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陇东地区13个旱地冬小麦品种的籽粒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陇东干旱环境下冬小麦品种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应用近红外仪和种子图像分析系统,对参加2018—2019年度甘肃省陇东冬小麦区域试验的陇东地区育成的13个冬小麦品种的籽粒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各冬小麦品种的籽粒形态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长度、面积、长宽比、圆度、宽度和厚度。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为0.96,明显大于产量遗传力(0.75)。品质相关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容重、蛋白质含量、黑胚度、色变度,各性状存在显著地点间和品种间差异。长粒型的大粒冬小麦品种明显具有低容重、高千粒重和高产优势,宽厚粒的大粒冬小麦品种产量、千粒重和容重都高,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旱地冬小麦优质丰产育种。  相似文献   

2.
水旱条件下不同抗旱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旱两种栽培条件下比较了12个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灌溉条件相比,旱作栽培对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的影响不同。干旱增加了抗旱性强和中度抗旱品种籽粒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总蛋白质含量及谷/醇比,降低了这两类品种的球蛋白含量;干旱降低了抗旱性弱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谷/醇比。在水、旱两种栽培条件下比较了3个抗旱性不同的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动态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旱降低了长治9578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降低了9801-C、山农121籽粒球蛋白含量,增加了9801-C、山农121籽粒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质含量。且干旱对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N素籽粒生产效率的杂种优势,为生产上N高效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定2个N肥水平下6个甘蓝型油菜亲本(浙双3号、扬油7号、ZJ1、史力佳、宁油14号和沪油16)及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成熟期干物质生产及N素含量,各器官N素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分析并计算N素籽粒生产效率的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以及遗传力大小。[结果]N素籽粒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离中亲优势全为正值。低N条件下杂交种N素籽粒生产效率与亲本相比,增加幅度为9.44%。高N条件下杂交种N素籽粒生产效率与亲本相比,增加幅度为14.77%;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GCA、SCA和反交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N素籽粒生产效率受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的共同影响;N素籽粒生产效率在低N和高N条件下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6.97%和97.09%,说明N素籽粒生产效率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受环境影响比较小。低N和高N条件下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46.06%和29.56%。由此可见,低N条件下N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基因加性作用和非加性作用都比较重要,而高N条件下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结论]油菜N素籽粒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荞麦蛋白质和黄酮含量与环境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8个荞麦品种在全国17个栽培地点的籽粒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变化,以期进一步研究不同地点不同荞麦品种的蛋白质和黄酮含量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养麦籽粒黄酮含量以及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荞麦黄酮含量变化幅度为0.781% ~2.479%,平均值为1.676%;荞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范围为3.253%~15.723%,平均值为7.672%.不同品种黄酮、蛋白质含量变异与生态因子之间的不同关系,说明不同荞麦品种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5.
青稞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个青稞品种(系)籽粒灌浆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条件下裸大麦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与品种有关,其中两个品系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符合“S”型曲线变化,而另一个品种籽粒干物质积累出现“双高峰”现象。裸大麦籽粒体积和水分含量变化呈抛物线。抽穗后20-30d是裸大麦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籽粒含水量相对平稳,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约占粒重的75%。各个地区应因地制宜选用适宜品种及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来获得青稞高产。  相似文献   

6.
极早熟玉米重组群体籽粒脱水速率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快的玉米品种,解决玉米收获期含水量过高的问题,以德美亚♂(脱水快)×边自30(脱水慢)组配的100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生理成熟后籽粒自然脱水速率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力估计,比较重组自交系生理成熟后籽粒自然脱水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家系间籽粒自然脱水速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籽粒自然脱水速率表现较高的遗传能力,广义遗传力为76.93。同时对籽粒脱水速率进行了正态分布检测,检测结果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1原料质量和着水润麦 容重大的小麦出粉率高,籽粒呈椭圆且腹沟浅的小麦比籽粒细长且腹沟深的小麦容重值高,出粉率也高.籽粒皮薄的小麦比皮厚的容重值大,出粉率也自然会高一些.  相似文献   

8.
8个小麦品种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8个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与比较,发现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有很大差异,同一个小麦品种进行冬灌将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同一品种不同穗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穗端大于穗中,品质育种应当注意源库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9.
水稻孕穗期干旱对籽粒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孕穗期干旱导致水稻籽粒的体积、长、宽、厚、长/宽、干粒重等性状发生改变。在干旱或正常栽培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籽粒体积的大小主要由该品种的粒长与粒宽所决定,籽粒长宽值越大,则体积越大;但干旱年理后某一品种籽粒长、宽、厚的相对变化率则均对该品种籽粒的体积变化有显著影响,且籽粒宽度的相对变化率对该品种粒体积变化的影响最大,籽粒厚度的相对变化率对其影响最小。在正常栽培条件下,水稻籽粒何种与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但干旱处理后二者的相关性有所下降,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东北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2.15%,变异幅度为34.70%-50.75%。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因品种、产地、栽培条件不同而不同,随着产地地理纬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异,纬度越低,蛋白质含量越高,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一0.679,低纬度的高温多雨和短日照时数条件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核桃新品种豫丰(暂定名)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育产量高、品质好的核桃新品种。[方法]按照核桃良种选育标准,详细调查豫丰枝条节间长度和粗度等植物学特征和坚果经济性状。[结果]豫丰核桃早实,极丰产,核仁饱满、色浅、香味浓,品质优。[结论]豫丰是优良的仁用型核桃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合用于加工成成酥花生的加工型品种.[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进行对比试验,以便进一步进行成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汕油188、06F6-1的抗旱性、抗倒性、抗病性均较强.对照的有效分枝数最多,其次是06F6-4和汕油188.06F4-51的饱果率最大.各品种(系)的双仁率由高到低依次为:0657、06F6-6、06F6.1、06F64、06175-2、06F6-5、对照、汕油188、06175-5、06F4-51.0657的百果重最重,百仁重最高,其次均为汕油188.各品种(系)的出仁率除06F5-5外均在60%以上.汕油188、06F5-2、0657和06F5-5分别比对照增产37.3%、28.1%、17.5%和6.2%,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汕油188、0657的综合性状优良,可以继续参加龙岩市成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3.
加工型花生品种(系)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合用于加工成咸酥花生的加工型品种。[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进行对比试验,以便进一步进行咸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汕油188、06F6-1的抗旱性、抗倒性、抗病性均较强。对照的有效分枝数最多,其次是06F6-4和汕油188。06F4-51的饱果率最大。各品种(系)的双仁率由高到低依次为:0657、06F6-6、06F6-1、06F6-4、06F5-2、06F6-5、对照、汕油188、06F5-5、06F4-51。0657的百果重最重,百仁重最高,其次均为汕油188。各品种(系)的出仁率除06F5-5外均在60%以上。汕油188、06F5-2、0657和06F5-5分别比对照增产37.3%、28.1%、17.5%和6.2%,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汕油188、0657的综合性状优良,可以继续参加龙岩市咸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福建省新育花生品种的丰产性、抗逆(病)性等性状,筛选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花生品种以供生产利用。【方法】以福建省主栽品种泉花7号为对照(CK),在明溪、南安、惠安、翔安、莆田、福清、新罗等7个试验点对福建省新育成的12个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抗性等性状鉴定。【结果】在12个参试新品种中,荚果产量比CK增产的有6个,分别是泉花806、龙花128、福花0739、龙花13、0910-63和福花0721,其中,泉花806平均荚果产量最高(3930 kg/ha),比CK极显著增产10.36%(P<0.01,下同);龙花128平均荚果产量(3771 kg/ha)比CK显著增产5.90%(P<0.05,下同)。籽仁产量比CK增产的有4个,分别是泉花806、龙花128、龙花13和福花0739,其中泉花806和龙花128分别比CK极显著增产14.27%和6.62%。各参试品种主茎高37.10~68.79 cm,侧枝长41.20~77.80 cm,分枝数5.28~6.86条/株,结果枝数4.44~5.88条/株,结果数11.21~17.56个/株,饱果数9.28~14.99个/株,饱果率为76.77%~89.30%,百果重为191.41~222.01 g,百仁重为72.74~82.01 g,出仁率为58.80%~70.37%。各品种生长势、抗旱性、耐涝性和抗倒性整体表现为中~强;叶斑病级数为1.7~2.9;锈病级数0.4~0.6;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0951-13表现为抗,泉花608、莆花31和0910-63表现为中抗,其他品种表现为中感。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各品种含油量为48.58%~52.20%,蛋白质含量为25.62%~31.09%,油酸亚油酸比值为0.98~1.3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侧枝长和千克果数与荚果产量呈负相关,其中侧枝长与荚果产量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与荚果产量均呈不显著正相关。结果数、饱果数、饱果率、双仁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与籽仁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出仁率与籽仁产量显著正相关;其余性状与籽仁产量均呈不显著负相关。【结论】泉花806和龙花128的产量高、品质优,且抗逆(病)性表现突出,可进行小范围试种示范;福花0739、龙花13和01913-63产量较高,但是否适合推广仍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5.
黄淮冬麦区部分区域小麦品种构成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定点农户调查和田间采样分析,了解黄淮麦区主产区小麦生产的品种构成及小麦品质性状,为小麦品种选育和食品加工业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夏收时在陕西、河南、河北3省所属9个地市、27个县区、81个乡镇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243份;2009年夏收时在同一区域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242份。统计小麦品种构成,分析小麦样品的籽粒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黄淮麦区调查区域小麦主栽品种数量较多(86个小麦品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种植比例较低(19.8%)。小麦籽粒千粒重(39.5g)、容重(787 g•L-1)、蛋白质含量(14.0%)较高,籽粒硬度大(56%),但沉淀值较低(26.7 mL);除沉淀值和粉质参数外,其它品质性状年际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查地区生产的小麦属硬质、高蛋白质、中强筋产品;该区域具有生产高筋、强筋小麦的潜在优势。政府部门应加强稳产、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推广,以提高小麦商品粮的质量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区食品加工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油用向日葵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及育种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油用向日葵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力和性状相关,以指导油用向日葵资源和品种的选择。试验选用207份试验材料,运用双列杂交设计和随机区组方法,对株高、花盘直径、单盘粒数、单盘粒重、百粒重、籽实含油率等主要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狭义遗传力、广义遗传力及性状的相关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油用向日葵数量性状的变异程度较大,选择范围广。含油率遗传力较大、百粒重和籽仁率的遗传力中等,株高和花盘直径的遗传力较小,单盘粒重的遗传力最小。单盘粒重和株高、单盘粒重和百粒重、单盘粒重和花盘直径、籽实含油率和籽仁含油率、籽实含油率和籽仁率、皮壳率和百粒重、皮壳率和空壳率、株高和百粒重、单盘粒数和花盘直径、单盘粒数与单盘粒重均呈极显著正关系;籽实含油率和皮壳率、皮壳率和籽仁率、百粒重和籽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Bent varieties and straight varieties were made as parents for the genetic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cucumber bending genetic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nt characters of the cucumber fruit (BCCF) were quantitative inheritance controlled by multiple genes and major genes. The additive effect played the main role and the dominance effect played the lesser role. Compared with the additive environmental variance, the dominant-environmental variance was more important and the cucumber fruit was more easily affected by the additive effect. The broad heritability and the narrow heritability of BCCF were both higher. The varieties of D0455 and D07299 could be used as parents which were benefit for improving the straight characters of the cucumber fruit  相似文献   

18.
向日葵种质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地区农家种及外引的20份资源的株高、盘径、生育期、单株粒重、千粒重、出仁率、含油率的遗传力、变异系数及各性状相互关联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变异系数最大(40.85%),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4.83%。一个性状变异大小受材料种质类型和整齐度的影响,初步探索了向日葵各性状的变异程度及遗传规律,对此类资源的利用做出了科学评价,为选用亲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麦品种磨粉品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用 10 0份冬麦品种和 4 1份春麦品种 (系 )研究了我国小麦磨粉品质现状及其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 ;用荔垦 2号 /豫麦 2号和 85中 33/豫麦 4 9等 2个组合的F3 研究了出粉率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品种间出粉率差异大 ,冬麦变幅为 6 5 .6 %~ 77.2 % ,春麦为 6 2 .7%~ 75 .9%。冬麦品种以北部冬麦区出粉率最高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出粉率最低 ;面粉白度与之相反 ,以长江中下游麦区最好 ,北部冬麦区面粉白度最差。冬麦品种出粉率与容重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r值为 0 .39和 0 .4 9,面粉白度和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4 4 ;春麦品种出粉率与籽粒蛋白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5 2 ,面粉白度和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 =- 0 .35 ,面粉灰分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4 9。出粉率受多基因控制 ,广义遗传力为 4 5 %~ 6 0 %。建议将硬度、出粉率和面粉颜色列入各地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20.
小麦高产品种籽粒灌浆与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黄淮麦区13个具不同产量结构特征的高产品种(系)为试材,探讨了籽粒生长3个阶段的持续时间、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其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的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在籽粒生长各阶段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籽粒灌浆速率,特别是第2阶段灌浆速率对籽粒增重有重要影响,是籽粒增重的决定因子;千粒重与第2阶段灌浆速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第2阶段灌浆速率显著增高是大粒品种的重要特征。饱满度在65%以上籽粒饱满,在45%以下籽粒秕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