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牛乳中含有许多活性酶,主要分为三大类,水解酶、氧化还原酶和还原酶。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即是水解酶的一种。溶菌酶本质上是一种能够降解细胞壁中肽聚糖N-乙酰基胞壁酸的C-1与N-乙酰基葡萄糖胺的C-4之间形成糖苷键的1,4-β-乙酰基胞壁酸糖苷酶。溶菌酶于1922年由英国细菌学家A.Fleming在人的眼泪和唾液中发现,因其具有溶菌作用,故命名为溶菌酶,其中鸡蛋溶菌酶的研究和应用较为深人和广泛。溶菌酶广泛存在于血清、泪液、尿液、乳汁、  相似文献   

2.
新型饲料添加剂——壳聚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壳聚糖(Chitosan)又名可溶性甲壳素、甲壳胺,是甲壳素有效成分之一,该物质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产物,化学名称是β-(1,4)-2-脱氧-D-葡萄糖。甲壳素(Chitin),亦称几丁质、甲壳质、壳多糖,于1881年由法国学者布拉克诺发现,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虾、蟹等外壳及真菌细胞壁中。甲壳素属于氨基多糖,化学名称是β-(1,4)-2-乙酰氨基-D-葡萄糖,分子式为(C8H13NO5)n,它的化学结构与植物纤维素相似,其部分或全部脱乙酰基产物称为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少见的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3.
水牛气管和支气管杯状细胞中的分泌糖蛋白糖链含末端α-N-乙酰基-D-半乳糖胺、α-L-岩藻糖、N-乙酰基-D-葡萄糖胺和唾液酸。根据糖链末端糖基的种类,水牛杯状细胞的分泌糖蛋白的性质与人呼吸道杯状细胞相近似,而与猕猴气管杯状细胞差别甚大。另外,水牛呼吸道的杯状细胞间存在化学组成差别,不同杯状细胞的分泌糖蛋白中含不等量的同一末端糖基或缺乏这一末端糖基。  相似文献   

4.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与保健药物——甲壳素与壳聚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等,chitin)是由N-乙氧基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在自然界中是含量最丰富的胺基糖型式的多糖,每年生成量约为100亿吨,其中10%来源于海洋,产量仅次于与之结构相似的纤维素。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主要存在于虾壳、蟹壳)脱钙、去除蛋白质和脂肪后经脱乙酰基过程制备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学名"聚氨基葡萄糖",又称"可溶性甲壳质",在自然界中含量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6.
J3菌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的成分以及葡萄糖的不同含量,观察了J3菌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中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中的在1%葡萄糖肝肉汤J3菌能利用葡萄糖产酸,pH值降至3.5~4之间,混合培养48小时后,J3菌能完全抑制致病性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在含1%葡萄糖的营养平板上,培养24小时的J3菌苔(宽0.3cm)同样能完全抑制两种致病菌的生长,抑菌直径达到1.8~2cm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纤维素的结构及其理化特性 纤维素是由吡喃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成的线性大分子物质。在分子主链上,每一个葡萄糖残基与相邻的葡萄糖残基互相旋转180°。植物纤维素的聚合度(degue of polymeriza-tion)约为14000;微生物纤维素聚合度约为3500;商品纤维素聚合度在50~5000之间。 植物纤维素的高聚合度、毛细管结构、木质素(lignin)和半纤维素(hemicelulose)所形成的保护层及其超分子结构中具有高结晶度(一般在30%~80%之间)的结晶区(crysall…  相似文献   

8.
甲壳素和壳聚糖及其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壳素(Chitin)也叫甲壳质、几丁质、明角质、壳多糖、壳蛋白、甲壳胺等。是法国人Henri Braconnot1811年在蘑菇中发现的。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即为壳聚糖。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提倡资源再利用的情况下,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甲壳素大量存在于低等动物尤其是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  相似文献   

9.
甲壳质和壳聚糖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甲壳质是人类继发现淀粉、纤维素之后在地球上发现的第三大生物资源。在自然界中每年甲壳质生成量为100亿t,产量仅次于纤维素,其中每年海洋生物的生成量在10亿t以上;虾蟹壳中的甲壳质占20%左右,昆虫外  相似文献   

10.
甲壳质(甲壳素)广泛存在于虾,触的外壳昆明外的第三大生物资源,就化学结构而言,甲壳质是氨基多糖,因其结构与植物纤维近似,其又源于动物,能被生物降解,因此也被定义为动物纤维素,它在种植业中表现出的的优点很多。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81年,法国人布拉克诺从菌类中提出了一种类似植物纤维素的物质,它广泛存在于昆虫、真菌细胞壁、特别是节肢动物的甲壳中如虾、蟹等故俗称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甲壳素属于氨基多糖,它的部分或全部脱乙酰基的产物即为壳聚糖(Chitosan)。自然界中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有数十亿吨,仅次于纤维素,  相似文献   

12.
糖基化修饰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对生命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糖蛋白上的糖基可以作为凝集素的结合位点,因此凝集素可以用来鉴别和分析糖链结构,作为糖基化分析方法如质谱法的重要补充。本试验旨在建立和优化研究猪肠道糖基化修饰的荧光凝集素免疫组化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猪不同肠段糖基化修饰的差异以及断奶对仔猪肠道糖基化修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荧光凝集素免疫组化方法最适条件为:切片脱蜡后,封闭切片30 min,采用5 μg/mL FITC标记植物凝集素(FITC-Lectin)室温孵育1 h,以含有DAPI的封片剂进行封片。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以及定量更为多元化的特点。②生长猪回肠和结肠中糖基化修饰模式不同,回肠主要以岩藻糖、N-乙酰葡萄糖胺为主,而结肠中主要以N-乙酰葡萄糖胺、岩藻糖和甘露糖为主。除甘露糖分布在非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和固有层外,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胺主要分布在肠绒毛表面和杯状细胞中。③22~28日龄仔猪回肠中N-乙酰葡萄糖胺的含量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断奶显著降低了28日龄仔猪回肠中N-乙酰葡萄糖胺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猪肠道糖基化修饰的研究方法,并通过此方法发现仔猪回肠中N-乙酰葡萄糖胺可作为肠道屏障功能完善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肉仔鸡生长与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壳聚糖 (chitosan)又称脱乙酰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 ,化学名称是聚 ( 1 ,4苷 ) - 2 -胺基 - β -D -葡萄糖 ,是甲壳素 (chitin)脱乙酰基后的产物。甲壳素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动物外壳中 ,是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壳聚糖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阳离子碱性多糖 ,既可生物合成 ,又可生物降解 ,与动物组织器官及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具有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调节血脂和血压等作用 (陈耀华 ,1 999)。为验证壳聚糖对禽类免疫系统的作用效果 ,进行了本次试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壳聚糖实验室提取 虾、蟹壳→洗…  相似文献   

14.
糖基化修饰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对生命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糖蛋白上的糖基可以作为凝集素的结合位点,因此凝集素可以用来鉴别和分析糖链结构,作为糖基化分析方法如质谱法的重要补充。本试验旨在建立和优化研究猪肠道糖基化修饰的荧光凝集素免疫组化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猪不同肠段糖基化修饰的差异以及断奶对仔猪肠道糖基化修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荧光凝集素免疫组化方法最适条件为:切片脱蜡后,封闭切片30 min,采用5μg/mL FITC标记植物凝集素(FITC-Lectin)室温孵育1 h,以含有DAPI的封片剂进行封片。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以及定量更为多元化的特点。②生长猪回肠和结肠中糖基化修饰模式不同,回肠主要以岩藻糖、N-乙酰葡萄糖胺为主,而结肠中主要以N-乙酰葡萄糖胺、岩藻糖和甘露糖为主。除甘露糖分布在非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和固有层外,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胺主要分布在肠绒毛表面和杯状细胞中。③22~28日龄仔猪回肠中N-乙酰葡萄糖胺的含量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断奶显著降低了28日龄仔猪回肠中N-乙酰葡萄糖胺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猪肠道糖基化修饰的研究方法,并通过此方法发现仔猪回肠中N-乙酰葡萄糖胺可作为肠道屏障功能完善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聚D-葡萄糖胺对仔猪痢疾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已确定发生大肠杆菌性痢疾的1周龄和3周龄仔猪各8窝作为试验组,每天口服0.1%聚D-葡萄糖胺溶液,连续5天。选取已确定发生大肠杆菌性痢疾的1周龄和3周龄仔猪各5窝作为对照组,每天每头注射硫酸阿米卡星。结果表明,聚D-葡萄糖胺比抗生素的治愈期要短,多数表现在用药后3~5天完全治愈,死亡率为0;而抗生素组在用药5天后仔猪成活率只有31.00±19.1%(3周龄)和23.72±12.7%(1周龄)。聚D-葡萄糖胺治疗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下降也非常迅速,第1天降为76.4%,第2天降为15.0%,第3天降为0.27%。本试验中聚D-葡萄糖胺的适宜用量为2~7.5ml/天,试验结果是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新型饲料添加剂-壳聚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壳聚糖 (Chitosan)又名可溶性甲壳素、甲壳胺 ,是甲壳素有效成分之一 ,该物质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产物 ,化学名称是 β (1,4 ) 2 脱氧 D 葡萄糖。甲壳素 (Chitin) ,亦称几丁质、甲壳质、壳多糖 ,于 1881年由法国学者布拉克诺发现 ,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原料葡糖糖胺盐酸盐含量。采用ODS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磷酸盐缓冲液(pH=7.3~7.7)-乙腈(30+70,V1+V2)为流动相,进样量为10 μL,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195 nm,柱温为35 ℃。在此色谱条件下,葡萄糖胺盐酸盐在3.00~5.00 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 0.99951,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n=9)。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结果满意,可作为葡萄糖胺盐酸盐含量测定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甲壳质(Chitin、甲壳素、壳多糖)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多糖,广泛分布在自然界虾、蟹的甲壳以及昆虫的甲壳和一些真菌的细胞壁及植物的细胞壁中. 甲壳胺又名脱乙酰甲壳质、可溶性甲壳质、脱乙酰壳多糖,英文名称Chitosan,化学名称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它是由甲壳质经脱乙酰作用而得到的一种氨基多糖,其化学结构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的成分以及葡萄糖的不同含量,观察J3菌对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中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1%葡萄糖肝肉汤中,J3菌能利用葡萄糖产酸,pH值降至3.5~4之间,混合培养48小时后,J3菌能完全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在含1%葡萄糖的营养平板上,培养24小时的J3菌苔(宽0.3cm),同样能完全抑制两种致病菌的生长,抑菌直径达到1.8~2cm。J3菌也可以利用蔗糖产生抑菌作用,但较葡萄糖的作用弱。而J3菌不能利用乳糖产生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甲壳素对动物外科手术创伤愈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壳素对动物外科手术创伤愈合的作用张华荫,陈余玲(安徽省鞠湖农业学校,241000)甲壳质是构成甲壳类、昆虫类、贝类动物的外壳及菌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人和动植物体内亦有广泛分布。甲壳质是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统称。甲壳素又称几丁,其化学名称是:聚-2-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