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减少红地球葡萄的贮藏损失,科学、规范的使用保鲜纸,以西北敦煌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CULU"牌保鲜纸不同处理对红地球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ULU"牌保鲜纸不同处理均能较好的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以及穗轴新鲜度的下降,各处理组间的差异不明显;各处理组均未出现腐烂现象;各处理组焦亚硫酸钠总含量越高,漂白率和SO2残留量越高。  相似文献   

2.
外源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的失水问题.[方法]以不喷施为对照(CK),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1.5;氨基酸钙和硝酸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切片、果实内在品质(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外源钙使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梗木质化增强,减缓了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失水收缩,使红地球葡萄果梗保持鲜绿和饱满状态;外源钙的喷施还减缓了红地球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幅度.[结论]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钙提高了贮藏过程中红地球葡萄的商品价值;在氨基酸钙和硝酸钙的处理中,喷施1.5;的硝酸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浸泡处理对葡萄采后病害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采用50、100和200μ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室温(25℃)浸泡处理葡萄,(0±1)℃贮藏,每隔10 d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腐烂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硫保鲜纸对无核白葡萄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商业化二氧化硫保鲜纸对无核白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为无核白葡萄的贮藏保鲜选用合适的保鲜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4种商业化二氧化硫葡萄保鲜纸,分别对0℃预冷的无核白葡萄进行保鲜处理。贮藏期间,测定无核白葡萄果实的SO2残留量、漂白指数、失重率、硬度、腐烂程度的变化,分析探讨不同保鲜纸的药物残留和保鲜效果。【结果】T1、T2、T3和T4保鲜纸处理的葡萄果实中SO2最大残留量分别为25.91、49.40、7.66和6.50 mg/100 g;漂白指数与SO2残留量呈正相关,最大漂白指数分别为32.00%、35.80%、6.25%和10%,前两种保鲜纸漂白指数高于后两种,差异极显著;T3低于T4,差异极显著;各处理均延缓了硬度的下降,但无显著差异;70 d内各处理腐烂率低于对照,差异极显著,但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4种商业保鲜纸对无核白葡萄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SO2残留量均符合我国食品中SO2残留的限量标准(50 mg/100g),而且T3和T4保鲜纸达到FDA对食品中SO2残留的限量要求(10 mg/100g);综合药物残留和保鲜效果研究发现,T3和T4保鲜纸优于试验研究中的其他处理,对无核白葡萄的SO2伤害最小,食品安全性更高,适合用于无核白葡萄的短期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5.
张军  何纲  杜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15-16618
[目的]研究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主要腐烂致病菌及其发病规律,为确定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的病害提供方法。[方法]使用Martin培养基分离致病菌,PDA培养基鉴定,再将鉴定后的致病菌反接研究侵染规律。[结果]确定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灰霉菌、交链孢菌、青霉菌3种主要致病菌。其中,灰霉菌在红地球葡萄果粒、果梗检出机率均较高,其次是交链孢菌,而青霉菌果粒、果梗检出频率均较低。灰霉菌、交链孢菌于葡萄果梗、果粒上在有伤和无伤条件下均可侵入红地球葡萄组织;青霉菌在果粒上有伤或无伤均可侵入,在果梗上只有在有伤时才可侵入。灰霉菌和交链孢菌在冷藏保鲜过程中表现较高活力,是主要危害致病菌。[结论]为防止贮藏红地球葡萄腐烂病害发生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自发气调袋贮藏对拉萨‘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拉萨地区‘红地球’葡萄果实为试材,将葡萄果实分别置于室温和室温自发气调袋内贮藏30 d,研究葡萄果实相关生理指标随时间的变化。与对照相比,自发气调袋贮藏能有效降低葡萄果实的腐烂率、脱粒率、果穗失重率,可延缓葡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具有较好的果实保鲜作用。自发气调袋贮藏能够减缓果实品质下降,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可应用在‘红地球’葡萄果实贮藏保鲜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红地球葡萄栽培中果实品质和产量。[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大通县盛天农业生产基地的日光温室内在葡萄不同生长期进行不同处理的氨基酸液肥试验,研究氨基酸液肥不同处理方式对葡萄新稍长度及粗度、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氨基酸肥比对照的果实粒重、穗重、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根施结合叶面施肥的处理效果更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葡萄肥料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姜蒜提取液复合保鲜剂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赵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56-6958
[目的]为了开辟草莓贮藏保鲜的新途径。[方法]以新鲜草莓为材料,在贮藏前用不同配比的壳聚糖生姜大蒜提取液复合保鲜剂处理,通过对其在贮藏期间相关品质指标(腐烂率、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来确定最佳保鲜剂配比。[结果]0.75%的壳聚糖生姜大蒜提取液复合保鲜剂涂膜对果实保鲜效果最好,该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延缓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下降,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各组处理。[结论]壳聚糖生姜蒜提取物结合,草莓果实在常温下的贮藏期延长。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壳聚糖膜对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通过测定贮藏期间葡萄主要生理指标和品质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壳聚糖膜对葡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用壳聚糖涂膜处理能降低葡萄的鲜重损失和腐烂率,保持葡萄的色泽和亮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降解;其中以2%壳聚糖膜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延长葡萄的贮藏时间,以阳光玫瑰为试验材料,在果实包装中放入不同用量的UVASYS DUAL RELEASE保鲜纸后冷藏保存,对贮藏期间鲜果的外观品质、腐烂率、掉粒率、果柄耐拉力、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SO2残留量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用量保鲜纸对葡萄冷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的外观、腐烂率、掉粒率、果柄耐拉力指标在推荐用量下表现优异,154 d后仍保持良好的商品状态;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生化指标则表明,对照组、1/2推荐用量组、推荐用量组间差异不显著,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差;推荐用量组31 d后,SO2残留达到最高值,但仍远低于我国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红提’葡萄贮藏过程中易出现失水、落粒、腐烂、干梗等问题,生产中较难贮藏。研究1-MCP与Na2S2O5对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延长‘红提’葡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陕西合阳‘红提’葡萄为试材,用0.04 mm的带孔聚乙烯(PE)薄膜袋封口,在温度(-1±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用无保鲜剂处理的‘红提’葡萄为对照。以呼吸强度、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丙二醛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性、原果胶、可溶性果胶、还原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测定指标,研究‘红提’葡萄的呼吸类型以及1-MCP、Na2S2O5、1-MCP与Na2S2O5复合3种保鲜剂处理对‘红提’葡萄采后生理及贮藏过程中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计算贮藏期商品果率,贮藏180 d时对‘红提’葡萄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红提’葡萄穗轴为呼吸跃变型,果穗、果粒为呼吸非跃变型。3种保鲜剂处理对‘红提’葡萄的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MCP与Na2S2O5复合处理能抑制PPO、POD、SOD、PG活性,增强CAT活性,从而延缓丙二醛、可溶性果胶含量、果实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失重率上升,减缓果实硬度、原果胶以及呼吸强度的降低,有效防止‘红提’葡萄腐烂变质,保持较高含量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贮藏180 d感官鉴评,1-MCP与Na2S2O5复合处理品质良好,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商品果率90.4%,感官鉴评90.2分。【结论】用3 mg·kg -1 FW的1-MCP与4 g·kg -1 FW的Na2S2O5复合处理采后‘红提’葡萄,可有效减缓果实软化、原果胶和呼吸强度的变化速率,保持较高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还原糖,果实综合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进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62-1096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2个赤霉素浓度(10、20mg/kg)对红地球葡萄全树进行喷洒,以清水处理作对照,测量红地球葡萄的粒径、单果重等形态学指标和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用2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较对照生长旺盛;用1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叶面积、粒重和粒径均较对照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18.92%、13.08%、24.51%和9.44%。[结论]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与结果枝,叶面积与营养枝、枝条总数、茎粗均呈正相关,营养枝与主茎粗、节间距呈负相关;红地球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赤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贮藏温度对红提葡萄贮期品质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筛选红提葡萄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方法]将红提葡萄分别贮藏于1、0、-1、-2和-3℃下,测定其贮期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等品质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1℃为红提葡萄较为适宜的贮藏温度,该温度下,果实的呼吸与乙烯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果实硬度保持较好,略高于其它温度处理,且能够较好的保持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完整性,果实内丙二醛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略低于其它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于其它处理.[结论]-1℃能够较好的保持红提葡萄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钙处理对巨峰葡萄夏果日灼病发生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广西一年两收葡萄钙素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不同类型、不同浓度钙化合物,在不同时期对巨峰葡萄夏造果进行叶面或果穗喷施处理,测定各处理夏果果实钙素含量、日灼病发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与清水对照相比,钙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日灼病发生率,降低幅度为17.9%~25.9%;钙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钙含量,增加幅度为11.6%~24.6%;钙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结论]钙制剂处理能显著降低巨峰葡萄夏果日灼病发生率,增加果实风味和品质,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在广西巨峰葡萄夏果生产中,可在幼果膨大期用1.5%的硝酸钙溶液进行喷穗处理,10 d后再处理一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冷藏期间葡萄落粒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葡萄的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巨峰葡萄为材料,采后置于温度为-1~0℃的冷库中贮藏,以未落粒果实为对照,每隔30d测定落粒果品质及生理指标.[结果]随着贮期的延长,果实落粒率不断上升,贮藏60 d后果粒脱落率约30.00%,90 d后则高达93.71%;落粒果单果重、硬度、含水量、维生素C(Vc)和可滴定酸(TA)含量不断下降,均比同期对照低;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溶性糖(TS)含量先升后降,均比同期对照高.落粒果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断上升,均比同期对照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断下降,比同期对照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贮藏30d时比对照高,60 d时则比对照低;果胶酶(PE)活性不断下降,比同期对照高.[结论]葡萄在低温冷藏过程中落粒果品质不断下降,生理生化指标不断朝着衰老的趋势发展.巨峰葡萄贮藏过程中可能存在Vc、TA、TS、MDA含量及SOD、POD活性临界点,即当各项指标高于或低于临界阈值时,葡萄开始出现落粒.  相似文献   

16.
刘会宁  崔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52-12453,12461
[目的]研究叶面喷锌对粉红亚都蜜葡萄几个生理指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指导葡萄生产。[方法]以2001年引进的粉红亚都蜜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生长季节叶面喷施2.5、5.0、7.5 mg/L ZnSO4.7H2O,对葡萄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及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果刷长度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喷锌以5.0~7.5mg/L的效果较好,可使粉红亚都蜜葡萄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果皮变厚,果刷变长,且随喷锌次数的增加效果愈明显;而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随喷锌次数的增加明显降低。[结论]5.0~7.5 mg/L浓度锌叶面喷至少2~3次,可明显提高葡萄的光合效率,改善其风味、营养及耐贮运品质,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枇杷的采后贮藏和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用浓度为0.1、0.3、0.5 g/L水杨酸(SA)溶液浸泡枇杷果实20 min后进行冷藏,研究SA处理对枇杷果实冷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0.1 g/L SA处理可明显抑制枇杷果实的腐烂,降低失重率,维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Vc的含量,从而提高枇杷果实贮藏期品质、延长贮藏期;而0.3、0.5 g/L SA处理能增加枇杷果肉冷藏期的硬度,但对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对研究枇杷的保鲜贮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70-19571,19719
[目的]为南山甜桃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深圳南山甜桃为试材,采前使用50 mg/LBTH对果树进行喷雾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采后低温贮藏期间甜桃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采前50 mg/LBTH处理可有效降低采后甜桃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率;贮藏0~5 d甜桃果实的硬度持续下降,贮藏5~10 d果实硬度几乎保持不变,第10 d后果实硬度开始下降,但采前50 mg/LBTH处理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贮藏初期,采前BTH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低于对照,而中后期一直高于对照;采前50 mg/LBTH处理可延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结论]采前50 mg/LBTH处理可有效延缓采后甜桃果实衰老及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