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4种不同丙酸型饲料防霉剂产品的热稳定性来评估它们经饲料调质制粒后的保留率或损失率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丙酸型饲料防霉剂产品的热稳定性不同,复合型丙酸防霉剂产品的热稳定性比单纯的丙酸型防霉剂产品的热稳定性好,而且复合型丙酸防霉剂产品的丙酸热稳定性比单纯的丙酸型防霉剂产品的丙酸热稳定性好,另外,丙酸和丙酸铵复合型防霉剂产品中的丙酸热稳定性好于丙酸和丙酸钠复合型防霉剂产品中的丙酸的热稳定性,但不同厂家的丙酸和丙酸铵复合防霉剂中的丙酸和丙酸铵的热稳定性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饲料防霉剂     
本发明是关于以牡蛎壳为主体的饲料添加剂用的防霉剂。以前,普遍使用的饲料防霉剂是丙酸和丙酸盐。根据日本有关法规,防霉剂用于饲料时必须确保饲料安全性,并改善饲料质量。因此,丙酸的添加量限制在0.3%以下。丙酸及其盐类的防霉效果由于饲料的组成、形态及保存方法不同往往不彻底,用0.3%的丙酸不能抑制霉菌的生长,导致饲料质量下降乃至饲料发霉变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防霉剂对饲料防霉效果的影响。试验设计采用混合模型,分为78个组;1~6组为不添加防霉剂组,采用2(饲料水分:正常水分、额外添加2%水)×3(料型:粉料、颗粒料、破碎料)两因素试验设计;7~78组采用3(防霉剂种类:丙酸盐-丙酸复合型、丙酸型、丙酸盐型)×4(防霉剂添加量:按丙酸含量的0.25、0.50、1.00、1.50倍添加)×2(饲料水分:正常水分、额外添加2%水)×3(料型:粉料、颗粒料、破碎料)四因素试验设计。试验料共计78种,分别在常温(20℃)和高温高湿(37℃,75%)环境中保存不同天数(常温、高温高湿环境中最长保存70、40 d)后,测定霉菌总数和饲料水分。结果表明:常温环境中,分别添加3种防霉剂对饲料霉菌总数标准菌落计数无显著影响,而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丙酸型组10 d时标准菌落计数低于丙酸盐-丙酸复合型组和丙酸盐型组(P<0.05),丙酸型组25 d时标准菌落计数高于丙酸盐和丙酸复合型组(P<0.05),其余各保存天数时3种防霉剂组标准菌落计数均差异不显著;饲料分别在常温环境中保存30~50 d、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保存25~40...  相似文献   

4.
降霉王防霉效果的试验海南省琼海饲料厂郭旭东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采用高效无毒的化学防霉剂解决饲料霉变问题,是当今饲料生产企业和防霉剂生产厂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厂用降霉王对饲料产品进行了防霉效果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霉效果。一、材料1.防霉剂:降...  相似文献   

5.
以丙酸、甲酸、苯甲酸、丙酸钙为主要原料配制了新型吸附型饲料防霉剂,将防霉剂配比作为可变因素,以其防霉能力为考察指标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配防霉剂的最佳配方为:丙酸16%,丙酸钙8%,甲酸20%,苯甲酸1%,其他55%.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分析饲料霉菌的危害原因、现状和饲料防霉剂使用、饲料防霉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影响防霉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和防霉剂防霉效果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影响着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因此,国内外的饲料生产厂商和科研人员,十分重视防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采用的饲料防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辐射灭菌;添加防霉剂;使用防霉包装袋;化学消毒和辐射结合防霉;控制真菌遗传密码。目前,主要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市场上防霉剂种类繁多,适用范围及防霉效果不尽相同,如使用不当还会引起中毒现象,如何选用合适的防霉剂是在实际生产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人们在使用防霉剂时往往注重防霉剂的价格,而忽视防霉剂防霉效果。为了解防霉剂防霉效果,更好地合理使用防霉剂。本文介绍影响防霉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和防霉剂防霉效果的检测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任何一种饲料防霉剂的防霉效果,都会受到饲料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一些理化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对于有机酸及其盐类防霉剂,有报道说,饲料含水率、料型和包装等因素能影响其防霉功效的发挥。丙酸钙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饲料防霉剂,为了充分发挥其防霉效果而又尽可能降低成本,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其有关影响因素,摸索在各种条件下的合适剂量,并预测其用于饲料时的贮藏安全期。  相似文献   

9.
饲料添加剂用的防霉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发林 《饲料工业》1992,13(3):29-29
<正> 本文介绍用于以牡蛎壳为主体的饲料添加剂的防霉剂。众所周知,以往的饲料用丙酸及其盐类作防霉剂虽有效,但据有关饲料安全性及改善品质的法律,丙酸的使用量限定在0.3%以下。这样,丙酸及其盐类的防霉效果由于饲料的组成形态、保存方法而不能充分发挥,浓度为0.3%的丙酸不能完全抑止霉菌的产生,饲料仍然会发生品质降低或不得不废弃等现象,而使产业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10.
饲料霉变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防止饲料霉变也是重点研究之一。通过添加30%、25%、20%、15%、0%丙酸含量的防霉剂分别设为A、B、C、D和E组,试验期50天,前20天测量饲料温度的变化,试验全期观察饲料霉变情况并进行霉菌计数。结果表明:前20天饲料温度变化曲线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中丙酸含量的降低,防霉效果逐渐变差,试验A组防霉效果最好,试验D组效果最差,A组与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从霉菌的生长情况来看,不添加防霉剂的生长速度最快最多,试验A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B组和试验C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D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组与试验D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丙酸含量高的防霉剂其防霉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饲料霉菌危害原因、现状和饲料防霉剂使用、饲料防霉技术基础上介绍杯碟法、最低抑菌浓度法、饲料强化防霉、平皿记数法等防霉剂防霉效果的检测方法和溶菌酶、鱼精蛋白、聚赖氨酸、纳他霉素、大蒜素、杜仲提取物等天然防霉剂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饲料防霉剂     
以往使用饲料防霉剂,无论是丙酸、丙酸钙或碘酸盐,大多是单独使用,结果,防霉期短,效果不理想。 试验表明,以丙酸钙和碘酸钙为活性成分,以海带粉或米糠粉为分散剂,利用三者协同作用配制而成的长效饲料防霉剂,作用显著,防  相似文献   

13.
复配型饲料防霉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斌 《广东饲料》2002,11(6):15-17
对冰醋酸、富马酸二甲酯、丙酸及其盐等防霉剂进行了研究,经过科学的配伍,采用特殊的载体吸附技术,研制出性能优异、使用方便、成本低、无毒性、高效广谱抑菌、防霉力强的复配型饲料防霉剂。1实验部分1.1原料及规格冰醋酸,食用级;富马酸二甲酯,饲料级;丙酸,一级品;丙酸钙,饲料级;载体;鱼粉;花生麸;酵母粉;虾皮;豆粕;培养皿;密封袋;湿度计等。1.2试验步骤1.2.1复配型防霉剂的配制将适量的液体有机酸防霉剂加入载体中进行混合,放置30min,让其充吸附,加入富马酸二甲酯和丙酸钙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复配型防…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丙酸与丙酸钙对饲料的防霉效果,将中猪全价料分为A、B、C三组,每组10kg,A组不添加防霉剂,B组加含50%丙酸钙10g,C组加50%丙酸10g,存放于30℃,70%(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于第1d,10d,20d,30d,40d,50d,60d取样,ELISA法测定各样品的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结果:第60d,A组饲料黄曲霉毒素为73.5μg/kg,超过了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20μg/kg;B组和C组饲料的黄曲霉毒素分别为8.85μg/kg、7.30μg/kg,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试验表明丙酸钙和丙酸均有明显的防霉效果,其中丙酸防霉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饲料防霉剂及其应用效果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霉变,使其营养价值下降,动物采食霉变饲料会引起中毒症,甚至死亡,给畜禽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且霉菌污染还是造成饲料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使用饲料防霉剂预防饲料霉变。为了解防霉剂的防霉效果,更好地合理使用防霉剂,文章在总结目前市场饲料防霉剂种类、使用效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防霉剂防霉效果的检测方法,同时对影响饲料防霉剂使用效果的因素,以及我国饲料防霉剂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论述,以期为防霉剂的生产、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防霉剂的防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的安全与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防止饲料霉变已成为饲料生产厂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饲料霉变受诸多因素影响 ,大多数饲料生产厂家多采用添加化学防霉剂来防止饲料霉变 ,延长贮存期。目前防霉剂的品种较多 ,所含成分不同 ,防霉效果、抑菌机理也不一样 ,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单一有机酸盐类、单一有机酸类和多种有机酸或有机酸盐复合类。如何挑选和使用好防霉剂对饲料贮存期有较大影响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防霉剂的防霉效果及对饲料保质期的影响 ,我们在实验室选择了有代表性的 3类防霉剂进行长效性试验。试验时间为南方的 7~ 9月份 (这段…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一个饲料生产消耗大国,然而在饲料的生产、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饲料霉变的现象屡见不鲜,霉菌毒素对饲料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饲料防霉剂的应用日益广泛,对饲料行业的贡献越来越大,品种也日益增多,因此对饲料防霉剂防霉效果的检验成为关键。饲料防霉剂防霉效果的检测方法有杯碟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法、饲料强化防霉(破坏性试验)、饲料常规试验、二氧化碳稀释法、温度测定法、平皿记数法等。本试验将某公司生产的防霉剂添加到饲料中使  相似文献   

18.
添加不同防霉剂对全混合日粮存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苯甲酸钠、丙酸和丙酸钙5种防霉剂,分别以0.15%和0.3%的剂量添加到奶牛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中进行7 d的贮存试验,测定防霉剂对TMR饲料贮存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脱氢醋酸钠和0.3%山梨酸钾组的TMR饲料在贮存期内没有发热产生,也未发生霉变,其它各防霉剂添加组从贮存第2天开始逐渐出现升温发霉现象。贮存第2天,添加丙酸、丙酸钙及0.15%苯甲酸钠组TMR饲料的含水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贮存第3天和第5天,添加脱氢醋酸钠和添加0.3%山梨酸钾组TMR饲料的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贮存过程中TMR饲料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均无明显变化。综合各项指标,TMR饲料中添加脱氢醋酸钠和山梨酸钾比苯甲酸钠、丙酸和丙酸钙有较好的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19.
几种中草药抗饲料霉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南方地区高温高湿的地理环境极易引起配合饲料的霉变,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是目前饲料防霉的常用措施。目前常用的饲料防霉剂多为化学合成的药物(如有机酸及酯类剂),其刺激性大,腐蚀性强,气味不良,且残留问题不易解决。当前,国内外都在开发天然饲料防霉剂,以望解决化学防霉剂的不足。以中草药为基础制备饲料防霉剂,不仅能达到良好的防霉效果,而且中草药多有清热解毒、促进免疫与生长及营养丰富的特点,在我国资源又很丰富,因而用于饲料防霉大有前途。为此,我们对几种中草药的抗霉菌活性及防霉效果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实验…  相似文献   

20.
饲料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霉变,使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下降,霉变饲料会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并引起一系列的中毒症及免疫抑制,甚至死亡,给畜禽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且霉菌污染还是造成饲料利用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使用饲料防霉剂预防饲料霉变。为了解防霉剂的防霉效果,更好地合理使用防霉剂,文章在总结饲料中常见病原性霉菌种类和毒素及其危害,目前市场饲料防霉剂种类、使用效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防霉剂防霉效果的检测方法,同时对影响饲料防霉剂使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