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6):12-20
针对三元杂交优质犏牛生产杂交组合单一,三元杂交后代母犏牛无法持续利用等问题,开展了优质犏牛生产的杂交组合试验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4个新的优质犏牛生产杂交组合:娟姗牛♂(细管冻精)×牦牛♀、西黄♂×牦牛♀、西黄♂×荷黄犏♀、荷黄♂×西黄犏♀;这4个杂交组合获得的后代中,娟犏和西黄犏生长发育、产奶性能都极显著的优于纯种牦牛,研究提出的西黄♂×牦♀繁殖成活率高,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产奶性能高。持续利用的西黄♂×荷黄犏♀和荷黄♂×西黄犏♀组合繁殖成活率较高,后代生长发育较快,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可持续利用一代。  相似文献   

2.
犏牛补饲维生素E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元杂交不同组合犏母牛补饲维生素E,结果表明:通过补饲维生素E后,西黄牦犏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20%,荷黄牦犏牛的比对照组降低30%,西黄牦犏牛和荷黄牦犏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均比对照组降低30%。给犏母牛补饲维生索E能显著提高犊牛初生重和犊牛产后成活率,对母牛产奶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西门塔尔杂交黄牛奶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西门塔尔牛与当地黄牛级进三代杂交成母牛乳样30头份,测定分析了乳中常规理化指标、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与荷斯坦牛乳成分特性比较F3杂交牛牛乳的乳脂、蛋白质、粗灰分和非脂乳固体含量显著提高,乳糖和棕榈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和参数F3杂交牛牛乳与荷斯坦牛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健康的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各90头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总干物质及酪蛋白的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乳脂肪酸的构成及相对含量,对2个品种的牛乳常规营养成分相对含量及脂肪酸的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河牛乳中脂肪及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中脂肪及干物质的含量(P<0.05);三河牛乳与荷斯坦牛乳中蛋白质、乳糖和酪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三河牛乳中脂肪酸的显著特点是SFA含量显著低于荷斯坦牛乳中SFA饱和脂肪酸,而其USFA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中USFA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牛乳常规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选用呼和浩特和巴彦淖尔地区的荷斯坦奶牛360头、通辽地区的荷斯坦奶牛90头和西门塔尔牛90头及呼伦贝尔地区的荷斯坦奶牛90头和三河牛90头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及酪蛋白的含量,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牛乳常规营养成分相对含量的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辽和呼伦贝尔地区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呼和浩特和巴彦淖尔地区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P<0.05),干物质、乳糖和酪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及三河牛奶中蛋白质、乳糖、酪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影响牛乳成分组成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牛的品种、个体、饲养管理、年龄、胎次、泌乳期、季节、温度及健康状况等。乳汁是不断进行成分组成变化的流体,乳成分含量的变化,不仅直接关系到乳品厂加工技术的调整,而且关系到乳制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了解和掌握其变化规律和影啊因素,对于合理安排乳品厂生产,及时调整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保证产品质量,都有重大意义。1品种和个体的影响哺乳动物的种类不同,乳汁的组成也不相同,如荷斯坦牛和水牛的乳汁,其成分的含量是不相同的。水牛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的含量,均高于荷斯坦奶…  相似文献   

7.
大豆黄酮对荷斯坦牛乳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2头初胎荷斯坦牛,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于预产期前10d添喂大豆黄酮(80mg/d·头),在产后3d、10d和17d采取反射乳样品,测定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显示:添加大豆黄酮后,初乳(第3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30.11%(P<0.01)和18.94%(P<0.05);常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对照组略高(P>0.05)。提示:大豆黄酮对乳成分的影响主要是提高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改善初乳的品质,以提供幼畜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8.
选自呼和浩特、通辽和呼伦贝尔地区饲养的1~5胎健康无病的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1胎、3胎及5胎的泌乳牛各10头,一年分4次采集乳样,每个胎次的重复数为40头;探讨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氨基酸含量的胎次变化。结果显示,1胎荷斯坦牛乳中氨基酸的总量(ATT)显著高于5胎牛(P〈0.05),1胎荷斯坦牛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总和(EAA)明显高于3胎和5胎牛(P〈0.05);1胎西门塔尔牛乳中TAA、EAA和NEAA的总量均显著高于3胎牛,而3胎牛的又显著高于5胎牛的(P〈0.05);1胎三河牛乳中TAA总量显著高于3胎牛,而3胎牛的又显著高于5胎牛的(P〈0.05)。3胎和5胎三河牛乳中EAA含量显著低于1胎牛(P〈0.05),1胎和3胎三河牛乳中NEAA含量显著高于5胎牛(P〈0.05)。总之,随着胎次的增长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氨基酸的含量呈明显下降的态势(P〈0.05),其中,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在相同的饲料、气候及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记录摩拉、尼里-拉菲、3品种高代杂交以及摩拉×本地低代杂交4个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的每日产奶量,定期采集生水牛乳并测定其总乳固形物、蛋白、脂肪、非脂乳固形物及乳糖含量。结果表明:尼里-拉菲的泌乳高峰期时间最长,每日产奶量及乳成分产量的绝对值最高,其次是3品种高代杂交水牛、摩拉水牛和摩拉×本地低代杂交水牛;各品种水牛常乳期85 d内,乳总乳固形物、蛋白质、脂肪含量较稳定;在85~105 d以后含量逐渐增加,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在整个常乳期均较为稳定,乳糖含量则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常乳期每日产奶量与乳蛋白质、脂肪、总乳固形物、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犏牛是牦牛与黄牛的种间杂交后代,杂交优势明显,能适应高海拔的缺氧环境,耐寒、耐粗饲,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繁殖率高,是牦牛产区提高牦牛养殖效益的主要途径。甘南州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发现,应用娟珊牛和安格斯牛冻精改良牦牛,一代乳用,二代肉用,可显著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犏牛的生产、甘南州犏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就甘南州犏牛产业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乳脂肪是牛乳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乳脂肪含量也是评价牛乳质量的重要指标。牛乳作为人类的全营养食物,涵盖了人体所需的所有脂肪酸。牛乳中乳脂肪含量和组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品种、胎次、环境、奶牛泌乳阶段、饲料组成与营养外,疾病也是影响牛乳中乳脂肪含量和组成的重要因素。奶牛隐性乳房炎可以引起乳汁中乳脂肪含量的降低。文章主要阐述乳脂肪的合成机理及隐性乳房炎时脂代谢相关的转录因子对乳脂肪含量降低的影响,旨在为研究隐性乳房炎时提高乳脂肪含量的方法提供一些研究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6,(9):150-151
正犏牛是普通牛和牦牛杂交所生的一代杂种牛,其杂种优势突出:体型较大,生长发育较快,成熟较早,饲料利用率较高,对高寒牧区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耐粗饲,奶、肉用性能比牦牛成倍增长,可每年连产,利用年限长,饲养一头犏雌牛,相当于饲养2~3头牦牛的经济效益,是牦牛生产的重要补充。杂种公牛称犏牛,一般役用或者育肥出栏,母牛称犏雌牛,一般为乳用,乳质优良,气味芬芳,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多,含脂率一般为5%~5.6%,高者可达6%。产乳旺季一般日产奶2.5~5 kg,高者  相似文献   

13.
为系统比较中国荷斯坦牛、娟姗牛及娟荷杂交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及乳品质,本实验选取江苏省某奶牛场50头荷斯坦牛(平均泌乳290 d),20头娟姗牛(平均泌乳243 d)及10头娟荷杂交牛(平均泌乳200 d),分别于夏季(2020年6、7、8月中旬)及冬季(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及2月中旬)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及乳脂肪酸含量。每个品种选取10头牛,收集冬夏两季奶牛瘤胃液,测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结果表明:娟姗牛瘤胃内的丙酸和戊酸浓度显著低于荷斯坦牛;夏季瘤胃内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冬季。娟荷杂交牛的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显著高于娟姗牛,但娟姗牛的乳脂、乳蛋白和全乳固体含量优于其余两个品种(P<0.05);夏季牛奶中的全乳固体和非脂乳固体含量显著低于冬季,而尿素氮则相反(P<0.05)。娟姗牛和娟荷杂交牛的乳脂肪酸含量相似,但与荷斯坦牛的乳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冬季牛乳中C6:0~C12:0含量高于夏季,C18:1cis9和C18:2trans9,12含量显著低于夏季。相关性分析发现,瘤胃VFA浓度与乳中C6:0、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奇数碳脂肪酸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放牧与舍饲两种饲养方式对犏雌牛产奶量与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的犏雌牛各6头,测定其产奶量,并采集乳样进行奶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奶量增加0.99kg(P0.05),蛋白质、非脂乳固体、乳糖、密度、冰点分别提高0.26%、0.51%、0.23%、1g/cm3、0.029℃,而脂肪、总固、酸度比对照组低0.54%、0.05%、0.35°T,差异均不显著(P0.05)。即在本试验条件下,全舍饲养殖方式显著提高了犏雌牛的产奶量,但未对犏雌牛的乳品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乳糖、水和维生素等物质是牛乳中最主要成分,正常情况下乳成分含量相对稳定,脂肪含量波动较大,乳糖的含量则很少有变化。产生原因与胎次、品种和季节等因素相关。乳的热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牛的品种、饲料和泌乳期等,而这些内在或外在因素最终影响乳成分和理化性质,从而影响乳热稳定性。乳成分中对乳热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的有非蛋白氮、乳蛋白和乳糖等。论文重点论述了乳成分对乳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腺中乳成分前体物对乳成分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成分的含量及组成直接影响牛乳的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乳腺中乳成分前体物对乳糖、乳蛋白质和乳脂等合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乳脂和乳蛋白质产量,改善牛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荷斯坦牛和新疆褐牛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运用SAS8.1最小二乘法分析不同品种、年份、季节、胎次对荷斯坦牛和新疆褐牛乳成分及体细胞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年份、季节均对乳成分及体细胞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不同胎次对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体含量及体细胞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胎次对乳脂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本文的结果为新疆地区牛场的育种工作和饲养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牧区有生产高品质犏牛乳的优势,但生产安全隐患多。保障犏雌牛生产、鲜乳产销安全,需要强化安全监管、防疫检疫和乳品质检验,完善乳牛档案和保健措施,净化牛群,同防同治人畜共患病;需要培养通藏语、熟民俗的技术骨干,提升牧民科技素养和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19.
水牛乳和荷斯坦牛乳中五种常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摩本杂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乳和荷斯坦牛乳中的5种常量元素进行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钾、钠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测定钙、镁含量,磷钼酸比色法测定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牛乳中钾、钠含量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乳(P<0.01),钙、磷含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1),两种牛乳中镁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检测不同品种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研究这三者与乳钙含量的相关性,为获取高钙奶源提供理论依据。从饲养娟姗牛、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杂交牛(西荷F_1牛)和荷斯坦牛的4个牧场中分别选取50头泌乳天数为100~150 d、胎次1~3胎、健康无疾病的奶牛,于气温(14±4)℃的某日采集样品。记录当日3次产奶量,采集当日早、中、晚3次奶样,再随机挑选30头牛,采集早、中、晚3次血液样品。即每个品种奶牛采集150个奶样,检测乳成分;采集90个血样,检测生化指标。并对不同品种奶牛乳钙含量与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荷斯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奶牛(P0.05),娟姗牛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奶牛(P0.05),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的乳脂率及乳钙、乳磷、乳锌含量显著高于西荷F_1牛和荷斯坦牛(P0.05),西荷F_1牛和荷斯坦牛的乳糖率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娟姗牛的乳镁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西荷F_1牛(P0.05)。2)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西荷F_1牛和荷斯坦牛(P0.05),西荷F_1牛的血清钙和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奶牛(P0.05),娟姗牛和荷斯坦牛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西荷F_1牛和荷斯坦牛的血清维生素D含量显著高于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P0.05)。3)4个品种奶牛的乳钙含量与乳蛋白率及乳锌、乳磷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乳钙含量与产奶量、乳脂率、乳糖率以及血清ALP活性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钙、磷、镁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所述,品种对于乳钙含量的影响较大,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乳钙含量较高,荷斯坦奶牛的乳钙含量最低但产奶量最高。乳钙含量与乳蛋白率和乳锌、乳磷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ALP活性和PTH、维生素D、钙、磷、镁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