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萘乙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α-萘乙酸出发,衍生合成了萘乙酸甲酯、萘乙酰肼、丙酮萘乙酰腙、唑酮萘乙酰腙、萘乙酸三唑醇酯和萘乙酸烯唑醇酯,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了所有化合物诱导大豆苗生根的活性和萘乙酸三唑醇酯、萘乙酸烯唑醇酯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所有衍生物均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其活性的大小与化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没有直接的相关性;α-萘乙酸与三唑醇和烯唑醇等杀菌剂成酯反应后,酯化产物的抑菌活性比三唑醇和烯唑醇本身的抑菌活性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重量法测量了280.55~318.75K印楝素A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印楝素A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乙酸乙酯和丙酮中的溶解度较大但随温度升高增加相对不明显;在甲醇和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但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溶解度最大的乙酸乙酯最适合作为印楝素A的提取溶剂。采用多项式经验方程和理想溶液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这2种方程均能较好地关联溶解度试验数据。根据关联方程计算表明冷却结晶理论收率较高的无水乙醇和甲醇适合作为冷却结晶纯化印楝素A的溶剂。  相似文献   

3.
为大量获得高纯度的桦木酸及准确测定桦木酸的含量,从白桦树皮中提取桦木醇,经琼斯试剂氧化制备中间产物桦木酮酸后,用硼氢化钠还原合成桦木酸,采用IR、HPLC-MS、1H-NMR以及13C-NMR对桦木醇和桦木酸的结构进行鉴定,确定最佳提取与合成条件,并建立了HPLC测定桦木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XDB-C8(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g/L甲酸铵)=40:60,流速1.0mL/min,波长210nm,柱温为室温.结果表明,桦木醇最佳提取条件:甲醇为溶剂,固液比为15/200(g/mL),70℃,提取3h;桦木酸最佳合成条件为:桦木醇与琼斯试剂的摩尔比为1:6,20℃反应3h.桦木酸的线性范围为0.03125~0.5mg/mL,回归方程为Y=379381X-2397(R2=0.9988),平均回收率可达97.97%,桦木酸含量为96.53%.  相似文献   

4.
松油烯-4-醇酯醚类衍生物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油烯-4-醇为原料,合成了6种松油烯-4-醇酯类衍生物Z1-Z6和2种松油烯-4-醇醚类衍生物M1-M2,分别采用三角瓶熏蒸法和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家蝇的杀虫作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普遍对家蝇具有一定的熏蒸和触杀活性,其中丙酸酯衍生物触杀活性明显提高,其LD50为0.0387 mg/头,触杀毒力是松油烯-4-醇的3.42倍;苯甲酸酯、苯磺酸酯和对甲苯磺酸酯衍生物的活性也有所提高;而松油烯-4-醇的丙烯酸酯、甲醚、乙醚衍生物的活性则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新的高活性杀虫化合物。【方法】以松油烯-4-醇为原料,对其4位羟基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6种松油烯-4-醇酯类衍生物Z1~Z6和2种松油烯-4-醇醚类衍生物M1~M2,其中Z3、Z5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确证;并分别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家蝇的杀虫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普遍对家蝇具有一定的熏蒸和触杀活性,其中熏蒸活性均弱于松油烯-4-醇;丙酸酯衍生物的触杀活性明显提高,其LD50为0.038 7mg/头,触杀毒力是松油烯-4-醇的3.42倍;苯甲酸酯、苯磺酸酯和对甲苯磺酸酯衍生物的触杀活性也有所提高;而丙烯酸酯、甲醚、乙醚衍生物的活性大幅下降。【结论】4位羟基的改变对衍生物的杀虫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白桦悬浮细胞为试材,将0.1~5.0μmol/L白桦酯醇添加到培养7 d的白桦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处理12 h~14 d,采用比色法分析白桦悬浮细胞活力、丙二醛和NO含量等,解析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白桦酯醇处理12 h~14 d,白桦悬浮细胞鲜重、活力、pH和电导率与同期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其最大值分别在处理后14 d、7 d、14 d和12 h;与同期对照相比,白桦酯醇处理后白桦悬浮细胞中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基本呈增加趋势,在处理14 d时达最大值;除1.0和5.0μmol/L白桦酯醇处理显著增加了白桦悬浮细胞中NO含量外,其他处理下NO和亚硝基硫醇含量与对照相比未产生显著影响。可见0.1~5.0μmol/L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B418产生的杀线虫活性代谢产物,采用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2龄幼虫生物测定法对B418发酵液上清液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有机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418代谢产物的处理温度最高不应超过60℃;pH稳定范围为7.0~10.0,其中pH为7.0时B418代谢产物活性最高,B418代谢产物处理后8 h试虫最高校正致死率为76.63%;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正丁醇均降低了B418代谢产物的杀线虫活性,氯仿不影响代谢产物活性,氯仿处理后的代谢产物线虫死亡率稳定在74%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新的高活性抑菌化合物,以天名精内酯酮为起始原料,先用硼氢化钠选择性地对其4-位羰基进行还原,得到天名精内酯醇,并以此为原料设计合成了6个未见报道的天名精内酯酮酯类衍生物(a~f),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确证.采用悬滴法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黄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黄瓜炭疽病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异丁酸酯(f)衍生物活性最好,比天名精内酯酮和天名精内酯醇分别提高了3倍和10倍,烯丙酸酯(d)衍生物活性比天名精内酯醇提高了1倍左右,正丁酸酯(e)衍生物的活性和天名精内酯醇相当,其余衍生物的活性则比天名精内酯醇有所下降.4-位基团的改变对衍生物的抑菌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精制白桦木醋液与日本花柏和侧柏精油的提取得率及挥发性活性成分,寻找活性化合物.精制白桦木醋液、日本花柏和侧柏精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桶上部和下部精制白桦木醋液提取得率(0.36、0.46 g/L)相近;主要挥发性成分相近,质量分数略有不同,共有化合物主要由酚类、酮类、醛类化合物组成,愈创木酚是共有质量分数最高的化合物,贮藏桶上部和下部精制白桦木醋液可以合并开发利用.日本花柏和侧柏精油主要由醇类和萜烯类化合物组成,α-杜松醇和柏木醇是其主要共有化合物,α-杜松醇是日本花柏精油质量分数最高的化合物,柏木醇是侧柏精油质量分数最高的化合物.愈创木酚、α-杜松醇和柏木醇是具有开发潜力的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葫芦科植物LS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虫活性 ,发现无水乙醇和丙酮的提取效果最好。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无水乙醇提取液对金银花蚜虫和小麦穗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5 0倍提取液田间喷雾 3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77.4%~ 89.4%,有望开发出一种新的植物源杀虫剂。  相似文献   

11.
秦丹  付迎康  杜志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697-1698,1775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植物源杀线剂。[方法]以甲醇、乙醇、丙酮和蒸馏水4种溶剂对银杏外种皮进行粗提,以甲醇、乙醇、乙醚和石油醚4种分析纯有机溶剂对银杏鲜叶进行粗提,都以蒸馏水作为对照,采用浓度稀释法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在24、48和72 h对松材线虫的抑制作用。[结果]银杏外种皮和银杏叶不同溶剂提取液对松材线虫都有抑制作用,外种皮提取液在200 mg/ml时,蒸馏水在第2天死亡率达到100%,丙酮提取液中的线虫死亡率也达到100%;外种皮提取液在20 mg/ml时,蒸馏水和乙醇提取液的死亡率达到84.9%。[结论]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松材线虫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虫体捣碎浸提法,用乙醇、氯仿、丙酮、水4种溶剂浸提青翅蚁形隐翅虫成虫毒素,浸提效果为:氯仿浸提率>乙醇浸提率>丙酮浸提率>水浸提率.采用叶片夹毒法测得乙醇、丙酮、氯仿、水4种溶剂毒素浸提物的LD50依次为:0.3117、0.0090、0.421 3、0.4751μg/g.乙醇、氯仿、丙酮、水4种溶剂浸提物对3~4龄的菜青虫非选择性拒食率24h时依次为88.38%、79.07%、89.60%、69.77%;48 h时依次为85.25%、72.27%、83.85%、44.2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6种吸附树脂对香兰素的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筛选出最佳树脂SepabeadsSLY207,确定了Sepabeads SP207树脂的最佳吸附与解吸附工艺参数:吸附:pH=6,室温,流速1.5BV/h,溶液处理量为7BV;解吸:洗脱剂为无水乙醇溶液,流速1BV/h,洗脱剂用量4.5BV。在最佳条件下,对香兰素的吸附率为85,5%,解吸率为89.8%。  相似文献   

14.
女贞叶中叶绿素锌钠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95%乙醇做溶剂对女贞叶中的叶绿素进行浸提,并经皂化、酸化、锌代及成盐反应制备叶绿素锌钠.叶绿素锌钠的水溶性好,难溶于丙酮和乙醇.以女贞叶制得的叶绿素锌钠在411nm处有最大吸收峰.研究表明在80 ℃以下,叶绿素锌钠对热较为稳定,在80℃条件下保温0.5 h,叶绿素锌钠的吸光值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加热时间大于1 h对产品色泽影响较大,叶绿素锌钠的吸光值降低很多.叶绿素锌钠对光较敏感,在制备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强光,叶绿素锌钠对vC、蔗糖、食盐、苯甲酸钠、山梨酸钾食品添加剂均有好的耐受性.在弱酸、中性及碱性条件下较为稳定.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叶绿素锌钠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陈红云  申元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55-8156
[目的]研究车前草不同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比较提取物的抗菌能力。[方法]将车前草以8种不同溶剂进行室温提取,采用分光光度比浊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在96孔板中对3种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抗菌活性最好的是车前草无水乙醇提取物(P0.05),乙醚提取物和无水甲醇提取物次之,自来水和超纯水提取物没有抗菌活性。[结论]车前草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也较好。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提取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番茄中的番茄红素,研究了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无水乙醇)、超声波输出功率、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溶剂,超声波输出功率120W,料液比1∶3,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0 min,3级提取,在此条件下提取出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富硒猴头菌中含硒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硒猴头为原料,采用蒸馏水、Tris-HCl、PBS、NaOH溶液、NaCl、乙醇对富硒猴头中硒蛋白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NaOH溶液的蛋白提取量和硒提取率最优。进而以NaOH溶液作为浸提液,对富硒猴头中可溶性硒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富硒猴头中硒蛋白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碱液浓度0.100 moL/L,提取时间10 h,提取3次,等电点沉淀蛋白溶液pH值调节至3~4。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了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0,NaOH溶液浓度0.07 moL/L,提取时间8 h,在此条件下硒蛋白质的提取率为67.47%。  相似文献   

18.
用蒸馏水、10%乙醇溶液和10%丙酮溶液浸提百里香茎段,将浸提液进行不同比例的稀释,用稀释后的浸提液处理黄瓜种子,统计发芽率,结果表明3种浸提剂的浸提液处理下,水浸提液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其次为乙醇浸提液,丙酮浸提液的发芽率最低;1∶5的百里香茎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而1∶1、1∶10、1∶15的处理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百里香茎丙酮浸提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1∶10的处理抑制能力相对其他处理较弱;百里香茎乙醇浸提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1∶1的处理抑制能力较其他处理弱。  相似文献   

19.
芦荟超声-微波协同萃取物抗脂质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芦荟不同溶剂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提取物对菜籽油、猪油、棉籽油及葵花油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无水乙醇、蒸馏水及无水乙醇-蒸馏水(体积比为1∶1)为溶剂,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提取,采用743 Ranc im at食用油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分别测定提取物对菜籽油、猪油、棉籽油及葵花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存在差异;无水乙醇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明显,并随提取物加入量的增加抗氧化性有提高的趋势,但对不同的油脂抗氧化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芦荟无水乙醇提取物可以作为菜籽油的抗氧化添加物,具有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