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蛹虫草液体菌种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蛹中心草菌丝体在21~22℃时较27℃生长更好。观察了蛹虫草菌在8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对家蚕蛹的感染情况,推测高温条件可能破坏蛹体表皮的几丁质,使蛹虫草菌丝体更易于感染家蚕蛹。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了野生冬虫夏草、野生蛹虫草和人工栽培蛹虫草3种常见虫草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的蛹虫草活性成分的种类与野生虫草相同,氨基酸总量高于野生冬虫夏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含量远高于野生蛹虫草,而人工栽培的蛹虫草中微量元素种类也与野生虫草相同,且未检测到对人体有害的Pb和Cr。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完全可以代替野生蛹虫草来进行工厂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虫草素和腺苷含量为指标优化蛹虫草人工栽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提高人工栽培蛹虫草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以虫草素和腺苷含量为检测指标进行蛹虫草优化栽培研究,在采用Cm-1菌株、以20%豆粕为氮源、水料比为1.4的条件下,可获得子实体产量为每瓶42.2 g、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为4.46 mg.g-1的栽培效果,虫草素含量超过了以蚕蛹为寄主的蛹虫草(2.83 mg.g-1),表明植物蛋白完全可以用作栽培蛹虫草的氮源,同时证实采收子实体后的培养基中仍含有大量虫草素,可作为提取虫草素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蛹虫草液体菌种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体在21~22 ℃时较27 ℃生长更好.观察了蛹虫草菌在8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对家蚕蛹的感染情况,推测高温条件可能破坏蛹体表皮的几丁质,使蛹虫草菌丝体更易于感染家蚕蛹.  相似文献   

5.
[目的]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又名北虫草、北冬虫夏草,是一种药(食)用真菌,具有替代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潜力,目前已大规模开发利用;但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仍存在栽培基质配方不佳、子实体形成及优质率不高等问题.[方法]从新疆天山区域采集野生蛹虫草子实体,经分离纯化,筛选出优良菌株,设计不同的人工栽培培养基配方,在恒温培养条件下,明确不同培养基对新疆蛹虫草的子实体生长影响.[结果]不同培养基对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形成发育具有差异性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其它处理对蛹虫草的子实体长度、鲜重、干重、鲜干比、生物转化率,以及每瓶投入、产出和净利润等方面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蛹虫草的菌丝、子实体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处理1(大米培养基,20 9/瓶)和处理10(大米:小麦:水稻壳=6:3:1)表现最好.[结论]蛹虫草人工栽培可使用处理1或处理10配方培养基适宜新疆地区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丰富该地区人工栽培蛹虫草培养基配方,为伊犁乃至新疆大面积人工栽培蛹虫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是一种珍贵的药(食)用真菌,其功效与野生的冬虫夏草相似。目前已对蛹虫草子实体进行了人工栽培研究与示范。为了大规模化对蛹虫草子实体进行人工栽培,需要进行大量优质蛹虫草菌种培养液配备。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优化发酵工艺方面入手,筛选出了最佳的发酵优化条件,提出了蛹虫草菌种培养液发酵生产工艺的关键控制要点,并对蛹虫草菌株种子液发酵生产中菌株活化、接种、液体摇培、发酵罐调试、发酵罐封装灭菌、发酵培养、保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明确的技术要求,为批量制备蛹虫草菌种培养液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随着人工栽培蛹虫草面积逐年扩大,迫切需求大规模培育蛹虫草菌种,尤其是液体菌种来满足日益扩大的再生产的需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pH值、温度、通气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进行液体菌种发酵工艺试验,分析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影响及生物转化率变化情况。通过试验得到人工栽培蛹虫草液体菌种发酵的最佳组合条件。不同处理对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有明显变化,3种因素对蛹虫草的生物转化率影响为:温度通气量pH值,其最优组合为温度20℃、pH值5.5、通气量2 L/min。  相似文献   

8.
蛹虫草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蛹虫草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真菌,具有防癌、抗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目前,在蛹虫草的菌种选育、人工栽培、药理、化学成分等方面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依据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成果,就人工栽培蛹虫草的研究状况展开论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蛹虫草人工栽培和探索蛹虫草产业化发展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容量营养液的培养基、不同柠檬酸铵含量的培养基以及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栽培的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和质量的分析比较,发现培养基营养液、柠檬酸铵含量、光照强度、相对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蛹虫草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培养基中加入40 mL营养液时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及高度最高,培养基中加入1.0 g/L柠檬酸铵蛹虫草子实体产量最高。适宜蛹虫草子实体生长的培养条件是温度20°C、光照强度500 lx、相对湿度70%。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蛹虫草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蛹虫草种植业的收益,进行了以部分培养基替换为菌渣对于蛹虫草生长影响的研究。通过菌渣替代比例及蚕蛹粉添加试验和栽培试验,利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最终确定培养基的最优配方:在添加4g蚕蛹粉的条件下,菌渣替代比例为10%,可以在不影响子实体形态的前提下,缩短栽培时间,降低畸形率,并显著提高蛹虫草的产量,提高蛹虫草种植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种类培养基栽培蛹虫草,以虫草素和腺苷含量为指标,筛选出培养蛹虫草的最优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栽培培养基配方为3号培养基(大米40 g+纯柞蚕蛹),以3号培养基栽培获得的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均为最高,分别达到15 986.3 mg/kg和2176.5 mg/kg,与其它实验组结果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同属异种,主要药用成分与冬虫夏草接近,具有抗炎、抗癌、抗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可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由于野生蛹虫草的资源有限,人工栽培蛹虫草成为发展趋势。该文综述了蛹虫草的人工固体培养、液体培养、蚕蛹培养等栽培方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疆地区蛹虫草栽培实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培养介质进行处理,分析不同培养介质处理对蛹虫草子实体长度、鲜干重、生物转化率以及产量、产值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筛选适宜本地蛹虫草人工栽培介质,以期更好地提高本地区蛹虫草子实体的产出率和优品率。结果表明,不同培养介质处理对蛹虫草的菌丝发育及子实体生长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以组培玻璃圆瓶的表现最好,其蛹虫草的菌丝及子实体生长良好,虫草子实体长度6.50 cm,鲜重12.76 g/瓶,干重2.46 g/瓶,生物转化率最高,为63.8%,净利润2.02元/瓶。因此,组培玻璃圆瓶(内底径6.5 cm,口径6.9 cm,高10.8 cm)可作为蛹虫草人工栽培适宜的培养介质,提高其生产效率和产量,为伊犁乃至新疆地区规模化栽培人工蛹虫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利用聚丙烯薄膜封口培养瓶进行蛹虫草栽培试验,研究培养瓶透气性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生长需要良好的透气性,在蛹虫草发满菌后扎3个直径1 mm的透气孔最有利于蛹虫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探索基质用量和料水比对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产量的影响,为蛹虫草的优质栽培提供依据。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采用单因素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2种分析法,研究基质用量和料水比对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用量和料水比的增加,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的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基质用量为每盒350 g,料水比(质量体积比)控制在1∶1.5时,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质量分数最高,为3.96 mg/g。基质用量和料水比是影响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质量分数的重要因素,当以小麦为主要原料栽培蛹虫草时,小麦用量为每盒350 g,最佳料水比(质量体积比)控制在1∶1.5。  相似文献   

16.
蛹虫草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蛹虫草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蛹虫草作为一种药食两用菌已经被广泛接受。文章从蛹虫草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人工栽培3方面展开论述,为蛹虫草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工栽培蛹虫草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蛹虫草在分类学上与冬虫夏草同归于虫草属,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与冬虫夏草相似,在临床上常替代冬虫夏草入药。蛹虫草具有抗癌、杀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不仅能食用,而且还可制成保健品和药品。由于野生蛹虫草资源极为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人工栽培蛹虫草成为必需。目前,人工栽培蛹虫草已获成功,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归于虫草属。蛹虫草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和冬虫夏草相似,为我国特有的一类珍贵药用真菌。   由于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需要养殖蝙蝠蛾幼虫和特定的生态环境,因此,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难度较大,目前只有一些科研机构在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9.
北蛹虫草,又称蛹虫草。是我国的一种珍贵药用真菌,寄生在昆虫的蛹体上产生子座而得名。近年来,随着人们防病保健意识的增强,各种虫草保健品深受欢迎,天然冬虫夏草因生长期长、产量低,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北蛹虫草以生长周期短,可人工栽培,许多人纷纷进行生产。但由于条  相似文献   

20.
探索基质用量和料水比对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产量的影响,为蛹虫草的优质栽培提供依据。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采用单因素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2种分析法,研究基质用量和料水比对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用量和料水比的增加,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的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基质用量为每盒350g,料水比(质量体积比)控制在1∶1.5时,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质量分数最高,为3.96mg/g。基质用量和料水比是影响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质量分数的重要因素,当以小麦为主要原料栽培蛹虫草时,小麦用量为每盒350g,最佳料水比(质量体积比)控制在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