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草莓的营养价值,改善其综合品质,本试验以草莓"红颜"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硒溶液,探究不同硒浓度对草莓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硒时,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草莓果实中总硒、可溶性糖、维生素类、胡萝卜素、总酚、花青素呈上升趋势,20mg/L时,各测定指标均达最大值。高浓度硒时,总硒含量继续增加,各营养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30mg/L时,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其它营养物质含量下降不明显,40mg/L时,各测定营养物质含量均明显下降。因此,在生产中可采用浓度为20mg/L的硒溶液喷施草莓幼苗,提高其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浓度硅处理对立体无土栽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硅处理草莓植株鲜重、干重增加,1.0 mmol/L处理草莓小区产量增加了20.9%,1.0 mmol/L硅处理对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增加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同时1.0 mmol/L硅处理草莓果实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8%和7.8%,提升了果实品质。草莓植株硅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0.1、1.0和2.0 mmol/L处理叶片硅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2%、21.0%和25.9%。在生产上宜采用1.0 mmol/L硅处理,从而促进草莓生长,提升草莓产量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浓度CPPU处理对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20d用CPPU10mg/L处理幼果,收获时果实纵径、横径和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CPPU5mg/L处理差异不显著,CPPU20mg/L处理能显著促进果实的纵向生长。CPPU处理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CPPU5mg/L和10mg/L处理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尤其是CPPU5mg/L处理的果实含糖量和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张小红  鄢铮 《农学学报》2021,11(11):71-75
通过对叶片氮代谢及氮含量与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以及果实品质与产量的测定,探讨防落素(PCPA)在大棚栽培无籽西瓜生产上的适用浓度,为其在无籽西瓜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在始花期、盛花期和幼果期喷施PCPA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0、40 mg/L),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的无籽西瓜叶片可溶性蛋白、总氮含量和代谢相关酶(GS、NR、GDH)活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CPA溶液浓度的提高,叶片总氮、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GS、NR和GDH活性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后降。PCPA浓度为20 mg/L时促进效果最明显,叶片可溶性蛋白、总氮含量以及GS、NR和GDH活性等指标值均为最高,且均极显著高于CK;PCPA浓度为40 mg/L时,叶片可溶性蛋白、总氮含量以及GS、NR和GDH活性均急速降低,各项指标值均极显著低于10、20 mg/L处理。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无籽西瓜叶片总氮含量与GS、NR和GDH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在所有处理中,20 mg/L处理的果实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均极显著高于CK。PCPA在大棚栽培无籽西瓜生产上的适用浓度为20 mg/L。  相似文献   

5.
针对立体栽培各层草莓生长状况不一致的现状,为促进DA-6在草莓立体栽培中的应用,以日光温室双H型立体栽培的‘红颜’草莓为试材,测定分析双H型立体栽培架上下层的光环境,分析冬季叶面喷施DA-6对双H型立体栽培上下层草莓光合作用、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双H型立体栽培的草莓下层光环境较差,下层南部、中部和北部光环境差异较大。随着DA-6浓度的提高,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草莓能够提高净光合速率、促进植株生长、增加草莓产量、改善果实品质,DA-6对上下层草莓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20mg/L 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上层草莓,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13.0%,叶面积提高了18.0%,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含量、果实产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30mg/L 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下层草莓,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53.0%,叶面积提高了11.1%,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含量、果实产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mg/L DA-6处理则产生了抑制作用,表明对于光环境相对较差的双H立体栽培下层草莓,适度喷施DA-6有利于促进草莓的光合作用、产量增加和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6.
在蓝莓果实着色期,分别喷施0、100、200、400、600 mg/L乙烯利和0、50、100、250 mg/L脱落酸(ABA),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以探讨外源生长调节剂对蓝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浓度为200 mg/L的乙烯利可显著提高蓝莓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花色素苷、总酚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导致维生素C含量显著下降(P0.05);喷施浓度为50 mg/L ABA可显著提高蓝莓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花色素苷的含量(P0.05),而维生素C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喷施浓度为100 mg/L ABA可显著提高蓝莓果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  相似文献   

7.
外源糖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草莓果实品质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方法】以白熟期"红颜"草莓为材料,分别对其喷施100 mmol/L蔗糖、100 mmol/L葡萄糖、100 mmol/L果糖以及上述3种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结果】(1)除蔗糖处理会显著增加草莓果实的单果重,外源糖处理对其单果重、果形指数和色泽均无显著影响;(2)除葡萄糖外,外源糖处理均会显著增加草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3)外源糖处理对草莓果实花青素的含量无显著影响,却能明显提高果实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论】不同外源糖处理有助于草莓果实品质与主要生物活性含量的提高,综合认为100 mmol/L蔗糖处理在提高草莓果实品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的防腐保鲜效果,为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20 mg/L、40 mg/L和60 mg/L的ClO2溶液浸泡处理10 min,自然晾干后,贮藏于(20±1)℃自然环境,定期测定相关品质指标,并在贮藏20 d时进行果实感官品质评定。【结果】猕猴桃果实采后经ClO2处理,可有效清除果实表面菌落,延缓贮藏期间果实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延缓维生素C降解,降低果实呼吸速率、失重率和腐烂程度。【结论】采后经浓度为40 mg/L的 ClO2溶液处理,对“贵长”猕猴桃具有明显的防腐保鲜效果,既能有效清除掉果实表面的菌落,又能保持良好的果实质地和品质,保持果肉特有的翠绿色,延长果实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9.
以臭氧作为熏蒸剂,在4℃低温条件下设置不同剂量(10、20、40 mg/L)处理2 h,对草莓上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室内抑制效果测定。在同样温度下,以25 mg/L的臭氧剂量熏蒸2 h,对储藏不同时间(0、4、8、16 d)的草莓进行品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及总酸度)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臭氧处理后的草莓烂果率分别为9.23%、3.33%、1.28%(枯萎病)和10.92%、4.17%、0.83%(灰霉病),均极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处理(35.99%、32.82%)。4种草莓的硬度随储藏时间延长变化不显著,臭氧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也不显著;臭氧熏蒸后4种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酸度在储藏16 d后均极显著高于对应品种的对照;烂果率极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砂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锌处理(0、0.05mg/L、0.1mg/L、0.2mg/L、0.4mg/L)对菠菜叶绿素含量及维生素C、可溶性糖、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浓度在0~0.2mg/L范围内,随着锌浓度增大,菠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锌浓度在0.2~0.4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降低;锌浓度在0.2mg/L时,有利于菠菜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桃果实迅速膨大期生长调节剂及摘心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山水蜜桃’为试材,研究在桃果实迅速膨大期分别采取喷施1 200、1 600和2 000 mg/L多效唑,20mg/L DA-6和20 mg/L DA-6+1 600 mg/L多效唑混合喷施和摘心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DA-6均显著提高了桃果实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可显著提高桃果实果皮花色苷含量,但20 mg/L DA-6处理降低了果皮花青苷含量;摘心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果皮花色苷含量,仅对单果重影响不显著。综合比较表明:1 600 mg/L多效唑处理可有效提高桃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促进优质果的生产,是优于其他处理方法的一种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能提高桃果实品质的最佳壳聚糖浓度,以早熟桃品种早蜜为试材,在桃果实进入第二次快速膨大期时分别用浓度为0(CK)、1、2、4和6 g/L的壳聚糖进行叶面喷施处理,考察了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壳聚糖处理有降低桃果实单果重、纵横径,增加果实硬度的趋势;虽然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均降低了桃果实中葡萄糖含量,但壳聚糖浓度1和2 g/L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CK,壳聚糖浓度1 g/L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较CK显著提高9.56%,壳聚糖浓度1和2 g/L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9.40%和10.11%,壳聚糖浓度2 g/L处理的蔗糖含量较CK显著提高52.52%,果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壳聚糖浓度1 g/L处理最高,分别较CK显著提高19.96%和16.67%,其次是壳聚糖浓度2 g/L处理,也显著高于CK;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均降低了桃果实氮、磷、铁和镁的含量,但增加了钾、硼和钙的含量;桃果实中PAL、APX和POD活性均是壳聚糖浓度1和2 g/L处理显著高于CK。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改善桃果实品质的最佳壳聚糖浓度为1和2 g/L。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二氢茉莉酸丙酯(prohydrojasmon,PDJ)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以‘巨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于转色初期分别用不同浓度(T1:500 mg/L、T2:1 000 mg/L、T3:1 500 mg/L) PDJ对穗轴进行涂抹处理,定期检测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并分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单粒重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DJ处理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促进了果实着色; PDJ处理有利于果实颜色指数CIRG值的提高,而对果面亮度L*值无影响。不同浓度PDJ处理均显著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果实品质。3种PDJ浓度处理均能提高‘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促进着色,且以1 000 mg/L PDJ处理效果最佳。结果为合理利用PDJ改善葡萄果实色泽、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CPPU处理对美味猕猴桃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PPU[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处理对其生长及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美味猕猴桃单果重随CPPU浓度上升而增加,果形指数在5 mg/L CPPU处理时最高,随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5 mg/L CPPU处理使美味猕猴桃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也分别比对照增加46.31%,65.77%和82.33%,20 mg/L处理使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比对照明显下降;可滴定酸含量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上升,而糖酸比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下降。5 mg/L CPPU处理使美味猕猴桃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Vc)比对照均上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β-胡萝卜素含量迅速下降。5 mg/L CPPU处理后,美味猕猴桃果实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上升了608.00%与366.47%,20 mg/L CPPU处理后,果实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下降了25%与16.17%。研究结果表明,5 mg/L CPPU处理能改善果实生长及营养品质,而高浓度CP-PU使猕猴桃果实风味变酸,营养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5.
喷施赤霉素对骏枣叶片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确骏枣花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对内源GA3含量、光合效率及品质产量的影响为目的,以骏枣为材料,于骏枣盛花期叶面喷施外源赤霉素,处理质量浓度分别为0 mg/L(CK)、10 mg/L、20 mg/L、40 mg/L、60 mg/L、80 mg/L,测定骏枣叶片相关指标及光合作用,检测果实缓慢生长期、迅速生长期、白熟期、转色期和红熟期果实内源GA3含量;在红熟期调查骏枣品质产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喷施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后骏枣叶片光合作用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其中处理40 mg/L对叶片光合作用的促进最显著;随着枣果发育,幼果期内源GA3含量显著上升,果实缓慢生长期内源GA3含量快速下降,赤霉素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内源GA3含量,全红期果实中处理较对照的内源GA3含量提高了0.011~0.031 mg/kg。品质方面,低质量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单果质量和产量有所增加,果形指数和果柄耐拉力差异不明显;随着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全红期枣果可溶性糖、总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蛋白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纤维素含量逐渐下降后上升。喷施赤霉素能明显提高骏枣果实质量和叶片光合效率,因此在新疆地区骏枣以高产优质为目标建议喷施40 mg/L赤霉素。  相似文献   

16.
以4℃处理为对照,以宁杞1号鲜果为试验材料,研究20、40、80mg/L ClO2对枸杞鲜果腐烂率、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lO2能有效控制枸杞腐烂、维生素C含量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酸量也比对照变化得慢,使果实保持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丙酯(PDJ)对新郁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筛选能够改善新郁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的最佳浓度,以新郁葡萄为试材,在新郁葡萄果实着色初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丙酯(0、20、60、100 mg/L),分析测定果粒重、果粒纵径和横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及果皮叶绿素含量、色差、花色苷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茉莉酸丙酯(PDJ)可以增加新郁葡萄的果粒重、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中花色苷含量、降低果皮中叶绿素水平,有利于改善果实着色和提高果实品质,以喷施茉莉酸丙酯(PDJ) 60 mg/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6,(10):1493-1496
通过对夏黑葡萄喷施不同浓度的Na HSO3溶液,探究其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50 mg/L的Na HSO3对夏黑葡萄的果实品质影响较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Vc含量分别提高了3.6%,2.9%,7.8%,有机酸含量下降了9.8%。方差分析表明,300,350 mg/L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在还原糖含量上,250 mg/L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在有机酸含量上,200,250,300,350 mg/L处理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处理间果实Vc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促成栽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二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采用0.5、1.0、1.5、2.0 mg/L芸苔素内酯溶液及清水对照分别于花后20、30、40d进行全株喷布.[结果]采用1.5 mg/L芸苔素内酯溶液不同时期对树体进行全株喷布可显著增加果实单粒重、花青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效降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提高果实品质.[结论]采用芸苔素内酯1.5 mg/L溶液在花后20、30、40d对树体进行全株喷布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钙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草莓贮藏提供理论参考,以宝交早生和宝交1号草莓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浸泡30 s后于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用氯化钙处理可抑制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好果率、果实感官品质的下降幅度,以浓度为3%的氯化钙溶液处理草莓果实的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