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用苯并噻二唑(BTH)、水杨酸(SA)、β-氨基丁酸(BABA)、草酸、KCl溶液处理二叶期的黄瓜幼苗并在2d后接种,结果表明:除KCl以外其余的四种诱导剂都可诱导黄瓜幼苗对霜霉病产生抗性,其中BTH和草酸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5mmol/L和10mmol/L,它们能诱导黄瓜幼苗对霜霉病产生局部抗性和系统的抗性,且抗性的持久期至少在15d以上。复合诱导剂和相应的单一诱导剂的诱导效果相比,霜霉病的病情指数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油菜素内酯对秦岭高山杜鹃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高山杜鹃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0.05、0.10、0.50、1.00、1.50 mg/L]油菜素内酯(BR)对高山杜鹃热害指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随着BR质量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BR质量浓度在0.5 mg/L时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32.8μg/g、2.5 mg/g,SOD、POD、CAT活性最高分别为89.6、84.5、25.5 U/g;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且BR质量浓度在0.5 mg/L时效果最为明显,MDA含量在高温胁迫72 h比对照组降低40.49%;不同质量浓度BR均能降低热害指数,缓解高温对高山杜鹃幼苗的伤害。BR质量浓度为0.50 mg/L时对高温胁迫下高山杜鹃各项生理生化特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减轻高温对杜鹃的热伤害,提高其耐热性。  相似文献   

3.
以6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幼果期、膨大期、转色期分别用0.2、0.4、0.6、0.8mg/L的天然芸苔素(BR)进行全树喷施,研究BR对‘红地球’葡萄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0.2mg/L和0.4mg/L的BR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葡萄叶片的SOD、POD、CAT活性,降低膜透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其中0.4mg/L的BR处理还能明显增加葡萄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除0.8mg/L BR处理外,其他浓度处理均显著增加葡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0.2mg/L和0.4mg/L的BR处理,有利于提高红地球葡萄果穗质量、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酚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0.8mg/L的BR处理,葡萄果实果形指数最大.BR处理对果皮花青素及类黄酮含量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0.4mg/L的BR处理对‘红地球’葡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为材料,采用根基注射结合叶面喷洒的方法,研究了壳聚糖(CTS)对小白菜霜霉病的抗性诱导。结果发现,CTS可诱导小白菜对霜霉病的抗性,促进霜霉病胁迫下小白菜的正常生长,150mg·L-1浓度为CTS诱导小白菜对霜霉病抗性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5.
BTH和K2HPO4诱导黄瓜抗霜霉病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苯基(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硫甲酯(BTH)和磷酸氢二钾(K2HPO4)诱导黄瓜对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的抗病性。结果表明,0.1~0.7 mmol/L BTH均能诱导黄瓜抗霜霉病,其中0.3~0.7 mmol/L BTH处理效果较好,分别达66.41%、68.60%和65.84%,处理后3 d诱导抗病性明显,并可持续9 d以上;K2HPO4以50 mmol/L诱导效果较好,达57.38%,处理后3 d抗病性明显。诱导产生的黄瓜对霜霉病的抗性为系统抗病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用乙醇、丙酮和蒸馏水3种浸提剂浸提番茄早疫病病组织,在番茄幼苗期(3叶1心)进行诱导处理,通过自然病原激发病害和人工病原激发病害试验,研究番茄早疫病病组织浸提液对番茄早疫病诱导抗性效果,结果表明: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过乙醇浸提液(乙醇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比对照植株(总CK)降低20.30%,病叶率降低28.66%,病情指数降低4.43%,诱导抗性效果达到39.84%;经过丙酮浸提液(丙酮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比总CK降低15.92%,病叶率降低8.7%,病情指数降低1.76%,诱导抗性效果达到20.22%;经过蒸馏水浸提液(蒸馏水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比总CK降低6.16%,病叶率降低8.08%,病情指数降低0.56%,诱导抗性效果达到5.26%,病株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总CK;在人工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过乙醇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比对照植株(总CK)降低22.76%,病叶率降低31.23%,病情指数降低12.65%,诱导抗性效果达到31.18%;经过丙酮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比总CK降低0.95%,病叶率降低7.67%,病情指数降低8.03%,诱导抗性效果达到17.65%;经过蒸馏水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未降低,病叶率降低3.51%,病情指数降低2.39%,诱导抗性效果达到4.84%,病株率、病叶率及病情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总CK,诱导抗性强弱趋势为乙醇处理丙酮处理蒸馏水处理总CK。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6株番茄晚疫病菌弱毒菌株(简称:PIAS)在番茄幼苗2叶1心期对番茄幼苗进行诱导处理(叶片喷施),以研究弱毒菌株对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性效果及叶片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后9~21 d的调查中PIAS-TR-dw处理植株的病情指数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在接种后21 d的调查中,PIAS-TR-dw、PIAS-TR-e、PIAS-TR-a、PIAS-TS-dw、PIAS-TL-e和PIAS-TL-a处理植株的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各处理植株的诱导抗性效果分别为57.79%、21.29%、31.29%、48.18%、41.82%和18.32%,与PIAS-TL-a处理相比,PIAS-TR-dw、PIAS-TS-dw和PIAS-TL-e处理植株的诱导抗性效果均有显著差异。番茄晚疫病菌弱毒菌株诱导处理番茄叶片后12~132 h,各处理的PAL和POD活性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诱导处理后36~84 h,各处理的APX、PPO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且有显著差异;诱导处理后84~132 h,各处理的APX、SOD和β-1,3-glucanase活性均高于对照且有显著差异。番茄叶片内的APX、SOD和β-1,3-glucanase活性与诱导抗性效果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PO活性与诱导抗性效果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AL、POD和CAT活性与诱导抗性效果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强磁场诱导小白菜抗病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磁感应强度为0.4、0.8、1.2、1.6和2.0T的磁场分别处理小白菜萌动种子5、10、15和20min,结果表明,适当的场强和时间处理组合对小白菜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都有明显提高。通过接种霜霉病试验,小白菜的诱导抗病效果都显著低于对照,表明磁场处理可以通过清除植物体内自由基和提高植物酚类次生物质合成代谢等增强小白菜对霜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外29份典型黄瓜材料为试材,研究了黄瓜品种(系)对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系)对霜霉病、白粉病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黄瓜苗期和成株期对霜霉病抗性不同品种具有各自的特征,苗期和成株期霜霉病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黄瓜苗期和成株期白粉病病情指数也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根据鉴定结果,选出兼高抗霜霉病、白粉病的K1、K3、K4、K8和高抗白粉病的K9、K11。  相似文献   

10.
以南荻种子为材料,设4 ℃低温处理(常温为CK)和GA3、IAA、6–BA和2,4–D 4种植物生长物质(各设4个质量浓度50、100、200、400 mg/L),均以清水为CK,处理南荻种子,测定南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以及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4 ℃低温处理能显著提高南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极显著提高南荻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但芽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各质量浓度的GA3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长,其中100 mg/L GA3处理对南荻种子萌发的效果较好;除400 mg/L外,IAA各质量浓度均能提高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促进根的生长,其中以50 mg/L IAA处理对南荻种子的萌发效果较好;各质量浓度的6–BA处理能极显著提高南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南荻种子的发芽势和促进芽的生长,极显著的降低南荻种子的活力指数和抑制根的生长;2,4–D对南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的影响都随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各质量浓度的2,4–D可极显著降低南荻种子的活力指数和抑制根的生长,其中以200 mg/L 2,4–D处理对南荻种子萌发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植物促生诱抗剂普绿通与多肽保对白菜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普绿通与多肽保2种植物诱抗蛋白对白菜株高、叶片数、鲜重及病情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促生诱抗剂能有效提高白菜鲜重和降低病情指数,其中,普绿通800倍浸根+苗期喷雾和多肽保500倍浸根+苗期喷雾的处理效果最好,其鲜重分别为807.19g/株和805.20g/株,与对照差异极显著,且在苗期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为31.40%和27.04%,可在反季节白菜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葡萄霜霉病对常规防治药剂抗药性问题,采用田间预防和治疗试验,测定氟醚菌酰胺、氰霜唑、氟噻唑吡乙酮、氟醚菌酰胺+氰霜唑、氟醚菌酰胺+氟噻唑吡乙酮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及组合对葡萄霜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保护效果要好于治疗效果,3种杀菌剂及组合,3次药后7天对葡萄霜霉病的病叶防效为87.23%~100%,病指防效96.47%~100%;3次药后14天各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病叶防效54.39%~89.66%,病指防效78.40%~97.33%。3种杀菌剂及组合,3次药后7天治疗效果以50%氟醚菌酰胺WDG 7500倍+10%氟噻唑吡乙酮OD 5000倍最好,病叶防效与病指防效分别为75.17%和81.77%;3次药后14天治疗效果以100 g/L氰霜唑SC 2500倍防效相对最高,病叶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64.30%和73.42%。综合田间预防和治疗试验效果,确定50%氟醚菌酰胺WDG 7500倍+10%氟噻唑吡乙酮OD 5000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二氧化氯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以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和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温室大棚内,开展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3个浓度的二氧化氯处理组对黄瓜霜霉病均有防治效果,二氧化氯1000倍液处理组(1125g/hm2)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分别为8.05和75.25%,防治效果良好;各二氧化氯处理组的黄瓜叶片有药害斑点,后期能够恢复,各处理组黄瓜植株长势无明显差异;各二氧化氯处理组黄瓜结瓜数、产量均与清水处理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的可溶性硅源制剂和药物对照制剂研究表明,各种硅源制剂对葡萄霜霉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同浓度SiO2水溶胶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硅酸钠、正硅酸乙酯,而且以2.0g/L的SiO2水溶胶的防治效果最好,并接近于8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花椰菜霜霉病是影响其生产和品质的主要真菌类病害之一,为探究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对花椰菜霜霉病病情指数的影响,对4个花椰菜品种(厦美80天、雪园80天、830-F、黄80天)进行人工接种,调查了3个生长时期、4个不同田间温湿环境条件处理下花椰菜的发病情况,分析霜霉病病情指数与温度、湿度、昼夜温差、积温和日照时数5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花椰菜霜霉病抗性的贡献率依次为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变异幅度分别为77.52%~87.04%、12.33%~19.94%、0.63%~2.54%;黄80天具有较强的霜霉病抗性,可以作为抗性种质资源;花椰菜霜霉病与日均湿度、昼夜温差呈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度、积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无显著关系。综上,低温和高湿环境会加剧花椰菜霜霉病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秋冬季注意保温、保持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霜霉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谭定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89-3890
[目的]明确2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200 g/L NC-224悬乳剂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结果]200 g/L NC-224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100 g/hm2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2 100 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达到75%以上,且对黄瓜安全.[结论]200g/L NC-224悬乳剂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津优41号”是由自交系X20-1与M9-6-2-2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丰产,耐热性好,抗霜霉病、病毒病、高抗白粉病、枯萎病。瓜条顺直、瓜把短,皮色深绿,有光泽,刺瘤中等,商品性好、品质佳,腰瓜长35cm,单瓜重200g左右。每666.7m2产黄瓜5500kg左右,适于春秋露地及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甜瓜霜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的最佳方法,并对甜瓜资源进行苗期接种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抗源。【方法】采用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苗龄,不同接种浓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建立甜瓜霜霉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并对208份新疆哈密瓜资源和国内引进甜瓜资源进行霜霉病抗病性评价。【结果】甜瓜苗期接种霜霉病最好的方法是喷雾法,接种苗龄为2叶期,接种的最适浓度为5×103孢子/mL;筛选出免疫甜瓜霜霉病资源5份,高抗资源7份,中抗资源6份。【结论】甜瓜苗期接种霜霉病方法的确立以及抗霜霉病资源筛选为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葡萄霜霉病(Downymildew)是发生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于葡萄霜霉病发病盛期,对在陕西省杨凌区新引进栽培的不同葡萄新品种霜霉病抗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摸清不同葡萄品种抗病性,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控和葡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新引进的38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田间发病情况统计,并对霜霉病的抗病指数和病叶率进行常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8个葡萄品种中,6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为4.47;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为20.00;1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为34.47;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为62.00。受霜霉病的感染,葡萄的病叶率达82.90%,且随着抗病等级的降低,叶片病害等级也随之增加。综上所述,不同品系葡萄对霜霉病的抗病等级为:山欧杂交种山葡萄欧美杂交种欧亚种,且不同葡萄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