性状为主要改良的目标性状,对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随着人们对优质蛋白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大食物观”概念的广泛普及,将水产品打造为更加高效的食物生产系统是大势所趋。但纵观全球,水产养殖业存在遗传改良种类不多、覆盖面不广、改良性状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等问题,需要加强水产育种技术创新和品种培育,培育更多的遗传改良种,推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结果,结合渔业各类统计数据,对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概况、重要养殖种遗传改良情况、水产育种技术应用、目标性状改良以及部分主要人工改良种产量数据进行整理概述,总结发展状况,分析存在问题,以期为水产种业研究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郭红会  胡振  张金刚  邹桂伟  梁宏伟 《水产学报》2023,47(1):019606-019606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溶解氧、水温和氨氮等水环境因子胁迫已成为制约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抗逆水产新品种的培育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鱼类对温度、低氧、氨氮、亚硝态氮、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环境耐受性鱼类新品种的育种现状,提出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结果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建立高通量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技术,深入解析鱼类响应环境因子胁迫的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高效精准抗逆新品种的培育,为鱼类抗逆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文磊  徐燕  纪德华  谢潮添 《水产学报》2023,47(11):119104-119104
大型海藻栽培业是全球最活跃的渔业产业之一,近二十年增幅是整体渔业增幅的两倍以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中,中国大型海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9%,海带、紫菜、裙带菜、龙须菜以及羊栖菜产量均排名世界第一。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的“芯片”和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大型海藻产量99%来自人工栽培,这更体现了新品种对产业的贡献度和重要性。但目前经过审定的大型海藻新品种仅有24个,约占海水养殖新品种的18%,与其产量占比并不匹配。为此,本文介绍了大型海藻产业的特点、近60年育种技术进展和育种成果,并针对大型海藻育种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大型海藻育种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产种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红浪  韩枫  桂建芳 《水产学报》2023,47(1):019101-019101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振兴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种业发展涉及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种因素。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与《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要求尚有差距。本文从育种技术研究、发展与应用等角度阐述了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现状,对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与任务,从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育种技术创新、种业生产体系建设和种苗监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水产育种技术发展存在的短板,认为我国水产养殖用种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也存在国内种质资源丰富但遗传改良率不高、科研育种成果多但转化效率不高、种业企业多但核心竞争力不强等3个主要问题。针对短板,本文提出加强种质资源挖掘保存与创新利用技术研究、加强现代育种技术特别是新种质创制的研究及应用、加强生产体系技术标准化应用、加强育种技术商业化应用研究、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技术支撑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水产育种技术创新攻关及种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健  李吉涛 《水产学报》2023,47(11):119607-119607
池塘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方式,也是当前陆基海水养殖的主体。自20世纪70年代,海水池塘养殖经历了粗放式、半集约、集约化和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的发展历程。然而,海水池塘养殖产业中仍存在养殖生物生态适应性机制不清、养殖系统产出不稳定、营养物质利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海水养殖虾蟹良种与生态环境的互作机制解析,研发养殖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营养物质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搭建养殖信息采集与智能化管控平台,创建生态工程化养殖新模式,实现养殖系统高效可持续产出,是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刘世晶  李国栋  刘晃  郑浩君  陈军 《水产学报》2023,47(11):119615-119615
水产养殖是我国渔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机械装备是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绿色、高效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对水产养殖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装备与信息技术协同的智慧水产养殖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围绕池塘、工厂化、网箱、筏式以及底播养殖等我国主要养殖方式,梳理了当前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机械化装备和技术,并从环境监测、养殖对象感知、智能投喂、分级计数和养殖机器人等方向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智能装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制约我国水产养殖智能装备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实现我国从水产养殖大国向强国转变,融合机械装备和智能技术等两个领域的前沿技术,提出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并举”的水产养殖智能装备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与工业化养殖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霁霖 《南方水产》2012,8(3):65-70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于2011年1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上升至主题为海洋经济的国家战略。此前(2010年10月),山东、广东和浙江3省同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而且连获国家战略的批复。由此预告世界,中国的海洋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海水养殖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走海陆联动,引入高新技术,推动蓝色产业经济的高速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鲆鲽类养殖产业为例,提出了借助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契机,排除养殖空间受限的制约因素,促进养殖技术体系由低端向高端提升,走出一条工业化发展之路的构想;并对工业化养殖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实施路径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深远海网箱养殖工程与装备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远离大陆的深远海水域发展大型网箱养殖,已成为缓解近海养殖环境压力、突破资源受限和空间制约问题的重要举措。深远海网箱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加速促进了养殖方式转型升级和海洋养殖空间大幅拓展,形成了海洋设施养殖新发展格局。本文立足我国网箱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深远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发展前景以及设施装备科技需求,详细介绍国内外深远海网箱养殖工程与有关装备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我国深远海网箱养殖工程与装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科学规划、科技引领、规范建设和创新模式等方面,对深远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