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硫酸卡那霉素治疗患猪气喘病怀孕后期母猪引起仔猪先天失明,我们在本县食品公司牧场遇见二例,现报告如下。一、病例[例一]:荣昌母猪,体重153斤。85年2月15日初配。到4月13日母猪患猪气喘病。该场兽医用50万单位的硫酸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治疗,每天两次,每次4支,连注三天而愈。5月2日母猪又复发气喘病。该场兽医继续用50万单位的硫酸卡那霉素按上述剂量、又连续注射了三天  相似文献   

2.
<正> 据称甲酚皂液治猪螨效果良好,某猪场用该液为三头后备母猪治螨造成中毒,三例死亡,特报如下; 过程及症状患猪为同窝选留后备母猪,体重均约20公斤。由于症状相似,将三头综合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A是猪只生长和繁殖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它具有影响生长、发育、繁殖、授乳、维护视力、保护上皮以及抵抗传染病侵袭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功能。母猪和哺乳仔猪比一般猪更为敏感。本文就青海良种繁殖场猪维生素A缺乏症的调查结果作如下报告: 一、发病情况:该场截至4月底,共有335头猪,其中大猪约有135头(包括母猪、后备母猪、公猪和肥育猪),小猪200头。去冬今春以来,该场猪群中存在着一种以皮肤角质软化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猪脐疝62例     
笔者遇到猪脐疝62例,公猪58例、母猪4例,公猪患嵌闭性脐疝占56例,而母猪均为可复性疝。症状根据猪的体重增加而脐疝囊也随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二年二月三日,星子县种畜场157号母猪发生一例膀胱脱出.患猪是当地黑母猪,体重约70公斤,患病时5岁第七胎.据饲养员反映,此母猪于二月二日  相似文献   

6.
蹄角质薄而脆的马,可能患变形蹄(盘形蹄、低肿),这样的马通常因蹄脆弱而难装蹄。因为蹄壁下部,特别是钉孔周围,有碎裂倾向,马匹经常掉掌。此类病例治疗困难,疗效很少令人满意。过去10年间,世界各地许多报告业已证实,日粮补充不同水平的生物素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控制猪(尤其是成年母猪)的类似症状。预期在马也可获得猪补充生物素的上述有益结果,似乎是合乎逻辑的。 1980~1984年间,用日粮补充生物素的方法治疗了40多例马、矮马和驴的上述蹄角质缺陷。其中大多  相似文献   

7.
<正> 乐丰农场园艺场一头母猪,于85年6月13日产仔11头,7月1日早晨发现母猪阴门有一小皮球大肿胀物堵塞阴门口,不时努责,但每次努责都没有尿液排出,该场兽医曾先后三次针刺肿胀部,每次针刺排出少量尿液,而每次针刺肿胀虽稍缩小,但不久又肿大努责。次日早上,患猪阴门脱出一小人头大囊状物,  相似文献   

8.
<正> 2006年7月9日,某猪场因猪只发病治疗无效出现大批死亡来我院就诊,我们经过实地调查,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该场猪只所患疾病为猪瘟与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 基本情况该猪场共有怀孕母猪2头,6月龄育肥猪39头,育肥猪为自繁自养。同一个院内另一家养母猪4头(其中3头怀孕,1头生产20多天,所产仔猪健康),育肥猪16头。与其相临的一猪场存栏近100头母猪和育肥猪,20多天前开始发病,经治疗无明显效果,经淘汰、死亡仅剩余9头育肥猪存活。三个猪场的母猪均在配种前接种了五号病疫苗及伪狂犬病疫苗。育肥猪在出生后40天左右注射过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疫苗。未接种其他疫苗也未使用其他预防药物。7月1日该猪场猪开始发病,先发病的是两头怀孕母猪,第二天育肥猪开始相继发病,至7月9日已全群发病,死亡淘  相似文献   

9.
目前母猪繁殖障碍病,临床上呈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发病率高的趋势。有资料表明猪场阳性率达60%,猪群阳性率达70%,疾病困扰着广大养猪户,给农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生这种疾病的原因,笔者总结有三条:一是猪患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均可造成母猪乏情、流产、产畸形胎、弱胎、死胎,甚至引起母猪不孕;二是母猪患链球菌病、附红体病、  相似文献   

10.
猪低温症是由于猪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或自身代谢异常.致使患猪体温低于正常温度的综合性疾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经产母猪、架子猪和仔猪多发,种公猪也有发生。在实践中笔者经常遇到猪低温症,其中母猪17例,架子猪13例,仔猪11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母猪繁殖障碍病,临床上呈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发病率高的趋势.有资料表明猪场阳性率达60%,猪群阳性率达70%,疾病困扰着广大养猪户,给农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生这种疾病的原因,笔者总结有三条:一是猪患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均可造成母猪乏情、流产、产畸形胎、弱胎、死胎,甚至引起母猪不孕:二是母猪患链球菌病、附红体病、布氏杆菌病等细菌性疾病及混染也可造成此现象发生;三是饲养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猪属于偶蹄类动物,全身重量最终落在四肢的8个脚趾上,承重面积小,四肢和蹄部的负担重、压力大,容易损伤而患肢蹄病(跛行病).临床上母猪肢蹄病以步态姿势异常、站立行走障碍、蹄部开裂坏死等为特征,已成为国内规模化猪场淘汰母猪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该场共有母猪47头,分布于三幢猪舍,一猪舍14头,二猪舍16头,三猪舍17头。母猪体况为一般,有的稍消瘦,有流产,不孕及尿道炎症等病状。我们采集了47头母猪的尿液,检出17头阳性猪,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产后患低温症,是一种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调、体内产热不足或散热过多而引起母猪体温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多发生在严冬和初春,天气突变是诱因。体质虚弱,农村散养的带仔母猪或怀孕后期母猪,而以水泥地或石板地面的猪栏发病率较高。笔者于2010年2月中旬接到融安县东北部某乡宋某求诊电话。主诉:其养1头本地黑色母猪产仔后发病已有1个多星期的时间,请当地兽医治疗几天,病情末见好转,反而加重。患猪全身  相似文献   

15.
一400头母猪的猪场,购进患蓝耳病(BEPD)后备母猪后,经7天各猪舍内10%以上的母猪食欲减退(持续24~48小时),精神沉郁。28天后产房中的一些母猪厌食,其中一母猪流产,其余晚产、产死胎等。发病后3周采血检查,证明该猪场猪感染了蓝耳病。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以来,当地猪群先后发生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高热综合征,造成部分猪只死亡、母猪流产与淘汰等,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几年来,笔者用中西结合治疗猪高热综合征患猪289例,治愈268例,治愈率92.7%,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79年3月,某解放军猪场窜入一头狂犬病患狗,连续咬伤初产土种母猪三头,于46~60天发生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对症治疗均无效而死亡。此后每年春秋两季在猪群中,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狂暴不安,乱咬、乱叫,最后沉郁而死亡的疾病。临床表现:1980年4月先后有二头怀孕母猪和一头带仔母猪发病。病初患猪吃食停止,喜卧地,体温40.8℃~41℃。1~2  相似文献   

18.
在猪的供精工作和饲养中,常遇到皮肤破损的病例:有擦破、抓破、咬破、刮破等。不及时治疗易引起感染。笔者用凡士林和青霉素调制成膏状涂抹患部49例,均获得满意疗效。其中公母猪患疥螨病擦破皮肤12例;仔猪疥螨病严重而致皮肤龟裂出血8例;调教种公猪时其蹄部抓破母猪皮肢7例;被鼠咬破皮肤17例,钉子、竹片等建筑材料刮破皮肤5例。 治疗方法 1、西药比例:白凡士林20克,80万青霉素1支,搅拌均匀成膏状,拌合用量视创伤部位面积大小和伤部多少而定。  相似文献   

19.
1基本情况某猪场2010年有海波尔、LY母猪共计400头左右,猪场有三个分场,其中两个种猪场、一个育肥场。猪场2002年建场后生产较为正常,从2009年8月22号母猪开始发病(其他猪群未发病),患猪发烧,体温达41~42℃,有黑眼圈,眼浑浊、有分泌物,流泪,少数出现血尿,后期,少数猪尿呈茶色。  相似文献   

20.
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将PPV-N株通过敏感猪三代、猪肾传代细胞25代,测定该毒株对敏感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将PPV-N株连续分别通过PPV HI抗体阴性的4月龄小猪、后备母猪、怀孕母猪三代,均未从试验猪检出病毒血症和分离到病毒,且母猪产仔正常。在IBRS-2细胞中连续传代,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其细胞病变未见异常,毒价稳定在103.5TCID50/mL。将第1、5、10、15、20、25代病毒培养物接种PPV HI抗体阴性怀孕母猪,未从母猪测出病毒血症和检出病毒,所产仔猪PPV HI抗体阴性,未从弱仔猪脏器分离到病毒,说明该毒株毒力不返强,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这为该弱毒株成为一株良好的自然弱毒疫苗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