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准序列林价在山西省应用有局限性,林木销售价(以现行市价倒算法)较适用。应分别林况,采用不同的制定林价的方法,对天然(次生)林和80年代前的人工林成林,用林木销售价方法;对幼龄林,用林木费用价。一、制定林价的紧迫性林价是林木(活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林木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没有林价就寸步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浙江省龙泉市杉木用材林为例,建立科学、实用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模型,使之能够应用于非交易性森林资源资产业务中的小班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实践,如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木生物资产核算等领域中的大批量小班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方法】设定参照林分,引入生产函数理论,建立参照林分的生长模型;研究相邻年度林木价值关系,设计序列林价递推公式;分析林分林木资产价值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基于序列林价的小班林木资源资产评估模型,并对林木资产评估模型进行适用性检验,包括模型估算值与样本实际值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和模型使用精度检验。建模过程中综合运用了递推算法、回归方法、仿真模拟方法。【结果】编制杉木林参照林分序列林价表,该表能够客观反映出林木价值生长过程;拟合林价主要影响因素调整系数模型参数,给出小班集材路程调整系数经验模型,以及成熟林小班的林分平均胸径调整系数经验模型、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经验模型;应用小班林木资产评估模型进行龙泉市岩樟乡芭蕉村杉木用材林小班林木资源资产评估,计算得到杉木用材林小班林木资产明细表,经汇总得到各农户杉木用材林林木资产价值、全村杉木用材林林木资产价值;利用98个正常交易实例检验样本计算小班林木资产评估模型检验指标,总相对误差-0.16%、平均相对误差1.25%、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8.97%,估计精度97.6%,全部检验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基于序列林价的小班林木资源资产评估模型结构化、直观、可理解,评估效果较好,能够适用于非交易性森林资源资产业务中的大批量小班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业务;引入生产函数理论,保证参照林分营林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匹配性;序列林价递推算法可以更好地研究林分完整生长过程中的序列林价变化规律,实现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3种方法的融合与相互验证;通过林龄价值系数可以实现参照林分序列林价更新、小班林木资产评估模型更新;建立林价主要影响因素调整系数回归模型,优于以往对影响因素作分级处理的简单做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山西省的林情出发,采用倒算法——林木销售价法计算落叶松天然成林的林价。建立了适合我省情况的倒算公式。该公式有别于国内外已有的倒算公式,即以单株林木为计算单元。由此,编制出单株林木林价表和林分单位蓄积林价表,不仅适用于用材林,也适用于其它林种树木价值的计算。林木销售价以现行市场价格为基础,具有现实性。能解决标准序列林价难以解决的按现价、区别树种和材种规格计算林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林价从广义讲是森林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包括(1)森林主产品——立木的价值;(2)森林副产品——由于森林的存在而生产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产品的价值;(3)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从狭议讲,林价是森林中活立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即立木价格。序列林价是指立木价格,它是运用林木生产费用和林木生长规律,而确定的各个时点(年)上的价格。本场现有马尾松人工林面积10669亩,占整个林分面积的77.1%,为了准确计算出马尾松人工林分的序列林价,我们以森林资源档案资料为基础,结合本场经营的特点,初步摸索出一套马尾松人工林序列林价调查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金涛  李永杰  车玉粉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5):119-122,142
分龄组阐述其适合的林木资产评估方法,并列出相应算式.认为幼林和未成林造林地一般采用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序列需工数法;中龄林一般采用收获现值法、收益净现值法;近、成、过熟林一般采用市场价倒算法、现行市价法.林地资产评估可采用现行市价法、期望价法、费用价法及年金资本化法.并给出了评估实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定量形式确定出优、中、劣三种林地类型,并依据劣等地类型中等经营水平,编制出山西省人工林主要针叶树种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林的标准序列林价表;其次,对林价计算公式作了补充和完善,提出在计算标准序列林价时应考虑不同林龄的抚育间伐收益;此外还提出不同林地类型级差收益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不同林地类型级差收益的系数表。为建立林价制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的三段式序列林价表的编制方法是:区别幼龄林、中龄林(包括近熟林)、成熟林三个阶段,相应采用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进行序列林价表的编制。并应用该法编制了大田县梅林国有林场的杉木、马尾松人工林活立木蓄积的序列林价表。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分析有关林价的各种理论,阐述了林价的本质及其计算方法,提出营林企业的生产成本费用是确定林价的基础,并根据泾川县1995年三北防护林二期成果检查验收材料,计算了泾川县主要林(树)种序列林价,并估算出三北二期期间林木资产总值为3亿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省辉南县青顶子林场人工落叶松林林价计算为例,介绍了作为序列林价形式之一的“个别序列林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浅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基于对公益林的特殊性及森林生态效能特点的认识,指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是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根据补偿标准的构成,认为在现阶段可将公益林林价的增值作为当年的补偿额,并以序列林价法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从可行性出发,对生态效益补偿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公益林的特殊性及森林生态效能特点的认识,指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是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根据补偿标准的构成,认为在现阶段可将公益林林价的增值作为当年的补偿额,并以序列林价法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从可行性出发,对生态效益补偿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价评定是发展林业商品经济的一项基础工作。笔者根据近年的实践经验,结合营林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按林木质量,幼林生长类型评定林价的实用方法;并以浙江省杉木用材林为对象,提出了按销售收入比例分成评定山价,用林地地位指数与运距常数相结合定量反映林地级差的方法;同时采用大量的调查统计数据,计算了基本上能反映社会平均价值量的林木市场价和林木费用价,并作了可行性分析;最后就市场价和费用价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实践案例中的收益法是将评估林木资产的收获现值法与评估林地的期望价法二者的有效地整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该方法通过林木资产的小周期收益求取林、地资产无限期收益的价值,再由林地有、无收益限期评估值的转化公式,最终计算(或确定)有限年期林、地合一资产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运用市价法,林地期望价法,重置成本法对李子园林场林地资产和林木资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李子园林场国有林资产总值为4.77亿元,其中林地资产0.35亿元,林木资产4.42亿元。  相似文献   

15.
应用市场价倒算法估算了天祝县境内祁连山区不同树种各林龄组的单位蓄积、单位面积及全林分的序列林价。估算出天祝县境内祁连山区乔木林林价总计达13.37亿元,为全面估算森林资产价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实用的核算理论和方法,从根本上加强林业经济核算,以便及时准确的反映营林生产成果,这对于振兴林业是极为重要的。近年来林业经济界对此做过许多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并已在序列林价、营林产值等计算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为建立营林经济核算体系打下了基础。本文以活立木成本核算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活立木序列标准成本(下称:C序列标准)的计算理论、方法及其运用,和同志们探讨。  相似文献   

17.
红松、长白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用材树种。为了制定出其幼林林价,使之成为商品进行交易及实行森林保险等需要,于1988~1989年对辽东13个国营和集体林场的2树种营林成本进行调查研究。文中阐述了幼林作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幼林作价应采用序列林价方法计算,制定出红松1~20年生、长白落叶松1~15年生幼林林价,并对幼林的有偿转让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一、按复利制订林价计算公式林价是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林价作为一种价格(c v m),必由培育森林的成本(c v)和营林纯收入(即利润和税金,m)所组成。由于林木生长的特性,决定其计算方式不同于一般工农业产品,应有特殊之计价方式。森林从采种育苗、整地造林、幼林抚育到成林修枝、除草施肥整个营林生产过程所支出的直接费、管理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等,都应计入森林培育成本。因此,不同林分的森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帽儿山林场101块固定标准地的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检验发现,对天然林而言空间格局以随机格局和均匀格局为主。集聚格局一般是由林窗引起的,而有林窗不一定都是集聚格局,但择伐过程中如果人为扩大林窗则会使随机格局变为集聚格局。在择伐设计中适当保留林窗周围的林木,一般能避免对原有空间格局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确定单株林木价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同题。在异龄林经营中,它的意义更大。异龄林作业体系的经营效果,直接依赖于单株林木物理和经济测定的知识。在同龄林经营中,同样需要林木生长和林木经济价值两方面的知识。在森林经营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若干次中间采伐,目的是从现有立木蓄积中获得可能的最大收益。每进行一次间伐或其它形式的采伐,实际上都是采伐一株株的林木,因此需要估算单木和林分现在与未来两种价值。当我们从经济角度考虑应该采伐多少林木时,就无法回避单木价值问题。因此,确定单木价值的知识是森林经营者不可缺少的工具。单株林木评价是立木估价技术的扩展和进一步精炼。它实质上是一个估计单株林木转移收益的问题;更进一步说,是一个估计单株林木所含的各个原木或其它单位的转移收益。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单株林木或原木单位的采运成本、加工成本和销售价格。林木、原木、加工方式等都不可能标准化;实际上,它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