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稳定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甲醇 水 (体积比为 55∶5) 中于 (54±1)℃下贮存 7和 14d, 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33 59%和 54 45%, 印楝素B的为 11 96%和 21 11%; 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 (54±1)℃下贮存 7和 14d, 印楝素A的降解率为 82 35%和 94 79%, 印楝素B的为 20 32%和 54 75%; 印楝素干粉于 (54±1)℃下贮存 14d, 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 90 15%和 81 85%。在 (54±1)℃下热贮 7d, 在甲醇、甲醇 水 ( 9∶1 ) 和甲醇 印楝油(9∶1) 中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 29 65%、44 99%和 12 76%, 印楝素B的分别为 19 68%、25 65%和 9 67%。印楝油对印楝素A和印楝素B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生物活性及增效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A B(1:1,m/m)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h,拒食中浓度(antifeedant medial concentration,ARC50)分别为0.97mg/L、2.42mg/L和1.01mg/L~印楝素A与印楝素B按质量比1:1混合后具有增效作用。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A B对大菜粉蝶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h,AFC50分别为176.67mg/L、224.48mg/L和149.99mg/L印楝素A与印楝素B按质量比1.6:1混合后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3mg/L印楝素A和印楝素B能延缓斜纹夜娥的化蛹,降低蛹重,且印楝素B对蛹的影响高于印楝素A。1mg/L印楝素A与印楝素B能明显降低斜纹夜娥幼虫的体重,处理后3~5d,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幼虫的体重的影响明显高于印楝素A。  相似文献   

3.
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甲醇+水(体积比为55:5)中于(54±1) ℃下贮存7和14 d,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33.59%和54.45%,印楝素B的为11.96%和21.11%;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54±1) ℃下贮存7和14 d,印楝素A的降解率为82.35%和94.79%,印楝素B的为20.32%和54.75%;印楝素干粉于(54±1) ℃下贮存14 d,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90.15%和81.85%.在(54±1) ℃下热贮7 d,在甲醇、甲醇+水(9:1)和甲醇+印楝油(9:1)中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29.65%、44.99%和12.76%,印楝素B的分别为19.68%、25.65%和9.67%.印楝油对印楝素A和印楝素B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印楝素对番茄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3种印楝素制剂对番茄4种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这3种印楝素制剂即NEEMAZAL-T/S、0.3%印楝素乳油和印楝油制剂,对番茄4种土传病原真菌,菌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s lycopersici)、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均具有抑制作用,在印楝素浓度为100.00mg·L-1时,NEEMAZAL-T/S对菌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4.06%、52.60%,而0.3%印楝素乳油、印楝油制剂对这两种菌的抑菌率均高达100%;NEEMAZAL-T/S、0.3%印楝素乳油和印楝油制剂对镰刀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2.18%、73.11%和80.67%,对轮枝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14%、70.25%和74.83%,也即3种印楝素制剂对镰刀菌和轮枝菌的抑菌率可由高到低排序为印楝油制剂、0.3%的印楝素乳油、NEEMAZAL-T/S。NEEMAZAL-T/S、0.3%印楝素乳油、印楝油制剂对菌核菌的EC50分别为142.817、0.844、0.126mg·L-1,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分别为37.727、0.526、0.099mg·L-1,0.3%印楝素乳油、印楝油制剂对镰刀菌的EC50分别为7.757、2.687mg·L-1,对轮枝菌的EC50分别为16.501、12.106mg·L-1,这表明3种印楝素制剂对菌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毒力强于对镰刀菌和轮枝菌。因此,鉴于上述3种印楝素制剂在抑菌作用上的差异性,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印楝素制剂的研究开发,用以防治番茄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土传病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更好的防治西花蓟马。[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印楝乳油(0.3%)和印楝素(62.73%)对西花蓟马作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印楝制剂对西花蓟马的忌避活性。[结果]2种药剂均对西花蓟马成虫有一定的忌避作用,随浓度的提高忌避率增大,都是选择性忌避效果好于非选择性忌避效果。选择性忌避试验中,12 mg/L的印楝乳油和印楝素忌避率都是在48 h时最高,分别为63.93%、64.52%。田间试验表明印楝乳油比印楝素的忌避效果要好,忌避率都是施药后第1天最大,第3天有所下降,第5天和第7天又升高,12 mg/L的印楝乳油和印楝素在第1天的忌避率分别为70.63%、58.33%。[结论]印楝制剂对西花蓟马均表现一定的忌避作用,印楝乳油比印楝素忌避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0.5%印楝素EC、1%印楝素WG、1%印楝素ME、0.3%印楝素SL对花椰菜小菜蛾的防效差异,开展田间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有效成分用量相同时,0.5%印楝素EC药后3 d、7 d、10 d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最高,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2.22%、66.29%、77.98%,防效分别为54.63%、71.55%、83.40%;其次是1%印楝素ME,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6.00%、58.55%、69.09%,防效分别为48.73%、65.02%、76.70%。0.5%印楝素EC对小菜蛾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3种剂型,最适合用于小菜蛾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7.
以糊精作壳料,印楝素原药为芯料,采用"固相共研法"工艺路线研制0.5%印楝素分子胶囊剂.对制剂的活性生测结果显示:对4龄菜青虫的毒力(LC50)为4.3202±0.3180 mg/L,Cl0.95=3.7389~4.9913 mg/L. 5~250 mg/L对菜青虫拒食率为85.60%~82.44%;拒食指数为11.82~14.94,均小于20,拒食作用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10,6.25,4.55 mg/L液对3~4龄菜青虫喷雾处理,药后3 d的校正防效依次为85.89%,82.95%,78.97%.对照药剂0.3%印楝素EC 6 mg/L为82.83%;98%巴丹SP 0.12%为87.24%.药后7 d的校正防效依次为81.86%,82.48%,80.88%,印楝素EC为77.31%,巴丹为84.38%.5种处理间互比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以糊精作壳料,印楝素原药为芯料,采用"固相共研法"工艺路线研制0.5%印楝素分子胶囊剂.对制剂的活性生测结果显示对4龄菜青虫的毒力(LC50)为4.3202±0.3180 mg/L,Cl0.95=3.7389~4.9913 mg/L. 5~250 mg/L对菜青虫拒食率为85.60%~82.44%;拒食指数为11.82~14.94,均小于20,拒食作用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10,6.25,4.55 mg/L液对3~4龄菜青虫喷雾处理,药后3 d的校正防效依次为85.89%,82.95%,78.97%.对照药剂0.3%印楝素EC 6 mg/L为82.83%;98%巴丹SP 0.12%为87.24%.药后7 d的校正防效依次为81.86%,82.48%,80.88%,印楝素EC为77.31%,巴丹为84.38%.5种处理间互比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水分对印楝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水分对印楝素稳定性的影响.印楝甲醇抽提物和印楝素纯品试验表明:水分是促进印楝素降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水与甲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水的体积分数为1 8%、3 5%、5 2%、6 8%、8 3%时,在(54±1)℃保存14d后,印楝甲醇抽提物中的印楝素分别降解40 4%、45 4%、47 3%、50 1%、56 2%,大多高于对照(甲醇溶液)分解率(42 1%);印楝素纯品分别降解43 3%、47 2%、53 4%、51 9%、59 5%,都高于对照(甲醇溶液)分解率(42 0%).在(0±1)℃保存14d后这4种溶剂中的印楝素都基本不降解,在室温下保存14d后都只有少量降解.纯水中的印楝素在(54±1)℃下最多保存7d即全部降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组对比试验得出结论:同株印楝的印楝素A、印楝素B含量年际间差异显著,印楝素(A+B)含量差异不显著;嫁接株与母株间印楝素含量差异显著,同一无性系的不同嫁接株间印楝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印楝素A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印楝素B含量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先增加后降低;花期对植株施肥会降低印楝素含量;果实采摘后5~10 d脱洗时,种仁内印楝素含量最高;脱洗后种子日照10~20 d时,印楝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张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26-14228
[目的]探索印楝素与吡虫啉混配防治牛蒡长管蚜的最佳配比及其防效。[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研究印楝素与吡虫啉混配对牛蒡长管蚜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与吡虫啉混用防治牛蒡长管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印楝素与吡虫啉按有效成分104∶1比例进行混配,增效作用明显,共毒系数达142.179 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WP 2 000倍防治牛蒡长管蚜显示出高效、快速的特点,药后1 d防治效果就超过了91%,药后7 d超过94%。0.32%印楝素EC 500倍防治效果比较低,药后7 d才达到75.13%,但与吡虫啉按有效成分104∶1比例进行混配后的600、800倍液药后7 d的防治效果超过了93%。[结论] 该研究为牛蒡长管蚜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协调使用杀虫剂及害虫天敌,该文测定了阿维菌素、印楝素、苦参碱、除虫菊素和吡虫啉5种常用杀虫剂分别与天敌黄瓜新小绥螨(原名胡瓜钝绥螨)对棉田朱砂叶螨的联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W(1:8 000)处理6 d后释放黄瓜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最佳,20 d后相对防治效果高达96.63%;其次是0.3%印楝素EC(1∶250)处理7 d后释放黄瓜新小绥螨,1和20 d后防效分别为59.7%和90.16%;0.5%苦参碱AS(1∶2 000)处理6 d后释放黄瓜新小绥螨,20 d后相对防治效果达到82.65%。该研究为朱砂叶螨可持续防控提供了可选方案,为延缓抗药性产生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印楝素在贵州茶区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印楝素对贵州茶区茶树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其对天敌、茶树植株的影响,以0.3%印楝素乳油和30%印楝油为供试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药剂在大田中单独施用后防治茶小绿叶蝉较为理想,最高防效可达91.82%~94.87%,同时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可维持在14 d以上,且对茶树生长安全、对天敌亦无影响,推荐施用剂量分别为90和30 m L/667m2。  相似文献   

14.
李万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46-148
[目的]筛选冬季清园时防治菱纹叶蝉有效药剂。[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了印楝素等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菱纹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冬季清园使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防治菱纹叶蝉,持效期长,可维持10~14 d,使用0.3%印楝素乳油持效期为7 d,菱纹叶蝉对它们十分敏感,是防治菱纹叶蝉比较理想的药剂,适宜推广;生产上推荐使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 000倍稀释液和0.3%印楝素乳油600倍稀释液冬春伐时防治菱纹叶蝉,可有效降低越冬基数。采用1.1%百部·楝·烟乳油防治桑树上菱纹叶蝉,不仅使用量低,而且残效消解快,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建议在第1代菱纹叶蝉发生期使用1.1%百部·楝·烟乳油1 200倍稀释液。[结论]试验结果为菱纹叶蝉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印楝素防治蔬菜茶树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0.3%印楝素乳油防治蔬菜和茶园害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菜青虫、小绿叶蝉及茶尺蠖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防效69.98%以上,最低浓度对菜青虫的防效为37.9%,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7.9%,对茶尺蠖的防效达34.2%以上;药后3 d,对小菜蛾就达到73.35%以上的防效,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8.7%;药后7 d对小菜蛾就达到86.7%以上的防效,最低浓度对菜青虫的防效为74.8%,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8.7%以上,对茶尺蠖的防效达52.8%以上。并且药后10 d,对小菜蛾和茶尺蠖仍有60%以上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可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6.
几种植物源农药对2种茶树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顺玉  尹健  马俊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27-12729
[目的]研究几种植物源农药防治2种茶树害虫的药效。[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茶尺蠖低龄幼虫和茶小绿叶蝉高峰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源农药,药后1、3、7、10d调查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7.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防治茶尺蠖速效性最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最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2%苦皮藤乳油、0.3%苦参碱水剂和7.5%鱼藤酮乳油均可选择用于防治茶尺蠖;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2%苦皮藤乳油、0.3%印楝素乳油、0.3%苦参碱水剂和7.5%鱼藤酮乳油均可选择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其中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持效性最好,药后7d防效达100%。[结论]研究结果为植物源农药在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毒力与防效,为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浸叶法与喷雾法测定了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条件下,0.3%(φ)印楝素乳油处理草地贪夜蛾7 d后,2龄和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59和0.46 mg/L;40%(w)印楝素干粉处理草地贪夜蛾7 d后,2龄和3龄幼虫的LC_(50)值分别为0.93和0.79 mg/L。0.3%印楝素乳油处理草地贪夜蛾3 d后,2龄和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0.30和0.12 mg/L;40%印楝素干粉处理草地贪夜蛾3 d后,2龄和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0.53和0.30 mg/L。0.3%印楝素乳油稀释500倍喷雾处理后1、3和7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达到了24.83%、50.34%和75.50%。【结论】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与拒食活性,7 d后的防治效果较好;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CO_2超临界萃取印楝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中利用超临界CO2 萃取印楝素 通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 的流量、提携剂的种类以及料液比等因素对萃取产率的影响, 发现较适宜的萃取条件为: 萃取温度为32℃,萃取压力为32MPa, CO2 流量为10kg·h-1, 较佳提携剂为甲醇, 料液比为1∶3 该条件下印楝素A的萃取率为0 2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菇渣和牛粪有机复合基质在番茄、黄瓜和西瓜育苗上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法]以充分腐熟的菇渣和牛粪基质为原料,形成不同配比有机复合育苗基质,以草炭和蛭石(2∶1,V∶V)为对照,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研究了菇渣有机复合基质理化性状,及其对番茄、黄瓜和西瓜生长的效应。[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配比菇渣和牛粪有机复合基质容重、孔隙度均在适宜理想基质要求范围之内,与对照相比,较高比例牛粪复合基质pH偏碱,EC值偏高,不适宜作物正常生长,而适宜比例牛粪复合基质理化性质适合幼苗正常生长,幼苗生长健壮。[结论]番茄和西瓜幼苗的生长对复合基质中牛粪的响应相似,均表现出菇渣∶牛粪=3∶1复合基质育苗效果最好,黄瓜以复合基质菇渣∶牛粪=2∶1添加5%的江砂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张润花  段增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97-15300
[目的]研究菇渣和牛粪有机复合基质在番茄、黄瓜和西瓜育苗上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法]以充分腐熟的菇渣和牛粪基质为原料,形成不同配比有机复合育苗基质,以草炭和蛭石(2∶1,V/V)为对照,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研究了菇渣有机复合基质理化性状,及其对番茄、黄瓜和西瓜生长的效应。[结果]不同配比菇渣和牛粪有机复合基质容重、孔隙度均在适宜理想基质要求范围之内,与对照相比,较高比例牛粪复合基质pH偏碱,EC值偏高,不适宜作物正常生长,而适宜比例牛粪复合基质理化性质适合幼苗正常生长,幼苗生长健壮。[结论]番茄和西瓜幼苗的生长对复合基质中牛粪的响应相似,均表现出菇渣∶牛粪为3∶1的复合基质育苗效果最好,黄瓜以复合基质菇渣∶牛粪∶河砂为2∶1∶0.5的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