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研究茶末对育肥猪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体重在30 kg左右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茶末组与饲料组,每组15头,饲养至8月龄每组屠宰3头测定屠宰性能。结果表明:茶末组后腿比例、眼肌面积显著高于饲料组(P0.05),2组的体躯比例接近,茶末组各消化器官重量高于饲料组(P0.05)。说明茶叶有促进猪消化器官发育的作用,对猪瘦肉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雨芹 《中国饲料》2023,(16):126-129
文章旨在分析发酵处理后中草药副产物(发酵复方中药渣制剂)饲料化应用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头初始体重在25?kg左右的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M1、M2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5%和1.0%的发酵复方中药渣制剂,试验为期90?d,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M1、M2组日平均增重(ADG)、末重(FW)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M2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2)屠宰性能:M2组胴体重(CW)显著高于M1组、对照组(P <0.05);M1、M2组背膘厚(Bt)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屠宰率(Sr)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3)经济效益:与对照组、M1组相比,M2组每头育肥猪饲养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28.75%、15.07%。总体而言,发酵复方中药渣制剂能显著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提高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说明中草药副产物的饲料化应用具有可行性,建议添加比例为1.0%。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膨化玉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120头品种、日龄相同,初始体重(66.48±4.67)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基础日粮根据育肥猪的营养需求配制,其中CON组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T1、T2、T3组分别以33.33%、66.67%、100.00%比例膨化玉米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试验为期35?d。结果表明,(1)T1、T2、T3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CON组(P <0.05),CON组育肥猪料重比显著高于T1、T2、T3组(P <0.05)。(2)T1、T2、T3组育肥猪胴体重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CON组(P <0.05),与CON组相比,T1、T2、T3组育肥猪背膘厚度有上升趋势(P <0.10)。(3)与CON组相比,T1、T2、T3组肉样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 <0.05),与CON组相比,T1、T2、T3组肉样红度a*显著提高(P <0.05)。结论 :33.33%、66.67%、100.00%的膨化玉米替代玉米均能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在考...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择大白猪(加×美)二元杂种猪24头(仔猪3~4周龄断奶,保育到8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苜蓿Ⅰ组和苜蓿Ⅱ组,每组8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苜蓿、基础日粮+6%苜蓿,试验期内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对其育肥性能、屠宰测定及肉质品质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苜蓿Ⅰ组能够提高外二元猪育肥效果,苜蓿Ⅰ组和苜蓿Ⅱ组对背膘厚和皮厚也略有降低,添加3%和6%的苜蓿对其他屠宰性能及肉质品质影响不显著(P〉0.05)。由试验结果得出,在毕节高寒地区可以利用添加3%苜蓿比例的饲料对外二元杂交猪进行育肥。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纤维原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32.40±0.27)kg的10周龄育肥猪45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对照组与处理组分别饲喂20%麸皮、20%木薯叶粉和20%豆腐渣的日粮,日粮中非淀粉多糖水平分别为8%、10%和10%,试验持续8周。结果:处理2组18 w育肥猪体重及15~18 w饲料报酬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同时,对照组和处理2组15~18 w和10~18 w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及10~18 w饲料报酬均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与处理1组相比,处理2组育肥猪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处理2组和对照组有机物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对照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处理1组育肥猪粪氮排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氮沉积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2组(P<0.05)。处理2组育肥猪粪中丁酸和戊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1组(P<0.05)。结果:日粮用20%豆腐渣替代麸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大部分养分表观消化率无负面影响,但其提高了粪中丁酸和戊酸含量。 [关键词]纤维|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氮代谢  相似文献   

6.
张兵战 《中国饲料》2021,1(24):111-114
文章旨在评估马铃薯渣对肉牛生长、屠宰及瘤胃指标的影响。试验将72头育肥期平均重量为(393.13±6.26)kg的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头,每6头牛作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马铃薯渣添加水平为0%、15%和30%的日粮16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马铃薯渣组肉牛的日增重显著提高11.25%(P<0.05),而30%马铃薯渣组肉牛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8.19%(P<0.05)。15%马铃薯渣组与对照组和30%马铃薯渣组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由于15%和30%马铃薯渣组饲料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6.19%和12.75%(P<0.05),使这两组的增重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9.77%和24.84%(P<0.05)。15%马铃薯渣组肉牛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30%马铃薯渣组肉牛肌肉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高于15%和30%马铃薯渣组(P<0.05),15%马铃薯渣组肌肉蒸煮损失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0%马铃薯渣组(P<0.05)。15%和30%马铃薯渣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30%马铃薯渣组瘤胃乙酸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添加水平达到30%时降低了肉牛采食量,但综合饲料效率和增重成本,在育肥期肉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15%~30%马铃薯渣具有经济可行性。 [关键词]马铃薯副产物|肉牛|营养价值|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不同饲料配方对放牧合作猪进行生长后期舍饲育肥,研究不同饲料对合作猪育肥性能及其屠宰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45头10月龄放牧的合作猪,分为3组。试验1组和2组分别饲喂45%、35%的正大肥猪料和当地饲料组成的配合饲料,试验3组只饲喂当地饲料。试验末,试验1组日增重分别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提高62.54%、108.64%;试验2组比试验3组日增重提高28.40%。试验1组的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膘厚、脂率显著高于和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5),试验2组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1组的屠宰率和试验2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试验3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育肥效益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但差异不显著。添加一定比例的正大饲料育肥合作猪有效提高了其增重性能、屠宰性能、经济效益,育肥厂可根据增重需求、增重效益及膘厚、脂率等要求添加一定比例正大饲料与当地精粗饲料配合育肥合作猪,育肥期总添加比例应控制在35%~54%。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苏山猪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苏山猪最佳屠宰体重。选用60头30 kg左右的苏山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0头,平均体重分别达到90、100、110 kg时,每组选取3头公猪、3头母猪进行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苏山猪屠宰体重的增加,各组屠宰性能存在较大差异,A组瘦肉率为63.18%,显著高于B、C组(P<0.05);C组板油重、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倒数第3~4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高于A组(P<0.05);3个处理组屠宰率、皮率、骨率以及脂肪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背最长肌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的粗灰分显著高于B、C组(P<0.05);B组肌肉L*值为43.50,显著高于C组(P<0.05),C组pH1 h和pH24 h分别为6.40和5.83,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A、B组。随屠宰体重增长肌肉内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呈下降趋势,其中C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高于B、C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综合考虑,苏山猪的最佳屠宰体重为90 kg左右。  相似文献   

9.
罗坤  杨莹 《饲料研究》2024,(6):31-3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大麦虫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确定大麦虫粉在育肥猪生产中的最适添加比例。试验选择120头健康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育肥猪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育肥猪分别饲喂含有2.5%、5.0%和10.0%的大麦虫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5.0%大麦虫粉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屠宰后肌肉pH24 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和10.0%大麦虫粉组背最长肌中谷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亮氨酸、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大麦虫粉组亮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大麦虫粉组的养殖利润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11.74%。研究表明,适量的大麦虫粉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增加养殖利润,且以5.0%的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种类加工副产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以及猪肉品质的影响,笔者选择24头平均体质量为54 kg的生长育肥猪进行试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绿茶组和乌龙茶组,每组8头猪,饲养周期为84 d。饲养结束时对绿茶组和对照组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对照组日采食量显著高于乌龙茶组(P0.05),且绿茶组和对照组第84天体质量、平均日增体质量均显著高于乌龙茶组,而料肉比均显著低于乌龙茶组(P0.05);血液抗氧化指标分析检测发现,试验28 d时,绿茶组和乌龙茶组中GSH-Px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6 d时,绿茶组和乌龙茶组血清中GSH-Px和T-AO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绿茶组中GSH-Px含量显著高于乌龙茶组(P0.05),绿茶组中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屠宰结果表明,绿茶组平均背膘厚和p H 45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大理石纹评分、剪切力、滴水损失及肉色均优于对照组。在生长育肥猪饲料中添加2%绿茶加工副产物后,其生长性能优于乌龙茶组,并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肌肉组织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约15 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各组猪饲喂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11.84、12.97、14.18 MJ/kg),试验分15~30、31~60、61~100 kg 3个阶段。各阶段换料过渡期为7 d,分别于猪30、60、100 kg时分批屠宰。结果显示,高能量水平日粮可降低猪的瘦肉率和肌肉粗蛋白含量,增加肌内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基因的表达。屠宰体重为30 kg时,低能量组猪的真核起始因子-2B(eIF-2B)、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能量组(P<0.05),真核起始因子-4B (eIF-4B)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中能量组(P<0.05)。屠宰体重为60 kg时,高能量组和中能量组猪的eIF-2B、eIF-4B、eIF-4E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能量组(P<0.05)。屠宰体重为100 kg时,高能量组猪的真核起始因子-4A (eIF-4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能量组和中能量组(P<0.05),低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饲喂不同比例的大薯对生长猪的屠宰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用6头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南定安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1头猪。第I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第Ⅱ组和第Ⅲ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以10%和20%的大薯替代玉米的试验日粮,饲喂28d后,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比例的大薯对生长猪屠宰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肉质性状中,大薯添加量对肌肉p H与滴水损失率差异显著(P0.05),而对生长猪肌肉剪切力、熟肉率、肉色和大理石纹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用大薯部分替代玉米作为饲料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樊平  颜邦斌 《中国饲料》2021,1(14):57-60
文章旨在评估中草药添加剂对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猪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免疫力的影响。试验将450头平均体重为(20.63±0.51)kg的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对照组为健康猪只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T1和T2组猪经鼻接种500个基因组单位的PRRS病毒并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和200 mg/kg中草药添加剂,试验为期6周。结果:T1组猪第3周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第6周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T2组(P<0.05)。对照组猪0~3周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在4~6周时,T1组平均日增重最低(P<0.05),整个试验期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T1组(P<0.05)。在0~6周时,T1组饲料效率最低(P<0.05)。T1组干物质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T2组(P<0.05),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组(P<0.05)。对照组与T2组血液IgG和IL-6浓度显著高于T1组(P<0.05)。T2组CD3与CD8比值显著高于T1组(P<0.05),同时T2组CD4与CD8比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组(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日粮添加200 mg/kg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改善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猪的饲料效率、养分消化及免疫力。 [关键词]中草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免疫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马铃薯淀粉对育肥猪胴体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用300头体重为55.10±2.55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60头,分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头;对照组育肥猪饲喂不添加马铃薯淀粉的配方饲料;A组、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 g/kg、20 g/kg、30 g/kg、40 g/kg的马铃薯淀粉;整个试验为期45 d;试验结束后对猪只进行屠宰,对其屠宰率、平均背膘厚、体直长、体斜长和眼肌面积进行测量;结果显示,C组和D组猪的屠宰率显著高于A组、B组和对照组(P<0.05);C组和D组猪的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A组、B组和对照组(P<0.05);D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综上所述,40 g/kg马铃薯淀粉组育肥猪的胴体特征优于其他组别。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苏山猪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苏山猪最佳屠宰体重。选用60头30 kg左右的苏山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0头,平均体重分别达到90、100、110 kg时,每组选取3头公猪、3头母猪进行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苏山猪屠宰体重的增加,各组屠宰性能存在较大差异,A组瘦肉率为63.18%,显著高于B、C组(P0.05);C组板油重、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倒数第3~4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高于A组(P0.05);3个处理组屠宰率、皮率、骨率以及脂肪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背最长肌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的粗灰分显著高于B、C组(P0.05);B组肌肉L~*值为43.50,显著高于C组(P0.05),C组pH_(1 h)和pH_(24 h)分别为6.40和5.83,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A、B组。随屠宰体重增长肌肉内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呈下降趋势,其中C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高于B、C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综合考虑,苏山猪的最佳屠宰体重为9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6.
选用48头平均体重约2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含高蛋白木薯饲料(0,20%,30%,40%)的4种日粮,进行为期81天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时,每重复组选1头体重相近的猪进行屠宰测定,研究高蛋白木薯饲料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高蛋白木薯饲料提高了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其中含30%高蛋白木薯饲料日粮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在试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I、组(20%)和Ⅲ组(40%)高8.05%(P<0.05)、4.72%(P>0.05)和4.86%(P>0.05),耗料增重比分别比对照组I、组和Ⅲ组低5.04%、2.88%和3.96%;日粮中高蛋白木薯饲料含量对生长猪屠宰率、胴体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猪日粮中高蛋白木薯饲料的比例以3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断奶仔猪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采用2种类型的饲料对60头35日龄断奶的仔猪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分为2组,即颗粒饲料组和粉状饲料组,每组三个重复,经3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饲料组仔猪体质量每日增加数、日头均耗料量明显高于粉状饲料组(P〈0.05),且颗粒饲料组的经济效益要高于粉状饲料组,而饲料转化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颗粒饲料比粉状饲料更适合饲喂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青贮饲料对鹅早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鹅日粮中适宜的玉米青贮饲料添加量,并观察添加大量玉米青贮饲料对鹅肠道结构的影响。选用28日龄、健康的浙东白鹅母鹅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29~56日龄,对照组饲喂配合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配合饲料和玉米青贮饲料混合物,玉米青贮饲料的比例分别为30%、40%、50%;57~80日龄4个组均饲喂配合饲料。结果表明:80日龄时,对照组、30%组的体重、屠宰重、半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高于50%组(P<0.05),30%组全净膛重高于50%组(P<0.05),30%组的胸肌重高于40%组(P<0.05);29~56日龄,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玉米青贮饲料会增加日平均采食量(P<0.05),50%会降低平均日增重(P<0.05),40%、50%会降低耗料增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50%组空肠、盲肠隐窝深度降低(P<0.05),直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提高(P<0.05),空肠、盲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均增加(P<...  相似文献   

19.
对80 kg、90 kg和100 kg3个体重段可乐猪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胴体品质方面,可乐猪屠宰率以100 kg组最高,为69.70%并显著高于80 kg和90 kg组;瘦肉率以80 kg组最高,为53.34%,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90 kg体重段的胴体品质较好。体组分比率方面,除肺脏100 kg组显著高于80和90 kg组外(P〈0.05),其他脏器随体重增加变化不显著,头重率和板油率呈现增加趋势,且可乐猪100 kg组头重率为7.45%,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肉品质方面,除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外其他指标均随屠宰体重呈现趋势性变化,表现出100 kg组测定结果优于80 kg和90 kg组。可见,可乐猪的胴体品质及肉质受屠宰体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宋民冬  刘琛 《中国饲料》2022,1(10):44-47
文章旨在研究亚麻籽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96头初始体重(96±1.3)kg相近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3%、6%、9%的亚麻籽,试验为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6%、9%亚麻籽组育肥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3%、6%、9%亚麻籽组育肥猪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3%、6%、9%亚麻籽组育肥猪血清中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3%、6%、9%亚麻籽组胴体重、瘦肉率、胴体直长数据显著提高(P<0.05)。(4)除去饲料成本,各组毛利润分别为660.4、769.5、775.6、744.5元。由此可见,育肥猪饲养中亚麻籽的适宜添加量为6%。 [关键词]亚麻籽|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