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对引自内地的3个北冬虫夏草菌株进行菌种、培养基筛选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西藏拉萨的气候条件完全适合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菌株Ⅱ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菌株Ⅲ菌丝体致密粗壮,在大米、麦粒培养基上均能出草,但仍需对培养基作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主要因素正交试验,对经12C6+重离子辐照选育的北冬虫夏草高产菌株G5的人工栽培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虫草高产菌株G5栽培的最佳培养基为大米80%+蚕蛹粉20%,培养基料水比为1∶1.5;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分别为23℃和21℃;最佳散射光照强度为500 Lx。  相似文献   

3.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主要因素的正交试验对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栽培的最适培养基为大米培养基,最佳接种量为20 ml,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均为21℃,最佳光照时间为14 h/d。  相似文献   

4.
以优化北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为目的,对比分析了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对北冬虫夏草液体菌丝生物量及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用北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相比,采用麸皮作为碳源,北冬虫夏草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含量均较高;有机氮作为氮源的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含量均优于无机氮源;Zn~(2+)对北冬虫夏草菌丝体生长影响较大,当培养基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ZnSO_4,北冬虫夏草的生物量为1.45 mg/mL,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含量分别是32.91 mg/g和6.48 mg/100 mL。  相似文献   

5.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包括培养基配方、接种、菌丝培养、出草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北冬虫夏草的栽培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冬虫夏草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北冬虫夏草菌种引进、驯化、生产制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环境清洁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了北冬虫夏草规模化生产与示范推广的途径,为满足北冬虫夏草周年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又名北虫草、北冬虫夏草,是一种药(食)用真菌,具有替代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潜力,目前已大规模开发利用;但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仍存在栽培基质配方不佳、子实体形成及优质率不高等问题.[方法]从新疆天山区域采集野生蛹虫草子实体,经分离纯化,筛选出优良菌株,设计不同的人工栽培培养基配方,在恒温培养条件下,明确不同培养基对新疆蛹虫草的子实体生长影响.[结果]不同培养基对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形成发育具有差异性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其它处理对蛹虫草的子实体长度、鲜重、干重、鲜干比、生物转化率,以及每瓶投入、产出和净利润等方面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蛹虫草的菌丝、子实体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处理1(大米培养基,20 9/瓶)和处理10(大米:小麦:水稻壳=6:3:1)表现最好.[结论]蛹虫草人工栽培可使用处理1或处理10配方培养基适宜新疆地区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丰富该地区人工栽培蛹虫草培养基配方,为伊犁乃至新疆大面积人工栽培蛹虫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冬虫夏草真菌筛选过程中,蝙蝠蛾拟青霉SH-1的菌丝会逐渐产生粉红色变化,SH-1和粉红菌株ZH-1在形态上存在很大差异,经分子鉴定,两株菌为同一种。为查明产生粉红菌株的原因,最大化粉红菌株的得率,在考察4个培养基配方因素对粉红菌株产生的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中的BBD设计优化冬虫夏草培养基配方,分析影响菌株SH-1产生粉色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产生ZH-1最适的培养基配方为氮源A(x_1)43.51 mL,K_2HPO_4(x_2)0.6 g、氮源B(x_3)2.56 g、葡萄糖(x_4)5.18 g。在此培养基配方条件下,菌株ZH-1产生概率为37.24%。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中氮源A、K_2HPO_4的含量对产生粉红现象有显著影响,氮源A、葡萄糖含量对粉红菌株ZH-1的得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栽培北虫草,缓解天然冬虫夏草原料紧张的局面,利用人工配制培养基技术,探讨了培养基中不同碳源种类及浓度对北虫草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北虫草在以大米充当碳源、料水比为1∶1.35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菌丝生长速度快、干物质积累多、虫草多糖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甘蔗渣栽培的茶树菇优良菌株,以菌丝长速和生物转化率为主要指标,对以甘蔗渣作为主要栽培料的茶树菇栽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茶-3为甘蔗渣栽培茶树菇的优良菌株,配方B即甘蔗渣60%,杂木屑20%,麸皮15%,豆粕3%,石灰2%是栽培茶树菇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  相似文献   

11.
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固体培养基对蛹虫草菌株的菌丝体进行培养,以菌种初萌发时间、菌丝长速、菌丝长势、菌丝长满斜面所需时间为指标,筛选出蛹虫草母种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20%马铃薯提取液中加入1%葡萄糖、1%蛋白胨、2%琼脂、0.5%KH2PO4、0.3%MgSO4、VB1(10 mg·L-1),pH值5.8。在该培养基上,菌种的初萌发时间最短,为2 d;菌丝长速最快,为6.3 mm·d-1;长势最强;菌丝满管时间最短,为10 d。  相似文献   

12.
辐射诱变高产虫草素蛹虫草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于桂英  徐方旭  王升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75-16576,16696
[目的]筛选高产虫草素蛹虫草菌株。[方法]采用放射性元素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方法对蛹虫草菌株进行处理。[结果]筛选出yccGy1016诱变菌株为目标菌株,其生物转化率达12.5%,菌丝中虫草素含量达481.6 mg/kg,子实体虫草素含量达9 600 mg/kg,明显高于对照菌株。[结论]经10代加富PDA斜面继代培养及罐头瓶小麦培养基栽培试验,yccGy1016诱变菌株具有产量性状稳定、产生虫草素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氮源对冬虫夏草发酵茵丝活性成分及生物量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冬虫夏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分离培养获得2株虫草无性型菌种,应用不同氮源培养基进行发酵技术培养获得菌丝体,对天然冬虫夏草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茵丝体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组织分离培养获得的2株菌种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主要活性成分的种类与野生冬虫夏草相同;以动物氮源为主的培养基培养的虫草发酵产物活性成分含量及生物量均高于植物氮源培养的虫草和天然虫草。[结论]该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源对冬虫夏草发酵菌丝活性成分及生物量的影响,为冬虫夏草发酵菌丝体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4.
灰树花斜面母种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传统培养基基础上,分别从葡萄糖单因素培养、合成培养基正交培养与半合成培养基正交培养3个角度或层次对灰树花(Grifala frondosa)母种斜面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探讨.结果表明,适合灰树花茵丝生长的最佳斜面培养基配方为土豆200g、麸皮100 g、玉米面100 g、板栗壳100 g、葡萄糖20 g、林地土20g、蛋白胨1 g、琼脂20g、CaCl2 0.1 g、KH2PO41 g、FeSO4 1 g、MgSO4 0.5 g、ZnSO4 0.01 g、水1L、pH值6.0.该配方既可为灰树花母种的制备提供依据,又能为灰树花的大面积栽培以及为实现工业化大生产而进行的液态发酵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北虫草菌丝、子实体生长及液体菌种TTC酶活力方面的相关指标为依据,对不同来源北虫草菌种C1~C9进行研究,从中筛选出优质菌种.[方法]从菌丝形态、菌丝长速、子实体长势、产量、TTC酶活力、生长周期等方面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宜生产及推广的优质菌种.[结果]从菌丝生长情况来看,C2菌丝菌落直径平均长速最快;C1,C3与其无明显差异,3株菌种的菌丝生长都较浓密;各菌种菌液的TTC酶活力,培养5d的活力最强,随培养天数的增加酶活力表现为下降趋势,菌种C3菌液TTC酶活力最高;各菌种子实体生长情况,C3的菌丝封面时间短,转色快,子实体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结论]菌种C3菌丝为橘黄色、致密、厚、菌落边缘整齐、气生性菌丝较少;菌丝封面、封底时间短,菌丝转色快;TTC酶活力强;子实体产量高,生长周期短;菌株C3为筛选的优质菌种.  相似文献   

16.
陈宏伟  朱蕴兰  邵颖  周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93-8194
以蛹虫草为材料,在温度为22℃,摇瓶转速为120r/min条件下,研究了锌浓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通过锌浓度、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等4因素正交试验组合,研究了菌丝体生长量、菌体产胞内外多糖量、有机锌转化率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锌可以促进虫草菌丝体生长,而高浓度的锌则抑制菌丝体生长,虫草菌丝体生长的最适锌浓度为100~150μg/ml;虫草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6d,pH值7,培养基选用麸皮培养基;产胞外糖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4d,pH值8,培养基选用马铃薯培养基;产胞内糖及锌转化率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时间为6d,pH值7,培养基选用马铃薯培养基,该条件下产胞内糖达24.264mg/100ml,有机锌率转化最高为18.4%。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蛹虫草发酵过程中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种龄、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等因素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最后通过蛹虫草的菌丝收率,来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种龄为4d,培养温度为27℃,培养时间为55h,接种量为7.5%(v/v),在该条件下所得蛹虫草菌丝收率最高,以此确定蛹虫草发酵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农用抗生素在品种和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对新型农用抗生素的需求问题,对防治烟草赤星病农用抗生素产生菌S-7菌株进行了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S-7菌株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玉米面3%、(NH4)2SO40.4%、黄豆饼粉3%;最佳发酵条件为:在30℃条件下,接种量7.5%~10%,初始pH值为7.0左右,培养36~40 h的种子液经过96 h振荡培养(200 r/min)发酵后,其抑菌圈半径可达1.19 cm。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蛹虫草摇瓶菌种培养基。[方法]以菌丝体干质量为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于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再以正交试验优化碳源与氮源以及无机盐与VB1的最佳配比。[结果]蛹虫草优化的摇瓶培养基配方为红薯50 g/L、可溶性淀粉10 g/L、牛肉膏10 g/L、酵母膏10 g/L、KH2PO41.5 g/L、Mg SO4·7H2O 1.0 g/L、VB10.10 g/L,p H自然,利用该配方菌丝干质量可达36.33 g/L。[结论]优化的摇瓶培养基可为后续研究和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