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1991—2010年中国和黑龙江省大豆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单产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情况及其在全国大豆生产中的优势地位,并利用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对近20年中国各地区的大豆产量进行显性比较优势分析,系统分析当前中国及黑龙江省大豆的生产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优势显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平均为5.51,位居全国第1,且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应从提高大豆品种的单产和品质,发展绿色、有机大豆产业及拉动相关产业等几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并发掘新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豆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和质量指数对我国大豆生产成本优势、国际竞争力以及大豆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还利用综合优势系数分析了大豆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并对影响大豆比较优势的因素作了偏相关分析,从中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大豆产业形势严峻.南方大豆产业是我国大豆产业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广、种植技术的系统性强、食品加工的优势突出等"三大亮点".南方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规范化等"五化",并从调整全国大豆生产布局、加大科研推广投入、区域化大合作、运行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南方大豆产业发展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出口量少等问题;也具有大豆为非转基因、蛋白质含量高、适于直接食用及蛋白食品加工等优势;尤其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大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同时南方地区的大豆类型多、品种丰富、用途广泛.分析表明,加强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大豆产业的优势,是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我国南方地区大豆种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壮大,大豆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所以加强现如今大豆种植技术,并且大力发展优良品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笔者将会针对规范大豆种植技术实施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如何发挥良种增产优势途径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褪黑素对不同南方大豆品种的调控效应,以中豆41、中豆44、皖豆28、油6019和中豆63共5种南方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和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比较褪黑素处理对大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可以提高不同南方大豆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整理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栽培技术模式的研究进展,并通过黑龙江省各地区种植生产优势的比较,明确依据黑龙江省大豆区域优势配套集成相应的栽培技术模式,为解决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难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黑龙江农垦、黑河和齐齐哈尔大豆生产跃居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前三位,大兴安岭和伊春地区在综合优势比较分析中占有发展优势,根据上述地区大豆生产特点和气候条件配套相应栽培技术模式将是今后研究发展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南方大豆产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归纳了国外大豆现有的生产经验和模式,结合我国南方大豆产业特点和生产上存在问题的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我国南方大豆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是强化育种攻关,突破品种高产、优质的瓶颈;二是开展南方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开展南方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四是培植和提升大豆产业化开发的龙头企业,促进消费增长,刺激生产发展;五是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和贸易.  相似文献   

9.
南方大豆科研生产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中下游和以南为我国南方大豆产区。20世纪79年代以来,南方大豆科研生产不适应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缺少适应于多生态区和多种耕作方式的优良品种。为此提出几个问题共同商榷:①春大豆是南方大豆生产优势,春大豆生育期短,间套复种起步早,适宜与多种作物间套多熟,稳产性突出。②要尽快确立南方大豆“双高”育种战略,丰富多样的优异种质是实现南方大豆“双高”的基三条件。③要重视东西部地区大豆种质互补性研究与应用。南  相似文献   

10.
从黑龙江省大豆的比较优势出发,在大豆生产成本、品质、单产等几方面对黑龙江省大豆市场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提高黑龙江省大豆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开放战略下中国大豆产业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大豆产业长期陷入困境的表现为:大豆供应对外依存度过高、加工主体为外资操控、市场定价权主导地位丧失;国产大豆的总体比较劣势、民族大豆产业界的竞争能力普遍低下以及跨国粮食巨头的恶性竞争,是导致中国大豆产业困境的基本原因。提出了打造国产大豆非转基因的绿色品牌、以品种创新和提高相对规模效益降低大豆生产成本、完善大豆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改善宏观竞争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陕西省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从茶叶生产角度,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陕西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计算陕西和我国其他17个产茶省(区、市)2010—2015年茶叶生产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定量评价陕西茶叶产业竞争力水平,并分析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陕西茶叶生产的规模优势明显、效率优势和综合优势较弱。应发挥政府职能、创新科技驱动、加快标准化进程、重视品牌建设、强化质量控制和挖掘茶文化,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豆产业回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由传统的大豆出口大国转变为净进口国,继而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大豆产业发展道路曲折。目前,国内大豆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食用和压榨需求强劲,这与大豆生产不景气形成了鲜明对比。针对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充分利用国产大豆的非转基因优势,依靠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提高国内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重新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14.
用详实的资料论述了中国对世界水产养殖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从中国低廉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海水和淡水养殖水面两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其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巨大潜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主要养殖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来论证中国水产养殖业的优势地位。首先用定量分析指标——比较价格PR和相对比较优势指数CAI从理论层次上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截面资料和时间序列资料的研究得出:中国在鱼类、甲壳类和软体类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结论,(但同时指出,近年来该比较优势存在下降的趋势。)进而,又通过主要养殖水产品——罗非鱼、鳗鱼、对虾和贝类的出口实绩,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上述论点。最后,从目前制约中国水产养殖业国际竞争力的水产品质量角度,提出了一些提高竞争力的相应措施,包括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快养殖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其他相关体系建议等。  相似文献   

15.
用详实的资料论述了中国对世界水产养殖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从中国低廉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海水和淡水养殖水面两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其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巨大潜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主要养殖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来论证中国水产养殖业的优势地位。首先用定量分析指标——比较价格PR和相对比较优势指数CAI从理论层次上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截面资料和时间序列资料的研究得出:中国在鱼类、甲壳类和软体类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结论,(但同时指出,近年来该比较优势存在下降的趋势。)进而,又通过主要养殖水产品——罗非鱼、鳗鱼、对虾和贝类的出口实绩,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上述论点。最后,从目前制约中国水产养殖业国际竞争力的水产品质量角度,提出了一些提高竞争力的相应措施,包括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快养殖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其他相关体系建议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种业市场份额的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中国巨大的种业市场正成为主要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种业竞争力不仅决定种业自身发展,而且也决定农业产业安全,不断提升种业竞争力是保障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份额竞争成为现代种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从种业市场份额角度开展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以期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方法】运用国际种子联盟(ISF)、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中国海关统计资讯室发布的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质量升级指数(QC)等常用市场份额分析指数对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描述性与实证分析。【结果】中国虽然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种子市场(2012年为99.5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20亿美元),但在全球种子市场份额竞争中,得到的国外市场份额少,失去的国内市场份额多;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59.04%),而种子大额市场非洲(0.83%)和南美洲(0.18%)等占据的份额较少;竞争优势品种缺乏,相对来说,目前蔬菜与水稻种子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多,均在1亿美元左右,而全球种子市场需求旺盛的小麦、玉米、大豆等种子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少,均不到0.01亿美元。整体来看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较差。从RCA计算结果来看,中国种业RCA指数较低且远小于评价标准值0.8,与美国、荷兰等种业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种业不具备显示性比较优势,种业国际竞争力较差但竞争力上升趋势明显,相对来说,蔬菜品种竞争力要高于农作物品种;从QC计算结果来看,中国种业种子出口质量升级指数大于评价标准值1且高于美、荷等种业强国,出口的各类型种子除小麦种子与大豆种子外其余种子附加值均相对较高,其中,2011年蔬菜种子QC值甚至达到了4.86,远高于判定标准值1,中国种业种子产品具有一定的质量竞争优势。【结论】中国种业在国际市场份额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不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出口市场集中且品种类型单一,竞争力较弱但整体处于上升态势;种业产品除小麦、大豆外,水稻、玉米、油菜、向日葵、甜菜、棉花、草本花卉植物、瓜果、蔬菜及牧草等作物种子目前附加值均较高,中国种业种子产品具有质量竞争力且各类型种子质量上升趋势明显,中国种业应注重以此为契机加速提升和巩固种业市场份额的拓展和掌控能力,以便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种业市场份额竞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是中国蔬菜出口额最大的一类产品,同时,大蒜产业一直是中国的出口优势产业,但是近年大蒜价格过山车式的波动,使得大蒜产业面临新一轮危机。首先,对中国大蒜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TC)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RCA)指数指标体系,从动态分析上测算中国大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从静态分析上,与世界大蒜出口量前5位的国家进行对比,把握中国大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程度。其次,从大蒜价格暴涨暴跌、国际贸易壁垒升级、国外市场需求萎缩、产品深加工率低以及出口管理与竞争无序等方面分析了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适时进入期货市场、提高深加工率及产品质量以及强化政府管理职能等稳固和提升中国大蒜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转基因大豆,振兴中国大豆产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发展转基因大豆有利于改革耕作制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推进科技进步,对于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