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5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桂糖30号等5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抗旱性。[方法]采用桶栽和人工控水的方法,对桂糖30号等5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研究,以抗旱性较强的新台糖22号(ROC22)为第1对照品种,以抗旱性较弱的新台糖16号(ROC16)为第2对照品种,测定干旱胁迫期间的叶片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蔗茎生长速度、枯叶率和收获期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等指标。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计算各品种(系)的抗旱隶属函数,根据各品种(系)的抗旱隶属函数加权值大小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桂糖97-69的抗旱性表现最好,桂糖02-901其次,两者的抗旱性综合指标优于抗旱性强的对照品种ROC22;桂糖30号和桂柳1号的抗旱性综合指标接近ROC22,属于抗旱性中等偏强的类型;桂糖02-467的抗旱性比ROC22差,但比抗旱性较弱的对照品种ROC16优,属于抗旱性中等偏弱的类型。[结论]为今后甘蔗品种(系)推广时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马铃薯对比试验,鉴定了庄浪县新育成马铃薯品种(系)的抗逆性、适应性及丰产性,筛选出适合不同生态区域内种植的优良品种(系),为新品种(系)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干旱地区大豆品种生产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25个品种(系),在干旱地区(朝阳市区)进行了生产力的比较试验.并从中选用抗旱性比较强的辽豆10号品种、抗旱性较差的丹87—5—1品系和当地农家品种(建平黄豆)进行了生育动态追踪调查.试图查明干旱地区大豆产量形成的可能障碍因素。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甘薯品种的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栽后连续干旱70天,徐薯18(ck)的植株存活率为30.0%,豫薯13号、遗306、豫薯10号、豫薯11号和辽薯44存活率高于40%,表明这些品种(系)抗旱性较强;甘薯品种地上部生长与其抗旱性偏相关不显著。因此,不能以植株地上部生长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强弱的评价根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干旱后幼苗存活率,从具代表性的14个燕麦品种中选取3个典型抗旱性不同的品种(系),以此为试材进行幼苗期水分胁迫试验,研究其光合特性与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表观量子效率(α)、光饱和点(LSP)、胞间CO2浓度(Ci)均与燕麦幼苗期抗旱性关系密切,且Pn、Gs、仪及LSP与燕麦幼苗期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Ci的降低幅度则与燕麦幼苗期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干旱是限制马铃薯生产的重要因子。根据国内外马铃薯抗旱性鉴定指标和鉴定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对马铃薯抗旱评价指标进行总结与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目前马铃薯抗旱性鉴定多利用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差异确定品种的抗旱性。耐旱品种在根系分布的深度、根系的拉力和强度、根系吸收能力、根系活力等方面优于不耐旱品种,抗旱性品种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小,干旱胁迫下产量降幅、株高降幅、相对含水量的降幅、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升高幅度小的品种抗旱性强,脯氨酸的积累幅度大的品种抗旱性强,MDA含量增幅低的品种抗旱性强。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在受旱植株体内的变化规律性差,且与胁迫强度、时间等相关,适于作为抗旱性鉴定参考。抗旱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单个抗旱基因不能完全代表植株整体的抗旱性。马铃薯抗旱性是由多种因素和多种机制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状,近年来较多采用综合指标法。  相似文献   

7.
NaCl胁迫条件下马铃薯再生苗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3个品种(系)的马铃薯试管苗在添加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基上直接诱导分化成苗。对其耐盐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3个品种(系)再生苗的根系活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SOD酶活性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L03-6品系的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其余两个品种(系)。3个再生品种(系)的POD酶活性比对照下降,且3个马铃薯品种(系)对盐浓度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灌水,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对85份蚕豆品种(系)7个性状的影响,比较了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蚕豆的株高,有效分枝,绿叶面积,比叶重,保水力,相对含水量与其抗旱性成正相关,从中筛选出了19个抗旱品种(系)。  相似文献   

9.
在干旱条件下,选择不同抗旱性马铃薯品种,通过不同施磷量盆栽试验,研究磷素营养对不同抗旱性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可以通过促进马铃薯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SOD活性,增加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进而提高马铃薯的抗旱性。干旱胁迫下,磷营养的变化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了解黄淮麦区旱肥地小麦节水新品种系的抗旱性,有利于小麦推广和在育种中的应用。以50份近年黄淮旱肥地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15% PEG-6000(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测定种子发芽率、苗高、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抗旱性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小麦种子发芽率、苗高与其苗期抗旱性显著相关;50份材料分为4类,分别为4份高抗旱型种质(D值为0.8255~0.9980),10份抗旱型种质(D值为0.6516~0.7270),28份干旱敏感型种质(D值为0.4941~0.6354),8份干旱高敏感型种质(D值为0.3079~0.4676);相较于平均隶属函数值评价抗旱性,采用D值大小评价并结合最长距离法系统聚类分析,可以比较合理、直观地呈现分类结果。据此,实验明确了在15% 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苗高可以作为评价苗期抗旱能力的主要指标;区分了50份不同品种系的抗旱性,可为抗旱节水品种选育、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先丹  李丹  郭国雄  冯明议  袁红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16-12517,12519
[目的]筛选出适宜毕节市大面积生产种植的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品种.[方法]于2013年在马铃薯晚疫病重发生地测定了VO4-31-12、威薯002、滇黔6号等12个品种(系)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抗性.[结果]20-4-9和VO4-31-12 2个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的抗性相对较高,其余10个品种均属高感品种;所有参试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VO4-31-12的产量最高.[结论]VO4-31-12和20-4-9适合在毕节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定13个广西春大豆品种的抗旱性,为广西春旱地区推广大豆新品种提供依据,并为利用简单高效的形态指标进行大豆抗旱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盆栽干旱胁迫法,利用叶片萎蔫度、抗旱系数、隶属函数值指标对13个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桂春8号、桂春10号、桂春11号叶片萎蔫度综合评定为Ⅰ级;桂春8号、桂春11号、桂春10号、桂春1号抗旱系数均大于0.70,其隶属函数均值也高于0.65。【结论】桂春8号、桂春11号、桂春10号和桂春1号均为高抗旱型品种,可在广西春旱地区推广种植,并可作为抗旱性品种资源应用于抗旱育种;选择与抗旱性密切相关的主要特征性状如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荚果数、分枝数、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等,利用抗旱系数或隶属函数进行高抗旱型大豆品种选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和夏薯苗期根系建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覆膜和无膜处理对夏薯土壤相对含水量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通过营养液水培和PEG-6000模拟干旱等方式研究6个甘薯品种在正常供水(模拟覆膜)和梯度干旱(模拟无膜)处理条件下的根系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覆膜使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缓慢而避开干旱胁迫的影响,而无膜处理的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迅速。在浇足窝水的情况下,即使20天内无水分补充,覆膜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仍能保持在60%以上;而在无膜条件下,栽后6天为夏薯发生干旱胁迫的临界时间,且从轻度干旱胁迫到重度干旱胁迫的过程短,仅2天。不仅如此,与覆膜处理相比,干旱情况下无膜处理的甘薯根长、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鲜重和根干重等指标均显著降低。而品种间比较发现,覆膜情况下色素提取型甘薯根系生长快、根量多,遭遇干旱胁迫后,色素提取型甘薯根系生物学性状降低幅度最大,对水分变化表现更敏感。6个甘薯品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主要集中在平均直径大于0.45 mm的不定根上。总之,地膜覆盖有利于减缓土壤水分损耗,促进夏薯早发根、多发根,降低干旱胁迫对根系建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与陆地棉抗旱性紧密关联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出抗旱能力强的品种资源,以国内外203份陆地棉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2个处理,测定不同棉花品种在2个处理下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利用灰色关联度、抗旱综合度量值、综合抗旱系数、加权综合抗旱系数等方法,对203份陆地棉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性状指标与抗旱综合度量值(D值)间的紧密关系依次为:叶绿素含量>单铃重>衣分>株高>果枝数>始节位>叶面积>始节高>脯氨酸含量>果节数>有效结铃数>单株产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单铃重、衣分、株高、果枝数、始节位、叶面积、始节高与加权综合抗旱系数的关联度较大,可作为棉花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聚类分析表明,203份种质资源被划分为5个类群:第Ⅰ类为高抗旱型,包含鄂抗棉10、赣棉10、土库曼陆地棉等共12份品种,占5.9%;第Ⅱ类为抗旱型,包含KK-1543、豫棉15、皖棉8407等共62份品种,占30.5%;第Ⅲ类为中等耐旱型,包含晋棉6、新陆中48、鲁棉28等共80份品种,占39.4%;第Ⅳ类为敏旱型,包含豫棉17、17N8、农垦5等共35份品种,占17.3%;第Ⅴ类为高度敏旱型,包含新陆早24、新陆早29、冀棉12等共14份品种,占6.9%。研究成果为棉花抗旱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15.
甘薯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甘薯不同抗旱指标的比较,选用较能客观、准确反映出品种抗旱性的抗旱指数和模糊评判的方法,对50个甘薯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初步筛选出17个抗旱性品种,其中有6个品种表现出极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磷营养对马铃薯抗旱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磷素对不同抗旱性马铃薯生长和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干旱条件下马铃薯的最佳施磷量。[结果]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优化营养分配,提高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来提高马铃薯的抗旱性,但施磷量过高会降低马铃薯的抗旱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干旱胁迫下对磷的需求量较高,对施磷量的反映较大;干旱胁迫下冀张薯8号最佳施磷量为135 kg/hm2,夏波蒂最佳施磷量为45~90 kg/hm2。[结论]施用磷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方法]采用盆栽人工控水法对参试74份马铃薯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测定各材料的抗旱系数、抗旱指标、薯块膨大期叶面积指数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并将薯块膨大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叶面积指数与抗旱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白脚板、威芋3号、咪咪洋芋、冀张薯8号、鄂薯7号、毕引2号、克新19号、云薯501、米拉9个品种为高抗旱品种,大方本地洋芋、中薯14号、SO3-753、05-191、SO4-2303、大白花、SO1-198(7)、丽薯6号和春薯4号9个品种(系)为中抗旱品种,其余品种(系)均为低抗旱或不抗旱品种。且马铃薯抗旱系数的高低与叶面积指数相关性较小,而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有直接相关性。[结论]马铃薯人工控水抗旱栽培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技术,这为马铃薯资源抗旱性鉴定和筛选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木薯品种华南205和新选048的需水特性,为木薯大田栽培及抗旱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木薯主栽品种华南205和广西大学自育品种新选048为材料,试验设置正常供水(A)、轻度干旱(B)、中度干旱(C)和重度干旱(D)共4个土壤水分处理,在木薯块根形成期(5~7月)、膨大期(7~9月)和成熟期(9~12月)测定木薯净光合速率、叶片水势、叶片膜透性、叶绿素a+b、丙二醛、脯氨酸以及生物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华南205表现出受胁迫时间要早于新选048.生育期越靠后,木薯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越显著.干旱条件下受到水分胁迫时,木薯叶片光合作用的效率受到影响,在中轻度干旱条件下还表现出一定的水分胁迫补偿效应.[结论]木薯对于干旱胁迫响应的生理顺序为:光合速率>蒸腾>气孔导度>叶片水势,适当的水分胁迫有利于木薯产量的形成和淀粉积累;在该试验条件下,木薯品种新选048表现出比华南205更强的抗旱性及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挖掘早熟禾抗旱机理,以黑龙江硬质早熟禾作为供试材料,与国外引进品种统治者、印第安酋长进行比较,采用连续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研究其细胞保护酶活性与抗旱性相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3个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大小依次为:硬质早熟禾印第安酋长统治者,表明硬质早熟禾在复水后其细胞内过氧化氢酶的活力恢复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