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比较观察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对鸡免疫新城疫苗后,血清血凝抗体效价及免疫器官脾脏、法氏囊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四种药物均可延长血清抗体高水平维持时间,但以肉苁蓉的作用最强,巴戟天次之,菟丝子与淫羊藿的作用仅表明在21日龄前:四种药物对脾脏和法氏囊指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日龄阶段,但不同药物的作用效果不同,肉苁蓉和菟丝子的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催情助孕液中淫羊藿苷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情助孕液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中药制剂,主要由淫羊藿、阳起石、丹参、红花等药物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苷为其活性成分之一。为了控制催情助孕液的质量,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1性激素类性激素类的替代药物可根据公、母猪分别采用中药壮阳药物和催情药物。公猪壮阳药处方:熟地、淫羊藿、锁阳各90g,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五味子、山药、覆盆子、川断各80g,肉桂、车前子、阳起石、巴戟天  相似文献   

4.
五子散合催情散治疗母猪不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用中药五子散合催情散治疗母猪不孕症 2 6例 ,治愈 2 4例 ,治愈率 92 %。1 方药及方法五子散合催情散加减 :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熟地黄各 30 g,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阳起石、当归、益母草、白芍、川芎各 2 0 g,香附、红花各 10 g。共为细末 ,拌入饲料中喂服。2 病例1998年 5月 1日 ,咯尔乡复兴村马兴志饲养的2头长白种母猪 ,屡配不孕 ,用五子散合催情散加减治疗 :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熟地黄各 30 g,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阳起石、当归、益母草、白芍、川芎各 2 0 g,香附、红花各 10 g。共为细末 ,分 6次拌入饲料中喂…  相似文献   

5.
洪学 《中国猪业》2007,(1):51-51
1 性激素类 性激素类的替代药物可根据公、母猪分别采用中药壮阳药物和催情药物。公猪壮阳药处方:熟地、淫羊藿、锁阳各90g,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五味子、山药、覆盆子、川断各80g。肉桂、车前子、阳起石、巴戟天各55g。混合研末,装瓶密封放置通风阴凉处备用。用量用法:每次用60-120g,拌料混饲,连喂3-5天。[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公猪壮阳散:熟地、淫羊藿、锁阳各90g,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五味子、山药、复盆子、川断各80g,肉桂、车前子、阳起石、巴戟各35g。混合研末,装瓶闭封备用。用量用法:每头公猪每次用药60~120g,拌料中喂服,连用3~5天。2、母猪催情散:淫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苷对生殖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淫羊藿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心叶淫羊藿及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仙灵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辛、甘、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常用于肾阳虚之阳痿滑精、尿淋漓、筋骨痿软、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等,是中药中常见的助阳药,具有很强的促进生殖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淫羊藿多糖对生精障碍BALB/c小鼠的治疗作用,将印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淫羊藿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醋酸铅制备小鼠生精障碍模型。通过灌胃不同浓度淫羊藿多糖及阳性药物维生素E,研究了淫羊藿多糖对生精障碍小鼠精子数量、畸形率、活率,生殖激素水平及睾丸形态的影响。结果:淫羊藿多糖各剂量组能够升高生精障碍小鼠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降低精子畸形率,降低血清卵泡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睾丸组织睾酮含量(P0.01),且各剂量组对生精功能改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形态学观察,淫羊藿多糖可改善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损害。表明淫羊藿多糖对醋酸铅所致小鼠生精功能的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或恢复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淫羊藿苷对炎症痛大鼠痛觉调节的影响,试验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室温25℃、相对湿度50%条件下,用热板测痛仪和压板测痛仪进行热板和压力测试,测量正常大鼠和炎症痛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和机械刺激引起的后爪缩爪反应潜伏期(HWL),以HWL作为衡量痛觉水平的指标,用所测值为基础值,再将生理盐水和0.01,0.06,0.12 nmol的淫羊藿苷溶液注射到炎症痛大鼠侧脑室,测其不同时间内HWL。结果表明:注射不同浓度淫羊藿苷的各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药效显著的时间为给药后10分钟,药效-时间曲线为钟形曲线。说明淫羊藿苷对炎症痛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淫羊藿苷对小鼠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体外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以淫羊藿苷进行刺激,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淫羊藿苷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淫羊藿苷对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L-10和IL-12的影响。结果显示,淫羊藿苷能够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表明,淫羊藿苷能够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是奶牛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子宫内膜炎多由病原菌混合感染,若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出致病菌,对该病的综合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的相关报道甚少,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论文对目前应用于其诊断的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情况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以期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菪可轮蒲水煎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内外抑菌活性作用。用传统水煎法制备菪可轮蒲水煎液,用HPLC法测定菪可轮蒲水煎液中龙胆苦苷浓度,并用龙胆苦苷浓度标定复方药物浓度,分别采用牛津杯法和宏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菪可轮蒲水煎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建立死亡率为75%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体内感染小鼠模型,测定浓度为0.0232mg/mL的菪可轮蒲水煎液,在感染前和感染后给药方式下,分别给予0.1、0.3、0.5mL药物时对小鼠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显示,菪可轮蒲水煎液浓度为0.0464mg/mL时,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3.5mm,MIC值为0.0029mg/mL,经病理剖检、细菌镜检、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表明死亡率为75%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体内感染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且预防组各组和治疗组各组小鼠死亡率依次为58.3%、41.7%、83.3%、66.7%、58.3%和91.7%。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菪可轮蒲水煎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抑菌活性,且其预防作用较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初步评价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药动学前处理中3种固相萃取柱对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净化、萃取效果。首先在空白胎牛血清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标准溶液,经色谱甲醇提取后,分别经Agilent公司、Waters公司和Agela Technologies公司的C18SPE柱进行萃取(分别简称A固相萃取柱、W固相萃取柱、AT固相萃取柱),再经N-甲基咪唑和三氟乙酸酐衍生化,最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与此同时,将等量的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标准溶液进行衍生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其结果作为对照。以绝对回收率作为评价3种SPE柱净化、萃取EPR效果的标准。结果显示,含有EPR的胎牛血清经A固相萃取柱萃取后,EPR峰形尖锐对称且无明显杂质峰,其绝对回收率为80.79%;经W固相萃取柱萃取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峰形尖锐对称且无明显杂质峰,其绝对回收率为83.61%;经AT固相萃取柱萃取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峰形尖锐对称且无明显杂质峰,其绝对回收率仅为64.20%。相对于A与AT固相萃取柱,Waters公司的C18SPE柱萃取EPR的效果更好。研究结果为后期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阐明产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疯草内生真菌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中SW的生物合成通路,可以为生物发酵获得大量SW用于抗肿瘤应用和疯草的脱毒育种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采用不同作用剂量的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在28℃,120r·min-1与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孢子悬液分别作用5、10、15、20、25、30min,选取生长良好的菌株接种PDA培养基,连续培养发酵24d,应用α-甘露糖苷酶活性分析法检测菌丝及发酵液中SW含量,评价其传代及产SW稳定性。联合使用玻璃珠、液氮破壁法预处理菌丝,选用真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原始菌株和突变株D4基因组DNA,经纯化、酶切、构建菌株DNA文库,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评价文库构建质量,利用Ion torrent PGMTM测序平台进行突变株和原始株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经化学诱变成功获得1株突变株D4,利用MIRA软件对高通量测序序列拼接、组装,分别获得突变株D4和原始株相关基因组片段19、21条,经BLAST、GO分析,注释到Alternaria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生物合成SW的关键基因SwnK、SwnH2、SwnH1、SwnR和关键酶putative amino acid transporter、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formate/glycerate dehydrogenase catalytic、saccharopine reductase-like protein,并结合KEGG数据库,预测了Alternaria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产SW可能的生物合成通路。本研究为揭示Alternaria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生物合成SW机制作出了新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青海和甘肃地区奶牛养殖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基因型分布状况,本研究对来自该两个地区的210份奶样进行了S.aureus的分离与鉴定,利用凝固酶基因(Coa)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AluⅠ酶切方法对所有分离株进行了凝固酶多态性分型。并对不同凝固酶基因型的S.aureus进行了白细胞毒素F (LukF)、白细胞毒素S (LukS)、α溶血素(α-hemolysin)、β溶血素(β-hemolysin)等主要致病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35株S.aureus (青海13株,甘肃22株),所有分离株均能够扩增出Coa基因片段,并有5种PCR分型结果(本文简称PCR1~PCR5型),其中PCR 1、4和5型只有1种亚型,而PCR 2型有3种亚型,PCR 3型有2种亚型。PCR3型是青海(6/13)和甘肃地区(8/22)主要流行的基因型。致病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均携带致病因子LukS和α溶血素;致病因子LukF和β溶血素检出率也很高,分别是30株(85.7%)和31株(88.6%)。β溶血素基因在甘肃地区检出率为95.5%(21/22),青海地区检出率为76.9%(10/13),致病因子LukF在甘肃地区检出率为91.0%(20/22),青海地区检出率为76.9%(10/13),且在各基因型中均有分布,甘肃地区S.aureus致病因子LukF和β溶血素检出率高于青海地区。本研究首次对青海和甘肃地区致奶牛乳房炎S.aureus进行了鉴定分析,为这两个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考察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肌肉刺激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比对法,对日本大耳白兔进行股四头肌注射给药,经折算,供试品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给药剂量为14.39mg/kg,等体积9mg/mL氯化钠注射液用作阴性对照,每天1次,连续3d。自给药起到给药后第19天,观察试验兔的一般状况,进行注射部位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综合评价其肌肉刺激性。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注射后1周内对股四头肌有较强的刺激性,在给药19d后肌肉损伤可以完全恢复。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符合我国《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注射剂对于肌肉刺激性的要求,可用于肌内注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近些年来世界奶牛乳房炎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1-2018年发表的奶牛乳房炎研究文献7 470篇,利用VOSviewer软件绘制该研究领域的机构合作网络、作者合著网络、关键词热度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参考文献共被引图谱,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01年-2017年期间,国际奶牛乳房炎领域发文量总体趋势不断上升,但在2004年、2006年、2007年和2014年发文量较前一年有下滑趋势;全球研究奶牛乳房炎主要国家及机构主要集中在美洲和欧洲,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发文量最多的核心作者大多集中在比利时、荷兰和美国,中国在该领域仍处于劣势;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乳房炎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耐药性和致病机理、疫苗免疫和病原菌检测方法等。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及实验动物乳腺感染模型的建立可能会是未来奶牛乳房炎研究领域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一只牦牛屠宰后肝有干酪样结节,为了探究其形成原因,本研究对该牦牛肝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对所分离可疑致病菌的16SrRNA以及rpoB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并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生化表型的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经细菌分离培养得到一株革兰阳性、棒状、可疑致病菌;其16S rRNA扩增片段大小1 483bp,GenBank序列编号为MH000696,该菌的16SrRNA与干燥棒状杆菌GD34株(KF928790.1)等的相似性最高,序列一致性为99%,系统进化树显示,本菌与干燥棒状杆菌在同一进化分支上;rpoB基因扩增片段大小434bp,GenBank序列编号为MH006608;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为变异库克菌,可信度为93%。该菌对妥布霉素、氨曲南、头孢哌酮、米诺环素等多种药物高度敏感。综上所述,分离的细菌为干燥棒状杆菌,但基因序列,如rpoB等以及生化表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本研究为兽医临床上该菌的分离和鉴定提供了依据,且为该菌的致病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归芎益母散治疗奶牛血瘀型胎衣不下的作用,将40头血瘀型胎衣不下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归芎益母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800、400、200 g/头),以及药物对照组(250 g/头,益母生化散),经口灌服给药,每天1次,用药1 d~3 d。另选10头健康奶牛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与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70%)比较,高、中、低剂量组治愈率为90%、90%、50%(P>0.05),给药后第0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患病奶牛ET-1、TXB2显著升高(P<0.01,P<0.05),NO、6-keto-PGF显著降低(P<0.01),ET-1/NO、TXB_2/6-keto-PGF显著增大(P<0.01)。用药后第7、14、21天,与药物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ET-1、TXB_2水平降低,NO、6-keto-PGF水平升高,ET-1/NO、TXB_2/6-keto-PGF减小。说明归芎益母散能够通过对抗内皮功能紊乱和血小板功能紊乱,缓解患牛血瘀状态,从而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及微循环障碍,调节子宫节律性收缩,促进子宫内滞留胎衣排出,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400 g/头,经口灌服,每天1次,用药1 d~3 d。  相似文献   

20.
为了构建O型口蹄疫病毒(FMDV)病毒样颗粒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FMDV结构蛋白VP0、VP1、VP3的基因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再分别通过带有BsmBⅠ、Eco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对重组质粒pVAX-VP0、pVAX-VP1和pVAX-VP3扩增后进行酶切,用T4连接酶连接得到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对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进行PCR鉴定并测序。用脂质体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转染BHK-21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并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