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该文以退化的禾草+杂类草天然割草地为对象,探讨补播对其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利用常规测定方法对补播天然割草地植被数量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补播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后,退化的天然草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补播次年的山地草原中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比例提高,山地草原补播红豆草、苜蓿、无芒雀麦、披碱草后,草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补播次年山地草原群落中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比例明显提高,草地群落产量和草层高度均出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干旱地区优良牧草引种种植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索旱作条件下牧草建植技术措施,筛选适合内蒙古西部干旱人工草地种植的优良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区建立旱作人工草地、播期应在雨季并采取雨后播种的方式。入选的品种为杂种苜蓿新麦草、蒙古冰草,在灌溉条件下入选品种为杂种苜蓿、新麦草、蒙古冰草、圆柱披碱草、披碱草、苛刻冰草、扁蓿豆。  相似文献   

3.
《河北农业科技》2022,(1):113-114
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具有高产、优质、改良土壤、降低病虫草害等优势,可以有效提升草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文章介绍了苜蓿与多年生禾草混播的主要技术要点和该技术的优缺点,可为退化草地利用牧草混播技术进行草地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寻荒漠草原区人工草地适宜的混播组合,利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分别与蒙古冰草 (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尧扁穗冰草也A. cristatum (L.)Gaertn页尧沙生冰草(A. desertorum Schult.)和无芒雀麦 (Bromus inermis Leyss)等4 种禾本科牧草以2颐1 的比例混播,比较荒漠草原区不同混播条件下牧草的生长状况和混 播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区草地在建植当年以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组合效果最好,紫花苜蓿+扁穗冰草和紫花苜蓿+沙 生冰草两种组合居中,紫花苜蓿+蒙古冰草组合最差;在荒漠草原中,混播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草地的生物量,且豆科 和禾本科牧草混播有利于两种牧草的正常生长,是一组很好的混播组合。  相似文献   

5.
几种加拿大多年生牧草在甘肃景泰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的越冬率为50 %,百脉根不能越冬,其余品种越冬率均在75 % 以上(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中以苇状羊茅鲜草产量最高,其次为吉农无芒雀麦、无芒雀麦、草地雀麦、草地羊茅和细茎冰草;多年生豆科牧草中,公农1号苜蓿和紫花苜蓿Algonguin、Rangelaneler、AC longview、Podus产量较高生长状况良好,在本地有很重要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贵州野生牧草的引种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牧草具有竞争力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可用于改良天然草地和提高人工草地的稳定性。因此,对野生豆科牧草进行了野外考察和引种驯化。区域及生平试验。共采集标本360份,引种驯化豆科8个属28种野生牧草,5年内驯化出5个牧草品种。地八角,百脉根,天兰苜蓿嘛要用于天然草地的补播和人工草地的混播、云南葛藤主用于水土保持,裸露石山的绿化,窄叶野豌豆主要用于绿肥生产。  相似文献   

7.
在西部大开发中,以治理生态环境为切入点,退耕种草,大力发展草业和畜牧业,优化农业结构,使农区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笔者参加了乌盟四子王旗的人工草地的建立,进行了紫苜蓿与无芒雀麦0.5万亩的混播牧草种植,三年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紫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平均较单产增产16.8%,现将混播牧草增产原因及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红豆草、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5种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比例6∶4、5∶5和4∶6条件下,分别以2种和5种牧草混播,建立同行及1∶1行、2∶2行和3∶3行异行混播草地。依据2012-2013年各混播组合的株高、植株密度、相对密度、相对产量总和及竞争力,分析了异行混播与同行混播豆禾牧草种间竞争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同行混播相比,1∶1行、2∶2行和3∶3行异行混播下,鸭茅、无芒雀麦、红豆草垂直方向上的竞争等级未发生改变,位置较低的红三叶竞争等级增加,抑制了发育较迟的猫尾草;从水平空间上看,异行混播下各混播种类密度和相对密度较同行混播增加,豆禾牧草水平空间上的竞争强度下降。与单播相比,同行混播和异行混播的资源利用效率均得到改善;与同行混播相比,异行混播改善了豆科牧草光资源获取环境,减缓了禾草侵占能力的优势,其竞争力增加;增加豆科牧草混播比例也有利于提高豆科牧草的竞争力。因此,从同行混播转为异行混播,可调整混播豆禾牧草的种间竞争强度,有利于豆禾牧草的共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卓越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安巴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cv.Amba)、法恩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Fawn)、海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Haifa)、苜蓿(Medicago sativa)等五个常用品种在毕节地区进行混播草地建植试验。测定和观察各组合的产草量、青干比、茎叶比及利用年限和适宜性。表现突出的组合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苜蓿、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苜蓿、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结果表明:在毕节地区建立人工草地,采取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可明显提高草地产草量和牧草品质,还可抑制杂草的生长。本试验为毕节地区天然草场改良和人工草地的建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扁蓄豆又名花苜蓿、网果葫芦巴、野苜蓿、杂花苜蓿等.扁蓄豆是一种野生多年生豆科牧草,广泛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及青海、西藏等地的草原及丘陵山区.这类地区气候寒冷干旱,豆科牧草很少,唯有扁蓄豆常常出现,说明它耐寒、耐旱、耐瘠.各种家畜均喜采食,因此很多地方都已引种栽培,做为建立人工草地的混播草种.此外,因茎叶繁茂,覆盖良好,也可做为水土保持植物.  相似文献   

11.
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1:1)混播中的竞争与共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中不仅存在种内竞争也存在种间竞争,由于不同植物之间竞争力强弱不同,竞争的结果将出现一方逐渐消退,另一方逐渐占据优势的现象,因此研究豆科与禾本科牧草之间竞争与共存机制对于维持混播草地稳定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温室栽培条件下设置3个氮肥水平(0, 75, 150 kg N·hm-2,记作N0, N75, N150)以及单播和混播两种种植模式(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1﹕1混播),采用相对生物量(RY)、相对密度(RD)、竞争率(CR)和相对产量总值(RYT)以及紫花苜蓿的固氮比例(%Ndfa)和转氮比例(%N Trans)等指标研究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1﹕1混播中的竞争关系与共存机制。【结果】施氮量从0增加到150 kg N·hm-2,单播中无芒雀麦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分蘖数显著增加(P<0.05),而紫花苜蓿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分枝数无显著变化(P>0.05)。在混播中无芒雀麦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分蘖数也显著增加(P<0.05),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和分枝数。另外,在混播中无芒雀麦以增加分蘖数的方式来扩张地上空间的能力要强于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的单株生物量和分蘖数在混播模式下都极显著高于单播(P<0.01),而紫花苜蓿的单株生物量和分枝数在混播模式下极显著低于单播(P<0.01)。在混播中无芒雀麦的竞争率始终大于1.0,而紫花苜蓿的竞争率始终小于1.0,这说明无芒雀麦的竞争力要大于紫花苜蓿的竞争力,且在整个生育期中,无芒雀麦的竞争力逐渐减弱,而紫花苜蓿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在N0处理下,第2次、第3次和第4次取样时,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相对产量总值(RYT)显著大于1.0(P<0.05),说明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无明显的竞争效应,这主要归功于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对无芒雀麦的贡献(地上部转移的氮素占无芒雀麦氮素含量的15.26%-29.92%)。在N75和N150处理下,其RYT值与1.0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施入氮肥明显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比例和对无芒雀麦的氮素转移的比例,导致混播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同时竞争土壤氮素和肥料氮。【结论】施入75和150 kg N·hm-2的氮肥增强了无芒雀麦的竞争力,而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和对无芒雀麦氮素的转移,二者促进作用减弱,竞争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2.
可溶性糖对植物的抗冻性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为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与禾草混播对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以苜蓿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按豆禾间行比例1∶1(B1)、2∶2(B2)、1∶2(B3)和2∶1(B4)混播,并在初霜后测定不同混播处理牧草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禾草种类对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豆禾间行比例2∶2混播处理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1∶2和2∶1混播处理,1∶1、1∶2和2∶1混播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苜蓿与虉草混播后,不同混播比例的虉草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都高于单播虉草。3种禾草中,虉草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种。综上所述,豆禾间行比为1∶1及1∶2混播处理中苜蓿及禾草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考虑苜蓿的耐寒力往往弱于3种禾草,又以间行比1∶2混播的处理为最佳选择。研究为当地苜蓿与禾草混播草地的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常见的14种豆科牧草的常规营养成份测定及用尼龙袋法测定的干物质在瘤胃72 h降解率(RD-MD)的测定。结果表明,用营养成份和RDMD等指标进行评定,豆科牧草以蔓生野生大豆和无蔓野生大豆(Glycine max L.)的营养价值最高,全能苜蓿、草原2号苜蓿、直立黄花苜蓿(Astragalus adsurgens)和胖多苜蓿(Medicago sativa L.)次之。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图牧2号苜蓿、草原1号苜蓿居中,大叶苜蓿、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 L.)和特克苜蓿RDMD最低。2)豆科牧草RDMD与C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利用回归方程可以用CP来预测豆科牧草的RDMD。3)应用DMI、NE估测模型计算了各种豆科牧草的GI值并参照豆科牧草质量分级标准对本研究测定的豆科牧草等级进行划分,属于特级的有无蔓野生大豆,属于一级的有全能苜蓿、属于二级的有草原2号苜蓿,属于三级的依次有野生大豆(蔓生)、草原1号苜蓿、胖多苜蓿、日本紫花苜蓿、图牧2号苜蓿、直立黄花苜蓿和沙打旺。属于四级的有特克苜蓿、大叶苜蓿和黄花草木樨。4)用单一的营养指标如化学成分、干物质降解率均不能准确地评价牧草的营养价值。只有综合考虑DMI、养分含量、消化率和有效能才能对牧草的营养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试验比较了紫花苜蓿、春小麦与冰草、牛尾草、老芒草和无芒雀麦等禾本科牧草对种植土壤氮素的影响。种植春小麦一年后,使土壤全氮含量每盒减少0.85g,降低了5.33%。而种植紫花苜蓿、冰草、牛昆草、老芒麦和无芒雀麦等牧草一年后,分别使每盆土壤增加氮3.56、1.51、1.24、0.93和0.51g,士壤含氮量分别提高22.15、9.39、7.73、5.79和3.19%。种植土壤所增加的氮中碱解氮所占比例,分别由种植前土壤的6.46%提高到6.81、7.58、8.00、8.33和8.37%。禾本科牧草使种植土壤中增加的氮产物更易为农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供氮强度为种植紫花苜蓿后的3—6倍,而种植春小麦一年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未见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1988~1990年在乌鲁木齐市老满城进行了奇台无芒雀麦、昭苏无芒雀麦、八农无芒雀麦、林肯无芒雀麦和老芒麦(CK)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奇台无芒雀麦产草量很高,极显著地高于对照老芒麦,与林肯无芒雀麦和八农无芒雀麦均属于丰产型品种,其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快,饲草品质好,种子产量表现最高,并且抗病虫害能力较好,是新疆优良的禾本科牧草品种,在生产中可以取代老芒麦。奇台无芒雀麦是地方品种,个体间在许多性状上一致性较差,提高该品种的一致性和生长,再生的整齐度是今后育种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选取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苜蓿、无芒雀麦、小叶章、稻草、玉米秸、豆秸(不带豆荚),通过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和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定了6种粗饲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估测了粗饲料代谢能,进而由公式计算出GI值。结果表明,这6种粗饲料的GI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按两个不同纤维(NDF、ADF)指标所得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N、GIA)对六种粗饲料的品质优劣划分次序是一致的,其GIA顺序为苜蓿(2.42)>无芒雀麦(0.56)>小叶章(0.53)>玉米秸(0.34)>稻草(0.28)>不带豆荚豆秸(0.22)。试验证明,运用粗饲料分级指数(GI)能够对不同品质的粗饲料精确分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主要草种的生物学特点、生态学特点以及经济价值的分析,结合当前农牧业发展对饲草的需要特点的分析,采用系统学优化理论,确定了河南省当家草种应具备的条件,制定了全省草种区划方案。结果表明:适合河南省的当家草种有10种,分别是:紫花苜蓿、沙打旺、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小冠花、红三叶、杂三叶、鸡脚草、无芒雀麦;适合河南省草业优质发展的草种区域有6个,分别是:豫北平原牧草种植区、豫西北黄土丘陵和太行山地种植区、豫中东低洼平原和南阳盆地种植区、豫西山地种植区、淮南与桐柏山区种植区、豫东平原种植区,并且明确了各区域内以当家草种为核心的草种优化组合。河南省当家草种的制定和草种区划的确定有利于为河南省各地草种的正确选择和草业未来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83年开始以天山北坡乌鲁木齐市南山谢家沟野生无芒雀麦为育种原始材料,以提高产量及开发利用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为目的,采用混合选择和单株选择方法,历时12a育成新雀1号无芒雀麦。该品种产量高,草质好,干叶率高,再生快,植株高,叶片宽大,抗寒、抗旱、耐盐性强。体细胞染色体56条,即2n=56条,属8倍体,与伊犁昭苏野生无芒雀麦4倍体(2n=28条)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9.
赵秋  吴迪  高贤彪  高宝岩  郑鹤龄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292-16293
[目的]优化氮磷锌肥配比施用量。[方法]选择苜蓿、草木樨、星星草、沙打旺、羊草等耐盐牧草,采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比较氮磷锌施肥水平。 [结果]最高产草量16 534.10 kg/hm^2,相应的氮肥、磷肥、锌肥用量分别为116.55 、121.35 、31.20 kg/hm^2;最佳经济效益牧草产量16 233.90 kg/hm^2,相应的氮肥、磷肥、锌肥用量分别为116.40、121.20、30.90 kg/hm^2,纯收益为2 472.40元/hm^2。[结论]对牧草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是磷肥、氮肥和锌肥。  相似文献   

20.
阿旗草用燕麦生产调查及种植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阿鲁科尔沁旗有广阔的草场面积,是国内重要的肉牛肉羊生产基地,气候资源适宜燕麦生长,近年来苜蓿和燕麦草人工草场发展迅速。本文为了更好服务阿旗草用燕麦生产,准确掌握阿旗燕麦种植水平及种植收益情况,通过对阿旗人工草地燕麦的生产调查及综合各地研究结果的方法对草用燕麦种植结果进行总结,结果表明:(1)燕麦可作为沙地保护作物种植。在严重沙化草地上利用燕麦留下的根茬可以防风固沙,燕麦根茬地种植紫花苜蓿,避免风沙侵蚀苜蓿种子,确保紫花苜蓿苗全、苗齐、苗壮;也可以使用燕麦作为保护作物与苜蓿混播,紫花苜蓿播种时间也因此可以提前两个月,可以当年收割一次燕麦草和苜蓿草,提高了总体收益。(2)燕麦用于草地苜蓿倒茬作物。人工草地多种植紫花苜蓿,当苜蓿草地进入高产期后,苜蓿草地产草量开始下降,需要及时应用燕麦进行倒茬轮作。(3)燕麦与苜蓿等牧草混播建立放牧型草地。燕麦与苜蓿混播是国内外成型的技术措施,与苜蓿混播或与苜蓿、无芒雀麦等牧草作物混播建立放牧型草地,当年可获得一定的牧草收益。(4)燕麦青、干草是畜牧业的优质饲草,籽实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燕麦可以在各类土壤类型地块种植,需要选用适宜的品种适应一季作区或二季作区种植,有针对性地生产符合饲用目标的鲜、青、干饲草饲料,种植效益可以与苜蓿持平。(5)草用燕麦种植效益可观。燕麦是生态友好型作物,青刈燕麦可在拔节至开花期刈割,可以刈割两次,第一次留茬5~8 cm左右,一般每公顷产鲜草22500~30000 kg,晒制干草或青贮时应在乳熟期到蜡熟期刈割,一般可每公顷产鲜草30000~45000 kg,晒制干草后公顷产9000~13500 kg左右,二季种植一般可每公顷收益15000~24000元,在不能种植苜蓿的一季作燕麦区种植燕麦仍可有每公顷7500~13500元的收益。目前种植燕麦的投入水平均低于玉米、箭舌豌豆、苜蓿等牧草作物,采收期也不近相同,所以简单的进行种植效益对比就低估了燕麦的种植效益,增加对燕麦生产的水肥投入,采用规范种植技术指导生产,二季作燕麦区采收二季燕麦与种植苜蓿相比省工省投入效益相当,燕麦的种植效益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