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辽宁阜新市栽培面积较广的大果沙棘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称重控水的干旱处理方法,对深秋红、扁优和俄罗斯3种大果沙棘叶片的SOD活性和MDA含量2个抗旱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对深秋红、扁优和俄罗斯3种大果沙棘的生理特性影响显著,其中俄罗斯大果沙棘抗旱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大庆地区引种大果沙棘优良品种的调查结果显示,引种的11个大果沙棘品种生长正常,嫩枝扦插育苗成功,其中表现较好的为:楚伊、巴彦郭尔、橙色、齐棘1号和绥棘3号。  相似文献   

3.
大果沙棘引种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大果沙棘的扦插方法,齐棘92-2-5号品种用浓度为100mg/kg的2号ABT生根粉处理12 h,扦插深度为12 cm,可提高大果沙棘的扦插成活率达50左右.齐棘1号经浓度为300mg/kg的2号ABT生根粉处理4 h,扦插深度为10 cm,扦插大果沙棘的生长量可提高2 cm.大果沙棘的扦插成活率越高,则其生长量较低,成活率较低时,则生长量则较高.药物处理浓度以300mg/kg、浸条时间12 h,扦插深度12 cm时,比对照扦插提早愈伤组织形成13 d,提早生根12 d,单株生  相似文献   

4.
5个大果沙棘新品种在山西引种试验初期的成活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果沙棘为我国从俄罗斯和蒙古引进的沙棘优良品种,已在我国东北高纬度地区获得较好的引种效果。本研究于2006年在山西(37°30′N,112°35′E)引种栽培了5个大果沙棘品种,目的是观察引种栽培初期的成活表现,研究其适应性特征,为扩大引种栽培区域提供基础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沙棘品种的成活率有很大差异。及时除草管理的条件下,壮圆黄、深秋红和无刺丰的成活率分别为75%~85%、62.5%~95%、57.5%~77.5%,绿洲2号和辽阜1号的成活率较低,分别为27.5%~47.5%和20%~37.5%。秋末冬初定植后,用湿润土覆盖苗木地上部分,可提早发芽展叶时间,提高成活率。生长期杂草竞争和虫害对大果沙棘的初期生长表现有很大影响,在大果沙棘的引种栽培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大果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乔木。国内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目前,生产中常用的有中国沙棘和从俄罗斯引进的大果沙棘。沙棘果实中VC含量高,素有"VC之王"的美称。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沙棘的根、茎、叶、花、果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及农牧鱼业等许多领域。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大果沙棘枝叶茂密,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抗干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在山西的适应性,于2010年从辽宁引进9月黄、壮圆黄、杂1、杂3、杂4、西伯利亚红晕6个大果沙棘品种在山西进行栽培试验,观察存活情况、生长表现、初期结实情况,以评价不同品种大果沙棘在山西引种栽培初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6个引进沙棘品种均能正常生长、结实;不同品种大果沙棘的生长特性、适应性不同,其中,杂3品种生长旺盛、引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大果沙棘,因其中的有效成分沙棘总黄酮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而受到广大林农的重视,同时其水土保持的作用也非常大,现将大果沙棘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总结如下:1大果沙棘水土保持的原理一是大果沙棘的根部萌蘖能力强,由于大果沙棘根部萌蘖能力强,所以它的根部能在土壤中交织成一个由大果沙棘根组成的立体大网,将土壤牢牢的固定住,防止土壤被水流带走,这样就能很好的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二是大果沙棘根部组成的立体大网可以  相似文献   

8.
大果沙棘硬枝扦插育苗及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完善和推广我省大果沙棘快繁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了硬枝扦插及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mg/kg吲哚乙酸、生根粉1号、生根粉6号处理插穗,对插穗生根均有较好的效果,采用2a生本质化枝条,在日光温室细绵沙苗床扦插,生根率可达90%以上;春季起苗造林、秋季起苗沙藏春季造林,大果沙棘苗成活率和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新疆的生态条件非常适合大果沙棘的生长,近年来,随着新疆大果沙棘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沙棘的病虫害也呈日渐加重趋势。危害新疆大果沙棘的病虫害主要有沙棘绕实蝇、沙棘木蠹蛾和沙棘干缩病。本文总结沙棘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危害,并提出具体防治技术措施,为大果沙棘丰产丰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反相HPLC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流动相甲醇-0.5%磷酸(33∶67),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对太谷试验区的6个杂交沙棘品种和本地野生中国沙棘叶中的芦丁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杂优1号芦丁含量为0.081 3%,杂优2号为0.052 3%,杂优10号为0.130 0%,杂优12号为0.132 7%,杂优54号为0.068 2%,丰宁雄为0.086 9%,中国沙棘♀为0.136 1%,中国沙棘♂为0.146 6%。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沙棘品种鉴定、适应性研究和种植推广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进一步的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内,大果沙棘逐渐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未来前景一片光明,但随着大果沙棘病虫害侵害越来越严重,大果沙棘的发展趋势也随之下降。针对于此,相关林业工作人员应对病虫害对大果沙棘的危害作用有正确认知,并及时引进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护大果沙棘。本文围绕着大果沙棘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展开讨论分析,首先详细论述大果沙棘主要存在的病害以及防治措施,其次阐述大果沙棘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大果沙棘的生长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全国大果沙棘逐步呈现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受病虫害影响,大果沙棘产业出现了明显的不景气现象。在进行大果沙棘种植时,应该使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对沙棘干缩病、褐腐病、猝倒病以及沙棘巢蛾、舞毒蛾等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从而提升大果沙棘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樟子松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推广与示范",即将在七台河市龙山林场实施。龙山林场位于七台河市东南部,距市区18 km,隶属于七台河市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31°11′58″~131°21′48″,北纬45°35′53″~45°45′24″之间。1推广的主要技术及内容1.1种源选择。樟子松选用2年生苗木,沙棘选用2年生深秋红大果沙棘。优秀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树种——深秋红大果沙棘,是在引进芬兰沙棘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赵文刚 《吉林农业》2011,(11):86-86
围连环夜蛾在我国多有分布,但看见其幼虫的还是很少,因在权威资料中寄主不详,笔者经室内外观察。发现其能够对多种植物的叶片造成危害,但尤其喜欢危害沙棘树的叶片,作者经过长达2年的室内外观察,发现其在辽宁西部每年1代,以蛹越夏及冬,成虫善于飞翔。对沙棘树危害较重,尤其对大果沙棘危害更严重,据统计,一株5年生的沙棘树上有100多头幼虫。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疆吉木萨尔县四个品种大果沙棘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大果沙棘果实营养成分丰富,主要营养素中脂肪含量为1.1%~4.4%,蛋白质含量为1.94%~2.56%,总糖含量为3.6%~11.6%,总酸含量为14.22~23.26g/kg,17种氨基酸含量为1.46%~2.19%,维生素C含量为35.9~228mg/100g。四个供试品种中,新棘1号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2.19%和2.56%。新棘2号可溶性固形物和含糖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7.8%和11.6%。无刺丰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23.26g/kg和228mg/100g。深秋红和新棘1号脂肪含量最高均为4.4%。新棘1号和新棘2号果实属于富硒水果。因此新疆大果沙棘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新疆大果沙棘原浆、籽油及果油呈香物质进行分析,确定其气味特征及产品间相关性,为新疆大果沙棘制品的进一步开发和真伪鉴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对新疆大果沙棘原浆、籽油和果油这3种沙棘主要制品的香气进行研究,表征每种沙棘制品的呈香组分及其香气活度,探究3种沙棘产品的关键香气组分,对其进行归类和分析,明确每种沙棘产品的香气特征,并通过聚类热图和相关性分析初步探究3种沙棘制品的香气组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3种新疆大果沙棘制品共有64种呈香物质,沙棘原浆最多,其次是沙棘果油,沙棘籽油最少;沙棘原浆和果油关键呈香物质以酯类为主,籽油以醇类为主。沙棘原浆与果油的香气特征相似,均以果味和酒味为主,沙棘籽油以果味、花香和油脂味为主。新疆大果沙棘原浆、籽油和果油挥发性成分含量丰富,香气独特。沙棘原浆与果油相关性更高,沙棘籽油与另外两种制品相关性较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沙棘产品深加工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沙棘产业是一项生态效益显著,深加工产品潜力巨大的高效益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沙棘资源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沙棘果富含200多种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中国"圣果"的美誉,在医疗、保健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林口县冬果沙棘"深秋红"品种是由中国国家沙棘研究所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杂交培育成功的新型优良冬果沙棘品种,其特性为极耐干旱贫瘠和严寒,适宜在我国东北地区大面积栽植,是防止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的优选  相似文献   

18.
沙棘是我国北方矿区植被恢复重建采用的主要树种之一。沙棘果实含水量是果实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叶片含水量又影响沙棘的光合生长。因此,对沙棘果叶含水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通过煤矿复垦区沙棘不同林龄与叶位对果叶含水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沙棘果叶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5 a林龄为其变化拐点;果实含水量变化趋势与叶片含水量相反,呈显著负相关。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但降低趋势不明显;林龄为6 a的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最高;大果沙棘果实含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后显著降低的趋势;5 a林龄大果沙棘果实含水量最大。2)低林龄和高林龄的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大果沙棘,中林龄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大果沙棘;大果沙棘的果实含水量均>中国沙棘。3)不同叶位沙棘叶片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方位对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且阳面叶片含水量较阴面高;叶片分布部位对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且上部叶片含水量显著>中下部。同一方位,中国沙棘在上部东南方向叶片含水量显著<大果沙棘,而在下部东南方向则显著>大果沙棘;阴面的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大果沙棘,阳面反之。  相似文献   

19.
在黄土高塬沟壑区的甘肃庆阳南小河沟流域,于2013年秋季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11种、国内杂交沙棘4种,并选用当地中国沙棘1种,共计16个品种进行试验。通过对2014年栽植当年、2015年栽植第2年以及2018年栽植第5年不同沙棘品种分枝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最适应当地气候的是当地中国沙棘,分枝特性最好,树体庞大,适宜进行生态建设利用;原产地与当地气候相关最为悬殊的引进大果沙棘,分枝性能相对较差,但叶多叶大、叶色深绿、果大刺少,可以被当地工业原料林建设选为当家品种;具有中国沙棘、蒙古沙棘(来自俄罗斯)特性的杂交沙棘,分枝性能居中,是生态经济型利用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沙棘根系分布及根瘤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中国沙棘、俄罗斯大果沙棘和蒙古大果沙棘的3个品种为试材,采用根窖法对沙棘的根系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的根系主要分布于0~60cm的土层中。通过调查,发现中国沙棘“中阳”根瘤总数、中根瘤数最多;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金阳”的根瘤总体积、根瘤鲜重、根瘤干重、最大根瘤重、最大根瘤直径、根瘤总氮量最大;蒙古大果沙棘品种“秋阳”大根瘤数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