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于一系列生猪产业扶持政策效果的显现。2020年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不断增长。消费方面,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有抑制作用,之后消费恢复。价格方面,2020年初价格达到第一波高峰,8月份价格再次上涨,12月份价格上涨趋势明显。预估2021年,生猪产能继续恢复,猪肉供销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权威发布     
正发改委:生猪产能逐步恢复下半年猪肉供给有保障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853万吨,同比下降1.3%,其中猪肉产量2473万吨,下降3.9%。生猪存栏40203万头,同比减少3.7%;生猪出栏31959万头,同比减少4.4%。去年12月以来,随着猪肉价格上涨,养猪利润连续6个月上升。受夏季生猪消费需求减少影响,6月份生猪出栏价格出现回落,养殖生猪头均利润573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存栏下降,产量略有增加,生猪养殖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益亏损。鲜冷冻猪肉出口、进口均减少;加工猪肉出口、进口均增加;活猪出口减少;猪杂碎出口量、进口量均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2006年上半年生猪和猪肉价格下跌;产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大于销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小于生猪价格下降幅度。国内城镇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加。  相似文献   

4.
猪肉     
2006年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存栏下降,产量略有增加,生猪养殖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益亏损.鲜冷冻猪肉出口、进口均减少;加工猪肉出口、进口均增加;活猪出口减少;猪杂碎出口量、进口量均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2006年上半年生猪和猪肉价格下跌;产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大于销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小于生猪价格下降幅度.国内城镇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加.  相似文献   

5.
2018年,山东省生猪价格呈现"短时走高—快速回落—深度探底—季节性回升—强势抬升—承压回落"的走势,全年活猪平均售价12.39元/kg,同比降低16.06%。2019年,生猪产业受能繁母猪存栏、仔猪存栏、出栏体重、饲料销量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其产能呈现回缩态势。本文结合非洲猪瘟、猪肉进口、收储和猪肉消费等因素分析,对2019年生猪价格走势作出了预判,认为2019年在产能收缩、消费平稳、进口猪肉数量可控的背景下,生猪价格有望大通道向上,至年末达到高点,预计均价运行区间在13~20元/kg之间,比2018年均价保守估计上涨20%左右。  相似文献   

6.
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从2019年三季度开始走高,成为一年多来百姓关注的热点。为了推动猪肉价稳步回落,北京生猪产能正逐步恢复。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生猪年末存栏32.2万头,同比增长近1.5倍,生猪产能实现恢复性增长。2020年,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北京市生猪产业优化提升发展和保障猪肉市场稳定供应工作方案》要求,着力推进生猪产能恢复和产业优化升级。在相关恢复养殖政策带动下,本市生猪养殖规模出现明显增长。截至2020年末,全市生猪存栏达到32.2万头,同比增加19万头,增长143.9%,已恢复至2018年存栏水平的七成。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殖技术》2006,(17):39-46
2006年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存栏下降,产量略有增加,生猪养殖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益亏损。鲜冷冻猪肉出口、进口均减少;加工猪肉出口、进口均增加;活猪出口减少;猪杂碎出口量、进口量均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2006年上半年生猪和猪肉价格下跌;产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大于销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小于生猪价格下降幅度。国内城镇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加。  相似文献   

8.
2020年我国生猪产能稳步恢复,2020年年末生猪存栏40 650万头,同比增长31.0%;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4 160万头,同比上涨33.35%。截止2020年年末我国的生猪存栏已经恢复到了正常年份的95%,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恢复到了正常年份的92%。价格方面,2020年生猪价格呈现高位波动态势,生猪月度平均价格为33.82元/kg,同比上升58.78%;猪肉月度平均价格为52.23元/kg,同比上升53.83%。预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存栏量恢复正常年份水平,生猪价格步入下行区间,猪肉进口将有较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9.
《今日畜牧兽医》2005,21(6):43-44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生猪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养殖热情较高,生产效益显著。鲜冷冻猪肉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加工猪肉出口、进口均增加;活猪出口减少;猪杂碎出口、进口都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2005年第一季度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销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略大于产区,猪肉价格涨幅低于生猪价格上涨幅度。全球猪肉产量增加,价格上涨。1我国猪肉生产形势分析1.1生猪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保持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今年一季度生猪生产呈现快速的发展势头。据行业统计,一季度生猪存栏和出栏同比分别增长4.19%和7.31%;猪肉产量同比增长7.77%;能繁母猪存栏占存栏猪…  相似文献   

10.
2020年中国生猪生产基本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2020年,经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财政和金融等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资本的投入,同时在养殖高利润刺激下,我国生猪产能恢复较快,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增长,猪肉市场供应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持续改善。2020年年末,我国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2019年年末分别增长31%、35.1%。2020年猪肉产量4113万吨,下降3.3%。  相似文献   

11.
张海峰 《猪业科学》2020,37(2):36-41
2019年世界猪肉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总产为10613万吨,比2018年下降了6.03%,其中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国中国的产量下降幅度巨大,下降幅度为13.95%。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生产与消费占据着世界的半壁江山,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中国生猪产量大幅度下降,猪肉进口大幅度上升,导致了世界整体猪肉产量的下滑以及猪肉贸易量的大幅度上升。2020年中国猪肉产能下滑趋势将得到缓解,但是供给紧缺、进口增加的态势将持续,将对世界猪肉生产以及贸易格局带来巨大影响。世界第二、第三大猪肉进口国日本与墨西哥的猪肉生产稳定,猪肉价格平稳上升,猪肉进口量2019年也有一定增长。随着中国的猪肉进口需求量增加,预计2020年全球猪肉贸易量会有一定上升,美国、欧盟等主要猪肉出口国的猪肉产量将有一定增长,下面详细考察2019年世界生猪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2020年的走势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生猪产业可能产生巨大且长期的影响。一方面因为生猪饲养量大幅度减少,造成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尽管猪肉消费在短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由于消费偏好无法短期内改变,猪肉“刚需”仍然存在。预计2019年中国猪肉供需缺口将在1000万t左右,全年猪价将呈现“先抑后扬”态势,生猪价格将可能在近两年内都处在较高水平。猪价上升可能通过产业链波及至食品全行业,导致物价水平整体上涨。建议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调动生猪养殖积极性;明确政府管理权责,确保猪肉稳定供应;遵从产消对接、区域互补原则,以农牧结合为前提,构建生猪生产消费均衡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贸易国,猪肉进口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猪肉产量大幅下降,猪肉进口量进一步增加,猪肉进口额由2017年的22.2亿美元涨至2019年的46.6亿美元;大豆、玉米等主要饲料进口额近三年增长了4~14亿美元。本文分析了国内需求、国际畜产品价格、进口关税、其他贸易国生产消费等因素对我国生猪贸易情况的影响以及是否能依靠进口保障我国猪肉需求等问题,分析认为,我国应加快生猪产业复养复产,积极开发地方品种,促进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国内国际交融合作。本文为推动我国生猪产品贸易健康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猪肉消费大国。非洲猪瘟的暴发给中国的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生猪存栏数量下降,散户大部分退出,使得市场上的猪肉供给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依靠从国外进口猪肉来解决国内的消费需求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从长远考虑,如何防治非洲猪瘟,抓住“复养”环节所需,才是治本之道。文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从政策背景出发,对复养环节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论述,结合四川省和江苏省的成功案例,旨在为生猪养殖业的复养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20年世界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1年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世界猪肉总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为9788万吨,比2019年下降了4.02%,世界猪肉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生猪产能下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与进口国,2020年中国猪肉进口量为480万吨,比2019年上升了95.84%;占全球进口总量的46.31%,比2019年占比上升近17.30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下半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将呈持续增加的态势,年底生猪产能将达到非洲猪瘟疫情之前的水平。中国生猪产能的恢复将带动2021年世界猪肉产量的上升。  相似文献   

16.
刘国信 《猪业科学》2020,37(2):44-46
2019年是真正的金猪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持续下降,导致生猪价格年内一度创下出栏均价40元/kg以上的罕见高位,并维持较长时间,行业盈利达到历史最好最高水平。目前,年关将至,已进入猪肉的传统消费旺季,加之“灌香肠、制腊肉”相继启动,元旦、春节来临,或将再度推动全国猪价阶段性上行。而随着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落实显效,目前全国生猪生产呈现整体趋稳向好态势。预计,2020年猪价仍将在高位区间波动运行,后市或将逐渐震荡回调。  相似文献   

17.
张海峰 《猪业科学》2020,37(3):65-68
2018年8月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大幅度下滑,2019年猪肉产量为4255万吨,同比下降21.26%;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54419万头,同比下降21.57%,年末生猪存栏31041万头,同比下降27.5%。目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产能恢复的关键时期。2020年1月,非洲猪瘟造成的产能大幅下跌态势还没有得到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至,1月23日武汉市实施封城,随后各地相继采取封城、暂停公共交通、封路、人员居家隔离、集聚性产业停业等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限制了生猪生产相关物资与人员的流通。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压力下,2020年我国生猪复产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文章从当前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与挑战以及2020年度生猪产业经济领域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我国生猪市场行情做出适当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周梅  徐成良  郭奎  王重龙 《猪业科学》2020,37(2):120-12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或野猪后引发的一种恶性传染病,该疫病在中国的暴发给整个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目前虽有报道称已经有科研单位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但距离其实际应用于生产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的快速传播使我国生猪产能遭受重创,直接导致猪肉供求失衡、猪肉价格翻番、猪肉市场异动。因此,文章从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对非洲猪瘟相对有效的防控措施等方面探讨在非洲猪瘟形势下我国养猪业该如何维持产能、如何走好养殖之路。  相似文献   

19.
高远飞 《猪业科学》2020,37(7):67-69
传统的养猪模式难以应对诸如非洲猪瘟这样的疫病,普通平层猪场叠加而成的楼房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改进,而结构创新之后的楼房猪场在养猪的可靠性上大大增强,并可能发展为城市养猪新模式,为防非保猪、稳产保供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升级的"料、养、宰、商一体化"造肉工厂模式,更是一种能把运猪变为运肉的可行解决方案。当这些模式得到应用和推广时,困扰行业的"猪周期"问题也将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