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稻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水稻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中,借助于自选研制的顺流干燥试验台,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热风温度、表现风速、干燥时间、谷层厚度四因素对单位热耗、最终水分、爆腰率增值、小时去水量、小时降水率、干燥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建立了描述稻谷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数学模型;用图形法分析干燥工艺参数对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具有干燥均匀、能耗低、烘后粮食品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探讨干湿小麦混合三级顺流干燥工艺的干燥性能指标与干燥工艺参数间的关系,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干燥工艺函数进行有约束非线性优化,获得干燥工艺最佳参数组合可供干燥机设计参考。比较分析两种顺流干燥工艺,干湿小麦混合三级顺流干燥单位热耗量可节省26.9%。  相似文献   

3.
传统顺流干燥与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研制的顺流干燥试验台上,利用水稻对传统流干燥工艺与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确定较佳缓苏时间,总结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谷物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降低干燥能耗、提高干燥效率、改善干燥质量,需要对各种谷物干燥工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设计出一种多工艺谷物干燥试验台,利用它进行了顺流干燥、逆流干燥、顺-逆流组合干燥和顺流干燥逆流冷却等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了各参数对几种谷物干燥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顺-逆流组合工艺的干燥效果最为理想。文中给出了顺-逆流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论可用于新型谷物干燥机的设计和现有同类型干燥机的操作与调整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地研究干燥模式对卷烟各模块的主流烟气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干燥模式为着手点,设计试验,从燃烧速率、主流烟气和感官质量3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干燥模式对卷烟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干燥模式对燃烧速率影响显著,进气流干燥的烟丝燃烧速率较薄板干燥的烟丝快,在同是薄板烘丝的条件下,KLD顺流KLD2Z逆流KLD逆流。干燥模式对卷烟主流烟气影响显著,对总粒相物、焦油、烟碱的影响:KLD顺流KLD2Z逆流KLD逆流CTD;对CO的影响:KLD顺流CTDKLD2Z逆流KLD逆流。A组感官质量排序:CTDKLD顺流KLD逆流KLD2Z逆流;B组和C组感官质量排序:KLD2Z逆流KLD顺流KLD逆流CTD。[结论]研究可为卷烟生产选择适宜的工艺路径,进而提高工艺对卷烟产品的贡献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3种类型干燥机上进行了玉米干燥机对比试验,测定了玉米破碎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破碎敏感度与热风温度和速度,谷物初始含水率及冷却方法有关,其中热风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3种类型干燥机中,顺流干燥逆流冷却对玉米破碎强度的影响最小,干后玉米破碎敏感最低。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多级顺流间歇式干燥工艺的研究中,借助于自行设计的顺流干燥试验台研究水稻在二级与三级干燥过程中最终水分和爆腰率增值的变化情况,分析缓苏时间与煤腰率增值关系,获得不同初始水分的适当干燥级数和较佳缓苏时间.  相似文献   

8.
在水稻多级顺流间歇式干燥工艺的研究中,借助于自行设计的顺汉干燥试验台研究水稻在二级与三级干燥过程中最终水分和爆腰率增值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缓苏时间发率增值关系,获得不同初始水分的适当干燥级和较佳缓苏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在真空条件下玉米的干燥特性,选用不同真空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玉米进行干燥,考察玉米含水量、干燥速率、应力裂纹率和玉米发芽率的变化,进而为其真空薄层干燥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脱水蔬菜热泵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海红  李海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97-16000
为了降低能耗,提高干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对脱水蔬菜热泵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甘蓝为原料,利用自制的内循环式热泵干燥样机进行了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干燥介质温度、风速、装料量对蔬菜干燥速率及能耗的影响;采用2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干燥工艺参数回归数学模型;通过约束复合形法,找出了热泵干燥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介质温度为60℃,风速1.95m/min,装料量3.6kg/m2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竹笋微波喷动干燥的工艺参数.[方法]以新鲜竹笋为原料,研究了毛竹笋微波喷动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波喷动时间、温度和频率对毛竹笋干燥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各影响因素的最优水平.[结果]试验表明,毛竹笋微波喷动最优工艺条件是:温度为65℃,微波频率为800W,时间为70 min;与真空冷冻干燥的产品相比,微波喷动干燥产品品质优于真空冷冻干燥,营养品质略低于真空冷冻干燥产品,微波喷动干燥在节约能耗方面有显著效果.[结论]研究可为竹笋的干燥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rel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parameters and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wheat three-stage concurrent-flow drying technology is studied by use of quadratic orthogonial rotate combinative experiment design metthod.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drying technology are obtained by nonlinear optimize corresponding re-gression model and test.All experiment was finished in cocurrent-flow grain drying experiment table.The results of shis study will be significant for designing energy-saving grain drying machine.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北方苜蓿(alfalfa)二茬收获量大且与雨季相遇,易出现干燥不及时导致贮藏过程品质变差问题,使用热风循环干燥技术,可克服方捆苜蓿热风干燥过程成本高、效率低、品质下降的技术瓶颈。结合热风循环干燥特性和捡拾打捆工艺,研究苜蓿草捆合理干燥工艺参数。利用5HY-Ⅱ热风实验台配合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方捆中各点温湿度状况,研究方捆内温度、水分传递规律。以苜蓿外观品质和单位能耗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确定高水分苜蓿方草捆干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得到的方捆苜蓿干燥实验特性曲线分为预热阶段、等速干燥阶段、稳定阶段。依据色泽和气味的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发现方捆长度和干燥温度与感官评价指标作用显著,且成负相关;依据单位能耗作为评价指标得出方捆长度和密度与单位能耗指标作用显著,且成负相关。使用Neuro shell结合实经济效益进行神经元网络预测分析,得出热风循环干燥工艺最佳参数组合,即:草捆长度285.7 mm,密度238.38 kg/m3,干燥温度60.48℃,风速1.73 m/s,耗能0.203 k J/kg H2O。该预测干燥工艺研究可为人工辅助干燥贮藏苜蓿草捆作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流干燥试验台,就苏云金芽胞杆菌8010粉剂(Bt8010)对流干燥进行了风温、风速和物料层厚度的正交试验.分析了上述三因素对干燥时间和干燥后芽胞数目的影响的显著水平.同时还得出干燥时间、芽胞剩余率的回归方程及降速干燥阶段曲线方程,提出了较佳的干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潘清方  周国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25-11927
[目的]优化芒果片冷冻干燥的工艺条件。[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芒果共晶点和共熔点,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按国标法测量的Vc含量为指标,并进行感官分析。[结果]芒果片的共晶点为-16.59℃,共融点为-4.61℃。正交试验得到芒果片冻干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切片厚度3mm,预冻时间3h,一次干燥温度-5℃,二次干燥温度30℃。在此最佳冻干工艺条件下,芒果片的Vc含量达到618.299mg/kg,明显高于热风干燥。冻干芒果片基本能保持原有的色泽、香味和形态。组织呈多孔海绵状,复水性能好。[结论]芒果冻干工艺流程合理有效,最佳工艺条件下的冻干芒果片Vc含量高,感官评价优良。该工艺条件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桃源大叶一芽二叶为原料,对螺形红茶的造形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螺形红茶的合理的加工工艺为鲜叶→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初烘→曲毫→足干,其中鲜叶萎凋、揉捻、发酵、足干与传统参数一致,关键在初烘和曲毫工序上需要进行相对精确的控制,初烘技术参数为:温度130℃,时间8 min,含水量控制在52%左右;曲毫技术参数为:投叶量6 kg/锅,温度180℃,时间75 min。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绿茶栗香形成的干燥工艺及机理,笔者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的香气及栗香相关研究,发现香气的研究较多而栗香的研究却少有提及。栗香香型虽已做出细分并探究出其关键组分,但仅在香气理论上猜测其形成机理,尚未基于加工工艺探究其具体机理。此外,栗香的影响因素并未做深入探究,仅推测出杀青、干燥工艺是栗香形成的关键因素,今后还需基于干燥工艺及参数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本论文归纳了栗香的相关文献报道,探讨了栗香形成的关键工艺,并着重分析了干燥工艺对栗香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栗香绿茶的定向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海水螺旋藻工厂化生产中喷雾干燥的工艺流程,分析了运行参数对藻粉品质的影响。根据研究实践经验,指出了海水螺旋藻干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稻谷换向通风干燥不均匀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稻谷换向通风干燥工艺的不同表现风速、谷层厚度、换向周期等因素对干燥不均匀度、干燥速率和热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表现风速是影响干燥不均匀度的主要因素,增加表现风速将改善稻谷干燥的不均匀度.并给出了稻谷换向通风干燥的较佳干燥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20.
混流循环谷物干燥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混流循环式干燥机的工艺流程、主要结构和主要设计参数.试验和实际干燥作业表明该机干燥效率高,干燥品质好,能耗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