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1个月内心肌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2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第 2、7、14、2 8天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含量。结果 :AMI发病后第 7、14、2 8天的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 (P >0 .0 0 1) ,发病后第 7、14、2 8天的血清PⅠCP及PⅢNP维持在较高水平 ,互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血清PⅠCP和PⅢNP含量明显升高并持续 1个月以上 ,反映AMI后心肌间质胶原的合成增加 ,致心肌过度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分离培养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用2种富含腺嘌呤类衍生物的玉米幼芽提取物(20 mg/L)提前保护细胞后,体外构建H2O2急性氧化损伤细胞模型,应用RT-PCR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损伤对照组(Ⅱ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I组)的24%(P<0.01)和20%(P<0.01),而药物保护组(Ⅲ组、Ⅳ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损伤对照组,分别是损伤对照组的3.5倍(P<0.01)和1.8倍,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也均高于损伤对照组,分别是损伤对照组的4.6倍(P<0.01)和3倍(P<0.01)。说明在H2O2致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急性氧化损伤过程中,这2种玉米幼芽提取物能够保护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且0501提取物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表达的保护作用优于0502提取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CP分级)与血清前胶原Ⅲ肽(PⅢ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72例病例入院后即检测血清PⅢ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等,此后每2月检测1次.按CP分级标准将病人分为A、B、C 3级.计算各级PⅢP值与正常人之间、各级之间、同一病人不同CP分级状态之间、同一病人同一CP分级不同时期之间的差异以及各级PⅢP值与有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追踪观察各级CP患者出现高PⅢP值者预后情况.结果A、B、C 3级PⅢP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3级之间PⅢP值也有明显差异;同一病人不同时期不同分级状态PⅢP值存在明显差异(P<0.01);各级中出现高PⅢP(>2u/ml)者半年内的死亡率(36.7%)明显高于PⅢP值<2u/ml者(8.52%)(P<0.01),即使是A级出现高PⅢP值者,预后也差.结论血清PⅢP值对肝硬化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同时对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及预后也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的诊断以往主要依据肝活检,这种方法虽然准确,但因其有创伤、痛苦,且难以动态观察,故不易被患者所接受。90年代后,有关肝纤维化的诊断陆续有检测血型胶原肽(PⅢ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等的报道。尤其近2年的研究显示Ⅳ型胶原在肝纤维化早期增高最为明显,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最灵敏、可靠,又能动态观察的指标。目前国内有关Ⅳ型胶原检测的报道不多。为此,我们采用放免分析(RIA)对125例各种肝病作了Ⅳ.C和LN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健康成年组(HC)16…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能量密度的脉冲染料激光照射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照射后继续培养24h,分别以MTT法检测其增殖功能,以定量PCR(LightCycler)法检测其细胞内不同类型的前胶原基因及SMADs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能量密度为5 J/cm2和7 J/cm2的脉冲染料激光能抑制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功能(P<0.05),在能量密度为5 J/cm2时能显著抑制Ⅰ型前胶原基因α1(P<0.01)以及SMAD 2,3,4,7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下调Ⅰ型前胶原基因α1与Ⅲ型前胶原基因mRNA的比率.在能量密度为6,7 J/cm2时能抑制Ⅲ型前胶原基因α1mRNA的表达(P<0.05),而对Ⅰ型前胶原基因α1,α2的表达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波长585 nm脉冲染料激光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其胶原产生的某些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直接的作用,且与能量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人Ⅲ型前胶原肽(PⅢNP)联合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SB)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联合检测健康体检者50例及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162例血清中肝纤维化4项血清学指标HA、LN、CⅣ、PⅢNP及肝功能指标ALT、AST、ALB、SB的含量。计量资料总体均数差异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检验。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和PⅢNP,血清肝功能指标中ALT和AST在慢性肝炎变化的各个时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Ⅳ在中、重度肝炎及肝纤维化组中与肝功能指标有相关性(P0.05),血清PⅢNP在重度肝炎组与SB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和PⅢNP在轻度肝炎时即有显著升高,并且与慢性肝炎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CⅣ和PⅢNP与肝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联合血清肝功能指标将更有利于准确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性和高血压性心脏肥大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重塑及其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和腹主动脉缩窄术分别建立运动性心肌肥大大鼠模型和高血压性心肌肥大大鼠模型。心脏离体灌注测定左心室功能;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胶原网络重构;通过羟脯氨酸测定心肌胶原的浓度;Western-blot进行Ⅰ型、Ⅲ型胶原分析。结果:高血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始终较高(P<0.05),而训练组大鼠的动脉血压始终较低(P<0.05);高血压大鼠的心脏舒张速率低于训练组(P<0.05);高血压性大鼠左心室羟脯氨酸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训练大鼠左心室羟脯氨酸浓度并没有显著升高;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Ⅲ型胶原与Ⅰ型胶原的比值下降明显(P<0.05),而训练组大鼠并没有表现出相同的结果。结论:运动训练可以使大鼠心肌细胞与间质胶原同步增长,心脏功能提高,心肌舒缩性能增强;而慢性高血压性大鼠导致心肌细胞与间质胶原不成比例的增长,间质胶原过度增生,心脏功能受到损伤。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重塑对大鼠左心室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促愈机制。方法 将48只SPF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创面对照组,慢性创面模型组、贝复济阳性组及美洲大蠊实验组,药物干预5、7、11 d后分批留取创面组织并处死,运用PCR方法测定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Ⅰ、Ⅲ型胶原在各组中的表达趋势曲线一致,第5天,对照组表达最高,模型组最低,从第5天开始,美洲大蠊实验组中Ⅰ、Ⅲ型胶原中表达呈上升趋势并高于阳性组,第7天达到高峰后逐渐稳定下降,第11天略低于阳性组(P<0.01)。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液能有效提高大鼠难愈合创面前中期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并在后期能有效降低胶原蛋白的过度表达而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MB型(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三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1月收住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资料116例,根据病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47例,阶段性测定其血清CK-MB、cTnI及hs-CRP指标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K-MB、cTnI及hs-CR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AMI组血清hs-CRP与其他心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hs-CRP与CK-MB及cTnI之间有正相关.结论 血清CK-MB、cTnI及hs-CRP联合测定可早期快速诊断冠心病,一定水平的hs-CRP与血清CK-MB、cTnI联合检测可早期预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0.
10—20kg仔猪粗蛋白需求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体重约10kg的三元杂交[杜(大长)]仔猪头,分为7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分别饲含粗蛋白质(CP)水平为15%,17%、18%、19%、20%、21%和22%玉米豆粕-进口鱼粉-乳清粉型饲粮,研究饲粮CP水平对10-20kg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尿素氨(SUN)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18%的CP水平范围内,随着饲粮水平的升高,仔猪平均日增重趋于增加(P>0.05),料重比趋于降低(P>0.05),在18%-22%的CP水平范围内,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仔猪生产性能没有改善。血清尿素氨浓度随饲粮CP水平升高而极显著升高(P,0.01),其中CP15%和19%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CP20%-22%组术显著升高(P<0.01).以上结果显示,在满足必需氨基酸需要的条件下,10-20kg断奶仔猪生长所需的饲粮CP水平为18%,日需要量为157g/d.  相似文献   

11.
疯草灵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的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16只藏系绵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和对照组,每天以10 g/kg.BW的量饲喂黄花棘豆干草粉,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每只羊分别投服“疯草灵缓释丸”1丸、2丸和3丸,对照组不投服。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出现棘豆中毒症状后停止饲喂黄花棘豆干草粉,试验前及试验期间每7 d采血1次,做血清酶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16~21天出现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出现症状的时间分别为:试验组Ⅰ33~48天、试验组Ⅱ75~77天、试验组Ⅲ75~77天;血清α-甘露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第14天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从第14天开始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显著(P<0.05);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结果,试验组Ⅰ从第14天开始与对照组比较下降,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从第7天开始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高值化开发利用鱼类加工副产物鱼鳞,以鱼鳞Ⅰ型胶原为原料,结合壳聚糖进行交联反应,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获得具有蜂窝状多孔三维立体结构的鱼鳞胶原复合止血海绵。采用小鼠股动脉切面止血试验、豚鼠背部破损皮肤和健康皮肤的单次接触试验、小鼠肝脏吸附试验等对鱼鳞胶原复合止血海绵的止血特性、抗敏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鱼鳞胶原复合止血海绵最佳制备工艺为:胶原与壳聚糖配比7∶3,制备液总浓度1.4%,交联剂添加量0.015%,止血时间仅为(68±9)s;对豚鼠背部皮肤均无致敏性、无刺激性,安全性强;止血海绵经8周后可被小鼠的破损肝脏吸收。综上,鱼鳞胶原复合止血海绵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安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体系,了解其增殖规律及相关的脂肪标志基因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选用7日龄松辽黑猪,用Ⅰ型胶原酶消化脂肪组织得到前体脂肪细胞,传代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绘制生长曲线,利用传统"鸡尾酒"法进行诱导分化,油红O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染色,判断分化效果,提取总RNA,对成脂标志基因进行相对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松辽黑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可贴壁生长,形似成纤维细胞,细胞生长曲线符合细胞生长规律,近似"S"形;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具有成熟脂肪细胞的典型特征,细胞内聚集大量脂滴;诱导后第10天,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提高;成脂标志基因PPARγ、C/EBPα在分化后的细胞中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FoxO1在分化前相对表达量最高,第5天表达量与第0天相比极显著下降(P0.01),但第10天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第5天(P0.01),且第10天表达量与第0天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建立了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分离体系,为进一步研究松辽黑猪脂肪沉积与代谢机制以及改善肉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53岁,干部,右胸间断疼痛3年,多次被诊断为"肺部感染".1996年2月持续胸痛2天入院,EKG示TⅠ、Ⅱ、Ⅲ、avF非对称性倒置,STⅠ、Ⅱ、Ⅲ水平下移1mm,诊断为"心绞痛".入院第3天夜突然胸痛加剧,呼吸困难,复查EKG,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频发室早,血压8/4kpa(60/30mmHg),心肌酶升高,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5.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由不同比例的刺五加、枸杞子、金银花和黄芪配伍的复方中草药饲喂镜鲤(Cyprinus carpio L).,于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检测红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的谷草转氨酶(GOT)以及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以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镜鲤的毒副作用。在28及42d时,复方Ⅰ组红细胞CA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8d时,各复方组红细胞SOD活性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28d时,复方Ⅱ组血清GOT活性及复方Ⅲ组血清GP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42d时,各复方组血清GP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试验复方中药添加到镜鲤的饲料中,可以增强其血清转氨酶及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其中复方Ⅰ效果最佳,建议用药时间为28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加味生脉补心丹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及心肌组织结构的影响,初步探讨加味生脉补心丹对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和肥大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实验组33只,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小剂量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后的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心丹(BXD)组和罗格列酮(RSG)组各11只,BXD组以浓缩后加味生脉补心丹汤剂灌胃;RSG组按照罗格列酮钠溶液灌胃。给药8周后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并处死取材,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变化,Masson染色观察纤维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Ⅰ、Ⅲ型胶原蛋白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模时各实验组空腹血糖(FPG)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造模成功。治疗完成时,RSG组、BXD组FPG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RSG组FPG较BXD组更低(P<0.05)。模型组心肌组织破坏严重,胶原纤维含量增多,RSG组和BXD组心肌组织破坏程度较轻,胶原纤维含量较少。模型组Ⅰ、Ⅲ型胶原和Sirt3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BXD组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RSG组Sirt3的表达显著高于BXD组(P<0.05)。结论 加味生脉补心丹能够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并能够明显减轻心肌纤维化、肥大的程度,延缓糖尿病所致心肌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周作勇  王芝英  聂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714-4715,4718
[目的]为鸡球虫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雏鸡随机分为感染球虫对照组(Ⅰ)、感染球虫给中药"球康"组(Ⅱ)和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Ⅲ),Ⅰ、Ⅱ组鸡接种柔嫩艾美尔球虫孢子化卵囊,于感染当天在Ⅱ组鸡饲料中添加2%中药"球康"微粉制剂,测定雏鸡接种球虫0、5、8 d时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及血清K+、Na+、Cl-、Ca2+、P3+浓度和TP含量。[结果]与Ⅲ组相比,接种球虫第5天,Ⅰ、Ⅱ组鸡RBC总数、HGB含量和HCT均出现下降趋势;接种球虫第5天,Ⅰ、Ⅱ组雏鸡血清K+显著升高,第8天有所降低;接种球虫第8天,各组血清Na+比接种第5天略有下降,Ⅰ、Ⅱ组雏鸡血清Ca2+升高;接种球虫第5天,Ⅰ、Ⅱ组雏鸡血清Cl-和P3+略有降低;接种球虫后,Ⅰ、Ⅱ组雏鸡血清TP含量降低。Ⅱ组雏鸡仅血清K+浓度显著高于Ⅲ组(第5天),血清Na+、Cl-、Ca2+、P3+浓度和TP含量升高或降低程度与Ⅲ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球康"通过抵抗球虫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血液理化指标的恒定。  相似文献   

18.
奶山羊冰川棘豆中毒的血液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0只杂种奶山羊随机分为试验组(n=5)和对照组(n=5),分圈饲养,试验组羊按10 g/kg.d剂量饲喂冰川棘豆粉.试验前及试验后的第7、14、21、28、35、42 和4 9天各采血一次,分离血清,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从试验的第7天起持续升高;从试验的第14天起, 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第35~49 d,血清淀粉酶活性持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从试验的第7天起,血清α-甘露糖苷糖(AMA)活性迅速降低,整个试验期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无明显变化.说明冰川棘豆对心、肝、肾、脑等器官有一定毒害作用, 冰川棘豆中含有吲哚兹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半胱氨酸(HCY)与B型尿钠肽(BNP)联合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88例冠心病患者及98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CRP、HCY、BNP水平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稳定型心绞痛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②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HCY均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明显递增.③稳定型心绞痛组B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BNP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递增,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极为显著.结论 血清CRP、HCY和BNP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病情程度,可作为冠心病测定的常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将90头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和Ⅱ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3%5′-腺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的日粮,试验期28 d,测定仔猪生长性能和试验开始后第7、14和28天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外源5′-腺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Ⅰ和Ⅱ组仔猪断奶后不同时间血清中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P0.05),其中,Ⅰ组仔猪第14天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其他抗氧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组仔猪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日粮中分别添加5′-腺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对仔猪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5′-腺苷酸二钠有降低仔猪血清中SOD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