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吉林省常见的青椒品种与品系的耐贮性进行了两年观察,提出了青椒在贮期的后熟指数、病情指数、商品率的分级标准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证明:方头椒等5个品种与品系经常规贮藏60天后商品率可达80%以上,最高为94,59%;后熟指数在20以下,最低可达13;病情指数在20以下,最低为13,3。并证明后熟指数、病情指数、呼吸强度、抗坏血酸含量等同商品率无显著关系;对青椒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会因测定条件及取样个体差异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青椒的品种很多,不同的品种其耐藏性差异很大。作为贮藏或长途运输的青椒在种植或采购时,一定要注意品种的选择,一般抗病性强、果皮角质层厚、色泽绿的品种较耐贮藏。在确定了耐藏品种之后,通过栽培中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生产出优质耐藏的产品是保证贮藏成功的又一关键。应注意多施有机肥或复合肥料,避免偏施氮肥。在采收前的10天~15天可喷施适当的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克菌丹、乙磷铝、代森锰锌等,以尽可能地消除从田间带来的病菌。青椒采收时应选择充分膨大、果肉厚而坚硬、果面有光泽的绿熟果。已显现红色的果实,…  相似文献   

3.
不同龙眼品种果实的耐贮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9个龙眼Dimocarps longanaLour.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对品种间耐贮性和评价指标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质量损失率和商品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9个龙眼品种的果实在低温(5℃)和室温下的耐贮性均有较大差异,部分在室温下较耐贮的品种在低温下耐贮性有所下降.各评价指标在决定龙眼果实耐贮性中的作用和关系,在不同贮藏状态下表现不同,在室温密闭条件下,质量损失率与果实的耐贮性关系不大,霉变率和烂果率是影响贮藏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低温密闭条件下,贮藏前期的果皮褐变与后期的果肉自溶腐烂是影响贮藏效果的主要原因.影响好果率的因素主要是烂果率,其次是霉变率.质量损失率与褐变指数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商品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一、不同柿果品种的耐藏性 柿果各品种间的耐藏性差异较大,一般表现为: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含水量低的品种比含水量高的品种耐贮藏;同一品种,采收晚的比采收早的耐贮藏.  相似文献   

5.
一、不同柿果品种的耐藏性柿果各品种间的耐藏性差异较大,一般表现为: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含水量低的品种比含水量高的品种耐贮藏;同一品种,采收晚的比采收早  相似文献   

6.
青椒品种耐贮性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3~1985年对辽宁地区常栽培的16个青椒品种的耐贮性做了比较试验,经三年7次品种比较,初步筛选出麻辣三道筋油椒、世界冠军、茄门、三道筋油椒、巴彦和12—2等耐贮性较好的品种。通过早、中、晚不同采收期试验表明:早期以7月15~24日,晚期以9月中旬至9月25日以前采收为官。中期(8月采收)果贮藏期间易转红且发病率高,不宜长贮(不宜超1.5个月)。青椒贮藏中抗坏血酸含量增加,在成熟的红果中达到最高含量,过熟时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果皮组织由电镜照相表明,耐贮藏的品种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密度大,而且排列整齐,故抗病耐贮,可以此作为一项耐贮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 一、品种与耐藏性 柿子品种很多,果实的耐藏性差异较大,一般认为晚熟品种较耐贮藏。优质且耐贮藏的大部分品种为涩柿,需要脱涩后方可食用。 二、柿果的贮藏 柿果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0℃,相对湿度85%-90%。柿能忍受较高的二氧化碳,适合气调贮藏,氧2%-5%,二氧化碳3%-8%的气体配比比较适合。以软柿供食的柿果除了可在上述条件下贮藏外,还可在0℃以下低温冻藏,或在-20℃下人工速  相似文献   

8.
青椒冷藏温度及其冷害的技术指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青椒贮藏温度10℃,7℃,4℃和1℃条件下,研究青椒转入室温后的呼吸强度变化,结合货架观察,对青椒冷藏的安全温度及冷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10℃是青椒冷藏的安全温度,低于7℃就会发生冷害。转入室温后10℃处理整个贮期内的呼吸强度几乎全部时间都低于开始贮藏时的呼吸强度,货架观察也证实,室温放置3d的病烂指数和花萼褐交率增加不多,也未出现种于褐变。贮藏在7℃以下的青椒,转入室温后呼吸强度大幅度上升,室温放置3d,病烂指数和花萼褐变率急剧增加,7℃以下都可见到种子褐变。  相似文献   

9.
<正>青椒贮藏保鲜,以中、晚熟品种为好。贮前应先将摘下的青椒摊放在干燥的屋内晾2-4天,用以下方法贮藏,效果颇佳。1袋装法用宽25~30厘米、长40~50厘米的塑料袋,在袋的中下部扎透气孔。装入青椒,扎紧袋口,放在8~10℃的空屋内,可贮藏1~2个月。如袋内水珠过多,每周开袋口通风1次,并剔出烂椒。2缸藏法以中小型缸为好,将缸用1%的漂白粉消毒后晾干,再将青椒柄向上,一层层放入缸内,缸口用薄膜盖严。每隔1周打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椒为试材,研究了热处理对青椒呼吸强度、腐烂指数、Vc含量和贮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5(±1)℃热水处理30s,结合0.04mm厚的PE袋包装和10(±1)℃的低温贮藏,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青椒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降低腐烂指数,较好地保持了Vc含量,延长了青椒的贮藏期,提高了其耐贮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苯胺蓝染色法与判定苹果果实角质膜发育品质的相关性,对6个不同品种苹果果实进行染色试验,并测定角质膜厚度、果点密度大小、表皮细胞大小和果形指数,通过电镜观察果面皮孔及蜡质裂纹发生情况,最后对染色结果与角质膜结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染色结果与皮孔闭合程度及其周围蜡质裂纹愈合状况以及果面蜡质裂纹的发生情况存在相关性,与角质膜厚度等结构指标相关性不明显。苹果果实贮藏前苯胺蓝染色试验可判定果实皮孔及果面蜡质裂纹发育品质,对贮藏期间由于角质膜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失水失鲜、呼吸伤害和相关表皮病害等可以提供一个指示,染色结果与品种的耐贮性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气调贮藏对壶瓶枣果实细胞壁和角质层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气调贮藏对壶瓶枣果实细胞壁和角质层成分及其品质的影响,以阐释角质层在果实贮藏保鲜中的作用,并为壶瓶枣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依据。【方法】将壶瓶枣果实分别置于低温[(-1±1)℃]和气调[10% O2 +0% CO2,(-1±1)℃]下贮藏,定期取样研究其软化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滴定酸含量,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果肉细胞壁和果皮角质层的成分变化。【结果】与普通冷藏相比,在整个贮藏期间气调贮藏能够更好地保持壶瓶枣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滴定酸水平,显著降低软化发生率。此外,气调贮藏能够保持果肉细胞壁物质中高含量的酯化果胶和木质素等酚类物质以及角质层中低含量的长链脂肪类物质。【结论】气调贮藏可能通过调节壶瓶枣果实角质层的代谢、果肉细胞分解代谢和细胞壁代谢等途径来延长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中草药处理下辣椒的贮藏特性,选择适宜的辣椒贮藏方法.[方法]以贵州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探讨了3种不同中草药浸提液处理对4个辣椒品种的贮藏效果及其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不同的中草药处理在不同辣椒品种上的表现不尽相同,青蒿处理下,4个辣椒品种在各贮藏时期的腐烂指数和后熟指数均最低,与对照处理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贮藏过程中,辣椒果实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VC含量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质与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综合而言,青蒿处理对延缓辣椒果实叶绿素含量、VC含量、果实含水量的降低及MDA含量升高较其他处理效果好.[结论]研究可为贵州辣椒贮藏技术的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辣椒新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筛选适宜在荆州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并受市场欢迎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新品种,对尖椒、泡椒两个类型共15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并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法从物候期、熟性、抗病性、果实品质与产量等主要性状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优6号、大椒1号、中优4号和正邦4号的熟性早、抗病性强、果实商品性状优良、丰产性好,综合评判指数高,优于当前荆州市栽培面积较大的辣椒品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豫北主栽大枣品种扁核酸为试验材料,研究其适宜采收时期、采收方法及贮藏性能.结果表明;贮藏80d,初红果、半红果和全红果的好果率分别为68.7%、58.1%和49.2%;但初红果的失重率最高,为10.2%,远远高于半红果和全红果的5.1%和6.8%.初红果和半红果耐贮性较好,长期贮藏的扁核酸大枣适宜在半红期采收;贮藏至...  相似文献   

16.
不同耐贮性辣椒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P18-2、P98、P129为试材,研究不同耐贮性辣椒在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10℃下贮藏21 d,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耐贮性辣椒的生理生化变化趋势相同,果实硬度不断下降,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 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下降,纤维素酶活性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减少,vC含量降低,含水量下降;但耐贮品种比不耐贮品种的变化趋势平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贵州辣椒的贮藏特性,选择适用于贵州辣椒的贮藏方法,以贵州地方辣椒(党武辣椒)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辣椒贮藏效果及其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辣椒果实腐烂指数、后熟指数不断上升,果实硬度、叶绿素、VC和果实含水量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先升高后下降。且3个温度处理(7℃,9℃,11℃)均能减缓腐烂指数和后熟指数的上升速度及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其中,9℃处理的效果较为理想,7℃处理则发生冷害,不利于辣椒贮藏。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大棚设施基质栽培的彩色甜椒品种,本试验选取了6个彩色甜椒品种进行试种试验,结果表明,红椒品种红苏珊、橙椒品种桔西亚和黄椒品种黄欧宝在生长势、采收期、产量、果形外观、光泽度、果肉厚度和商品性等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参试品种,可以作为红、橙、黄椒搭配的主栽品种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贮运性西瓜果皮显微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30个不同贮运性西瓜品种果皮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显示,耐贮运型果实表皮细胞角质层厚、外果皮细胞层数多、石细胞团大、排列较紧密等;不耐贮运型果实表皮细胞虽然角质化,但角质层薄或细胞间隙角质层薄,外果皮细胞层数、石细胞团数较大幅度地减少(小),中果皮中较小而密的细胞减少或消失.据此认为,西瓜果实贮运特性是果皮各层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