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薹干又名"贡菜"、"响菜",属菊科莴苣属,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嫩茎经过加工晾晒后成干菜,因此叫"薹干",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高档脱水蔬菜.  相似文献   

2.
薹干加工专用茎用莴苣在徐州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加工产品有“西楚贡菜“之美称.泰国大叶和青不老是两个薹干加工专用茎用莴苣品种,目前种植面积逾2 333.3 hm2.……  相似文献   

3.
薹干加工专用茎用莴苣在徐州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加工产品有“西楚贡菜”之美称。泰国大叶和青不老是两个薹干加工专用茎用莴苣品种,目前种植面积逾2333.3hm^2。  相似文献   

4.
涡阳薹干是我国名特产蔬菜之一,属于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属莴笋中 一个尖叶、青杆、根棒妆品种(俗称薹子、薹菜)。因用其肉质茎经创皮、利条晾晒制成干菜,因此而得名薹干。又因在清乾隆年 间被纳为宫廷佳肴,故又名“贡菜”。 过去,涡阳只生产秋薹干,而对春薹干 从未进行研究和生产。为挖掘生产潜力,发 挥名特产优势,增加产量,以适应国内外市 场需要,从1984年开始,我们用三年时间, 对春薹干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获得成功。同 时进行推广应用,深受薹农欢迎。目前春薹 干与秋薹干系采用同一品种。在栽培加工技 术上,二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也…  相似文献   

5.
贡菜     
贡菜,又名苔干,是莴苣中的一个稀有独特的地方品种。清朝乾隆年间曾上贡朝庭,故名贡菜。它是以肉质根为原料,经加工晾晒而成的干菜。因其绿如翡翠,质地爽口,有“绿色海蜇”之美称。其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10多种矿物质。 1997年,我市贡菜生产总面积已达5336公顷.总产量5万kg,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日、美和东南亚等国。 一、贡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贡菜喜凉怕热,生长造温15-20℃,超过25℃,生长虽快,但产量低.品质差。贡莱对水分要求严格.从播种到收获,除8-10天的蹲苗期外,都要供水充足。以沙壤土为好,其它土质也可生长。多施有机肥、磷肥和氮肥。 二、贡菜栽培技术 (一)育苗(1)整地筑畦。施足底肥,每亩苗床施磷肥100kg、尿素8kg,不可多施氮肥。育苗畦宽  相似文献   

6.
以叶用莴苣耐抽薹品种意大利生菜和易抽薹品种佰根绿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钵基质栽培法,研究了外源GA_3处理对叶用莴苣抽薹特性(薹中心柱长、抽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_3可显著促进叶用莴苣抽薹,显著增加薹高及抽薹率,佰根绿的薹高、抽薹率分别是对照(不喷GA_3)的5.7倍、2.25倍,意大利生菜的薹高、抽薹率分别是对照的5.5倍、2.01倍,易抽薹品种的抽薹特性对GA_3的响应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蔬菜》1993,(5)
为了发展“两高一优”,搞活市场经济,尽快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毫州市沙土乡党委、政府,依靠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贡菜”薹干,今年这个乡扩大发展种植春薹干达5000多亩。薹干是安徽省独有的名优土特产品,早在清朝乾隆时代就被列为宫廷名菜,因此称作“贡菜”。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中外客商及广大消费者对薹干需求量日益增加。沙土乡的薹干种植面积出现了连年成倍增长的好势头,去年该乡光秋薹干栽培面积已超过15000亩,收入400多万元,成为全市最大的  相似文献   

8.
薹干别名"贡菜",是邳州市地方特色蔬菜,据史料记载有300多年种植历史.邳薹2号是邳州市农林局蔬菜所和占城镇农技站从邳州地方品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2003年经徐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群众称其为"青不老".  相似文献   

9.
苔干又称“老来青”、“贡菜”,是十字花科莴苣属一年作物。因下邳产的苔干其营养丰富,口感清脆,曾为宫廷御用。该产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具有健胃、利尿、护齿、清热、抗癌等食疗功效.食用前用冷水清洗切成寸段,加入白糖、醋、麻油等佐料凉拌,也可与鸡、猪肉烩制。  相似文献   

10.
生菜为菊科莴苣属植物,是一种大众化的食用价值很高的蔬菜,含有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1]。同时,生菜由于其再生率和转化率较高,又是一种用来表达外源蛋白的良好宿主植物[2-3],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对人类有利的外源基因转入生菜体内,开发一种功能性蔬菜。本文以不同的生菜品种为材料  相似文献   

11.
油菜薹通常指甘蓝型油菜抽出的嫩薹,以食嫩茎为主,配合茎上嫩叶,有爆炒、下火锅、凉拌、腌渍[1]、白灼等多种食用方法,口感清脆、微甜、爽口,品质风味独具特色,显著区别于白菜薹与红菜薹,同时甘蓝型油菜薹因富含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营养元素[2],及纤维素和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维生素而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改善便秘、增强男性生殖功能[3]等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12.
茎用莴苣(Lactuea sativa L.var.angustana Irish),又称莴笋,既是一种营养食品,又是一种医疗价值高的药品。莴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而无机盐、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薹干莴笋的引种栽培刘锦兰李贵林(甘肃省白银市农技中心730900)(白银市景泰县农技中心)薹干菜又名响菜,是一种莴笋的干制加工产品。其专用品种薹干离笋,原生长在淮河流域一带,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资料,薹干富含多种维生素、糖类、氨基酸及人体必须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双低甘蓝型油菜狮山菜薹作为菜用品种的品质特性,以常规白菜薹栽培种雪娇作对照,在不同播期、定植方式下进行评比试验,分析狮山菜薹的产薹特性,测定其薹、叶2个食用部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等营养指标及Ca、Mg、Fe、Zn矿物质元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狮山菜薹成熟周期较短,播种后最快43 d可摘薹,摘薹周期可达86~108 d,每隔3~5 d可摘薹1次;早播时,667 m2产量可达到1 917.51 kg,且抗冷冻害性较强,播期弹性较大;狮山菜薹薹、叶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元素,能较好地满足人体需求,特别是对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需求,狮山菜薹可溶性糖含量薹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叶薹;矿物质元素Ca、Fe含量叶薹,Mg、Zn含量在薹、叶中差异不大。综合评价,同与雪娇相比,狮山菜薹具有良好的菜用品质,而且叶的营养价值较薹高,建议将薹、叶同时食用。  相似文献   

15.
秋季栽培应市的莴苣,称之为秋莴苣。通过多年来的种植实践,逐步摸索和掌握了秋莴苣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和关键措施。一、选择好品种作为秋季栽培的莴苣,应选用对光照长度反应迟钝,且耐高温的中晚熟品种。适合我地栽培的有四川柳叶莴苣,无锡本地中熟种南站莴苣。柳叶莴苣上市略晚,但单株重,不易抽苔,产量高,品质好;南站莴苣对肥料要求较高,上市早、品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6.
导读:西兰薹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由西兰花与芥蓝杂交选育而成的一种新型绿色蔬菜。西兰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花椰菜的100倍。西兰薹食用方法简单,炒、生吃、煮、腌制均可。西兰薹每667 m^(2)纯收入7000元左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广大农友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7.
莴苣又称莴笋、白苣、莴菜、香笋、千斤菜,是冬季上市蔬菜主要品种之一.莴苣色泽淡绿、制作菜肴时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口感爽脆、老少皆宜.莴苣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酸、钙、铁、钾、碘等人体所需营养元素,具有开通疏利、消积下利、利尿通乳、宽肠通便、强壮机体等功效.秋莴苣从种植到收获只需85 d左右,种植秋莴苣时间短、操作简便、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18.
苔干栽培与加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同君 《蔬菜》2000,(10):6-7
苔干,又名贡菜、响菜,是江苏的邳州市、睢宁县和安徽涡阳等地的传统特种蔬菜品种。在分类上属菊科莴苣属。苔干的种植加工已有300多年历史。因其特有的食用价值,早已驰名中外。目前,种植区域已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已达13万hm2以上。一般667m2产干菜100kg,高产田可达150kg以上,产值千元以上,如栽培得当,1年2种2收,年667m2产干菜可达250kg以上,产值更加可观。现已远销日本、香港、澳门等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苔干脱水加工前,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脱水后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钙、镁、铁等矿物质,对人体有滋补…  相似文献   

19.
水培生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蕊 《北方园艺》2011,(19):53-54
生菜(Lactuca satival)属菊科莴苣属1 a生草本植物,又称叶用莴苣,原产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1].栽培品种按叶的生长状态可分为:结球生菜、散叶生菜、叶直立生菜三大类.粤人因其菜可生食,故取名生菜,其营养价值高,维生素A、维生素A1、维生素B2及钙质、铁质含量都高于一些瓜果类蔬菜,叶片脆嫩爽口,可生食、凉拌或做色拉冷盘,与番茄、黄瓜并列为温室无土栽培三大菜类[2].因其株形小,生长期短(播后40~60 d即可收获),耐寒力强,丰产性好,管理简单,一年四季均可栽培,适合水培,是国内外水培蔬菜面积很大的作物[3].  相似文献   

20.
稀有名菜苔干的栽培苔干,属草本莴苣类植物,原是我省独有的名优、名贵、珍稀产品,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被列为宫廷名菜,因此被称作“贡菜”。苔干青莹脆嫩,食之爽口,浑素皆宜,它作为高档次的馈赠品,而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958年敬爱的周总理品尝后,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