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海参育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种参的选择及产卵 1.1 目前人工育苗所选用的种参一般有3种来源:虾池海参、潮间带海参、浅海野生和增殖的海参。无论选择那种种参,都要选择个体大,性腺发育饱满成熟,而且未排放的刺参作种参。种参进入育苗室后,不要急于刺激排放。暂养3~4天,等到有少量种参产卵时,再集中刺激产卵。实践证明,过早刺激产卵,虽然也能正常受精,  相似文献   

2.
刺参控温促熟及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3种升温方法和不同密度对刺参性腺发育,精卵排和时间的影响试验。发现按每天1.℃升温梯度升至14℃,恒温3天后,再按每天1℃的升温梯度升至16.5℃恒温培育,促熟密度在20头/m^3以下,积温达到800℃以上再采卵能苗,效果较好。控温育苗比常温育苗出苗时间可提前1个月,幼参规格可提高1-2cm。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刺参(热带种)为主,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养殖刺参.我国60年代刺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刺参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4.
<正>刺参人工育苗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功突破,从亲参选择、性腺发育规律,产卵、受精的技术处理到刺参幼体各发育阶段及稚参培育的技术措施及饵料种类的最佳选择,培育水环境的理化因子对幼体、稚参的影响,幼体及稚参病害防治等问题,逐一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刺参工厂化育苗快速发展,但由于管理水平和相关工艺还不够成熟,阻碍了该产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工厂化育苗过程中,参苗密度大、幼体排泄物及残饵积累等原因使育苗水体一直处于高负载状态,水环境逐渐恶化,pH值逐渐降低,危害稚参健康生长。该种情况通常采用加大换水量来改善,然而过量的换水会使育苗环境波动,造成稚参摄食减量,对其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刺参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对刺参苗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所需的参苗大多是从育苗室培育出来的,育苗室培育出的参苗多数经过室内越冬,其具有成本高、培育时间长的缺点。而利用网箱在刺参养殖池中培育刺参苗能充分利用养殖池水域的有效空间,实现立体利用水面(上有参苗、下有成参),达到了刺参养殖池增产、增收与资源节约的目的。由于在自然环境下天然饵料充足,节省饵料、节省能源、不使用药物,培育的参苗健壮、抗病能力强,用于养殖成活率高,因此很受养殖户欢迎,且参苗出售价格高(比室内培育的参苗价格高10%~15%)。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刺参人工育苗技术的日臻成熟,苗种产量大幅攀升,一个育苗季节单位水体生产商品苗量由最初不足0.5kg提高到了数公斤。然而,伴随高集约化生产而来的是高发病率。育苗者为防治病害不得不施用药物,而一旦用药不合理,则会影响参苗质量甚至诱发药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刺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人工育苗也得到迅速发展,育苗技术日臻完善。但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尤其从产卵到稚参附着阶段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发病率很高,极易造成育苗的失败,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就浮游期及稚参阶段如何提高变态成活率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李明 《河北渔业》2005,(6):53-53
日前,由山东西港水产集团公司承担的“刺参海上网箱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项目在高区威海试验成功。 此次培育刺参苗的网箱22个,每个网箱容积为100m^3。根据威海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进行的现场验收,22个网箱共培育250多万头参苗,平均每个网箱11多万头.每m^3出苗1100多头。。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发展迅速,目前,刺参苗95%以上是工厂化人工培育的,但人工育苗逐渐改变了自然水域中野生刺参的自然属性,育苗过程中使用大量药物控制水质及病害,导致刺参种质退化,人工参苗质量下降。室内育苗用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海,严重污染环境,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刺参产品质量安全和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而利用网箱在刺参养殖池塘中培育刺参苗,进行立体化养殖(中上层养参苗,底层养殖成参),充分利用养殖池塘的水体空间,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刺参苗各阶段的培育是指从刺参种参产卵到商品参苗的出售整个过程的培育养殖.参苗养殖的好坏、产量的高低,与整个过程中的培育密度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对比,探讨一下各阶段培育应选择的最合适的密度.  相似文献   

12.
<正>在刺参人工育苗生产中,因稚参成活率低而导致育苗失败的现象屡有发生。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刺参人工育苗的实践,分析了影响稚参培育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永宁 《海洋渔业》1991,13(2):67-68,72
<正> 刺参 Stichopus japouicus 是一种珍贵的养殖品种,具有适应性强、饵料简便、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高的优点。1989年荣成市海珍品育苗厂进行了较大水体的刺参人工育苗,从6月中旬催产、孵化、培育,到8月初在15个大池(10米×10米×1.6米)共获3~5毫米稚参4055.8万头;其中21号池647.7万头。经饲养至10月底,平均每方水收获1.5厘米以上2350头,最大个体8厘米长。通过多年刺参育苗的生产实践,总结如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刺参池塘生态育苗技术,在淤泥底池塘用盐膜造底,采用石袋、袋瓶、土袋等3种造礁方法进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育苗和养殖的比较试验,比较了不同造礁方法对刺参稚参的附着效果以及对幼参产量、成活率、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袋礁和袋瓶礁适宜稚参的附着及生长;在培育成活率、苗种体质、苗种消化机能等方面,刺参生态苗种均优于人工苗种。文章总结了生态育苗的基本模式为:池塘造底—造礁—防害—调水—育苗—保苗,该模式是一种环境友好、技术简明、产品健康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5.
瞿林香 《齐鲁渔业》2007,24(6):19-20
2006年5-11月中旬,我们在营口鲅鱼圈增殖站进行刺参人工育苗生产。共利用有效水体1 800m3,种参550头,培育出规格为300-5 000头/500g的幼参4000余千克,产值160余万元。现将刺参人工育苗的试验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池塘网箱生态育苗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同时网箱出产的参苗由于其本身就生长在池塘水域中,放苗后不存在是否适应环境和发生应激反应的情况,高成活率、高品质的参苗受到广大刺参养殖户的欢迎。笔者利用刺参养殖池塘在高温期、低盐度期做了刺参苗网箱保苗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的选择选择2个池塘进行试验。1~#池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刺参人工育苗研究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到了80年代,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迄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育苗工艺。笔者在山东省蓬莱市安源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刺参人工育苗实验,实验水体3.2万m3,结果每立方米水体出6kg刺参苗。现将刺参人工育苗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夏季高温多雨期,近海水质发生剧烈变化,是刺参育苗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一些技术与设施条件差的育苗单位常出现参苗大量死亡现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刺参育苗科研与生产实践,针对近几年夏季刺参育苗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提高夏季刺参育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1水质管理夏季水温高、阴雨天多,近岸海水混浊,盐度降低,有害微生物和敌害生物易大量繁殖,是一年中  相似文献   

19.
赵希纯  金勇  何姗  李静 《齐鲁渔业》2014,(11):23-24
2014年辽宁省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刺参优质健康苗种生态繁育技术示范推广》,通过推行工厂化刺参生态育苗技术,项目区平均单位水体稚参苗产量达到0.5kg/m^3以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刺参人工育苗的实践,提出以下提高稚参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一、控制附苗密度控制适宜的附着密度,是提高稚参成活率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刚变态的稚参在附着基上的附着密度以0.2~0.5头/厘米2为宜,一般不超过1头/厘米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