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邹勇  牛永春  邓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585-9588
[目的]了解瓜类植物内生真菌对瓜类植物常见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方法]对分自不同瓜类植物及不同部位的461株内生真菌分别与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3种土传病菌进行对峙培养试验,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情况,记载抑菌带的有无和宽度,计算供试病原真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分析内生真菌对3种土传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内生真菌对供试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表现为3种类型:抗生作用、基质竞争作用和寄生作用.在461株内生真菌中,共有13株对黄瓜枯萎病菌产生拮抗作用,25株对立枯病菌产生拮抗作用,64株对菌核病菌产生拮抗作用,分别占供试内生真菌菌株的2.8%、5.4%和13.9%.其中,菌株F30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9.0 mm.菌株JCL24对立枯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1.3 mm.菌株F94对菌核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4.3 mm.对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大于70%的共3株,分别属于Nigrospora、Penicillium和Rhizoctonia属.对立枯病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大于70%的共11株,分别属于Alternaria、Apiospora、Bipolaris、Colletotrichum、Exserohilum和Fusarium 6个属.对菌核病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大于70%的共17株,均为Fusarium属.[结论]部分瓜类植物内生真菌对土传病菌具有拮抗作用,主要通过抗生作用,少部分通过基质竞争和寄生作用抑制病菌生长.一些菌株对供试病菌抑制作用很强,可能具有用于瓜类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B0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离体测定和温室植株测定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0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菌株B03对供试的15种真菌病害的病原菌均具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滤液对甘蓝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与发酵滤液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发酵液的施用时期不同对甘蓝枯萎病的温室防效影响显著,以发酵液灌根后3 d再接种病原菌的效果最好,可明显降低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防治效果高达96.25%。  相似文献   

3.
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了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菌毒力很强,不仅对其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菌丝抑制试验明确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菌的EC50、EC70及EC90分别为920.21mg/L、1387.39mg/L,及2510.15mg/L.康地蕾得浓度在1500~2500mg/L.范围内时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52.19%~82.35%.  相似文献   

4.
4种茄科作物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番茄、茄子、烟草和辣椒健康植株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结果表明,植物的不同种、品种及植物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数量有所不同.不同作物每克鲜重平均内生细菌数量为1180-11160 cfu;各作物植株不同部位均以果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少,根和茎中的内生菌数量较多.拮抗测定表明,各植物体内均存在对番茄青枯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占总数的16.21%,而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占总数的28.53%.从拮抗菌株中筛选出3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对黄瓜枯萎病有20.83%-79.17%的防病效果,此3菌株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也有一定拮抗作用,内生性测定表明,3菌株均能进入宿主植物番茄和茄子体内,经初步鉴定3菌株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  相似文献   

5.
苍耳叶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苍耳叶提取物对2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部分病原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结果表明,苍耳叶提取物对21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恶苗病菌、玉米顶腐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及小麦根腐病菌活性较高,而对水稻纹枯病菌、黄瓜黑星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活性较低;对葡萄白腐病菌、玉米顶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大豆镰刀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甜瓜枯萎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瓜果腐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0.003 0、0.004 4、0.006 0、0.006 9、0.007 3、0.014 9、0.015 8、0.043 3 g/ml.  相似文献   

6.
中林46杨树提取物体外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备了中林46杨树枝条和叶的乙醇提取物及该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部分,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它们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枝条和叶的乙醇粗提物对番茄早疫病菌、杨树溃疡病菌、小麦赤霉、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等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枝条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这为进一步追踪分离杨树中抗真菌活性成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和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um cucumerinum Ell.et Ar-thur)为指示菌,采用体积比30:2的氯仿-丙酮混合溶剂为淋洗液,对苍耳提取物Ⅱ的抑菌成分进行了2次柱层析分离,追踪分析并鉴定活性较高的流分.结果表明,1次分离抑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流分2,3,4,5中,流分3对黄瓜枯萎病菌生长的抑制率最高(96.79%);2次分离抑菌活性成分集中在流分2和3,流分2对黄瓜枯萎病菌生长的抑制率为38.25%,流分3对黄瓜黑星病菌生长的抑制率为49.12%.GC/MS测定结果表明,苍耳提取物Ⅱ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十八烷酸等有机酸物质.  相似文献   

8.
农副产品粗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将棉籽饼、大豆饼、花生饼的粗提取物分别对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 ,棉籽饼粗提取物供试最高浓度对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苹果炭疽病菌 6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明显 ;豆饼粗提取物供试最高浓度对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苹果炭疽病菌 5种病原菌抑制作用明显 ;花生饼粗提取物供试最高浓度对黄瓜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苹果炭疽病菌 3种病原菌抑制作用明显 ,尤以棉籽饼、豆粕粗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最佳 ,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黄瓜根际促生真菌,并探索其促生效应。[方法]以解磷、产IAA和拮抗黄瓜枯萎病菌能力为筛选标准测定初筛菌株的多项促生能力;通过种子萌发和盆栽试验测定菌株对黄瓜的促生效应;通过形态鉴定和r DNA-ITS序列分析对促生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从连作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同时具解磷、产IAA和拮抗黄瓜枯萎的真菌,该菌株孢子悬浮液能有效促进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形态学和分类学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结论]所筛选的促生真菌能有效改善黄瓜连作障碍,为开发研制黄瓜专型促生制剂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赵慧  张扬 《甘肃农业》2012,(4):93-94
通过万寿菊提取物9%水剂,20%悬浮剂及10%助剂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 um oxyspori um)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万寿菊根提取物9%水剂,20%悬浮剂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10%助剂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其中9%水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方程为y=0.9239+1.0083x,r为0.9349,Ec50=11028μg/ml。  相似文献   

11.
龚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011-14013
[目的]筛选出最适应阜阳市建植的成坪速度快、抗性强等综合品质优良的高羊茅品种。[方法]以从美国引进的11个高羊茅草坪草品种为试材,在阜阳当地种植,观察各品种草坪草的密度、颜色、质地、均一性、抗热性、抗病性、耐旱性、抗寒性和耐践踏性等指标,并采用美国9分制评分标准对各供试品种的草坪坪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1个引种的高羊茅品种中绝大多数的坪用价值较好;颜色大都为浓绿,密度大;多数品种出苗快,出苗齐,成坪速度快;多数品种耐践踏、抗病、耐热、抗旱;唯质地较为粗糙,均一性稍差。[结论]在11个品种中,Houndog6、Houndog5、Jaguar3和Coalnaduo颜色深绿、分蘖性强、适应性较强,景观品质较佳,可作为阜阳市冷季型草坪建坪的首选品种;其次CrossfireⅡ、Bingo、Oasis、Eldorado也是较为理想的高羊茅品种;只有Fawn、Aries、Triple表现略差,不适于阜阳市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比较(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气体交换特性,为大豆高产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3个产量水平的9个栽培大豆品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种植,于V4期(苗期)、R2期(盛花期)、R4期(结荚盛期)、R6期(鼓粒盛期)和R7期(成熟期)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结果]在全生育期内,高产品种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显著高于低产品种。在V4期、R2期和R4期,高产品种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低产大豆品种叶片蒸腾速率;在R6期和R7期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品种蒸腾速率差异不显著。V4期和R2期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低产品种(中产品种(高产品种,而在R4期、R6期和R7期则表现为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低产品种。[结论]高产大豆品种叶片的气体交换能力显著高于低产大豆品种,为其获得高产奠定了生理基础。净光合速率可作为选择高产大豆品种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Components of resistance were investigated for five adult-plant resistant (AP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cultivars at six growth stages and two temperatures in the greenhouse, and disease progress in a field trial. Chinese cultivar Chuanyu 12displayed high to intermediate infection type (IT) in the greenhouse but was highly resistant in the field. Weebill showed an intermediate IT in the greenhouse and also in the field. Chpaio, Tukuru and Saar, known to carry combinations of Yr18and 2-3 additional minor genes, were highly resistant in both experiments. Greenhouse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lower IT of APR cultivars initiated at tillering stage. Latent periods (LP) for APR cultivars were generally longer as the growth stage progressed. We conclude that APR to stripe rust can be best characterized in field trials althoug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re seen between field severity and IT and LP measured in the greenhouse.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广昌县种植的优良、高抗晒烟品种,以赤水铁赤烟、驿前铁赤烟、杨溪木勺烟和头陂柳叶烟4个晒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对其在广昌县种植的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发病率、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进行观察评价。结果表明:赤水铁赤烟的大田生育期最长,为120d;驿前铁赤烟其次,为119d;杨溪木勺烟最短,为114d。赤水铁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质量均优于另外3个品种,且对花叶病的抗性较强;驿前铁赤烟对赤星病的抗性最强,其他综合性状仅次于赤水铁赤烟;而杨溪木勺烟和头陂柳叶烟的综合表现均较差。赤水铁赤烟和驿前铁赤烟可在当地作为优良晒烟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杨溪木勺烟和头陂柳叶烟建议作为晒烟种质资源材料利用或改良后再进行试种观察。  相似文献   

15.
水稻感染细菌性条斑病后叶片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细菌性条斑病病菌接种4个抗性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分析水稻幼苗叶片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对照健叶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抗病性无关;接菌后病叶中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相应品种的对照健叶.在抗病品种中的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在发病早期增加迅速,而感病品种中的则在发病早期变化不大,到后期才有较大积累.接菌后,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主要酚类物质的种类相同,共4种,其中2种为黄酮类化合物.抗病品种酚类物质各组分的同体积分离液对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作用比感病品种大,尤其是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盆栽接种测试的方法,测定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和尖孢镰刀菌4 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对巴西蕉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种病原 微生物进行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均能抑制巴西蕉的生长且复合侵染对巴西蕉的生长量影响更大,南方根结线虫单 独侵染巴西蕉的根结指数要比复合侵染的高,香蕉穿孔线虫单独侵染巴西蕉的病情指数要比复合侵染的高,而尖孢 镰刀菌4 号生理小种与根结线虫和香蕉穿孔线虫同时侵染巴西蕉时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相对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斑点落叶病是中国苹果产区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旨在发掘具有高抗病性的苹果栽培品种和探寻调控斑点落叶病抗性的关键基因,为苹果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ali)对84份苹果栽培品种进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从病斑面积和病斑面积增长率两方面进行聚类分析,评价苹果栽培品种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用接种后叶片的病斑面积作为表型性状,以全基因组深度重测序获得的1 243 071个高质量SNP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EMMAX方法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84份苹果栽培品种接种后统计病斑面积发现,不同的苹果栽培品种在对斑点落叶病的抗病性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其中感病和中抗的品种占绝大多数,而高抗和高感的品种占比较少;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具有正态分布特征,呈现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全基因组关联性状分析最终获得6个SNP位点呈现显著水平P≤0.0000001(-LgP≥7),深入分析将其关联到7个关键候选基因,包括整合素连接蛋白激酶、FMN连锁氧化还原酶、B-box型锌指蛋白、GATA型转录因子等,并验证了整合素连接蛋白激酶在苹果抗病中的作用。【结论】经过两年数据的综合分析,最终从84个苹果栽培品种里,鉴定到稳定抗性品种7份,稳定易感品种2份。通过全基因组关联性状分析鉴定到与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显著相关的6个SNP位点,关联到7个关键候选基因,并验证了其中一个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旨在为高产优质栽培及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大区对比法对6 个直播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别对各个品种的生育期、出苗情况、分蘖、株高和干物质变化动态、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吉粳105’生育期为137 天左右,低于其他品种,符合宁夏栽培要求;抽穗灌浆期,叶面积指数达到7.0,其穗粒数达到112.7 粒/穗,实际产量为11278.5 kg/hm2,均显著高于其他对照品种。通过加工和外观品质表现初步测定,‘吉粳105’有较好的加工和外观品质。‘吉粳105’表现为生育期短,成穗率较高,经济性状突出,产量较高,适宜在该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9.
欧美杨107号和108号引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庆阳地区经过5年的育苗引种试验,成功实现了欧美杨107号和108号的跨区域引种,结果表明:欧美杨107、108引种扦插当年成苗率达到96%以上;三年苗高107号在5.37 m以上、108号在5.36 m以上,成苗率在95%以上.杨黑斑病和叶锈病发病率只有2%,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生长期为163 d、生长高峰期出现在6、7、8三个月或7、8、9三个月;喷灌加普通漫灌比单纯漫灌苗高和地径生长分别提高了15.0%和21.1%;叶面喷6 000倍喷施宝液肥苗高和地径分别提高19.8%和22.2%;采用高床、地膜覆盖、流水浸泡插穗、加强生长旺盛期叶面喷肥和适时灌溉喷水等作业方式是培育欧美杨优质苗木的必要条件.欧美杨2根1干平茬苗生长稳定,苗期生长量欧美杨107>欧美杨108>新疆杨,具有大面积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以大叶种胡椒(Type Lampong)为对照,对胡椒属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芦子’(Piper betle L.)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及抗逆性状(抗寒、抗病)等主要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野生近缘种质‘芦子’长势强,冠幅大,果穗长,座果率高,抗寒、抗病能力较强,农艺性状及抗性明显优异大叶种胡椒;通过对‘芦子’种质资源的无性繁殖品种改良技术进行探究,说明‘芦子’野生近缘种质资源是胡椒品种改良较好的中间材料,将为胡椒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胡椒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