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芬燕  李斌  黄朝章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74-4078
利用热电偶测温装置考察不同滤嘴通风度对卷烟燃烧锥温度的影响,进而探索不同通风度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燃吸时随着滤嘴通风度0~31.04%范围内,烟支燃烧高温区体积呈下降趋势;随着卷烟滤嘴通风度的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的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均呈下降趋势,与滤嘴通风度呈线性负相关;通过增加卷烟的滤嘴通风度可减少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绝对释放量,但不能起到选择性降低有害成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为中支卷烟激光打孔参数的设置提供借鉴。[方法]以物理指标、常规烟气成分释放量和感官质量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对中支卷烟质量的影响。[结果]激光打孔数量与中支卷烟吸阻呈现负相关关系(P<0.01),与滤嘴通风率、总通风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1),与TPM、水分、焦油释放量均呈现二次回归关系。激光脉冲时间与中支卷烟吸阻、滤嘴通风率、总通风率均呈现二次回归关系,但其对常规烟气成分释放量无显著影响。激光打孔数量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激光脉冲时间,在线激光打孔参数主要影响中支卷烟的香气量、刺激性和协调性。[结论]得到一套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和中支卷烟理化指标关系的数学模型,可应用于中支卷烟开发和产品维护中激光打孔参数的设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卷烟主要辅助材料对主流烟气中焦油(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克重、滤棒吸阻和滤嘴通风度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卷烟纸透气度、滤棒吸阻和滤嘴通风度与卷烟主流烟气中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卷烟纸透气度对Tar和CO释放量影响最大,滤嘴通风度对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影响最大,卷烟纸克重对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影响较小;在正交试验范围内,卷烟纸透气度70CU、滤棒吸阻4500Pa/支、滤嘴通风度60CU为最优方案,与优化前对比结果显示,优化后卷烟主流烟气中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均低于优化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卷烟减害降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卷烟辅材接装纸透气度变化对不同规格卷烟感官质量和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相同烟丝制备的不同接装纸透气度的常规、中支及细支卷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接装纸透气度变化对3种规格卷烟的物理指标、感官质量、烟气指标、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接装纸透气度同卷烟吸阻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同卷烟的总通风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均随烟支圆周的降低而变大;2)接装纸透气度对常规和中支的感官影响均比细支卷烟显著,随接装纸透气度增加,常规和中支的感官质量总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对于细支烟,感官质量总分呈先上升又略有下降的趋势;3)接装纸透气度与卷烟的单口焦油、单口CO及单口烟碱释放量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对单口焦油、单口CO的影响程度常规及中支大于细支卷烟,对单口烟碱的影响程度中支及细支大于常规卷烟;4)每克烟丝所释放的烟气化学成分,总量上由大到小为中支卷烟,细支卷烟,常规卷烟.其中,酮类、醛类质量分数细支明显高于常规及中支,酚类质量分数细支明显低于常规及中支,烯类、酯类、呋喃类及醇类质量分数细支与中支卷烟相当,高于常规,氮杂环类、酸类质量分数细支与常规相当,低于中支.  相似文献   

5.
滤嘴通风对卷烟烟气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理珉  张强  孙力  马剑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108-5109
[目的]研究不同滤嘴通风率对烟气成分的影响,为卷烟设计中使用滤嘴通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直线回归的方法对滤嘴通风率与各常规烟气成分之间的关系,焦油与其他烟气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CO/焦油值与滤嘴通风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以滤嘴通风率为自变量x,则常规烟气成分的降低率分别为:CO为0.89x,焦油为0.65x,烟碱为0.57x和烟气水分为0.16x;随着滤嘴通风率的增大,CO降低最多,焦油降低率居中,烟碱降低最少。以焦油为自变量x,则CO量为(1.44x-5.07),烟碱量为(0.08x+0.21)。当滤嘴通风率在16%~26%区间时,CO/焦油值更趋近于1。[结论]滤嘴通风技术可有效调节卷烟烟气成分。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受不同卷烟材料参数,即卷烟纸透气度(X_1)、接装纸透气度(X_2)、成型纸透气度(X_3)和滤嘴丝束规格(X_4)的影响,运用均匀设计实验制备了不同材料组合的实验卷烟样品,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与不同材料参数的数学模型,再对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边际效应分析,并进一步开展参数优化和实验验证,明确了以上4种卷烟材料参数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种卷烟材料对氢氰酸释放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X_2X_4X_1X_3;②接装纸透气度X_2、卷烟纸透气度X_1和滤嘴丝束规格X_4的交互与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呈负相关,接装纸透气度X_2的平方、成型纸透气度X_3和滤嘴丝束X_4的交互作用与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呈正相关;③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较低的材料参数组合为卷烟纸透气度为100 CU、接装纸透气度为800 CU、成型纸透气度为6 000 CU、滤嘴丝束规格为6.0 Y/17000;④与实验组的最低值相比,氢氰酸释放量降低了40.3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卷烟烟丝与烟气中主要生物碱成分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价类的市场畅销品牌卷烟样,测定其烟丝及烟气中烟碱、降烟碱、麦斯明、假木贼碱、新烟碱和可替宁6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通过SPSS软件分析其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其间的转移率并进行不同类卷烟的比较.[结果]分析表明,烟气烟碱含量与烟丝中的烟碱、降烟碱、新烟碱较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6、0.618和0.698;烟气中麦斯明与烟丝中麦斯明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2;其他成分之间弱相关.国内主要品牌卷烟烟碱、降烟碱、麦斯明、假木贼碱、新烟碱和可替宁转移率范围为0.83% ~ 53.43%.高价类较低价类卷烟,烟碱转移率偏高,其他成分都偏低;长较短滤嘴和高较低透气度卷烟各生物碱成分转化率都偏低,且加长滤嘴效果好于增加通风率.生物碱成分中的烟碱、麦斯明与卷烟内在质量相关较为密切.[结论]研究可为卷烟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卷烟纸中不同助燃剂含量及助燃剂中不同钾/钠比、卷烟纸定量及不同滤嘴通风率对卷烟烟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特性的卷烟纸、接装纸和成型纸卷制卷烟,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卷烟纸中助燃剂含量、助燃剂中钾比例的升高、卷烟纸定量的降低及滤嘴通风率的增加,卷烟烟气中的焦油和CO释放量呈下降趋势,相关性显著。[结论]通过调节卷烟纸中助燃剂类型及用量,设计不同的卷烟滤嘴通风率可实现调节卷烟烟气常规成分。  相似文献   

9.
对烤烟梗丝与叶丝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比对分析,为梗丝在卷烟配方设计和减害降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国内主产区云南曲靖的烤烟烟梗及其对应片烟,对其制丝后的94种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支卷烟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2种碱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5,除2,6-二甲基吡嗪外,其余21种碱性成分均低于叶丝卷烟;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47种中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释放量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42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5种酸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0,各具体成分的释放量也均低于叶丝卷烟。以单位焦油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碱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约为叶丝卷烟的1/2,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碱性成分有1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与叶丝卷烟基本相当,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3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为叶丝卷烟的1/7,除戊酸外,其余24种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量均明显低于叶丝卷烟。梗丝烟气香味成分与叶丝烟气香味成分的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但梗丝烟气与叶丝烟气各具体香味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梗丝掺配技术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利用补香、增香技术来减少卷烟烟气香味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对烤烟梗丝与叶丝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比对分析,为梗丝在卷烟配方设计和减害降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国内主产区云南曲靖的烤烟烟梗及其对应片烟,对其制丝后的94种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支卷烟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2种碱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5,除2,6-二甲基吡嗪外,其余21种碱性成分均低于叶丝卷烟;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47种中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释放量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42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5种酸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0,各具体成分的释放量也均低于叶丝卷烟。以单位焦油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碱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约为叶丝卷烟的1/2,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碱性成分有1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与叶丝卷烟基本相当,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3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为叶丝卷烟的1/7,除戊酸外,其余24种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量均明显低于叶丝卷烟。梗丝烟气香味成分与叶丝烟气香味成分的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但梗丝烟气与叶丝烟气各具体香味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梗丝掺配技术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利用补香、增香技术来减少卷烟烟气香味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卷烟材料及其不同设计参数对卷烟焦油及危害性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规律,共对6种卷烟材料及各5个水平参数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卷烟纸透气度对降焦减害具有较大作用,与焦油、H、CO、NNK、B[a]P、氨、苯酚、HCN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卷烟纸克重对降焦减害显著不明显,与B[a]P、苯酚具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对降焦减害具有一定效果,与焦油、H呈线性负相关;卷烟纸含麻比例含量增大,卷烟焦油释放量及危害性指数整体呈递增趋势,卷烟纸含麻比例与焦油无显著相关关系,与H呈线性正相关;滤嘴通风率对降焦减害具有较大作用,滤嘴通风率与焦油、H、CO、B[a]P、氨、苯酚、HCN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NNK、巴豆醛释放量之间有一定负相关关系;滤嘴长度对于降焦减害具有较大作用,滤嘴长度与焦油、H、NNK、B[a]P、氨、苯酚、HCN呈显著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添加柠檬酸对卷烟七种主流烟气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柠檬酸不同添加量对卷烟烟丝主流烟气7种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烟支平均吸阻、总通风率和抽吸口数对烟气成分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在一定比例范围(0~5%)内添加柠檬酸会导致主流烟气成分CO、HCN和B[a]P释放量的上升,另外会导致巴豆醛和NH3释放量的下降,而对于NNK来说,柠檬酸添加量的初始变化会导致其释放量上升,当达到3%后,添加柠檬酸则会导致NNK释放量逐渐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3.
李海锋  汤德芳  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22-14024,14027
[目的]为中式低焦油卷烟设计中应用沟槽滤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研究不同透气度接装纸和不同吸阻沟槽滤棒对常规烟气成分、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的影响。[结果]尽管随着沟槽滤嘴中接装纸透气度或沟槽滤棒吸阻的增加,常规烟气成分、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对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中7种物质释放量的影响作用却有明显的异同。[结论]通过打孔接装纸和沟槽滤棒的配伍性,可以全面有效降低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中的7种物质,实现沟槽滤嘴在中式低焦油卷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卷烟纸参数(卷烟纸透气度和克重)对39种香料在烟丝中持留率和滤嘴迁移率中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溶剂萃取提取香味成分,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香料含量.结果表明,随沸点的升高,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香料的烟丝持留率呈增加的趋势,而滤嘴迁移率呈减少的趋势;中等透气度卷烟纸的卷烟有利于香料的烟丝持留和向滤嘴的迁移;随着卷烟纸克重数的增加,烟丝持留率和滤嘴迁移率变化都较小,但是对酸性物质影响较大.适度增加卷烟纸的透气度有利于提高烟丝的持留率和卷烟的迁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卷烟抽吸口数与7项卷烟常规物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了卷烟抽吸口数与7项常规物理指标(烟支重量、圆周、总通风率、滤嘴通风率、纸通风率、开吸阻和闭吸阻)的关系,并探讨这些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和作用机理.[结果]分析表明,7项常规物理指标中,卷烟主要通过烟支重量(水松纸打孔与不打孔共有)和滤嘴通风率(仅水松纸打孔卷烟)的直接作用,纸通风率和闭吸阻的间接作用对抽吸口数产生正向效应;通过调控7项常规物理指标控制抽吸口数从而调控焦油,主要通过控制卷烟烟丝重量和水松纸透气度的稳定性来实现.[结论]在卷烟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烟支重量和滤嘴通风率这2项指标,一定程度上能稳定卷烟抽吸口数和焦油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制丝工艺主要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4种常规化学成分(焦油、烟碱、水分和CO)的影响,采用不同制丝工艺条件处理后的烟丝卷制卷烟,测定其主流烟气4种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延长卷烟的储丝时间有利于降低卷烟烟气4种常规成分;采用CO2方式膨胀后卷烟的烟气常规成分含量最低;增加切丝宽度可降低卷烟主流烟气的焦油、烟碱和CO。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制丝工艺主要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4种常规化学成分(焦油、烟碱、水分和CO)的影响,采用不同制丝工艺条件处理后的烟丝卷制卷烟,测定其主流烟气4种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延长卷烟的储丝时间有利于降低卷烟烟气4种常规成分;采用CO2方式膨胀后卷烟的烟气常规成分含量最低;增加切丝宽度可降低卷烟主流烟气的焦油、烟碱和CO。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关于卷烟标准抽吸方式的争议、不同抽吸方式对烟气释放量的影响和其他衍生问题的研究等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述,系统分析了近年卷烟抽吸方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认为开展对于卷烟烟气中各种主要有害成分的释放量随不同抽吸方式而变化的规律方面的研究尤为迫切。在寻找新的有效减低有害物质在烟气中含量的过滤材料或物质时,其评价指标除焦油和烟碱量外还应该有更多的化学成分指标。因此开展滤嘴截留率及随抽吸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特色天然植物在中式卷烟加香加料上应用提供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珠兰精油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以注射相同量95%的乙醇为对照,研究珠兰精油成分的烟丝和滤嘴加香方式对卷烟评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珠兰精油中共计分离出柠檬烯、壬醛、δ-榄香烯、α-荜澄茄油烯和古巴烯等24种挥发性成分,占总质量分数的90.57%,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香树烯、大根香叶烯 B和γ-榄香烯,分别占44.10%、22.08%和10.98%;珠兰精油通过烟丝和滤嘴加香,与对照相比,具有丰富和协调烟香,提高香气质改善吃味,使烟气柔和细腻及减刺除杂等作用,在烟丝或滤嘴中合理用量分别为2~8μg/cig和1~4μg/cig;滤嘴加香较烟丝加香更有利于节省香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均匀设计安排试验,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卷烟材料参数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单因素效应、双因素交互作用、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卷烟材料参数对苯酚释放量影响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滤嘴添加剂B滤嘴添加剂A滤嘴丝端丝束规格卷烟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成型纸透气度滤嘴嘴端丝束规格,其中滤嘴嘴端丝束规格的贡献率为0,表明滤嘴嘴端丝束规格对苯酚释放量影响不显著。两两交互作用较强的有卷烟纸透气度和成型纸透气度、卷烟纸透气度和滤嘴添加剂A、成型纸透气度和滤嘴添加剂B、滤嘴丝端丝束规格和滤嘴添加剂B、滤嘴添加剂A和滤嘴添加剂B;卷烟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成型纸透气度、滤嘴丝端丝束规格与苯酚释放量呈负相关,适当提高这些参数的水平有利于降低苯酚释放量;滤嘴添加剂B对苯酚释放量的影响最显著,适量的滤嘴添加剂B对降低苯酚释放量效果明显,但是过量的滤嘴添加剂B对降低苯酚释放量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