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荷叶离褶伞为试材,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5株荷叶离褶伞菌株进行单因素液体发酵试验,以期筛选荷叶离褶伞液体培养最适碳源、氮源及适合发酵菌株,并为探索其工厂化发酵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菌株ZY01、ZY02及ZY03的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其次为麸皮、尿素;菌株ZY04、ZY05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以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的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分别是尿素、蛋白胨;菌株ZY02的菌丝体生物量为12.626g/L与ZY03的胞外多糖产量为11.5148mg/L在分别以2%蔗糖+0.2%蛋白胨、2%蔗糖+0.3%蛋白胨组合试验中值最大;不同碳、氮源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不呈正相关,菌株ZY02、ZY03分别是各指标下的适宜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2.
杨永彬 《食用菌》2011,(6):19-20
对棕色蘑菇菌株(ZM-j2)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棕色蘑菇菌株(ZM-j2)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初始pH值为7-8,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确定了变异菌株平菇泰山-20BY,探讨了在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 H值等条件下对变异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6℃,最适p H值为6~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1)、蛋白胨10 g·L~(-1)、KH_2PO_43 g·L~(-1)和Mg SO_40.5 g·L~(-1)。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一株野生灵芝菌株(JXLZ-3)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菌丝培养温度、培养基pH、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15~30℃,灵芝JXLZ-3菌株菌丝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pH 4~11培养基中JXLZ-3菌株菌丝均能生长,最适pH为5;在以果糖或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JXLZ-3菌株菌丝长速较快、长势较好,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果糖;在以酵母粉、硝酸铵、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JXLZ-3菌株菌丝生长良好,培养基最适氮源为酵母粉。  相似文献   

5.
以茶树菇2511菌株为试材,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以及菌丝生物量,研究了14种不同C/N培养基以及8种不同碳源物质、11种氮源物质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母种阶段适宜茶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C/N培养基及最适碳源和氮源物质。结果表明:最适C/N为27∶1~33∶1,最适碳源物质为葡萄糖,其次为蔗糖;最适氮源物质为酵母浸粉。  相似文献   

6.
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茯苓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8种碳源、6种氮源中,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的适宜初始pH为3~6,最适pH为3;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55%~60%,最适含水量为55%。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薯黑斑病菌两种交配型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最适培养基为甘薯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最适pH=5~7;在供试的碳源中,可育菌株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不可育菌株生长最适的碳源为果糖,在供试的氮源中,最不利于菌丝生长的是草酸铵,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10min.  相似文献   

8.
以采自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3种大型真菌(野蘑菇、罗曼尼蘑菇、梨形马勃)为试材,对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株,采用观察、测量、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比较了5种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3种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蘑菇和罗曼尼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均为玉米粉,梨形马勃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罗曼尼蘑菇和梨形马勃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硫酸铵,野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硝酸铵。该研究为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侯军  杜爱玲  石立三 《食用菌》2006,28(2):15-17
对黄伞园艺一号菌株,在碳源、氮源、温度、pH值、抗杂水平、液体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适温为24-30℃,最适温度为26℃;适宜pH为5~7,最适为6;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培养基(棉子壳)最适含水量为1:1.3;出菇温度3~36℃,最适为13~25℃;该菌株抗杂和现营能力强,并具备液体培养出菇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甘蓝色膜褶菌菌株OUE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6种碳源、6种氮源、7个温度梯度及10个pH梯度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甘蓝色膜褶菌菌株OUE的培养基最佳碳源为果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最适温度为24~26℃,最适pH为5.5~6。  相似文献   

11.
设计8种碳源、8种氮源、6个梯度温度和8个梯度pH值的试验,对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A1菌株进行培养,观察其菌落菌丝体生长势和测定菌丝生长速度,比较分析其菌丝体最适培养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羊肚菌A1菌株菌丝体培养的最适碳源为甘露醇和阿拉伯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NH_4)_2SO_4,最适温度为15℃~25℃,最适pH值为4.5~5.5。  相似文献   

12.
以采自云南的2株田头菇属野生菌株JZ061和JZ527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菌株分离,按照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2株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并对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田头菇属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菌株JZ061为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最适碳源为麦芽糖、乳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和黄豆粉,最适pH为6.0,适宜温度为25~30℃;菌株JZ527为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和黄豆粉,最适pH为8.0~9.0,适宜温度为20~25℃。  相似文献   

13.
将从各地收集到的5个茯苓菌株进行深层发酵培养,通过比较胞内外多糖含量,筛选出SX为优良菌株。并对SX菌株最佳碳、氮源进行筛选,得出SX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14.
以新鲜野生桑黄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菌株。该菌株的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桑黄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5,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栽培培养基是鲜桑树枝木段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大杯蕈菌丝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情况。方法:以大杯蕈CTM-1菌株为供试菌株,测定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观察菌落长势,以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研究11种碳源、10种氮源对大杯蕈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大杯蕈的碳源谱较宽,在11种碳源中,最适碳源为果糖,其菌丝长势浓密,菌丝生长速率为3.63 mm/d,菌丝生长指数为18.13;在10种供试氮源中,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其菌丝生长速率为3.41 mm/d,菌丝生长指数为17.04;磷酸二氢铵次之,其菌丝生长指数为14.66。结论:大杯蕈菌丝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液体培养灰树花碳氮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方法,研究了灰树花对碳、氮营养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菌株Gf9801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糖;最适氮源是黄豆粉和豆饼粉。该菌株能在较大范围的碳氮比中生长,最适碳氮比是21:1左右。当培养基C/N比为21:1,碳源浓度为3.2%~4.8%,氮源浓度为0.15%~0.23%时,菌丝体生长较好,对营养基质的利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猴头菌营养生长最佳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4个猴头菌菌株的研究表明,猴头菌营养生长阶段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麦麸及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20∶1,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25~29℃。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17,(6)
对杏鲍菇27-6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适温度22~24℃,培养基最适含水量60%~65%,最适pH为5~6;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生长良好;光照抑制菌丝的生长;充足的氧气可促进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香菇新菌株宁香8号属于中高温品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5%,最适pH为6.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宁香8号菌丝洁白浓密、整齐、健壮.  相似文献   

20.
杭州野生桑黄与引进桑黄亲缘关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6)
对采集于杭州地区的3个野生桑黄菌株与引进的4个桑黄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除桑5引进菌株和桑6引进菌株亲缘关系具有较近亲缘关系外,其它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所有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最适合氮源为蛋白胨或硝酸钾。野生桑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适宜生长的p H为8;引进桑黄菌株最适碳源为蔗糖,适宜生长的p H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