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糙海参(Holothuria scbra)是中国南方优质的热带海参经济品种,试验首次成功在国内综合运用升温等多种刺激方法人工诱导糙海参产卵,并进行了批量人工育苗。2010年4—6月,共进行人工催产试验10次,催产亲参243头,5次试验产卵,催产成功率50%,共获得受精卵1652.72×10^4粒,孵出糙海参幼体1226.74×10^4头,总体孵化率74.23%;在水温27.5~30.0℃条件下,受精卯完成胚胎发育需要32.5h;利用其中部分幼体开展后期人工育苗,经过21d培育,获得糙海参早期稚参(0.1cm)19.43×10^4头,苗种培育成活率16.7%;经过32d培育获得大规格后期稚参苗(0.3~0.5cm)2,46×10^4头,培育成活率2.12%。试验的成功对下一步开展北部湾海域糙海参的天然种群恢复和在华南地区进行糙海参的人工养殖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海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钢,又名刺参。海参营养价值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走进老百姓的餐桌。本人从事多年海参育苗工作。现就海参育苗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亲参的选择及入池时间1.1亲参的选择标准育苗成功的关键在于亲参的选择。作为种参要选择3年以上的海参,个体最好在250g以上,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卵的成熟度越好。采捕亲参前要先抽样检查,解剖观察其性腺成熟度,成熟度较好的雄性性腺为乳白色,刺破腺管应有精液  相似文献   

3.
<正>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糙海参、红糙海参、花刺参、黑乳参"4种海参的繁殖和养殖成功。人工育种的10万只海参,经过5个月养殖,目前海参个体已达100 g/只。其中"糙海参"孵化育苗,填补了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空白,"红糙海参、黑海参"通过人工诱导产卵孵化幼体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4.
刺参升温育苗技术就是利用冬季参苗越冬的机会,同时升温培育刺参种参,让种参提前成熟产卵,比正常自然产卵早2个月左右。这样做有多种好处:出苗早,参苗“小白点”的销售价格高,市场销售快;自留参苗养到秋季,参苗的规格大,产量高,效益好。现将如何搞好刺参的升温育苗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7-8月份雨季汛期,辽河、大辽河大量的淡水流入盘锦海域,使正常的自然海水盐度突降到20‰以下,给海参育苗等造成严重损失。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于2009-2010年在盘山县德顺海参养殖合作社的育苗场,进行了沿海河口区海参人工育苗技术研究。2010年遇到了罕见的雨季汛期,仍然取得了每立方水体培育出幼参1 kg的较好产量。现将海参人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参土池生态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含有丰富的营养,对人体生长发育、创伤愈合、成骨和预防组织细胞老化、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硬化、治疗和预防肿瘤等有特殊的功能[1~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海参的医疗保健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海参需求量急剧增长,价格不断增加,引发了海参的过度捕捞和资源短缺,刺激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苗种是大规模养殖的先决条件,工厂化育苗技术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极大地促进了海参养殖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普及和无序发展,其技术和社会等问题日益显现:能源短缺和原材料涨价造成育…  相似文献   

7.
许红  梁鹏 《河北渔业》2014,(7):56-56
<正>单细胞藻类与水产养殖息息相关,单细胞是鱼、虾、蟹、贝类等幼体的直接饵料,在水产养殖以及育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人多年从事贝类育苗、海参育苗工作,下面对贝类育苗、海参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常用种类和培养方法做如下介绍。1常用种类贝类育苗中常用种类较多,有小球藻、塔胞藻、扁藻、金藻(等鞭金藻和叉变金藻)、硅藻(新月菱形藻);海参育苗中常用种类有盐藻、角毛藻和新月菱形藻。以上几种藻类对温度、盐度、光照有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学》2005,24(3):39-39
辽宁省水产种苗管理局主持的省科委下达的剌参生态育苗项目于2003~2004年在大连大连湾、大窑湾海域进行育苗试验,该试验突破在育苗室内进行剌参产卵、孵化、越冬培育等传统的育苗模式,在海上利用网箱进行全生态育苗、越冬及养成,经过两年试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23日,在辽宁省科委及省水产局主持召开的鉴定会上,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海参人工育苗技术》通过了技术鉴定。海参人工育苗技术是农牧渔业部水产局、辽宁省科委及省水产局的重点项目。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刺参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采用升温促熟亲参提前产卵、网箱二级培养和投喂人工配合饵料的新工艺,使海参育苗技术有所创新。1984年,在21.6m~2的面积中,培育出  相似文献   

10.
光合细菌在刺参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海参育苗过程巾,由于集约化育苗的密度大,水温高,周期长,加上排泄物残饵的积累,往往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溶解氧下降,pH值、COD、氨氮上升,导致疾病频频发生。影响参苗的生长和发育甚至造成幼参大量死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采用换水和倒池2种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机械损伤和环境变化太大。而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有机物或H2S等代谢产物作供氢体兼碳源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在海参育苗过程巾,它能改善水质,作饵料生物和提高免疫力,还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生态环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在福建平潭进行了2批次中华仙女蛤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亲贝性腺发育成熟程度与催产方法是影响中国仙女蛤亲贝催产成功率和排放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在2批亲贝的平均鲜出肉率分别为(31.6±2.0)%和(32.8±2.3)%的前提下,采用阴干、碘钨灯照射提高亲贝体温、流水刺激相结合的物理综合刺激方法可有效地催产中国仙女蛤并培育出健康苗种。但中国仙女蛤亲贝排精产卵的个数比例较小,即亲贝的排放率较低,2批次育苗的排放率分别仅为16.7%和26.7%。2批次共培育出平均壳长为2.87±0.14mm的中国仙女蛤苗种1 331×106cfu。  相似文献   

12.
正刺参人工育苗技术是指从亲参的选择、运输、蓄养、诱导排放精卵、授精、幼体培育至成为种苗的过程。本文主要从亲参的选择、亲参的运输、亲参的蓄养、产卵与孵化及刺参的苗种培育技术方面介绍,此技术方法仅供刺参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一、亲参的选择1.抓捕时间的选择辽宁地区刺参的自然成熟时间是每年的5月中下旬,具体情况要看水温的回升状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刺参(热带种)为主,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养殖刺参.我国60年代刺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刺参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14.
一、海南海参资源种群及其分布状况我国的海参分布于温带区和热带区。温带区经济价值高的食用海参在我国只有仿刺参一种,分布于黄渤海,质佳味美,品质最好。热带区海参资源不仅种类多而且资源量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沙、南沙群岛和海南岛。据统计目前世界海参产量86%来自热带区,可食用就有10多种,但海参的增殖放流、育苗养殖都未见报道。对于热带海参资源只有广东对梅花参、广西对绿刺参、糙海参进行了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下面将海南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几种食用海参的种类及分布作一概述。1.梅花参别名凤梨参,栖息于水深3~1…  相似文献   

15.
泥蚶(Taglarca granose L.)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设施,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获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5亿个,出池650mm~950mm稚贝1.8亿粒。  相似文献   

16.
在鲍的人工育苗过程中,要求成熟亲鲍能在较短的预期的时间内集中排放精卵,集中采苗。而在生产实践中,即使亲鲍的性腺达到成熟的程度,在比较恒定的环境条件下很少能自行集中排放精卵。即使能集中排放,其排放的时间也难以人为掌握。采用刺激催产的方法,可使亲鲍预期集中产卵、排精。多年来,人们研究采用过阴干流水升温刺激法、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法、过氧化氢刺激法、雄鲍性腺搅碎  相似文献   

17.
<正>刺参人工育苗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功突破,从亲参选择、性腺发育规律,产卵、受精的技术处理到刺参幼体各发育阶段及稚参培育的技术措施及饵料种类的最佳选择,培育水环境的理化因子对幼体、稚参的影响,幼体及稚参病害防治等问题,逐一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18.
1.刺参的繁殖季节在青岛地区为6月初至7月中旬,其中以6月中旬至6月底为繁殖盛期。 2.亲参在暂养过程中不必投饵,但必须经常换水,每天1~2次,以保持水质的洁净。 3.在人工育苗中,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获得成熟卵子,即:①在暂养情形下待其自然产卵;②用升温刺激法诱导产卵;③通过解剖亲体取出生殖腺以获得成熟卵。 4.刺参在进行人工授精时,阴干刺激的时间以2.5小时较合适,其受精率可达63.6%。 5.刺参产卵、排精的时问一般都在晚上21时以后至24时这一段时间内。一开始雄的先排精,相隔10~60分钟后,雌的开始产卵,产卵、排精的时间可持续5~15分钟。每头雌参的产卵量一般在30~50万粒,多者可产400~500万粒。 6.刺参的胚胎发育基本上和锚海参的发育是一致的,发育过程要经过耳状幼虫、樽形幼虫、五触手幼虫,然后变态为稚参。 7.通过几种不同饵料的试验,其中以三角褐枝藻作刺参幼虫的饵料最为适宜,其成活率可达18.5%。而以海洋酵母作为幼虫的饵料也是值得进一步试验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19.
丁勇 《水产养殖》2017,(6):33-34
<正>近年来海参池塘网箱育苗以其低成本、生态化养殖的优势在海参育苗产业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但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对附着基的选择和桡足类的控制,笔者通过试验对当前常用的几种附着基进行对比,并选取大连地区常见的3种生物进行桡足类控制试验,以期为完善海参网箱育苗技术提供借鉴。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条件试验池塘位于大连市皮口镇大连有德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池塘面积6.6 hm~2,水深2.5 m,自然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刺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人工育苗也得到迅速发展,育苗技术日臻完善。但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尤其从产卵到稚参附着阶段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发病率很高,极易造成育苗的失败,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就浮游期及稚参阶段如何提高变态成活率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