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基质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亚硒酸钠,观测硒对秀珍菇生长周期和子实体硒含量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基质中硒含量的增加,秀珍菇生长周期延长,秀珍菇子实体中硒的含量显著增加并与基质中硒含量呈正相关,当基质中硒为100mg/kg时,秀珍菇中硒含量可达18.85mg/kg。富硒秀珍菇适宜作为补硒源药物开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适应桑枝富硒秀珍菇规模化种植,对秀珍菇富硒特性与栽培配方进行了研究,【方法】以当地普遍采用的桑枝配方比例为对照,研究各潮次桑枝秀珍菇硒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硒肥浓度对桑枝秀珍菇菌丝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秀珍菇前三潮随着潮次的增加,对照子实体硒含量由0. 23mg/kg增加至0. 71mg/kg。当平板培养基上添加硒浓度达10μg/mL以上时,对秀珍菇菌丝生长抑制明显;硒肥用量大于10mL/100kg干料时,对栽培种的菌丝生长和鲜菇产量并无影响,但菇体中硒含量出现超标。在本次试验中未检测到重金属镉超标现象。【结论】在栽培种中添加硒元素是获得稳定的富硒秀珍菇有效手段,硒添加的浓度范围应在处理c1~c2范围内,过高过低都易产生硒含量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3.
赤灵芝、紫灵芝富硒栽培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赤灵芝、紫灵芝富硒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培养基中赤灵芝、紫灵芝菌丝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差异;紫灵芝、赤灵芝子实体的产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培养基硒浓度低于0.9 g/kg时,紫灵芝和赤灵芝子实体硒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培养基硒浓度高于0.9 g/kg时,子实体硒含量反而下降;硒浓度为0.9 g/kg时,子实体硒含量最高,紫灵芝、赤灵芝子实体硒含量分别达到544 mg/kg和301 mg/kg,是对照的89.6倍和47.6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灵芝富硒栽培中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1,0.4,0.8,1.2g·kg~(-1))对赤芝、紫芝、无柄紫芝、热带灵芝生长情况及富硒效应的影响程度,本试验分别采用平板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对所选育的灵芝菌株进行培养试验,以菌丝体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及子实体硒含量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灵芝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子实体硒富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1~0.8g·kg~(-1)亚硒酸钠对4种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有所加强,在相同情况下,平板培养基上菌丝体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在木屑培养基上强;木屑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生物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灵芝子实体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大而升高;4种灵芝硒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1,73,85.8,34.4倍;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2g·kg~(-1)时,灵芝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受抑制明显,子实体硒含量比浓度0.8g·kg~(-1)处理的低。综合认为,亚硒酸钠浓度为0.8g·kg~(-1)时,灵芝富硒能力最高,同时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生物量、子实体质量(菌盖的大小厚度等)受影响较小。栽培料中加入适量亚硒酸钠,对灵芝的生长及生物产量有较小的影响,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在含有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的栽培料中培养金针菇,利用金针菇对无机硒的富集和转化功能,培植出富硒金针菇,并测定其子实体的硒含量。结果表明,金针菇的富硒能力较强,富硒金针菇子实体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金针菇子实体。当培养料中硒浓度≤300 mg·kg-1时,子实体硒含量增加;>300 mg·kg-1时,子实体硒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Na2SeO3对药食用真菌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及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的影响,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蛹虫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新疆本地蛹虫草菌种作为富硒载体,采用瓶栽法,系统分析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处理对蛹虫草菌丝、子座、子实体生长,产量、生物转化率、总硒及其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处理1(硒浓度20 mg/L)和处理2(硒浓度40 mg/L)与对照相比其蛹虫草的菌丝体生长、子座生长、子实体出草长度、鲜重、干重、生物转化率等无影响,其子实体中总硒含量最高,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明显增加;从处理3(硒浓度60 mg/L)至处理7(硒浓度200 mg/L)与对照相比,其蛹虫草的菌丝体生长、子座生长受到抑制,其子实体出草长度、鲜重、干重、生物转化率等呈显著性差异(P<0.05),呈降低趋势,并随着硒浓度增加,抑制越明显;其子实体中总硒含量逐渐降低,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逐渐下降。【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20~40 mg/L效果最好,可作为进行蛹虫草富硒栽培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叶面喷施硒对萝卜硒吸收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灵高科笋都四季满身红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6个施硒组分(0、0.5、2.5、10.0、20.0、40.0 mg/L)分别在叶旺盛生长期、块根膨大期、成熟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研究叶面施硒浓度对萝卜生长、硒吸收和转化、硒形态分布以及对萝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g/L硒处理提高了萝卜果实产量,40.0 mg/L硒处理对萝卜果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叶面施硒浓度增加,萝卜叶子和果实中硒含量显著增加,且含量最高分别达到6.37、0.63 mg/kg。硒在萝卜叶子中主要以硒代蛋氨酸(SeMet)形式存在,含量为1.51 mg/kg;萝卜果实中硒主要以硒代胱氨酸(SeCys_2)存在,含量为0.29 mg/kg。与对照组相比,2.5 mg/L处理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增加了106.26%(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了14.87%(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变化。适宜浓度的外源施硒能够增加萝卜产量、提高萝卜硒含量和增强抗氧化能力。因此,叶面施硒浓度2.5 mg/L为萝卜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旨在为富硒蛹虫草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M003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基探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和4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瓶栽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和2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长势、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并拟合了栽培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与蛹虫草长势评分、子座产量、子座硒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在平板培养基上,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00 mg/L 时,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基本正常,菌落直径的变化幅度较小;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450 mg/L 时,蛹虫草菌丝仍能缓慢生长。采用常规瓶栽法栽培蛹虫草时,随着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蛹虫草的长势评分和子座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子座硒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拟合方程显示,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8.2 mg/L时,蛹虫草的长势最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58.17 mg/L时,蛹虫草子座产量最高;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子座硒含量最高达92.68 mg/kg。【结论】蛹虫草对亚硒酸钠不仅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是人工生产富硒产品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9.
通过瓶装栽培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5、50、250、500 mg/kg) Cr~(3+)胁迫下,平菇对铬的吸收、富集作用以及铬对其生长特性(鲜重、干重、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5~250 mg/kg Cr~(3+)对平菇的生物量和生长有促进作用,250 mg/kg达到最大,Cr~(3+)浓度为500 mg/kg时起抑制作用;平菇子实体的Cr~(3+)富集含量随Cr~(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栽培料添加500 mg/kg Cr~(3+)平菇子实体含量已超过国家食用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利用棕榈丝栽培秀珍菇的棕榈丝再利用新技术,本研究配制以棕榈丝为主料(含量分别为72.5%、62.5%、52.5%)的3种培养料和以普通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开展秀珍菇栽培试验,并对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第一潮菇子实体产量等生长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以棕榈丝为主料的处理组菌丝生长势比以木屑为主料的处理组弱,生长速率也偏低;且在3个以棕榈丝为主料的处理组中,随棕榈丝含量的降低菌丝的生长速度逐渐降低,生长势减弱,第一潮菇子实体产量减少。可见棕榈丝含量对于秀珍菇栽培有一定的影响,此试验结果对利用棕榈丝栽培秀珍菇关键性技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添加亚硒酸钠(Na2SeO3)对人工栽培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六妹羊肚菌作为富硒载体,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人工栽培,系统分析不同硒浓度处理对羊肚菌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为0时,菌盖长度与菌柄周长最长;当硒浓度为10 mg/L时,菌柄周长与菌盖长度最长,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0 mg/L时,羊肚菌产量、子实体单株干重及子实体总长度最大,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40 mg/L时,硒浓度抑制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硒浓度20 mg/L下栽培的羊肚菌子实体的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最佳浓度。【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在20 mg/L效果最好,是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豆瓣菜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了解豆瓣菜硒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其生长的最佳硒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硒处理浓度为0(CK)、5、10、25、50、75、100 mg/kg,以四价硒计。【结果】结果表明,外源硒浓度为5~50 mg/kg时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其中以10 mg/kg效果最佳,100 mg/kg则抑制其生长。5~50 mg/kg浓度的硒能提高豆瓣菜光合色素含量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当浓度过高时(75~100 mg/kg)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适宜浓度的硒能诱导POD(5~75 mg/kg)和CAT(10 mg/kg)活性的上升,但过高浓度的硒会导致SOD(50~100 mg/kg)和CAT(100 mg/kg)活性下降。施硒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P0.05),各施硒的处理中又以10、25 mg/kg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升高则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再下降的趋势。施硒后豆瓣菜硒含量与硒积累量随硒浓度升高而呈线性关系升高。【结论】豆瓣菜是一种次生硒富集植物,其硒含量、硒积累量与外源硒浓度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适宜浓度的硒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当外源硒浓度为10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土壤硒浓度对魔芋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球茎硒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花魔芋生长的最佳土壤硒浓度,为魔芋富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硒含量为10.3 mg/kg时,魔芋球茎全粉和精粉中的含硒量分别为0.284和0.187 mg/kg,且对魔芋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品质无影响。随着土壤中硒浓度增大,球茎硒含量也在不断升高,而对魔芋叶、根系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导致球茎膨大系数减小,葡甘聚糖含量降低。因此,在土壤硒含量不超过10.3 mg/kg区域可栽植魔芋,且魔芋具有一定的富硒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质对秀珍菇生长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山核桃壳、桑枝屑及棉籽壳3种不同基质栽培秀珍菇,测定了3个配方中秀珍菇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学效率,并对3种基质栽培的秀珍菇子实体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以及灰分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棉籽壳配方中秀珍菇菌丝长势最好,菌丝粗壮洁白,生物学效率也最高,前两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44.74%;营养成分检测表明,利用山核桃壳栽培的秀珍菇除了总糖含量低于棉籽壳和桑枝屑培养基栽培的秀珍菇外,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及氨基酸等含量均高于后2个配方栽培的秀珍菇.  相似文献   

15.
马国良  马琪  看措  东主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9-18541,18547
[目的]开发天然的富硒虫草产品,为提高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蛹虫草为富硒载体,在培养基质中加入不同浓度硒,研究其对蛹虫草菌丝、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在21.0~23.0 mg/L范围内,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形成原基、子实体的生物量最高,表明该浓度范围内对子实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5.0 mg/L时,菌丝几乎停止生长,且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在硒+肌醇的复合浓度中,添加硒9.0 mg/L+肌醇4.0 mg/L的培养基中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硒21.0 mg/L+肌醇4.0 mg/L促进了蛹虫草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生长,其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浓度处理。[结论]低浓度硒促进了蛹虫草菌丝的生长,而高浓度硒对其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栽培料中加入亚硒酸钠,研究硒对不同时期开袋灵芝子实体硒富集能力和多糖、三萜含量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开袋时间子实体三萜图谱相似性及灵芝酸A、E、F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三萜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栽培料中添加亚硒酸钠能够显著提高灵芝的硒含量,其中接种后50 d开袋(第2批)的硒含量最高,为57.8μg/kg,比对照高出34.42%;原种经50 mg/kg亚硒酸钠驯化后,其子实体中有机硒含量比对照提高35.95%;添加亚硒酸钠的菌袋接种后40~70 d开袋(1~4批)能有效提高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其中接种后60 d开袋(第3批)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3.24 mg/g,比对照提高53.95%;但各个批次的子实体三萜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不同批次灵芝的三萜图谱相似度在98%左右,说明不同批次的三萜灵芝酸成分相似;添加亚硒酸钠使灵芝酸A、E、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且对灵芝酸E、F含量的影响更大。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添加亚硒酸钠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HMGR表达量显著降低,说明灵芝对硒的吸收抑制了HMG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在香菇栽培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锌(ZnSO4.7H2O),观察香菇菌种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以及霉菌污染等情况,并检测不同处理收获的子实体中的锌含量。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锌离子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提高香菇产量,并对霉菌污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硫酸锌添加量为500~600 mg/kg干培养料,香菇菌丝体长势、子实体产量和富锌量均最佳。当硫酸锌添加量为500 mg/kg时,香菇子实体含锌量最高(172 mg/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凉粉草生长的适宜硒肥浓度及凉粉草硒动态积累规律,为富硒凉粉草生产的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0 mg/L (CK)、正硒宝浓度5.55 mg/L (Z_1)、6.65 mg/L(Z_2)、百沃硒浓度6.65 mg/L(B_1)、13.30 mg/L(B_2)等硒肥处理,在凉粉草草封行(6月30日)至采收前30 d(8月4日)各喷施5次(每次间隔时间7 d),研究不同硒肥处理对凉粉草地上部生长、产量及硒动态积累的影响。[结果]喷施硒肥对凉粉草叶片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适宜的硒肥喷施浓度可促进凉粉草茎生长和产量提高,其中B_1处理下凉粉草茎最长(83.98 cm)、产量最高(干重662.6 kg/667m~2);硒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凉粉草硒含量和硒积累量,但随着硒肥喷施次数及生长期的增加,凉粉草硒含量先升高后降低,Z_2和B_2处理的硒含量高峰期(8月2日)早于Z_1和B_1的硒含量高峰期(8月9日),Z_1、Z_2、B_1和B_2处理凉粉草的硒含量高峰分别为0.397 mg/kg、0.478 mg/kg、0.898 mg/kg和1.784 mg/kg,凉粉草对硒的吸收表现为B_1(15.09%)B_2 (10.74%)Z_2 (9.10%)Z_1 (4.68%)。[结论]综合凉粉草田间生长性状、产量表现、硒动态积累及硒吸收,百沃硒浓度6.65 mg/L(B_1)用于田间栽培富硒凉粉草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叶面喷硒对小茴香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茴香为材料,以不同浓度Na2SeO3(0,50mg/kg,100mg/kg,150mg/kg)为硒源,通过叶面喷施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硒肥对小茴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硒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小茴香产量,且处理浓度为100mg/kg的增幅最大。硒处理后小茴香植株维生素C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且浓度为100mg/kg的处理下降幅度最大。蛋白质含量较对照有明显提高,且浓度为100mg/kg的处理增幅最大。硒处理后小茴香植株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含量都较对照显著提高,且处理浓度为100mg/kg的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利用农业废弃资源,使用苹果渣进行袋料栽培秀珍菇试验。根据栽培料中苹果渣比例的不同设置5个处理,以无苹果渣为对照。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苹果渣可以加快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并提高其生物学转化率和产量。因此,将苹果渣作为替代料来生产秀珍菇切实可行。当栽培料中苹果渣含量为35%时,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转化率和产量最高;当苹果渣含量为50%时,菌丝生长最快;当苹果渣含量超过65%时污染率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