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喀斯特地区奶牛泌乳后期营养需求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喀斯特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随机分组饲养试验,研究喀斯特地区泌乳后期奶牛营养需求模型.结果表明,DM(kg)=0.0866 W0.75 0.42FCM;NEL(kJ)=430.6 W0.75 FCM×3138 △W×25104:DCP(g)=3.139 W0.75 M×CP%/0.60 △W×325;Ca(g)=0.0877 W 4.5×FCM;P(g)=0.0539W 3×FCM.各项常规营养指标维持需要量均略高于<中国奶牛饲养标准>(NY/T 34-2004).  相似文献   

2.
选择喀斯特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随机分组饲养试验,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泌乳中期奶牛营养需求模型。结果表明:DM(kg)=0.0850W0.75 0.45FCM (1.5296 0.003714)×△W;NEL(kJ)=403.61W0.75 FCM×3138 △W×25104 2.51×(18-T)W0.75;DCP(g)=3.08W0.75 M×CP%/0.60 △W×325;Ca(g)=0.0752W 4.5×FCM △W×20;P(g)=0.0475W 3×FCM △W×13。各项常规营养指标维持需要量均略高于中国《中国奶牛饲养标准》(NY/T34-2004)。  相似文献   

3.
选择贵州喀斯特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其中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末期及干奶期的奶牛各12头.将每个泌乳阶段的12头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记录试验牛的日采食量、日产奶量、试验期间体重变化等数据.根据营养学原理,利用EXCEL回归分析,研究奶牛的维持需要量,构建营养需求模型.研究发现:DM(kg)=0.084 5W0.75+0.425FCM+(1.529 6+0.003 714×BW)×△WNER(kJ/d)=[424.40+2.5x(18-T)]Wa0.75+3 138×(0.4M+15×F%×M)+3 138K1×△WDCP(g/d)=3.20W0.75+M×DCP%,0.60+K2×△WCa(g/d)=0.072 5W+4.5×(0.4M+15×F%×M)+△W×20P(g/d)=0.050 513W+3×(0.4M+15×F%×M)+△W×13  相似文献   

4.
选择喀斯特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随机分组饲养试验,研究喀斯特地区泌乳后期奶牛钙、磷营养需求模型。结果表明:Ca(g)=0.0877W+4.5×FCM;P(g)=0.0539W+3×FCM。两项营养指标维持需要量均略高于中国奶牛饲养标准(NY/T34-2004)。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处于泌乳盛期的1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和体质量等因素,将试验牛分为习用日粮组(对照组,采用当地养殖户饲喂的习用日粮)、标准日粮组和高日粮组,标准日粮组和高日粮组进行2×2因子交叉饲养试验.试验牛的日粮由苜蓿、野草、稻草和精料组成,其中标准日粮组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量按<中国奶牛饲养标准>(NY/T34-2004)的推荐量100%供给,高日粮组的供给量是饲养标准推荐量的120%.饲养试验共进行2期,每期正式期15 d,预试期7 d.通过试验研究,得到喀斯特地区奶牛盛期能量和蛋白质需求模型:NER盛期(kJ)=1.209 7(356 W0.75×k) M×(0.4 15×Fat)×3 138 △W×6.56×3 138CPR盛期:1.342 8(4.6W0.75×k) (M×MPR/0.6)/(3/4.6) 250△W/(3/4.6)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刚进入产蛋中期(23周龄)、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三穗母鸭324只,采用3×3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随机分为9组,分别饲喂相对应不同ME、CP及Ca梯度水平日粮,代谢能(ME)水平分别为10.50、11.00、11.50 MJ/kg;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17.00%、18.00%、19.00%;钙(Ca)水平分别为2.80%、3.30%、3.80%。结果表明:产蛋中期(23~37 W)三穗鸭ME、CP和Ca需要量分别为ME(k J/d)=801.12BW~(0.75)+65.69△W+10.87E;CP(g/d)=2.61BW~(0.75)+8.58△W+0.27E;Ca(g/d)=0.27BW~(0.75)+0.08△W+0.05E,该阶段三穗鸭的ME、CP和Ca维持需要分别是:801.12 k J/BW~(0.75)、2.61 g/BW~(0.75)和0.27 g/BW~(0.75),该阶段日粮中ME、CP和Ca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0.98 MJ/kg、18.17%和3.47%。  相似文献   

7.
刘镜  杨正德 《饲料广角》2007,(21):31-33
选用处于泌乳盛期中国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随机分组设计,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期、体重等因素,将试验牛分为试验1组(对照组,采用当地惯用日粮饲喂)、2组和3组。其中试验2组和3组进行2×2因子交叉饲养试验。试验牛的日粮由苜蓿、野草、稻草和精料组成,其中一组能量的供给量按饲养标准的推荐量供给,另一组的供给量是饲养标准推荐量的120%。饲养试验共进行2期,每期正式期15d,预试期7d。通过试验得到喀斯特地区奶牛小区饲养能量、蛋白质与钙、磷供应平衡模式:NER盛期(KJ)=1.2097(356W0.75×k) M×(0.4 15×Fat)×3138 △W×6.56×3138。  相似文献   

8.
樱桃谷肉鸭对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本研究采用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测定樱桃谷内鸭对能量和粗蛋白质的需要量。结果表明,樱桃谷肉鸭的平均维持代谢能(MEm)和维持粗蛋白(CPm)的需要量是:1~21日龄MEm=925.8 KJ/W~(0.75)/d,CPm=10.2g/W~(0.75)/d:21~49日龄MEm=884.5 KJ/W~(0.75)/d,CPm=8.2g/W~(0.75)/d。平均每克增重所需代谢能和粗蛋白质:1~21日龄分别为10.1 KJ,0.2 g:22~49日龄分别为23.9KJ,0.3g。故樱桃谷肉鸭每日代谢能总需要量(Y_(ME))和粗蛋白质总需要量(Ycp)可按下列公式推导:对于1~21日龄:Y_(ME)=925.8W~(0.75)+10.1△W(KJ/d);Ycp=10.2W~(0.75)+0.20△W(g/d);对于22~49日龄:Y_(ME)=884.5W~(0.75)+23.9△W(KJ/d);Ycp(?) .2W~(0.75)+0.29△W(g/d)。式中,W~(0.75)为肉鸭代谢体重(单位kg),△W为日增重/单位g)。试验结果显示,日粮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鸭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应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杜泊羊×本地寒羊F1代育肥期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结果表明:杜泊羊×本地寒羊F1代育肥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DE(MJ/d)=0.277W0.75+0.0691ADG(R2=0.936)ME(MJ/d)=0.169W0.75+0.0565ADG(R2=0.953)杜泊羊×本地寒羊F1代育肥羊粗蛋白和可消化蛋白需要量分别为:CP(g/d)=2.762W0.75+0.755ADG(R2=0.995)DCP(g/d)=1.864W0.75+0.527ADG(R2=0.959)  相似文献   

10.
西藏农区反刍家畜体格较小,不及内地牛、羊体质量的1/2。对牛、羊各主要物质代谢进行了测定分析后,发现P的沉积量较少,仅为(0.090 1±0.075 0)g/W0.75.d。因海拔高度的升高,引起的血液TCO2和血液CaO2的量降低。采用理论与实际测试相结合,总结出各值与大气压的关系,即,TCO2(mmol/L)=0.01×CO2结合力(CO2CP)(mmol/L)×大气压(kPa);CaO2(mL/dL)=0.002 7×大气压+1.366 8×Hb(g/dL)-1.386 9×Hb(g/dL)×exp(-0.043×大气压);尿P(mg/d)=血磷阈值(mmol/L)×正常TCO2(mmol/L)-高原TCO2(mmol/L)×95%×31(P原子量)×17.37%×每天尿量(0.069 3×W0.75)/正常TCO2(mmol/L),并对各式进行了理论阐述。此式能较合理地反映高原环境下反刍家畜Ca、P的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1.
1蛋白质需要量1. 1成母牛维持需要量(根据母牛的体重计算)粗蛋白维持需要量(克)=4.6×W0.75 可消化粗蛋白维持需要量(克)=3×W0.75 小肠可消化粗蛋白维持需要量(克)=2.5×W0.75W-体重(kg)  相似文献   

12.
选择18头健康、体重(183.58±7.89)kg的6月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生长牛,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尼龙袋试验,研究了7~10月龄生长牛的蛋白质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日粮的粗蛋白质对7~10月龄生长牛的消化率、沉积率和瘤胃降解率分别为75.93%、35.28%和56.28%。生长牛在7~10月龄时的维持粗蛋白质需要量为6.46 g/kgW0.75.d,增重的粗蛋白质需要量为463.42 g/kg。生长牛在7~10月龄时期,其粗蛋白质需要量(RCP,g/d)、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RDCP,g/d)和瘤胃降解蛋白质需要量(RDP,g/d)可按下式计算:RCP=6.46W0.75+463.42△W;RDCP=4.91W0.75+351.87△W;RDP=2.76W0.75+198.04△W。  相似文献   

13.
鲁禽3号麻鸡能量需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鲁禽3号麻鸡的最佳能量需要,选用1日龄健康雏鸡1 080只,公母各1/2,随机分成9组,按不同营养水平饲喂,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鸡各20只。试验分为一期(0~5周龄)、二期(6~10周龄)和三期(11~13周龄)3个试验期,利用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鲁禽3号麻鸡能量需要量(MEI)可按下式估算:一期:MEI=(6 750.7 W0.75-69.2)△W 10.96 W0.75二期:MEI=(221.4-2 020.1 W0.75)△W 3.89 W0.75三期:MEI=(122.4-572.1 W0.75)△W 3.53 W0.75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NRC(1998)猪营养需要模型 ,进而建立我国生长肥育猪营养需要模型 ,本试验选用华南地区杜× (大×长 )生长肥育猪 ,测定其在20~100kg 的生产性能、无脂瘦肉生长速度 ,并预测其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 :①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为737g/d、1883g/d和2.56:1。②采用剥离胴体瘦肉实测的胴体无脂瘦肉生长速度为288g/d ,采用胴体指标估测的值为285g/d和292g/d。③用实测的无脂瘦肉生长速度建立了赖氨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 :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 (mg/d )=7652.7059 +115.36W +1.1718W 2-0.01882W3+36W0.75。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试验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及氮代谢规律,选用144日龄、体重相近[(14.57±0.32)kg]的崂山奶山羊断奶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能量、纤维、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粗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5%、13.2%和15.8%的3种饲粮。结果表明:15.8%组试验羊具有最高日增重120.86 g/d,极显著高于10.5%组(105.49 g/d),试验羊每增重1 g需要粗蛋白质0.36 g/d。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析因公式分别为RCP=3.27 W0.75+0.38△W、RDCP=2.43 W0.75+0.27△W,沉积蛋白=1.24W0.75+0.12△W[RCP为粗蛋白质需要量(g/d),RDCP为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g/d),W0.75为代谢体重(kg),△W为平均日增重(g/d)]。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旱养模式黑番鸭为素材,通过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结合,运用综合法和析因法研究了日粮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梯度水平对育雏期(0~21 d)生长性能的影响及该阶段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的需要量。每个试验阶段均采用3×2因子试验设计,育雏期选用体重(50.81±1.33)g差异不显著(P0.05)的0日龄黑番鸭苗3 000羽,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50、12.10、12.70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9%、20%。结果表明:日粮ME12.70 MJ/kg、CP 20%组日增重最高,采食量、料肉比最低,钱肉比低,生产效果好,经济效益高。得出旱养模式黑番鸭(0~21 d)日粮代谢能及粗蛋白质需要:ME(kJ/d)=244.15BW~(0.75)+22.60△W,CP(g/d)=1.53BW~(0.75)+0.29△W,该阶段日粮ME和CP适宜水平为12.09 MJ/kg、19.48%。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NRC(1998)生长模型的参数对中国杜×长×大生长育肥猪的适用性并确定其氨基酸需要量,试验选用体重约20kg的杜×长×大公猪和母猪各27头,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了20~35、35~50、50~80、80~100kg阶段猪的生长性能、无脂瘦肉生长指数,并预测其氨基酸需要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的全期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分别为782、2147g/d和2.739;试验猪全期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为312.1g/d;体蛋白沉积动态模型为公猪Y(g/d)=74.588 1.5375BW-0.0104BW2(R2=0.9085);母猪Y(g/d)=77.753 1.4617BW-0.0119BW2(R2=0.8375);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为公猪Y(mg/d)=8951 184.5BW-1.25BW2 36BW0.75;母猪Y(mg/d)=9330 175.4BW-1.43BW2 36BW0.75。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基本一致29日龄织金白鹅270只,采用3×3因子正交试验设计,试验鹅随机分为9组,分别饲喂不同能量和粗蛋白水平日粮(共9组),代谢能(ME)水平分别为10.53、11.72 MJ/kg和13.20 MJ/kg,粗蛋白(CP)为14.0%、15.5%和17.0%。结果表明,5~10周龄织金白鹅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ME=579.47BW~(0.75)+45.76△W,CP=2.43BW~(0.75)+0.52△W。该阶段织金白鹅的能量(ME)和粗蛋白(CP)维持需要分别是:579.47 k J/BW~(0.75)和2.43 g/BW~(0.75),该阶段日粮中ME和CP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1.71 MJ/kg和15.18%。  相似文献   

19.
选用32只哺乳羔羊(公母各半),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及屠宰试验等手段研究其能量需要量。结果表明:①全哺乳期和补饲期羔羊每日的代谢能采食量(MEI)分别为678kg和707W~(0.75)KJ。羔羊对母乳能量的消化率为97.65%,代谢率为96.90%,对补饲日粮的能量消化率为68.09%。②为满足羔羊正常生长的能量需要,哺乳羔羊自25~30日龄开始补料。每天代谢能补饲量可用公式估计:即ME_补=1546.8+15.45X—1256X~(0.2311)e~(-0.00176x)(X:日龄;ME_补:KJ/天)。③羔羊全哺乳期和补料期每日的维持代谢需要能量分别为457和489W~(0.75)KJ,增重效率(Kpf)分别为0.710和0.656。羔羊的代谢能总需要量(MER)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全哺乳期:MER=457W~(0.75)+7239△W或:MER=457W~(0.75)+NEg/kpf(NEg=5151.6△W+0.700W—2.975;kpf=0.710)。补料期:MER=489W~(0.75)+11682△W或:MER=489W~(0.75)+NEg/kpf(NEg=7652△W+0.286W—0.873;kpf=0.656)式中:MER:KJ/天;W~(0.75)和W:kg;△W:kg/天。  相似文献   

20.
选择20只5月龄(平均体重36.10 kg±0.41 kg)杂交公绵羊,随机分成4个处理,分别为自由采食组、限饲80%组、限饲60%组和限饲40%组.所有试验羊饲喂同种颗粒饲料,代谢笼单笼饲养,以确定杂交绵羊能量、蛋白质需要量与代谢规律.研究得出舍饲育肥期杂交肉用绵羊建议营养量及干物质采食量、粗蛋白采食量、消化能、代谢能与代谢体重、日增重间的回归关系:DMI(g/d)=58.179 W0.75+3.564/△ W-68.429 (R2=0.968,n=20,P<0.05)CPI(g/d)=7.953 W0.75+0.487△ W-9.355 (R2=0.972,n=20,P<0.05)DE(MJ/d)=0.775 W0.75+0.035△ W-1.038 (R2=0.969,n=20,P<0.05)MEI(MJ/d)=0.636 W0.75+0.029 △ W-0.854 (R2=-0.953,n=20,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