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圣女果汁和罗布麻花茶汁为原料,对复合饮料配方及稳定剂的稳定效果进行了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了圣女果罗布麻花茶复合饮料的最佳产品配方为圣女果汁质量∶罗布麻花茶汁质量为7∶ 3,柠檬酸质量0.10%,白砂糖质量9%.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配稳定剂0.15%CMC-Na和0.15%黄原胶对复合饮料的稳定性良好.可研制橙黄色,均匀稳定,酸甜适口,口感细腻柔和的饮料.  相似文献   

2.
以沙枣花和枸杞芽茶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沙枣花和枸杞芽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索出了沙枣花最佳浸提条件及其与枸杞芽茶复合饮料的工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沙枣花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40 min、料水比1∶20;沙枣花和枸杞芽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沙枣花汁与枸杞芽茶汁之比为6∶5(体积比),蔗糖7%,柠檬酸0.05%,果胶酶添加量为0.04%,PVPP与膨润土添加量各为0.05%。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陈化时间对泾阳茯砖茶品质和抑制α-淀粉酶、脂肪酶效应的影响,选取自然贮存1~5a的同系列茯砖茶为材料,分别进行内含成分测定、感官审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茯砖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的含量随之减少,茶多糖、茶褐素的含量随之增加,经过4a陈化的茯砖茶感官品质最佳。茯砖茶浸提液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能力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而减弱,对脂肪酶的抑制能力则随之增强。相关性分析发现,茶多酚、茶红素的含量与抑制α淀粉酶活性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7、0.980),茶褐素、茶多糖的含量与抑制脂肪酶活性能力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r=0.998、0.939)。  相似文献   

4.
王晓杰  吴志明  刘玮  刘亚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31-5833,5847
[目的]以霞草和红树莓为主要原料,研制霞草红树莓复合饮料。[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霞草汁的最佳浸提条件、复合饮料最佳配方和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结果]霞草汁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1(g/ml),pH值7,浸提时间5h,浸提温度90℃。最佳配方为霞草汁用量50%(V/V),红树莓汁用量30%(V/V),白砂糖添加量45g/L,柠檬酸添加量0.5g/L,在此配方下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黄原胶10.04mg/ml,柠檬酸三钠0.12mg/ml。[结论]在最佳条件下生产的复合饮料,经感官审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验均合格,故霞草红树莓复合饮料口感好、风味独特、工艺简单,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且有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玫瑰、红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研制玫瑰红茶复合饮料.通过试验分别确定了玫瑰、红茶的最佳浸提工艺及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玫瑰的最佳浸提工艺为:玫瑰粉加量0.4%,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5min;红茶的最佳浸提工艺为:红茶粉加量0.4%,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0min.玫瑰红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玫瑰与红茶提取液体积比2∶3,白砂糖2.0%.该产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具有玫瑰花的清香和红茶浓郁的香味,酸甜可口,色泽鲜亮.  相似文献   

6.
潘娜  孙爱东  杨兰 《浙江农业科学》2010,1(5):1016-1019
采用枸杞、乌梅、菊花及绿茶为原料研制复合功能性茶饮料。研究原料的浸提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种原料的最佳添加量范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20%枸杞浸提液、30%乌梅浸提液、菊花浸提液与绿茶浸提液之比为2∶1、5.5%绵白糖、0.04%柠檬酸,制得的枸杞乌梅菊花茶饮料色泽鲜亮,风味适宜。  相似文献   

7.
发酵型普洱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保健普洱茶饮料。[方法]以云南普洱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酵母菌共生发酵,考察了普洱茶浸提和茶饮料发酵过程中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并对茶饮料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参数进行详细探讨。[结果]发酵型普洱茶饮料最佳加工工艺为茶水比1∶8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15 min;接种最佳条件为保加利亚乳杆菌(Lb)和嗜热链球菌(St)按1∶1接入,接种量4%,38℃下发酵8 h后接入0.2%酵母菌,28℃下发酵24 h;调配p H 4.5,蜂蜜添加量为4%;温度135℃,5 min瞬时灭菌。[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发酵茶饮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许程剑  魏长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79-21680,21684
[目的]研究罗布麻中槲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新疆罗布麻茶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槲皮素的工艺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经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后,槲皮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5 min、液料比1∶20、浸提功率160 kW、乙醇浓度40%。[结论]在此工艺条件下槲皮素实际提取率为0.928%。  相似文献   

9.
对发芽绿豆和菊花为原料的复合保健饮料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确定菊花汁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0℃,茶水比1:90,浸提时间20min,p H6.0。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感官评价等方法得出复合饮料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添加绿豆汁35%、菊花汁30%、白砂糖10%、柠檬酸0.07%,同时添加0.2%CMC-Na+海藻钠酸作为复合稳定剂,所制得的饮料口感最佳、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茯砖茶抗氧化物质最优的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利用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测定茯砖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茯砖茶抗氧化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25。茯砖茶抗氧化物质具有较强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还原能力,且都有较好的剂量依赖性;在相同浓度下,其抗氧化能力低于Vc。  相似文献   

11.
以同一级别、同期制作的陕西、湖南和浙江黑毛茶为原料,依据湖南茯砖茶加工工艺制作成茯砖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并对3个茯砖茶样进行了感官审评比较。结果表明:分别从陕西、湖南和浙江黑毛茶压制的茯砖茶中分别检测出47、56、51种香气成分,均以醇类、醛类和酮类物质为主;陕西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具高火香的2-戊基-呋喃、四甲基吡嗪等杂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0.71%);湖南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对茯砖茶"菌花香"有重要贡献的不饱和萜烯醇、烯醛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分别为30.69%、13.98%;浙江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具花香、果香的萜烯酮及芳环酮类含量最高(23.45%)。感官审评结果表明:3种茶样的香气均纯正,陕西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略带高火香,湖南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菌花香"显,浙江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略带青气;滋味均表现为基本纯正;汤色均呈橙黄色。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以软枣猕猴桃、黄瓜与茉莉花茶为原料,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与响应面法对软枣猕猴桃汁和黄瓜汁比值、茉莉花茶汤、木糖醇添加量做优化,开发一种健康的复合果蔬汁饮料。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黄瓜茉莉花茶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为:软枣猕猴桃汁和黄瓜汁质量比4:5、茉莉花茶汤添加量20%、木糖醇添加量8%、维生素C添加量为0.05%,稳定剂(海藻酸钠:耐酸性CMCNa:黄原胶质量分数比为1:1:1)添加量为0.6%。在此优化条件下,复合饮料呈翠绿色,具有软枣猕猴桃和黄瓜的清香及茉莉花茶特有的风味,酸甜比例合适,组织状态良好,感官评分较高。本研究对拓展复合饮料市场、促进原料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罗汉果和武夷肉桂茶为主要原料,添加蜂蜜、柠檬酸等辅料,研制兼具保健功能及优良口感的复合凉茶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罗汉果提取液和武夷肉桂提取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汉果及武夷肉桂提取液的最佳制备工艺分别为:料液比1∶60和1∶70,提取时间30 min和40 s,提取温度均为90℃。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罗汉果肉桂复合凉茶饮料的配方,得到最佳感官配方为:罗汉果与武夷肉桂提取液的比例为1∶2,蜂蜜添加量为2.0%,柠檬酸添加量为0.05%,其成品能量较低、口感清爽。  相似文献   

14.
以2014年、2012年及1984年3个不同年份生产的安化茯砖茶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茯砖茶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GC-MS测定,并结合感官审评结果对不同年份安化茯砖茶的典型香气成分进行筛选。结果表明,3个不同年份的茯砖茶共有44个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醇类7个、醛类10个、酮类7个、酸1个、酯类4个、烷烃11个及其他类4个,主要以醇类、醛类、酮类和烷烃类为主;不同年份的茯砖茶香气物质差异较大,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醇类物质含量呈增加趋势,烷烃类和醛类物质含量呈降低趋势;有典型木香的1984年产茯砖茶,其醇类物质明显高于其他年份茶,尤其是α-雪松醇、α-萜品醇,以及烷烃类的α-雪松烯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份茶。  相似文献   

15.
唐倩  孟得艳  张雪  杨宪  兰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9):137-140,149
[目的]探究制备白茅根菊花复合饮料的方法。[方法]以白茅根、菊花、梨汁、甘草、荷叶等为原辅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白茅根与菊花的原料比,主原料与辅料(梨汁、甘草、荷叶)总量比,梨汁、甘草、荷叶的质量之比,料水比,蔗糖添加量等对复合饮料感官质量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感官评分进行计算,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加工过程进行优化,获得白茅根菊花复合饮料原辅料的配方。[结果]试验得到,100 m L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茅根3.0 g、菊花0.5 g、荷叶0.2 g、甘草0.3 g、蔗糖6.0 g,此配方下得到的复合饮料感官评价分数最高,风味最佳。[结论]该配方简单可行,是一款具有市场潜力的凉茶饮料。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5,(21)
以番石榴和胡萝卜为原料,开发研制出一种复合果蔬汁饮料。通过正交试验、感官检验等方法,对番石榴和胡萝卜复合饮料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番石榴和胡萝卜的最佳配比为1.5∶1.0,绵白糖的添加量为10%,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2%。饮料加入0.05%黄原胶+0.10%海藻酸钠复合增稠剂,经均质微粒化处理,其产品的稳定效果最佳,研制的运动饮料口感佳、色泽优、风味独特,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7.
为白凤菜总黄酮保健饮料的开发提供参考,采用水浸提法提取白凤菜中的总黄酮,以浸提液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抗坏血酸调制白凤菜保健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白凤菜总黄酮的水浸提工艺和白凤菜保健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白凤菜总黄酮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提取溶剂矿泉水,浸提温度100℃、料液比1∶6(g∶mL)、浸提时间2h和浸提2次,其总黄酮达2.682mg/g;饮料最佳配方为100mL饮料中添加浸提液50mL、柠檬酸0.05g、抗坏血酸0.03g和白砂糖10g,其感官评价得83.17分,总黄酮含量为19.8mg/100mL。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山楂为主要原料、辅以枸杞、菊花、甘草,参考中医君臣佐使的用药配伍原则,开发了一种新的功能性复合饮料.研究了山楂、枸杞、菊花、甘草复合饮料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参数为: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5h,固液比1∶8,乙醇浓度50%.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8%提取液、5%白砂糖.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5,(23)
以苹果、西芹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感官评价等方法,对苹果-西芹汁复合果蔬饮料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正交试验优化的工艺为:苹果汁与西芹汁比例为2.0∶1.0、绵白糖添加量为7%,柠檬酸添加量为0.20%时,研制的果蔬饮料口感佳、色泽优、风味独特。为防止复合饮料有分层及沉淀产生,向复合饮料中添加0.10%黄原胶与0.05%海藻酸钠,产品的稳定效果最佳,综合品质最优。研究结果对于丰富果蔬饮料的种类,促进果蔬的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茶饮料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不同浸提条件下红茶饮料的色泽、香气和光密度,发现浸提温度、时间、水茶质量比及添加剂等因素对红茶饮料的制备有很大影响.重点研究了不同种类澄清剂对茶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时间10min,浸提水茶质量比50:1,浸提温度90℃,浸提液pH为5.5~6.0,添加2%(φ)的复合澄清剂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