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ABT5号生根粉(增产灵)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具有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等功能。本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栽种时,用15mg/kg的生根粉溶液喷蔗种,能促使早发根,快发根,早出苗,出壮苗,提早分蘖拨节,加速蔗茎伸长,成蔗早,有效蔗茎数高,增产率达55.57%。  相似文献   

2.
在大田条件下,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为试验材料,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了窄行宽株等行距、宽行窄株等行距、宽窄行窄株距和宽窄行宽株距4种种植模式下蔗茎的伸长特性。结果表明:(1)Logistic方程能够可靠的估计不同种植模式蔗茎伸长的进程。(2)不同种植模式蔗茎伸长的潜力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宽窄行窄株距种植模式最大,且该差异的产生体现在蔗茎伸长持续时间或伸长速率上。(3)不同种植模式蔗茎伸长快增期的持续时间最短,但贡献率最大。因此,选择合理的种植模式和加强快增期的田间管理对蔗茎伸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乙烯利对宿根蔗生理生化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糖17号和新台糖22号新植蔗分蘖初期,用100mg/L乙烯利喷施叶面,促进了宿根蔗出苗并提高了苗期的叶绿素含量。继续用100mg/L乙烯利分别在宿根蔗苗期、伸长盛期喷施叶面,结果显示:苗期喷施乙烯利促进了宿根蔗的生长,改善了宿根蔗的经济性状,增加了甘蔗产量;两个时期处理都提高了宿根蔗的有效茎数、成茎率和甘蔗品质,但伸长盛期喷施乙烯利,甘蔗的茎长、茎径、单茎重比对照低。在相对干旱时期,乙烯利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都高于对照,而丙二醛含量、组织浸提液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都低于对照,说明乙烯利处理提高了宿根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初步探讨了北缘蔗区甘蔗秋植的播种时间和越冬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双膜夹蔗叶或稻草的方法覆盖蔗苗,可以有效地避免冻害。秋植播种适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秋植蔗与春植蔗比较,总叶数增加4.5-6.5叶,株高增加55-70cm,产量提高25%左右,糖份可提高1%左右(绝对值)。  相似文献   

5.
在广西来宾县的第四纪红土和硅质土旱地上种植甘蔗,在施用等量氮、磷、钾肥基础上,每667平方米面积增施硫肥6公斤,蔗茎产量分别增加7.00%和11.82%,蔗糖分增加0.41个百分点,净增收78.45元。  相似文献   

6.
供试甘蔗品种的有效茎数和植株干重均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但N素生产效率下降.提高施N水平,蔗汁中N和Ca的含量则相应增加,而蔗糖分以及P、K、Mg含量反而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供试的3个品种中,闽糖70—611蔗茎产量最高,耐肥性较强;福引79—9蔗茎产量较低,耐肥性较弱,但其蔗糖分含量高,适量施N可获最高产糖量;闽糖77—208居中.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蔗茎红粉蚧在广西蔗区的发生危害情况,为生产上预防和控制该粉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7月-2013年1月,在广西9个主要蔗区16个点随机调查20块蔗田甘蔗上蔗茎红粉蚧的虫口密度及为害株率。虫口密度调查为在蔗田设8个取样点,每点相隔3行,每取样点随机选取相近3株甘蔗,调查记录蔗茎红粉蚧的发生数量;为害株率调查为顺序调查同行100株甘蔗中发生蔗茎红粉蚧的株数,重复4次。【结果】蔗茎红粉蚧在广西9个主要蔗区均有发生,以崇左市蔗区发生较为严重,为害株率超过60.00%;北海市合浦县南康镇的蔗茎红粉蚧为害株率虽高达79.75%,但其虫口密度相对较低;南宁市横县陶圩镇、柳州市柳城县大埔镇、河池市罗城县、贵港市港南区及百色市田阳县等蔗区蔗茎红粉蚧为害也较为严重,为害株率为40.00%~70.00%。【结论】蔗茎红粉蚧在广西蔗区普遍发生,是广西蔗区重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蔗茎红粉蚧在广西蔗区不同生境蔗田的种群动态,了解其在蔗田的发生规律,为生产上监测和控制该粉蚧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上思县蔗区于2012年7-12月调查新台糖22号宿根1年蔗蔗茎红粉蚧的虫口密度和为害株率,2013年7~12月调查新台糖22号宿根1年蔗和粤糖60号新植蔗蔗茎红粉蚧的虫口密度;在扶绥县蔗区于2013年7~12月调查新台糖22号新植蔗与宿根1年蔗蔗茎红粉蚧的虫口密度。虫口密度调查为在蔗田设8个取样点,每点相隔3行,每取样点选取相近3株甘蔗,调查和记录蔗茎红粉蚧若虫和成虫的发生数量;为害株率为顺序调查同行100株甘蔗中发生蔗茎红粉蚧的株数,重复4次。每半个月调查一次,直至甘蔗收获。【结果】上思县蔗区调查结果,2012年蔗茎红粉蚧于7~8月发生数量较多,最高为100.50头/株,在9月下旬后发生数量明显减少;为害株率为24.75%78.50%,8-11月高达60%以上;2013年蔗茎红粉蚧在7~8月发生较多,新植蔗和宿根蔗的最大虫口密度分别为44.51和27.96头/株。扶绥县蔗区2013年调查结果,蔗茎红粉蚧发生数量也以7~8月较多,该粉蚧在宿根蔗上的最大虫口密度显著高于新植蔗,分别为125.87和25.08头/株。【结论】每年7~8月是广西蔗区蔗茎红粉蚧自然种群增长最快的时期,生产上应密切关注这一时期的蔗茎红粉蚧种群动态,并根据其危害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乙烯利对甘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甘蔗伸长期叶面喷施乙烯利表明,蔗茎伸长速度和酸性,中性转化酶活性上升都降低,20天后,蔗茎伸长速度和酶活性上升,并逐步超过对照。但新叶叶面积降低。乙烯利还能增加甘蔗茎粗和茎重,提高糖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机械收割与人工砍收处理对比,研究机械收获对蔗蔸质量及来年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机械收获留茬蔗蔸质量优于人工砍收,具体表现为机械收获为入土或平地低砍,留茬蔗蔸高度、蔗蔸破头率明显低于人工砍收;机械收获的留茬蔗出苗率比人工砍收低,但不影响留茬蔗的发株率;甘蔗株高、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及蔗茎产量与人工砍收持平,蔗株茎径稍优于人工砍收,蔗糖分提高0.03%~0.49%(绝对值).  相似文献   

11.
从参考馆员制度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入手,从内涵、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性质、服务模式、角色与职责、素质能力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参考馆员与学科馆员的异同,提出在当今网络资源庞杂浩繁,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也从多放面给予“绿色”与“生态”的关注。但对于“绿色”与“生态”内涵的理解,某些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还有待探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图书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从建筑、能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在现实中建成。  相似文献   

13.
"利"与"弊"     
有一次,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红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