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分析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分析和遗传评估,旨在开展二代优树选择,为在甘肃省小陇山建立高世代种子园提供建园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及区组间胸径、树高、材积差异极显著.树高、胸径、材积、冠幅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材积、胸径、树高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73 5、0.697 2、0.538 2,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33 0、0.536 6、0.539 2.材积、胸径单株遗传力大于家系遗传力.以子代测定林材积为基础,兼顾其他性状,采取优良家系和家系内优良单株结合的综合选择方式得到二代优树群体,作为日本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最终选出优良家系8个,优良单株30株.选出的二代优树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159.7%.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变异及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10年生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的树高、胸径、材积和通直度性状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263个优树家系中有26.62%材积生长超过对照10%以上.其中龙岩地区优树的子代生长表现最佳.同地区不同林分的优树子代有很大差异,林分间平均变异系数大于林分内家系间的平均变异系数.在不同海拔林分选择的优树,除戴云山南麓海拔600~700m左右优树子代生长表现较好外,其它海拔点的子代无明显差异,且都差于对照.优树子代生长性状与树干通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可望同时在生长性状和干形上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3.
杉木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省国营富顺林场收集的全省统一编号的杉木24年生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45个家系间生长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并进行遗传参数与遗传增益估算.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材积受中等强度的遗传力控制,树高和胸径受较弱的遗传力控制,表明材积受遗传控制更为明显;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树高、胸径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7个优良家系,其材积、树高和胸径预期遗传增益分别达18.55%,2.71%和6.74%.选出的优良家系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也可作为优良材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遗传测定。[方法]对4年生子代测定林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家系内差异不显著。平均树高家系遗传力为0.497,平均单株遗传力为0.128;平均胸径家系遗传力为0.599,平均单株遗传力为0.190。家系间树高、胸径遗传力中等以上,说明其变异主要受遗传控制。家系内遗传力较低,说明家系内变异受遗传控制影响较小。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性状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不同家系间平均树高变异较大,为4.4~6.6 m;平均胸径总体差异较小,为6.7~11.0 cm;平均单株材积差异较小,为0.0103~0.035 0 m3,不同家系间的胸径生长量较树高生长量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差异大。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0.670%和25.050%。[结论]采用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良种造林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木麻黄优树子代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木麻黄优树的遗传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表型选择优树是有效的。木麻黄主要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内的遗传变异十分明显,其遗传力大小依次为胸径(0.689)>材积(0.565)>树高(0.550)。通过子代测定选出的优良家系,其有性后代在树高、胸径和材积早期生长的遗传增益分别为8.24%,14.33%和24.16%。研究还表明:根据6~7a各家系生长状况初选优良家系,根据种子园无性系早期的胸径生长量,初步淘汰不良无性系,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厚荚相思半同胞子代生长变异及抗寒性差异。[方法]以1年生38株厚荚相思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幼林为材料,对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状况及经历了2008年初连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后植株的耐寒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并在生长差异比较基础上初步判定家系优劣,估算遗传参数与遗传增益。[结果]厚荚相思家系间的各生长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参试家系间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系数达25.4%~34.5%,这些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9、0.92和0.92。以树高、地径和冠幅同时大于对照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选择,初步选出9个在幼林期表现较为优异的家系,各性状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2.46%、17.95%和17.98%。参试家系中按寒害指数大小排序,抗寒性最强的前10个家系为:3510342611411712431。[结论]抗寒性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显示,厚荚相思幼林家系的抗寒水平与主要生长因子间无显著相关性,但树高、地径和冠幅各生长性状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保存于安吉县龙山林场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39个无患子优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种实各表型性状、子代苗期生长性状的均值、变异系数以及相关性,并计算苗高和地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筛选子代生长表现优良的优树无性系。结果表明:无患子优树无性系种实表型性状间差异显著,种实质量性状变异系数大于其形态性状,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大于种实质量性状。种实各表型性状间、子代苗高与地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实各表型性状与子代生长性状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子代苗高与地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96.09%和93.23%,以10%入选率选择时,子代苗高和地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高达39.97%、27.51%,以20%入选率选择时,子代苗高和地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高达35.10%、25.59%。无患子优树无性系种实表型及子代生长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但两者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根据子代生长性状差异以及遗传增益估算,选择出子代生长表现优良的优树无性系为SM322号、SM36号、SM331号、SM312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思茅松子代测定林各家系幼龄期和中龄期的生长表现差异,为思茅松的早期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幼、中龄期思茅松生长的方差分析结果、变异系数和家系材积t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幼、中龄期思茅松子代测定林各家系的生长表现有较大差异。17年生的中龄期思茅松的胸径和材积表现稳定。幼年期思茅松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重复间和家系间都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但在两组中的显著性程度不一致。中龄期思茅松的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差异明显仅存在于家系间,树高在重复间和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幼-中龄各家系的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中龄期家系的t值明显比幼龄期大。[结论]可通过分析17年生思茅松的胸径和材积来判断其生长的优劣,从而选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9.
在红松自然分布区内对3个亚区、9个地点、108株优树的子代10年生幼树测定结果表明,高生长可作为优树表型遗传选择。亚区间和家系/地点/亚区间差异显著、极显著,北亚区带岭优树子代高生长表现最好;亚区、地点/亚区、家系/地点/亚区遗传力分别为0.836,0.537,0.365。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13 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历年生长性状的观测数据, 分析了不同年龄的家系变异和家系遗传力的变化, 研究了年龄间的遗传相关、表型相关和环境相关, 并估算了相关遗传力.结果表明, 马尾松家系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 并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 马尾松家系选择从8~9年生开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种子园优良家系生长性状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广西3个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在多个地点进行多年度重复的半同胞子代测定.自1987年以来,总共测定444个家系(不含重复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根据遗传稳定性和材积生长快慢,采用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评选出适合在广西普遍推广的广谱性优良家系64个,局部推广的局部性优良家系48个,需淘汰的家系83个;选择出的最优家系在11年生子代林中,材积生长量比对照大64.71%-94.51%.用子代林数据估算马尾松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树高遗传力为0.306-0.724,胸径为0.174-0.686,单株材积为0.286-0.67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筛选出优良家系,为青海云杉高世代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方法  以100个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其15年生和20年生时子代的树高、当年高生长量、地径和冠幅等4个生长指标,对其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和亲本一般配合力的估算,在亲本多性状综合评价基础上,筛选优良家系。  结果  15年生和20年生时各家系半同胞子代在4个生长指标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树龄子代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在0.554 ~ 0.855之间,家系各生长指标的表型变异系数在8.33% ~ 19.49%之间;树高、地径、当年高生长量和冠幅的一般配合力(20年生)范围分别是?39.22 ~ 47.56、?1.19 ~ 1.05、?5.91 ~ 6.34和?21.49 ~ 25.40;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海云杉各生长性状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水平(0.308 ~ 0.817);利用生长性状数据对15和20年生的半同胞家系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7个优良家系,入选家系20年生时树高、当年高生长量、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分别为209.40、20.71、6.33和141.87 cm,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达到14.12%、2.07%、8.01%和10.42%。  结论  青海云杉家系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筛选出了49号、51号、60号、64号、108号、123号、132号等7个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筛选的优良家系可为高世代种子园提供高质量的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早期生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马尾松无性系嫁接种子园半同胞8年生子代林为研究对象,在对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材积等生长因子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林木各生长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显示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林木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8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436、0.6055和0.6500;采用20%的入选率时,筛选出5个优良半同胞家系且入选半同胞家系的材积、树高和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51.34%、17.45%和22.19%.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遗传增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子代半同胞家系16年生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材积等生长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林木各生长因子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马尾松林木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具选育潜力。16年生半同胞家系马尾松林分树高、胸径及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843 5,0.740 5及0.750 6。根据性状遗传力的大小,以树高、胸径和材积作为优良马尾松半同胞家系选择指标。采用10%入选率进行选优时,可选出9个优良半同胞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可达13.37%、25.57%和51.53%。  相似文献   

15.
对融安县西山林场72个杉木半同胞家系子代1、2、3、4和25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及材积差异大部分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在各年龄间的秩次相关绝大部分为极显著正相关,大部分家系早晚期生长表现稳定,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有小部分家系生长性状在幼龄与成熟龄之间变化较大,早晚期生长表现不稳定。以25年生时成熟林的生长量为主要依据,筛选出柳241、柳244、柳220、山口10、广运171等27个综合增益显著的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增益最高,分别达26.29%、62.68%和110.42%。  相似文献   

16.
白桦强化种子园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白桦强化种子园内34个半同胞家系5年生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和材质性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木材密度、纤维宽度、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和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家系选择潜力较大,家系遗传力为0.60~0.97,且以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家系遗传力最大(0.97).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以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最大...  相似文献   

17.
油松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陕西省3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园和1个优良种源区的优树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分、家系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方差分量大于林分;不同种子园和同一种子园的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生长最好的家系比生长最差的家系苗高生长大1倍以上;油松家系种子千粒质量之间变异较大,变异幅度为20.04~65.10 g,种子千粒质量与地径相关紧密而与苗高相关一般;油松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较高,运用生长量指数,评选46个优良家系,可获得苗高和地径16.32%~27.86%和6.39%~23.08%的遗传增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表7参12  相似文献   

18.
杉木第2.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隆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34-37,106
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杉木第2.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开展子代测定,发掘杉木第2.5代种子园良种生产潜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第2.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家系间生长具有遗传差异,并受到中度或中度偏下遗传控制。以树高为指标开展早期选择具有可行性,但以材积为指标进行选择可获得更大遗传增益。从参试家系中选择出14个优良家系和63株优良单株,选择效果明显。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及单株可作为杉木3代种子园建园材料及杉木高世代育种遗传材料。同时,选择出4个生长不良家系作为第2.5代种子园中的伐除对象,以期提高种子园优良基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的遗传特性,为杉木高效培育和优良种质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融安县西山林场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102个家系和对照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分析其遗传变异规律,并选择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家系和单株.[结果]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生长因子在参试家系中的表型变异最大值分别为14.4%、21.3%和40.2%,广义遗传力均值分别为0.594、0.657和0.650.树高、胸径和材积大于对照均值的家系总数分别占参试家系总数的48.0%、44.1%和46.1%.综合增益大于对照均值30.0%的2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变幅分别为9.33%~25.30%、12.54%~53.42%和66.23%~164.74%;综合增益大于对照均值80.0%的38个优良单株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值分别达20.8 m、32.9 cm和0.597 m3.[结论]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生长量均受中等偏上的遗传控制,大部分优良性状可传递给子代,选择的20个优良家系和38个优良单株可作为广西杉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和多世代遗传改良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