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气象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多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开设配套的农业气象学实验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升实际操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如何提高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这一关键环节,针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三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气象     
研究农业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农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生产有利,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另一种不同的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构成农业自然灾害。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还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规避不利气象因素,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促进农业丰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对农业气象学定位的现状,根据农业气象学学科在种植类专业中的教学地位,提出高职农业气象学教学定位的思考:种植类(如农学、生态农业、种子种苗、园艺、草业等)专业设置农业气象学必修课程;与种植相关(如城市园林设计、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产品运输与加工、畜牧等)专业设置植物生长环境必修课程;在农类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开设农业气象学任意选修课。  相似文献   

4.
农业气象学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与农业生产紧联系密、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课程,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专兼教师共同商讨确定课程教学大纲和主要教学内容,与临河区气象局合作带学生实地参观实习实践,构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新教学模式。该文就应用型农学本科农业气象学课程的专兼教师结合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业气象学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旭荣 《农学学报》2018,8(1):70-75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既是基础农学的学科之一,也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回顾世界农业气象研究历史,中国现代农业气象学六十多年的研究发展轨迹表明:农业气象研究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在解决农业生产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中得到不断发展;坚持跟踪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不断完善研究理论和方法,实现了从解释科学到试验科学的质的飞跃;坚持吸收最新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不断派生出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分支。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与遥感估产、气候变化农业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测定与国家清单、旱作农业关键技术与区域治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都市型设施园艺等重大技术成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科技支撑作用。未来农业气象学将在农业气候与农业布局优化、生物气象与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与风险管理、农业小气候与工厂化农业、农业气象信息与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扈成省  陈笑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23-1952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应用的推广,气象学的应用日益广泛,相继出现农业气象学、生物气象学、森林气象学、畜牧气象学、医学气象学等应用学科。结合气象学原理、畜牧气象学、医学气象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各种气象要素与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农业气象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它一方面研究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研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农业对象对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不断地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以保障农业丰产、稳产、低耗、优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农业气象学课程特点出发,论述了教学对多媒体的需求;根据农业院校实际情况,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总结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多媒体教学的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如何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气象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它一方面研究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研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农业对象对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不断地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以保障农业丰产、稳产、低耗、优质,谋求农业的持续发展。一、农业气象服务内容气象部门为农业服务主要目的是防灾减灾,增产增收,发送生态环境。目前服务的主要内容及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西藏地区气候情况,概述了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含义,并对西藏农业气象学课程设计进行探析,以期为西藏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宝颖  尹宝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81-20482
针对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梳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调查学情以及完善实践环节等方式,对《农业气象学》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2.
农业气象学是农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面临课时压缩、实践课时偏少、内容复杂抽象,教学措施、考核方式较单一等问题。在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背景下,可通过借助课程建设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从优化课堂教学措施、提升实验教学方案和改进考核体系等三个方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色专业方向课农业模型学基础为例,指出当前该课程所使用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都是完全借鉴应用气象学专业课程,由于两个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基础都存在显著差异,致使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特色性不强。为了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建议从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教材以及教师队伍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作物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是阳光、水分、温度,三者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气象,气象条件的变化对农业生产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这些条件变化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气象灾害,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对一些气象灾害进行研究,给出防范对策,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农业气象学教学课程,调查分析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教学内涵、课堂教学质量,以助于全面理解这2种教学方式的教学质量特征,目的是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一 什么是农业环境?我们认为,农业环境应该包括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和农业生产者的劳动和生活的环境。至于农业环境科学,则是专门研究农业环境与农业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依存关系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既是农业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又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七十年代初随着环境科学的兴起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气象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农业气象学实验课在华南农业大学的教学,提出对农业气象学实验课改革建议,讨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3个方面进行分析。气象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物环境原理》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在本学科中居十分重要的位置,为本专业核心课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今农业建筑和能源工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方式等三个方向提出改革建议,使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更符合社会发展及行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主要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的良好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比如温度、水分、光照、湿度等,这些气象条件之间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玉米生长的总体环境。本文主要对玉米有重要影响的温度、水分和光照三个气象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了玉米生长发育与这些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以供在农业生产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工作与生活。暴雨又是一种致病因素,但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尤其是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报道不多。一、生物气象学与气象病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天气和气候能影响人的健康。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生物气象学。据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的定义:生物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以及地球外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给予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