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对陕西省131个农家小麦品种和148个育成品种的三个重要加工品质性状即籽粒硬度、粗蛋白质含量和全麦粉SDS淀淀值进行了测定。发现陕西省农家品种硬度较大而沉淀值偏低;育成品种硬度较大而沉淀值偏高。  相似文献   

2.
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掌握甘肃小麦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的品质现状和差异,检测分析了326份育成小麦品种和257份地方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与小麦地方品种相比,育成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硬度和赖氨酸分别下降14.0%、13.2%、19.1%、10.8%和8.0%;冬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性状比冬小麦地方品种分别降低12.9%、10.6%、17.6%、5.5%和5.8%;春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性状比春小麦地方品种分别下降11.1%、7.8%、16.7%、15.3%和10.6%。与春小麦育成品种相比,冬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分别高出18.1%、12.0%、12.9%、18.7%和16.7%。发现32个育成品种和117个地方品种符合优质小麦强筋标准,110个育成品种和33个地方品种符合优质小麦弱筋标准。  相似文献   

3.
面包烘焙品质与小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适宜的面包小麦的品质指标范围,对58个小麦品种(系)的面包烘焙品质与小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将58个品种(系)的面包总评分分为三个梯度与小麦品质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面包总评分和面包体积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抗延阻力相关不显著;面包芯平滑度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形成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纹理结构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面包弹柔性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秋播小麦一些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2001年,用5个冬小麦品种在北京进行了3个年度的秋播试验,以探讨部分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品质性状均有品种间差异和年度间差异。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落值、籽粒硬度呈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是秋播小麦品质性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播种~成熟天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氮素与品种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效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用产量和品质性状存在差异的四个小麦品种济南17、PH 82-2-2、PH 97-4、PH 97-5,在两种施氮量和两个追肥时期下,研究了氮素与品种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施氮量、追肥时期、品种及因素间互作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0.69%、18.44%、48.66%、12.01%,对蛋白质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0.01%、0.26%、97.25%、2.49%,几种因素都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对蛋白质含量而言,品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小麦的加工品质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品种对加工品质的贡献率依次为沉淀值、硬度、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降落值、容重,其中沉淀值、硬度、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来源于品种的贡献大于98%,可以作为衡量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小麦品种籽粒性状、磨粉品质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新疆冬、春小麦品种籽粒性状与磨粉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以30个新疆冬小麦品种和36个新疆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新疆小麦品种籽粒性状、磨粉品质特性及其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冬、春小麦品种籽粒性状基本相近,各有优劣,主要差异表现在硬度大小不同,冬小麦品种的硬度(47.1)小于春小麦品种(61.8);冬小麦品种的出粉率和黄度分别高于和低于春小麦品种,说明冬小麦品种的磨粉品质优于春小麦品种。新疆本地育成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51.8)小于春小麦品种(62.9),出粉率高于春小麦品种,灰分、红度和黄度也高于春小麦品种。综合来看,新疆本地育成春小麦品种的籽粒性状略优于冬小麦品种,磨粉品质优于冬小麦品种。相关分析表明,新疆冬、春小麦籽粒硬度与破损淀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蛋白含量与面粉灰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籽粒硬度和籽粒蛋白含量与新疆小麦磨粉品质关系最为密切。总之,在新疆小麦籽粒性状与磨粉品质改良中,应以籽粒硬度和面粉色泽改良为重点,同时也要提高新疆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和出粉率。  相似文献   

7.
优质小麦重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利用7个优质小麦品种(品系),分析了优质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以及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Zeleny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加工品质性状相关不显著。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逗号地极显著正相关,湿面筋含量与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Zeleny沉淀值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面团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优质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协调好粒产量与加工质量,充分利用蛋白质优质基组合。  相似文献   

8.
不同硬度小麦品质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不同硬度级别小麦的品质差异,并为新国标<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在中国小麦硬度测定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选取硬质小麦、中硬小麦和软质小麦各6个品种,分别对其品质性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小麦耔粒硬度与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破损淀粉含量、面包评分等小麦品质特性和加工特性达极显著相关关系.容重、出粉率和破损淀粉含量随着硬度指数值的升高逐渐增加,但其差异仅在软质小麦与硬质小麦之间达显著水平.硬质小麦与中硬小麦之间未达显著水平.随着硬度指数的升高,面粉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粗淀粉含量逐渐降低,且在不同硬度小麦级别之间都迭显著水平;直链淀粉占样品的比重逐渐降低,支链淀粉含量升高;面包、面条的加工品质逐步得到了改善,其中面包品质的改善较面条品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选育早期品质选择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3个小麦品种资源材料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育种早期品质选择指标,包括角度率,千粒重,硬度,籽粒形状和饱满度等籽粒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面质量指数及沉淀值等蛋白质品质性状,它们与高代品系品质的评价指标有很密切的相关性。多数粒品质性状测定方法简单,实用;蛋白质品质性状能更确切地反映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它们与食品加工品质和加工产品的类型关系密切。这些都可作为小麦种中蛋白质品质改良的早  相似文献   

10.
小麦沉淀值是最常用的小麦胚乳蛋白质质量评价指标之一。本研究采用国内外通用的三种沉淀值测定方法,对54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Zeleny法(ICC标准)系统误差小,结果可靠;SDS法实用性强,测定结果和Zeleny法具有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尤其微量SDS法,速度快,使用方便,试剂用量少,很适合小麦品质改良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小麦沉淀值测定方法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沉淀值是最常用的小麦胚乳蛋白质质量评价指标之一,本研究采用国内外通用的三种沉淀值测定方法,对54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Zeleny法(ICC标准)系统误差小,结果可靠,SDS法实用性强,测定结果和Zeleny法具有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尤其微量SDS法,速度快,使用方便,试剂用量少,很适合小麦品质改良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软质小麦品质的辅助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建立软质小麦品质的筛选和评价体系,对黄淮麦区和长江下游麦区20个不同硬度小麦品种的Puroindoline基因型以及全麦粉和面粉的部分相关品质性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0个品种中,2个品种为Pina-D1b硬质突变型,6个品种为Pinb-D1b硬质突变型,其余12个品种为软质小麦;硬、软质小麦的全麦粉硬度和SDS沉淀值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碱水保持力差异不显著;硬、软质小麦面粉的碱水保持力和溶剂保持力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全麦粉硬度与SDS沉淀值、面粉的碱水保持力、水溶剂保持力、碳酸钠溶剂保持力、蔗糖溶剂保持力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94、0.94、0.91和0.81,SDS沉淀值与乳酸溶剂保持力相关也极显著,相关系数0.80.这些结果说明Puroindoline基因型检测、全麦粉硬度和SDS沉淀值检测可以作为软质小麦的早代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选育早期品质选择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3个小麦品种资源材料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育种早期品质选择指标,包括角质率、千粒重、硬度、籽粒形状和饱满度等籽粒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面筋质量指数及沉淀值等蛋白质品质性状、它们与高代品系品质的评价指标(容重、出粉率和粉质图评价值)有很密切的相关性。多数籽粒品质性状测定方法简单、实用;蛋白质品质性状能更确切地反映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它们与食品加工品质和加工产品的类型关系密切。这些都可作为小麦育种中蛋白质品质改良的早期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小麦早代品质筛选提供科学有效的生化指标,以黄淮麦区57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籽粒品质性状、谷蛋白总聚合体(TGP)含量、大聚合体(GMP)含量及谷蛋白聚合体粒度相对分布(GMP/TGP)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的籽粒硬度、全麦粉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较小,SDS-沉淀值变化幅度较大,按这三个品质指标可将57个品种聚为三大美;(2)供试品种的TGP和GMP含量变异较大,其变化幅度分别为3.63%~8.38%和0.95%~3.63%,变异系数分别为19.68%和26.94%,且多数强筋粉小麦品种的TGP和GMP含量都大于弱筋粉小麦品种;(3)对品质性状与生化性状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麦粉GMP含量(X3)、蛋白质含量(X1)是影响其SDS-沉淀值(Y1)的关键生化性状,其回归方程为:Y1=6.396X1 6.430X3-47.276;全麦粉TGP含量(X2)是影响小麦籽粒硬度(Y2)的主要生化性状,其回归方程为:Y2=2.050X2 42.947.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黄准麦区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及后代材料品质筛选提供一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陕西关中小麦品种(系)籽粒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给小麦品质评价、品质改良、育种目标制定、优质小麦区划和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参加关中地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9年163个品种(系)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小麦品种(系)籽粒的千粒重、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均较高,但沉淀值较低,蛋白质的质量较差;面团的稳定时间短,软化度较高,评价值较低;关中地区能达到强筋小麦品种标准的品种(品系)仅占8.59%,中筋品种(系)占55.83%。关中地区的小麦品种选育工作还应在提高产量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沉淀值和面团稳定时间的选择,以满足优质小麦生产和食品加工对强筋小麦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四川部分高亲和性普通小麦地方品种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26份四川高亲和性普通小麦地方品种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籽粒粗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1.0%,赖氨酸含量平均值为0.36%,沉淀值平均值16.10ml,硬度含平均度为35.14s,26份高亲和性材料的粗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和沉淀值都低;据硬度指标,都为软质小麦。  相似文献   

17.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选用6个有代表性的冬小麦品种(豫麦34、藁麦8901、豫麦49、豫麦70、洛阳8716和豫麦50)在河南省五个纬度点(32°N~36°N)种植,研究了品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冬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对硬度、出粉率、耐揉指数、断裂时间的影响较大,而环境因素对灰分、沉淀值、容重有显著影响。由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灰分、沉淀值呈减少趋势,容重呈增加趋势。小麦不同品质性状受气候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硬度、灰分、沉淀值、容重均与小麦生育后期5月份的主要气象因子呈显著相关。因此,小麦生育后期的田间管理应充分考虑气象因素,以改善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和播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受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影响的变化规律,选用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5个不同生态点分期播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品种、不同生态点与不同播期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在6个小麦品种中,淀粉含量与面粉筋力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南京与姜堰两地在提高小麦品质时产量水平相应降低,而徐州、泰安与保定三地可以同步增加产量与蛋白质含量,但面粉筋力与烘烤品质不能保证相应的提高。晚播与早播、适播相比,蛋白质含量虽有所增加,但产量与其它品质性状都有所下降。随着灌浆期日均温的升高以及日较差的增大,蛋白质含量与沉淀值的相关系数减小;灌浆期间日较差越大,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的相关性以及淀粉含量与沉淀值间的相关性均由负相关逐渐趋向于正相关;随灌浆期间的总日照时数增加,淀粉含量与沉淀值间的相关系数增大,由负相关逐渐变为正相关。因此,在小麦生态育种和调优栽培研究中,需要重视不同生态环境因子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9.
陕西关中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项目从1992~1997年,以陕西关中地区近30年来选育、推广的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按照小麦品种田间比较试验的要求,对品种的品质性状、新品种的品质改良效果、品质性状的年际变化、品种品质分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认为,关中地区选育和推广的小麦品种,容重较高,籽粒硬度适中或偏高;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高,但沉淀值较低;多数品种的面团稳定性差,软化度较大。原因主要是D组染色体上缺少具有  相似文献   

20.
小麦品质性状与一些生化性状的典型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选用18个品质差异较大的黄淮海优质小麦产业带国家小麦展示品种,研究出粉率、籽粒硬度、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性状与面粉总蛋白质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大聚合体蛋白含量及比例等生化性状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小麦育种中利用一些简单、易测的生化指标筛选品质性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小麦面粉总蛋白质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含量和大聚合体蛋白含量3个生化性状对3个品质性状筛选指标即籽粒硬度、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有显著正向作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籽粒硬度(Y2)、湿面筋含量(Y4)和吸水率(Y5)的关键生化性状是面粉总蛋白质含量(X1)。湿面筋含量与面粉总蛋白质含量间量化关系为Y4=4.3054X1-18.5971,相关系数0.9992,达极显著水平;总聚合体蛋白含量(X2)、大聚合体蛋白含量占总聚合体蛋白含量的百分比(X6)是影响沉淀值(Y3)的两个关键生化性状,其回归方程为Y3=8.2784X2 0.4930X6-54.8929,相关系数0.7498,达极显著水平。本文还就以面粉总蛋白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含量、大聚合体蛋白含量代替品质指标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