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鲜食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以23份鲜食大豆种质为材料,对其标准荚产量、鲜荚产量与11个主要农艺性状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筛选出影响鲜食大豆标准荚产量和鲜荚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鲜食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标准荚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依次为:单株有效荚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重>双粒荚果数>...  相似文献   

2.
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与鲜荚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气候条件下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方法]以江苏省南通市引进的7个推广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9个农艺性状与鲜荚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主茎节数>生育期>分枝数>鲜百率重>株高>多荚百分率>标准荚数>出仁率。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是影响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的主要因素,而出仁率、标准荚数、多荚百分率对产量影响则较小。[结论]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主茎节数、生育期对鲜荚产量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普通型日本菜豌豆×半无叶型菜豌豆宝菜2号”后代株系的株高(x1)、分枝数(x2)、糖度(x3)、单株荚数(x4)、双荚率(x5)、单株粒数(x6)、鲜百粒重(x7)、鲜荚产量(y)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对鲜荚产量均有直接正向效应,其相对重要性排序为单株粒数>鲜百粒重>单株荚数>分枝数>株高>糖度>双荚率,其中各个农艺性状对鲜荚产量的直接效应中单株粒数最高,鲜百粒重次之。间接效应中单株荚数通过单株粒数对鲜荚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综合各影响因素,在选育半无叶型菜豌豆时应注意各农艺性状指标的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的2个菜用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在上海温室冬播、大田春播和黑龙江安达春播,并对不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荚数、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荚重、鲜百粒重、单株荚数和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冬播营养生长期长于北方春播、长于上海春播,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以北方春播最长,上海温室冬播的不同生育阶段变异系数大。上海冬播比春播大豆表现株高矮、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少,而北方春播表现最高。上海冬播比春播在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鲜百粒重、单株鲜荚重、鲜荚产量等性状上低,北方春播最高;不同栽培方式间这些性状和产量差异显著。品种间分枝荚数、鲜百粒重、单株鲜荚重、鲜荚产量差异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8个鲜食大豆品种的10个性状进行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主要载荷因子,并构建与鲜荚产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方程。[方法]通过对8个鲜食大豆品种10个有关性状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了与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相关的性状。[结果]经主成分分析挑选出单株荚重、百粒重、单株荚数3个主要因子与鲜食大豆产量关系密切,并证明与鲜食大豆产量呈线性关系,可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鲜食大豆产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结论]单株荚重、百粒重、单株荚数3个性状主要影响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其数学表达方程为y=816.732+4.145X6-0.718X8-0.985X9(X6:单株荚重,X8:百粒重,X9:单株荚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菜用大豆“绿75”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二铵能有效地增加分枝数、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小区产量。每公顷45万株的密度可提高单株荚数,但百粒重降低。不同因素间互作效应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和45万株密度,能增加单株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每公顷在22.5万 ̄45万株,施用磷肥能有效地提高单株的主茎荚数和单株总荚数。在施肥量相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钼肥对鲜食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选用鲜食大豆品种日本青(A1)、抚鲜3号(A2)、辽鲜1号(A3)、沈鲜3号(A4)、台292(A5)等4个鲜食大豆品种,在R6至R7期测定四种不同施钼处理下不同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指标,考察施钼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施钼增加了鲜食大豆的三粒荚数、单株鲜荚重、百粒鲜重及鲜荚产量,但降低标准荚数,对鲜食大豆鲜荚的长、宽影响不大;施钼提高鲜食大豆蛋白质含量,而对脂肪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试验同时表明鲜食大豆的适口性是由品质性状决定,鲜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硬度呈正相关,脂肪含量与糯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鲜食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5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试汇总结果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8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大豆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单株荚重>鲜籽百粒重>单株荚数>分枝数>每千克标准荚数>全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在育种和栽培过程中,较高的单株荚重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夏播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夏播大豆的6个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与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单株粒数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株高、单株荚数、总分枝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6个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顺序依次为: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数>有效分枝数>株高>单株荚数。大豆育种,注重选育生育期适中、百粒重大、单株荚数、粒数、有效分枝数多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鲜食大豆鲜子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江苏省6个鲜食大豆新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标准荚个数百分率、单株荚重、每千克标准荚数、标准荚重量百分率、鲜百粒重、出仁率、初花期花叶病病指、花荚期花叶病病指、鲜荚产量13个主要性状与鲜子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子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荚重标准荚个数百分率标准荚重量百分率鲜荚产量出仁率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每千克标准荚数分枝数花荚期花叶病病指初花期花叶病病指鲜百粒重。  相似文献   

11.
对河南省大豆的6个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与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单株粒数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株高、单株荚数、总分枝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6个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顺序依次为: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数>有效分枝>株高>单株荚数.大豆育种,应注重选育生育期适中、百粒重大、单株荚数、粒数、有效分枝多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奚广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694-2696
取20个品种,运用灰色育种理论,采取点关联度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大豆产量的各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产量与产量各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分枝数>节数>株高,说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粒数,粒数越多,产量越高;其次是单株荚数、百粒重,荚数多,百粒重越高,产量越高;分枝数、节数、株高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夏大豆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株高>生育期>荚粒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对夏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粒重,影响较大的是株高和生育期,影响中等的是荚粒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影响较小的是有效分枝和单株荚数,为夏大豆育种和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相关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8个鲜食大豆品种的10个性状进行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主要载荷因子,并构建与鲜荚产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方程。[方法]通过对8个鲜食大豆品种10个有关性状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了与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相关的性状。[结果]经主成分分析挑选出单株荚重、百粒重、单株荚数3个主要因子与鲜食大豆产量关系密切,并证明与鲜食大豆产量呈线性关系,可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鲜食大豆产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结论]单株荚重、百粒重、单株荚数3个性状主要影响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其数学表达方程为y=816.732+4.145X6-0.718X8-0.985X9(X6:单株荚重, X8:百粒重, X9:单株荚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熟期的鲜食大豆品种在成都地区种植的最适宜播期,以及在不同播期下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通过对13个鲜食大豆品种播期、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上的比较,选择适宜成都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结果表明:①不同播期对同一品种的主茎节数、分枝数、标准二粒荚长和宽影响较小,对株高、单株荚数、单株荚重、标准荚率、百粒鲜重、...  相似文献   

16.
对 9个春播菜用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荚粒形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5组变量进行典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没有找到相关显著的典范变量;其余变量之间均存在相关极显著的典范变量;各对典范变量之间起主导作用的性状因子不尽相同.影响品质性状的生育期性状组合中,出苗至结荚天数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出苗至鼓粒天数与籽粒异黄酮含量呈负相关.影响品质性状的农艺性状组合中,结荚高度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茎粗、一次分枝数与籽粒淀粉含量呈负相关;荚长与籽粒淀粉含量呈正相关;粒长与籽粒异黄酮含量呈正相关;粒宽与籽粒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影响产量性状的生育期性状组合中,出苗至结荚天数与单株鲜荚数呈正相关,而与单株鲜粒重呈负相关.影响产量性状的农艺性状组合中,株高、一次分枝数均与单株鲜荚数呈负相关;荚长与单株鲜荚数、单株鲜荚重呈正相关;荚宽与单株鲜荚数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于赣州地区栽培的鲜食大豆品种,以12个鲜食大豆品种为材料,开展了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绿宝石2号、宏瑞大豆王、苏育3号、辽鲜二号、互信千斤王和日本大青产量要比对照75-3高,产量增幅在4.62%~34.73%,其中绿宝石2号产量最高,达8 546.71 kg/hm2。有效分枝数、单株总荚数、饱荚数、饱荚率、多粒荚率、单株粒数等农艺性状均以绿宝石2号最多,因此绿宝石2号可作赣南地区优先推广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浙农20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202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23002,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佳等特点。区试平均生育期79.4 d;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28.2 cm,主茎节数7.7节,有效分枝数3.3个;单株有效荚数29.1个,标准荚率72.6%,标准二粒荚荚长5.5 cm、荚宽1.5 cm,平均每荚粒数2.0粒;鲜百荚重304.3 g,鲜百粒重79.2 g;籽粒椭圆形,种皮淡绿色,子叶黄色,口感香甜柔糯。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和SC18株系,感炭疽病。2020—2021年浙江省鲜食春大豆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836.8 kg; 2022年生产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60.0 kg,适宜在浙江及周边地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分枝性状(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节数、分枝粒数、分枝粒重)与产量、农艺性状间的相关程度,以及各性状间相互影响的主次关系,选取两个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在不同株距下进行了本试验,运用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类型大豆品种分枝性状均与主茎节数、主茎3粒荚、主茎粒数、主茎粒重、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亚有限生长型大豆分枝性状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呈负相关,无限生长型大豆分枝性状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呈正相关,均没达到显著相关。(2)无限生长型大豆农艺性状与分枝性状关联度依次为: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主茎节数﹥主茎粒重﹥主茎粒数﹥主茎3粒荚﹥主茎4粒荚﹥主茎1粒荚﹥主茎2粒荚﹥株高﹥小区产量﹥百粒重;分枝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分枝数﹥分枝粒重﹥分枝粒数﹥分枝节数﹥分枝长度。(3)亚有限生长型大豆农艺性状与分枝性状关联度依次为: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主茎3粒荚﹥主茎粒数﹥主茎粒重﹥主茎节数﹥主茎4粒荚﹥主茎2粒荚﹥主茎1粒荚﹥株高﹥小区产量﹥百粒重;分枝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分枝节数﹥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粒重﹥分枝粒数。(4)在黑龙江省育种选择时应根据结荚习性不同而有所侧重,农业生产应依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早熟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对鲜食产量性状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及其决定系数,为鲜食蚕豆品种选育过程中相关优良性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份早熟鲜食蚕豆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与2个鲜食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单株粒数、实荚数、成荚节数、鲜籽粒百粒重、鲜荚宽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8.57%、19.56%、18.56%、17.51%、17.39%,其可选择性较强,可通过育种、栽培等方式获得较大程度的改善;2个产量因素中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鲜豆米产量鲜荚产量。相关性及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枝数、成荚节数、实荚数、单株粒数与鲜荚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出米率与鲜豆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鲜荚产量、鲜豆米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枝数、实荚数对鲜荚产量的直接作用为正向,且相关系数为极显著正相关,品种选育时,应结合各因素直接、间接作用的重要性,着重2因素的选择;出米率是影响鲜豆米产量的直接因素。【结论】在云南地区早熟鲜食蚕豆的选育过程中,鲜荚产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应以其为主要育种目标,并以有效枝数、实荚数为主要参考性状,协同成荚节数、单株粒数进行选择;以鲜豆米产量为育种目标时,应在鲜荚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中,以出米率为主要性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