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干旱胁迫对豇豆幼苗叶片及根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禄  康利平 《中国蔬菜》2012,1(10):66-74
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镜观察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时间对豇豆幼苗心叶、成熟叶和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豇豆幼苗的心叶和成熟叶的显微结构都呈现出胁迫初期栅栏组织细胞变短,细胞排列有序,胁迫后期细胞失水、变形、排列紊乱的现象,且心叶的变化较成熟叶大。根的横切片显示,干旱胁迫对根的影响比对叶片要早,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根的横切面整体形态及中柱细胞都发生收缩、变小、变形的现象,到严重干旱胁迫时,皮层薄壁细胞萎缩、干瘪,只剩中柱细胞。  相似文献   
2.
野生石竹园林应用评价及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小井沟段野生石竹的植物学性状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其种子的发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石竹是一种适合作为城市园林地被绿化材料的野生观赏植物,且其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2℃,此温度下发芽率为93%,开始发芽时间为1d,发芽持续天数为4d。低于或高于22℃的温度处理,其种子的发芽率较低,且发芽不整齐。  相似文献   
3.
对野生蔬菜地笋的温度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后土壤中地笋根状茎萌发的最低地温为4.3℃;空气中地笋根状茎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并且播后第1d就观察到萌发现象,萌发的天数仅为3d;10cm地温对地笋出苗影响最大且出苗最适10cm地温范围为13.3℃~22.7℃;除株展外,株高、茎粗、叶数和叶面积均与10cm和15cm地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幼苗生长最适10cm地温范围为17.7℃~27.7℃,最适的气温范围为17.0℃ ~24.7℃;地笋幼苗的地上部分致死温度是-12℃;地笋根状茎的致死气温是-24℃.  相似文献   
4.
在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对地笋根状茎的鲜质量、干质量、茎粗(最大直径)、茎长、体积、节数、节间长以及库活性等进行测定,并对膨大的主要指标构建数学模型,推断其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笋根状茎膨大过程中,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增加速率均表现为慢—快—慢,呈"S"形曲线,鲜质量与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最大直径)表现为前期迅速增加,后期缓慢增加,茎长表现为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接着又缓慢增加,膨大早期以增粗为主,膨大后期以增长为主;地笋根状茎的体积变化表现为前期缓慢增加,后期迅速增加,生长速率快速增加的初始时间较鲜质量快速增加的初始时间晚15d,说明地笋根状茎的膨大早期以质量增加为主,后期以体积增加为主;地笋根状茎节数随膨大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增加速率为慢—快—慢,平均节间长则表现为持续变短;地笋根状茎的库活性在膨大前期迅速增强,维持一段时间度后呈现下降趋势。对地笋的鲜质量、干质量、根状茎长、根状茎粗、体积进行回归建模,均拟合良好,运行数学模型,得出的变化规律与实际测量值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对四叶一心期的豇豆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含水量逐渐降低,叶片气孔张开率变小,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叶片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气孔张开率与叶片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野生蔬菜地笋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随机采样和常规测量方法对根状茎的膨大动态及其主要有机物的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笋根状茎的膨大期为75天(7月29日到10月12日),依据质量和形态可将地笋根状茎膨大时期划分为膨大初期30天,膨大盛期30天,膨大末期15天;地笋根状茎在膨大过程中,鲜重和干重的增加速率表现为"慢-快-慢"的"S"形;根状茎的体积变化规律为前期缓慢增加,后期快速增加,体积的快速增加期较鲜重和干重快速增加期晚;地笋根状茎的长度和粗度均表现为持续增加,且粗度的快速增加期较长度的快速增加期出现的早。地笋根状茎在膨大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规律;蔗糖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纤维素、淀粉含量在整个膨大期内表现为持续升高,升高速率都表现为"慢-快-慢",其生长曲线为"S"形;可溶性蛋白含量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从事东一干管理处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针对东一干渠目前人员少、险工多、管理任务大、管理区域广、管理工具落后等现状,及险工的隐蔽性、随机性、广域性,着重从组织、制度、措施、教育、落实等方面叙述了东一干管理处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自治区武川段大青山分布的野生地椒(Thymus serpyllum L.var.asiaticus)进行引种试验,对其引种成活率、引种后的生长特性、成坪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椒经引种后,缓苗期15天,成活率为92.3%。在引种后,地椒的株高、株展、茎长、分枝、叶片数都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趋势,符合生长大周期规律。在引种后的盖度变化则表现为前期快速增加,后期缓慢,到定植70天后,盖度达到95.6%,到85天时,达到了100%。成坪速率为每天1.50%。生长特性和成坪速率分析表明,地椒适合作为园林绿化地被植物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苦菜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浸提法制备提取物,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测试对象,用滤纸片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苦菜根、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浓度越高抑菌率越大,且苦菜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大于苦菜根提取物。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豇豆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叶一心期的豇豆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其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土壤含水量、豇豆幼苗叶片含水量出现持续下降;气孔张开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到胁迫8d后均与对照出现极显著差异;豇豆幼苗叶片胞间CO2浓度表现为为基本稳定、突然下降、再持续升高的趋势,胁迫8d后为极显著差异;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胁迫时间延长出现持续下降趋势,蒸腾速率从胁迫4d与对照出现显著差异,从6d时开始出现极显著差异;光合速率则从6d开始出现显著差异,从8d开始出现极显著差异;光合速率与气孔张开率、气孔导度、叶片叶绿素含量成正相关,且与气孔张开率、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气孔因素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豇豆幼苗忍耐自然水分胁迫时间为8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