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潮土中产田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中产田玉米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在河南省汤阴县潮土中产田进行了不同氮磷钾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其增产幅度在用量超过210kg/hm2后下降,氮肥农学效率以氮肥施用量210kg/hm2最高,为20.5kg/kg。磷肥在0~112.5kg/hm2用量范围内,玉米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随磷肥施用用量增加而增加,并在75kg/hm2用量时达到最高,产量较不施磷处理增加20.8%,农学效率为20.2kg/kg,之后开始降低。钾肥在0~112.5kg/hm2用量范围内,玉米产量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但钾肥农学效率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汤阴县中产田玉米增产增效的氮磷钾最佳配比为N 210kg/hm2,P 75kg/hm2,K 37.5kg/hm2。  相似文献   

2.
施磷对机采棉养分吸收与磷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新疆机采棉主栽模式\[1膜6行(10+66+10+66+10) cm\]下棉花养分吸收与磷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为机采棉磷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新陆早57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不同磷肥(P2O5)处理(0、75 kg/hm2、150 kg/hm2、300 kg/hm2、450 kg/hm2)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各生育时期N、P、K素积累量、磷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加磷肥施用量有利于机采棉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N、P、K素积累量的提高,尤以磷肥施用量在75~150 kg/hm2范围内最高。花铃期机采棉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各器官N、P、K素积累量分别较对照平均增加了9.85%、24.2%、6.24%、27.1%和51.6%;磷肥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率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75 kg/hm2处理最高,为2.4%、13.50 kg/hm2和67.39 kg/hm2;合理的磷肥施用量促进了机采棉产量的提高,7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分别增产了25.05%和38.53%。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磷肥施用量为75~150 kg/hm2最佳。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4.
易玉林  武金果  刘戈  郭中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69-4569,4573
研究了各种施肥配方对夏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施肥配方对夏芝麻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NP>N>K>P。高肥力田块,目标产量为1 110.0 kg/hm2,氮肥(N)和磷肥(P2O5)经济合理施用量分别为106.55、2.5 kg/hm2;中肥力田块,目标产量1 011.0 kg/hm2,氮肥(N)和磷肥(P2O5)经济合理施用量分别为129.01、17.0 kg/hm2;低肥力田块,目标产量759.0 kg/hm2,氮肥(N)和磷肥(P2O5)合理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47.06、4.5 kg/hm2。氮肥以底追结合和2次追施方式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34.2%和34.8%;施叶面肥的增产幅度为7.7%~10.4%,以喷磷酸二氢钾和喷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磷肥用量对桂中蔗区甘蔗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桂中蔗区甘蔗磷肥施用效应,为当地甘蔗生产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施磷量处理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田间试验,设4个施磷量处理(P0、P1、P2、P3),对应磷肥用量分别为0、59.925、119.850、179.775 kg/ha (P2,O5),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蔗生长性状的影响,并计算各处理的磷肥农学效率.[结果]施用磷肥处理甘蔗分蘖期、伸长初期、工艺成熟期均能明显提高甘蔗的长势,与不施磷肥处理相比,施磷处理的有效茎数、茎径、产量分别提高6.48%、6.67%和8.70%;P1、P2和P3的磷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14.51%、10.82%和8.31%.当磷肥施用量超过119.850 kg/ha(P2O5)时,甘蔗单茎重与磷肥农学效率均随着施肥量的继续增加而降低.[结论]从甘蔗增产效果以及肥料资源高效利用等综合考虑,桂中蔗区甘蔗磷肥的合理施用量为119.850 kg/ha( P2O5).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施氮水平下,试验分析了不同磷肥施用量与有机肥配施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施磷150 kg/hm2配施有机肥7 500 kg/hm2处理的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均高于不施有机肥、不施磷肥处理,且折合产量最高,为5 317.60 kg/hm2,较不施有机肥、不施磷肥增产52.71%。可作为天水市及周边地区冬小麦磷肥的投入阈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丹江口库区小麦和油菜的氮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在施用90.0kg/hm2P2O5和75.0kg/hm2K2O基础上,小麦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28.6和205.7kg/hm2;在施用90.0kg/hm2P2O5、75.0kg/hm2K2O和3.0kg/hm2持力硼基础上,油菜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54.0和215.2kg/hm2;当小麦施氮量为150.0kg/hm2时,比不施氮增产79.9%,氮产投比、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为7.18、15.26kg/kg和36.3%,小麦氮吸收总量为142.7kg/hm2,养分吸收量之比为N∶P2O5∶K2O=1.00∶0.34∶0.57;当油菜施氮量为180.0kg/hm2时,比不施氮增产62.7%,氮产投比、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44、4.34kg/kg和21.9%,油菜氮吸收总量为90.5kg/hm2,养分吸收量之比为N∶P2O5∶K2O=1.00∶0.40∶0.84。  相似文献   

8.
选用高产小麦泰山23号,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氮肥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磷钾水平条件下,施氮量(N)在0~24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蛋白质含量、磷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氮肥农学利用率下降;同一施氮钾水平条件下,施磷量(P2O5)在0~210 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磷肥农学利用率除不施氮条件下随施磷量增加升高外,其他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综合考虑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肥料利用率,每公顷施用N 180 kg,P2O5105 kg,K2O 105 kg为最优氮磷钾组合,其配比为1.7∶1∶1。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病虫对水稻的危害也随之增加.不施肥的处理1,其病虫害的发生率最低,处理11施肥量最多,病虫害的发生率最高.在经济性状方面,施N肥增产效应最明显,K肥、P肥次之,处理6的产量构成因素最优.在产量方面,N0P0K0的产量最低(5742.10 kg/hm2),N2P2K2产量最高(8945.60 kg/hm2),增产55.79 %,差异性显著.本试验条件下,氮肥的最佳施用量为190 kg/hm2,磷肥的最佳施用量为55 kg/hm2,钾肥为135 kg/hm2,N、P、K的最佳配比是1∶ 0.3∶ 0.7.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丹江口库区玉米和水稻的氮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在施用90kg/hm2P2O5和135.0kg/hm2K2O基础上,玉米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76.4kg/hm2和236.2kg/hm2;在施用90.0kg/hm2P2O5、75.0kg/hm2K2O和3.0kg/hm2大粒锌基础上,水稻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13.8kg/hm2和189.6kg/hm2;当玉米施氮量为225.0kg/hm2时,比不施氮增产35.8%,氮肥产投比、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90、11.4kg/kg和29.9%,玉米氮吸收总量为174.9kg/hm2,养分吸收量之比为N∶P2O5∶K2O=1.00∶0.51∶1.01;当水稻施氮量为180.0kg/hm2时,比不施氮增产28.5%,氮肥产投比、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为5.67、12.1kg/kg和39.1%,水稻氮吸收总量为156.1kg/hm2,养分吸收量之比为N∶P2O5∶K2O=1.00∶0.34∶1.20。  相似文献   

11.
夏芝麻施肥决策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各种施肥配方对夏芝麻产量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NP>K>N>P,高肥力田块,目标产量为1 110.0kg/hm2,氮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纯氮106.5kg/hm2,磷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五氧化二磷52.5kg/hm2;中肥力田块,目标产量1 011.0kg/hm2,氮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纯氮129.0kg/hm2,磷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五氧化二磷117.0kg/hm2;低肥力田块,目标产量759.0kg/hm2,氮肥合理经济施用量为纯氮147.0kg/hm2,磷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五氧化二磷64.5kg/hm2。氮肥以底追结合和2次追施方式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34%~35%。叶面肥增产幅度为7.7%~10.4%,以喷磷酸二氢钾和喷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在桂东沙泥田水稻土上进行"3414"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排序是:氮肥>钾肥>磷肥;三者配施增产效果更显著;总体上要以"控氮、节磷、增钾"为施肥策略;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分别为29.5%、10.9%、24.1%和13.1 kg/kg、9.9 kg/kg、8.9 kg/kg;最佳施肥量为:N 134.0 kg/hm2,P2O552.4 kg/hm2,K2O 103.8 kg/hm2,N∶P2O5∶K2O=1∶0.39∶0.78,水稻产量可达6 227.2 kg/hm2,施肥利润达7 126.6元/hm2,效益较高。4年多点大田对比试验也表明其增产效果显著,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桂中蔗区甘蔗磷肥施用效应,为当地甘蔗生产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施磷量处理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田间试验,设4个施磷量处理(P0、P1、P2、P3),对应磷肥用量分别为0、59.925、119.850、179.775 kg/ha (P2,O5),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蔗生长性状的影响,并计算各处理的磷肥农学效率.[结果]施用磷肥处理甘蔗分蘖期、伸长初期、工艺成熟期均能明显提高甘蔗的长势,与不施磷肥处理相比,施磷处理的有效茎数、茎径、产量分别提高6.48%、6.67%和8.70%;P1、P2和P3的磷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14.51%、10.82%和8.31%.当磷肥施用量超过119.850 kg/ha(P2O5)时,甘蔗单茎重与磷肥农学效率均随着施肥量的继续增加而降低.[结论]从甘蔗增产效果以及肥料资源高效利用等综合考虑,桂中蔗区甘蔗磷肥的合理施用量为119.850 kg/ha( P2O5).  相似文献   

14.
磷肥减施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磷肥减量施用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P2O5施用72~90 kg/hm2、晚稻P2O5施用48~60 kg/hm2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改善水稻的光合特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与常量磷肥处理(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90、60 kg/hm2)相比,磷肥减量10%(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81、54 kg/hm2)和磷肥减量20%处理(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72、48 kg/hm2)的早、晚稻不减产,磷肥利用率提高4.37%~24.29%,磷肥农学利用率提高1.39~4.27 kg/kg;磷肥减量30%(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63、42 kg/hm2)处理的早、晚稻减产显著,减产幅度达5.05%~6.06%,磷肥利用率降低5.66%~11.77%。综合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在试验所在地的双季稻生产中,磷肥减量10%~20%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适宜的磷肥施用量,在提高甘薯产量同时,实现磷肥的高效利用和优化管理,特以高淀粉甘薯徐薯2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磷肥用量(0~300 kg/hm2)处理对甘薯产量及磷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土壤中(P2O5≤10 mg/kg),甘薯的产量随着磷肥施用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施用75 kg/hm2磷肥时,徐薯22的鲜薯产量、干重量都达到最好,分别为62.81 t/hm2、17.91 t/hm2。此外,施磷37.5 kg/hm2能显著提高甘薯的磷肥回收率、磷肥利用率和磷肥农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油菜施氮、磷和钾肥的效应研究表明,油菜施氮肥、磷肥和钾肥均能显著增加产量,分别增产9.21%~167.12%(平均64.94%)、11.95%~65.55%(平均37.07%)和19.75%~75.89%(平均45.84%);氮肥农学利用率是2.88%~10.40%;磷肥的农学利用率是7.59%~15.06%;钾肥的农学利用率是5.92%~13.98%。在较高、中等和较低土壤肥力水平下,油菜的最高产量施氮量依次是207 kg/hm2、227 kg/hm2和263 kg/hm2;磷肥推荐用量依次是60 kg/hm2、93 kg/hm2和104.5 kg/hm2;钾肥推荐用量依次是85 kg/hm2、102 kg/hm2和115 kg/hm2。氮、磷、钾肥的农学偏生产力低肥力地区略高于高肥力地区,随着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油菜的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是低肥力地区高于高肥力地区,随着肥料的增加呈现的是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木薯磷肥施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六湖村木薯地空白不施肥产量为29692.95 kg/hm2,N2P0K2产量为37153.50 kg/hm2,N2P2K2产量最高为52287.45 kg/hm2,分别比空白不施肥处理增产76.1%、40.7%,说明合理地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木薯的产量。结合钦州市钦南区的木薯生产实际,木薯种植最适宜的配方为纯N 180 kg/hm2、K2O 165 kg/hm2、P2O575 kg/hm2。  相似文献   

18.
生姜氮磷钾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生姜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对生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增加生姜的产量,姜块的增产幅度为11.7%~31.8%.钾肥(K2O)用量超过450kg/hm2时,生姜产量呈下降趋势.施用钾肥能大幅度增加生姜产值,施钾产投比达3.99~13.46.磷肥(P2O5)施用量超过90kg/hm2时,生姜产量增加不明显.当前生产条件下,磷肥(P2O5)的适宜施用量为9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谷子高产施肥中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方式。[方法]以谷子品种“张杂10”为材料,研究氮、磷、钾肥运筹对谷子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产量最高的处理为N4,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产量为7443.55 kg/hm2。磷肥处理产量最高的是P5,磷肥施用量为240 kg/hm2,产量为6800.45 kg/hm2。钾肥处理产量最高的是K4,钾肥施用量为90 kg/hm2,产量为7180.16 kg/hm2。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产量、穗粒重、千粒重以及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降低脂肪和纤维含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产量以及蛋白质、纤维的含量,但降低脂肪含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产量以及灰分、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的含量,但降低蛋白质的含量。[结论]氮肥是提高产量的最主要决定性因素,磷肥和钾肥只有与氮肥相互配施才能发挥增产的效用。  相似文献   

20.
木薯磷肥施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六湖村木薯地空白不施肥产量为29692.95kg/hm2,N2P0K2产量为37153.50kg/hm2,N2P2K2产量最高为52 287.45 kg/hm2,分别比空白不施肥处理增产76.1%、40.7%,说明合理地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木薯的产量。结合钦州市钦南区的木薯生产实际,木薯种植最适宜的配方为纯N 180 kg/hm2、K2O 165 kg/hm2、P2O57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