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储藏1年的干燥人参茎叶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进行了定性分析。从干燥的人参茎、叶中鉴定了8种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类成分,分别是丙二酸单酰基三七人参皂苷R3(Malonyl notoginsenoside R3,M—N—R3,1)、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g1(Malonyl ginsenoside Rg1,M—Rg1,2)、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e(Malonyl ginsenosideRe,M—Re,3)、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1(Malonyl ginsenoside Rb1,M—Rb1,4)及其同分异构体、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c(Malonyl ginsenoside Rc,M—Rc,5)、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2(Malonyl ginsenoside Rb2,M—Rb2,6)、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Malonyl ginsenoside Rb3,M—Rb3,7)、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d(Malonyl ginsenoside Rd,M—Rd,8)。  相似文献   

2.
西洋参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西洋参果的皂甙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从中获得8个单体化合物,经过高效薄层(HTLC)检查和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鉴定,这8种人参皂甙中,人参二醇型皂甙4种,即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甙Rb1,人参皂甙Rb1,Rg3和Rh2人参三醇型皂甙3种,即人参皂甙Re,Rg1,Rg2;齐墩果酸型皂甙1种,即人参皂甙Ro,它们的结构已被确定。  相似文献   

3.
红参加工中皂苷的脱羧降解反应及其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鲜人参中提取分离出天然皂苷,模拟红参加工工艺过程,探讨红参加工中天然皂苷成分转化过程,以揭示出皂苷成分转化机理。方法:将红参粉以甲醇提取,乙醚脱脂,正丁醇萃取;水层通过大孔树脂(D101型)吸附,水洗除去水溶性发质和糖分。再经过硅胶柱层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获得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模拟红参加工工艺过程得转化物,对该转化物进行分离鉴定,诸如化学试验、IR、FD-MS等仪器分析。结果表明:从鲜人参中分离出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2和-Rb2等皂苷,通过模拟红参加工试验发现在75℃烘干过程,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2转化为乙酰基人参皂苷-Rb2,即人参皂苷Rs1。结论:人参皂苷Rs1是红参加工烘干阶段产生的,对其分解产物的分析有二氧化碳放出,说明该反应是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上的丙二元到遇热发生脱羧降解反应  相似文献   

4.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药名七叶胆。1976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已分离得到并确定了绞股蓝植物化学成分中含50多种皂甙(Gynosaponin),其中4种与人参皂甙(Ginsenoside)Rb_1~-、Rb_3~-、Rd及F_2完全相同~[1]。绞股蓝对某些癌细胞增殖有抑制效果,并有显著的镇静、催眠、降血脂和治疗偏头痛等作用~[2]。目前,国内外已开发了有关的饮料、茶剂、保健食品等~[2,3]。为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西洋参茎叶皂甙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洋参茎叶皂甙是从西洋参茎叶中提取的总皂甙.经研究发现其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并从中分离鉴定出12种以上单体皂甙,它们是人参皂甙Rb1、Rb2、Rb3、Rd、Re、Rg、Rh1、Rh2、F2和拟人参甙F1、RTs及西洋参皂甙LI[1],而且证实茎叶中总皂甙含量明显高于根中[2].我国自九十年代以来有关西洋参茎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的基础研究报告很多,为西洋参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现就国内有关国产西洋参茎叶皂甙的药理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红参炮制加工中的皂苷水解反应及其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选取鲜人参根制成匀浆,加入被研究的目标皂苷(M-Rb1、Rb1、Re、Ro),研究鲜人参中天然皂苷在生产加工实践中的水解变化。采用HPLC对10种人参皂苷标品建立标准图谱和分离条件,然后对上述加工前后的目标皂苷(M-Rb1等)、鲜人参浆、不同目标皂苷+鲜人参浆等一系列样品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加工红参全过程中,人参二醇型(panaxadiol-type)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1(简称M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适用于整参、须根、芦头中人参皂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同时测定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b_1、Rc、Rb_2、Rd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7μm,2.1 mm×50 m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 mol/L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流速0.3 m L/min。[结果]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b_1、RC、Rb_2、Rd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87.3%~98.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整参、须根、芦头中人参皂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鲜人参、红参和蒸参水中醚溶性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人参及其副产物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C-MS分离测定样品成分。[结果]从鲜人参中分离了94个化合物,鉴定了31个化合物;从红参中分离出95个化合物,鉴定了33个化合物;从蒸参水中分离了24个化合物,鉴定了10个化合物;从鲜人参和红参中鉴定了15种相同的化合物;首次从鲜人参和红参中分离鉴定了具有抗癌活性的镰叶芹醇和具有免疫活性的角鲨烯。[结论]该试验对鲜人参、红参和蒸参水中醚溶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人参及其副产物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参中齐墩果酸型新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鲜人参根中分离出一种未知皂甙的白色粉末,测得其熔点mp.182℃~183℃,分了量为588,其HTLC的Rf值大于人参皂甙Rh2而小于齐墩果酸,经FAB-Ms,^1H-NMR,^13C-NMR,DEPT-NMR,H^13-C2D-NMR鉴定为齐墩果酸-28-Oβ-D呋喃阿拉伯糖甙,被命名为人参皂甙Ri。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人参皂苷在正丁醇/水二相中的分配规律,为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提供依据。人参皂苷提取液经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后,用HPLC/MS法检测中性人参皂苷Rb1、Rb2、Rc、Rd、Rg1、Re、Rf、Ro以及9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在正丁醇/水二相中的含量。不同人参皂苷在正丁醇和水二相中的分配比例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在水中的分配比例大于在正丁醇中的分配比例,中性人参皂苷在水中的分配比例小于在正丁醇中的分配比例。经过3次水饱和正丁醇萃取,中性人参皂苷基本上全部转移到正丁醇相,丙二酰基人参皂苷转移到正丁醇相和水相中的含量之比为3∶2。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Science (New York, N.Y.)》1942,95(2466):356-357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