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松果梢斑螟是油松种实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危害油松、华山松等树种的球果及嫩梢,采用不同防治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松球果害虫的危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松球果生命表的研究表明 ,油松球果小卷蛾和松果梢斑螟是两种主要的油松球果害虫 ,其发生危害主要集中在 5 ,6两月。根据油松生殖生长的特点 ,对两种球果害虫随树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树龄的增加 ,油松结实量增加 ,雄花序增多 ,但由于松果梢斑螟的发生和危害与雄花序的多少直接相关 ,松果梢斑螟的虫量增大 ,危害加重 ;在同一林龄中 ,有少雄、中雄和多雄树之别 ,松果梢斑螟的虫量随之变化 ;每果内松果梢斑螟的幼虫数随树龄和雄梢率的增加而增加 ,而每果内油松球果小卷蛾的幼虫数随树龄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赤松梢斑螟幼虫和冷杉梢斑螟幼虫的食物谱差异机制,为两种梢斑螟幼虫取食行为差异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梢斑螟幼虫的口器及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结果  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结构存在差异。赤松梢斑螟幼虫的“内唇”有2处骨化,而冷杉梢斑螟幼虫有3处;赤松梢斑螟幼虫的上颚切齿多于冷杉梢斑螟幼虫;赤松梢斑螟幼虫的吐丝器口大于冷杉梢斑螟幼虫。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上共有5种感器和1种角质齿,分别是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指形感器和刺状角质齿。但是,两种梢斑螟幼虫在同一感器的大小和感器分布上存在差异。在赤松梢斑螟幼虫下颚须端部数第1节和第2节连接处着生的锥形感器为Ⅱ型,而冷杉梢斑螟幼虫此处着生的锥形感器则为Ⅲ型。两种梢斑螟幼虫在相同感器之间的长短、形状也有差异。  结论  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结构的差异是造成取食行为不同的原因之一。此外,相同感器之间长短、形状的差别,对两种梢斑螟幼虫的取食行为也有一定影响。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上分布的5种感器,在虫体感知寄主植物体组织部位硬度、寄主表面挥发物、气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幼虫进行寄主定位。此研究明确了两种梢斑螟幼虫的口器结构及感器种类、数量及分布,并对感器功能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进一步探讨两种梢斑螟幼虫的食物谱差异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9年4月26日—5月2日,在牡丹江市林口林业局曙光经营所红松纯林采集带有危害状的枝条和球果,解剖收集了幼虫形态相似且常伴随发生的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5龄幼虫各20头,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浸泡至死后,利用徕卡显微摄像系统(Leica Microsystems(Switz-erland)Ltd,DMC4500型)观察幼虫形态特征,分析两种梢斑螟幼虫形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梢斑螟幼虫外部形态有显著区别.①冷杉梢斑螟幼虫体表淡红色或红褐色,赤松梢斑螟幼虫体表灰黑色;②冷杉梢斑螟没有黑色刻点,赤松梢斑螟每体节上有黑色刻点;③冷杉梢斑螟头壳与体宽基本相近,赤松梢斑螟头壳显著窄于体宽;④冷杉梢斑螟前胸背板褐色,左右两背板间中缝窄而直,赤松梢斑螟前胸背板黑色,左右两背板间中缝宽,且中部宽两端窄;⑤冷杉梢斑螟前胸气门毛片形状为弹头形,赤松梢斑螟则为肾形.以上5点形态差异显著,且便于观察,易于掌握,可为两种害虫的准确识别、精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松果梢斑螟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果梢斑螟又名油松球果螟。有关记录该虫的文献中,其分布在黑龙江省及寄主为樟子松还未见报道。作者于1989年6月 ̄1994年6月与龙江县错海林场合作,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初步摸清了该虫的危害情况、生活史、习性和防治方法。该虫主要危害樟子松当年新嫩梢,幼虫钻蛀枝梢髓部、蛀空枝梢、极易风折。其危害严重,分布面积广,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樟子松人工林重要的蛀梢害虫。  相似文献   

6.
微红梢斑螟药剂防治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松树害虫微红梢斑螟的药效试验发现,5%氟虫腈乳油、22%甲维盐杀虫单微乳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微红梢斑螟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d后防效分别达84.4%、75.1%、83.4%、91.6%。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6,(5):159-160
为详细掌握马鞍山林场国外松的主要病虫害,我们进行了3年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主要病虫害有:马尾松毛虫、松实小卷蛾、微红梢斑螟、果梢斑螟、桃蛀螟、松茸毒蛾、思茅松毛虫、落叶病、枯梢病等,其中危害最大的为松实小卷蛾;微红梢斑螟;果梢斑螟三种嫩梢及球果害虫,为有效地控制三种害虫对国外松的危害,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便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杉梢斑螟发生与环境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杉梢斑螟在大通地区危害情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纯林、低密度林分和人口高密度区云杉梢斑螟的虫口密度、有虫枝率高,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微红梢斑螟( Dioryctria rbu ell a)的方法,采用320~585 nm的单波长太阳能灯开展了林间诱杀研究,筛选了诱杀微红梢斑螟的最佳波长、最适时间以及诱杀容器的颜色和置放高度,测定了其对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比较了不同时段诱杀微红梢斑螟的数量和比例。结果表明:380 nm太阳能灯诱杀微红梢斑螟的总量与368 nm的诱杀量差别不大,却显著大于其他波长灯的诱杀量;以21:00—23:00时段诱杀数量最多;蓝色容器的诱杀量最大;将盛水容器放在距地面1.2 m高度比放在地面对微红梢斑螟有更好的诱杀效果;380 nm灯对其他鳞翅目昆虫、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诱杀量与对照灯的诱杀量相比无显著差异。因此,波长为380 nm的太阳能灯可作为诱杀微红梢斑螟的最佳灯具。  相似文献   

10.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是我国主要的松梢害虫之一,对松树的正常生长及种子园生产造成严重障碍,至今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文章对微红梢斑螟的生态学特性以及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油松球果生命表分析及其虫害球果品质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球果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明确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共有球果害虫6种,其中油松球果瘿蚊(Cecidomyiaweni)、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pryeri)和松实小卷蛾(Retiniacristata)为球果的关键害虫;确定了各种害虫引起的球果损失比例;从雌球花出现到球果采收,有92.27%的球果损失,其中昆虫危害占绝大多数.球果种子品质检验表明,受害球果的种子产量显著减少,但发芽率等种子播种品质并不下降  相似文献   

12.
松果梢斑螟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共用6年时间,着重探索了控制松果梢斑螟发生的各种手段,包括生物治理和化学药剂治理,特别是从化学药剂的品种、施药方法、施药浓度等方面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松果梢斑螟幼虫期用50%磷胺乳剂或40%氧化乐果乳剂进行刮皮涂药,药液浓度为10倍液,能基本上控制该虫对黄山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盐碱化地区选择适宜的花卉品种及花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皿内培养法,以虞美人、紫叶矮株独头鸡冠花、红色大头矮株鸡冠花、桃红多头鸡冠花4种花卉种子为试材,分别对其进行10个NaCl浓度梯度的胁迫处理。[结果]结果表明:紫叶矮株独头鸡冠花、红色大头矮株鸡冠花耐低浓度的盐碱,其中,0.05%~0.1%的NaCl浓度最适宜2个品种种子的萌发,而虞美人、桃红多头鸡冠花不耐盐碱。[结论]不同参试品种的种子在发芽期的耐盐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具有速生、材质优良等特性,在辽宁林业产业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种壮苗造林是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比较不同世代落叶松种子园球果和种子的形态特征,本研究选择日本落叶松初级种子园、1.5代和2代种子园的母树球果和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单果重、球果长、球果宽、种子千粒重、种子长、种子宽和种子厚等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指标,旨在比较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球果和种子在不同世代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在不同世代种子园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初级种子园母树球果单果重、球果长和宽平均值分别为4.04g、2.86cm和2.08cm,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为4.67mm、2.6mm、1.49mm和5.1g;1.5种子园母树球果单重、球果长和宽平均值分别为3.68g、2.85cm和2.12cm,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为4.59mm、2.61mm、1.5mm和5g;2代种子园母树球果单果重、球果长和宽平均值分别为2.93g、2.93cm和2.04cm,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为4.6mm、2.58mm、1.51mm和4.66g。不同世代种子园间比较表明,平均单果重、球果长和宽分别表现为初级种子园>1.5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1.5代种子园和1.5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2代种子园, 平均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分别表现为初级种子园>2代种子园>1.5代种子园、1.5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2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1.5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和初级种子园>1.5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方差分析表明,除种子宽和厚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球果与种子的形态特征指标间相关性较强。本研究对了解日本落叶松的生态适应性、遗传变异和指导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樗蚕、蓖麻蚕及柞蚕卵壳的表面构造,并比较了三者间的差异。精孔区:樗蚕、蓖麻蚕均只有一层花瓣状纹,无过渡型卵纹;而柞蚕为多层状构造,过渡型卵纹发达。卵壳中央部表面:樗蚕、蓖麻蚕由多角形主细胞紧密连接,主细胞中央凹陷,周边凸出成多角形小室,使整个卵面呈蜂窝状构造,主细胞顶角处有气孔开口;柞蚕则由多角形主细胞和郁金香花瓣状细胞间体及细胞间隙组成网状构造,细胞间体排列于主细胞环形突起上,内腔中心有气孔开口,外侧为郁金香花瓣状。樗蚕和蓖麻蚕的卵壳表面构造极为相似;而柞蚕则迥然不同。著者认为:昆虫卵壳表面的卵纹、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的类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辽宁省清原县大孤家子落叶松种子园的昆虫群落和优势种群构成,结果表明:落叶松种子园有昆虫178种(12目,76科)。其中植食性昆虫109种,以落叶松为营养的有32种,肉食性昆虫48种,其他21种。昆虫来源有栽培地土壤中和残株上原有的种类,由周围林木和植物上迁移扩散而来的种类和临时飞来和着落的种类。列出了以落叶松为中心的食物链。由于种子园母树株行距大,光照充足,适于喜光性虫种的生存繁殖;化学防治的筛选使隐蔽性害虫得以保留,暴露性虫种受到淘汰,从而逐渐形成优势种群。主要有落叶松稀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落叶松实小卷蛾、落叶松鞘蛾和松皮小郑蛾等5种,是影响树木生长和种子收成的主要害虫,应注意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7.
杉木第2代种子园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分析了广东龙山林场杉木第2代种子园母树生长、结实情况和种子播种品质及2代园子代测定与现实增益等.结果显示:嫁接6~8年,2代园母树保存率74.39%,正冠率87.65%,母树生长正常.结实株率50.45%,单株结实指数1.52,母树结实力中下。球果出籽率、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3.24%、6.554g、31.74%和23.16%,种子播种品质总体上优于同龄初级种子园,但劣于1.5代种子园.来自广东、广西的建园亲本,在结实力及子代速生性方面均优于来自福建、贵州、湖南的亲本.4年生子代测定结果表明,2代园材积现实增益7.58%~10.60%,建设2代园提高种子遗传品质的关键目的已实现,广东龙山2代种子园营建基本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子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5个杉木1代种子园结实,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了多年监测。该地区杉木种子园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子可总分为生物因子,环境因子和人为因子3个方面。无性系遗传特性是影响种子园产量的基础条件;而种子产量年度变动的首要影响因子是球花授粉不良,其次是病虫危害,两者可造成球果损失65%左右。生物因子和自然环境因子均是杉木种子产量和品质同影响因子,而人为的栽培管理是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的主动影响因子。建园初期  相似文献   

19.
了解间作牧草枣园地表昆虫种类及其动态变化,有助于有效地控制枣树害虫。2009年7—10月,研究了间作苜蓿草枣园地表昆虫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7—10月份枣园地表昆虫群落总计9目42科,优势种是长蝽科和果蝇科。地表昆虫群落结构随着季节气温变化而不断变化,优势天敌昆虫有步甲、草蛉、缘蝽和食蚜蝇,优势天敌害虫有叶蝉、蝽和长蝽。枣草间作不仅可增加枣林植被的多样性,扩大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生态容量,而且有助于实现枣树生产可持续发展和有害生物生态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