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分离的一种苎麻根腐病线虫进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病原线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发及苎麻根腐病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 从感染苎麻根腐病植株根中分离出一种植物病原线虫,利用显微技术观察线虫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之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单条线虫的DNA,利用通用保守性引物扩增了线虫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并用软件DNAstar和DNAMAN进行序列分析,对该植物病原线虫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 根据形态特征,将获得的苎麻根腐病线虫初步鉴定为咖啡短体线虫。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线虫rDNA-ITS序列与咖啡短体线虫湖北种群、越南种群、台湾种群、日本种群及尼日利亚种群的同源性依次为99.8%,99.0%,98.0%,97.8% 和94.6%。该线虫rDNA-ITS序列在GenBank注册号为HQ403649。【结论】 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苎麻根腐病线虫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  相似文献   

2.
1种苎麻根腐病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分离的一种苎麻根腐病线虫进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病原线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发及苎麻根腐病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感染苎麻根腐病植株根中分离出一种植物病原线虫,利用显微技术观察线虫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之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单条线虫的DNA,利用通用保守性引物扩增了线虫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并用软件DNAstar和DNAMAN进行序列分析,对该植物病原线虫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根据形态特征,将获得的苎麻根腐病线虫初步鉴定为咖啡短体线虫。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线虫rDNA-ITS序列与咖啡短体线虫湖北种群、越南种群、台湾种群、日本种群及尼日利亚种群的同源性依次为99.8%,99.0%,98.0%,97.8%和94.6%。该线虫rDNA-ITS序列在GenBank注册号为HQ403649。【结论】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苎麻根腐病线虫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  相似文献   

3.
新疆棉田寄生线虫的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18个地区采集棉花根际土样及根样127份,对其中的寄生线虫种类进行鉴定.根据测量数据和形态特征,共鉴定出11属、11种寄生线虫.其中真滑刃线虫、茎线虫、螺旋线虫是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4.
三种园林植物根结线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东省的3种园林植物(红背桂、洋紫苏和马缨丹)上,采集了根结线虫病标本,泽其病原采用形态特征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马缨丹根结线虫病病原是花生根结线虫;红背桂根结线虫病病原为爪哇根线虫或南方根结线虫;洋紫苏根结线虫病病原为爪哇根结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5.
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从云南常见的23种园艺植物上鉴定出3种矮化线虫:厚尾矮化线虫(Tylenchorhunchu crassicau-datus)、尤因矮化线虫(Tylenchorhunchus ewingi)、异裸露矮化线虫(Tylenchorhunchus paranudus),为云南园艺植物寄生线虫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云南花卉短体线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从云南26种花卉标本中,初步鉴定出3种短体线虫: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e)、穿刺短体线虫(P. penetrans),它们均为云南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spp.)是花生上的重要病原线虫。研究样本采自河北邢台生长不良的花生植株和根际土,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特性比较,鉴定为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scribneri Steiners)。  相似文献   

8.
柑橘慢衰病诊断及其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柑橘慢衰病在福建为首次报道,病原经鉴定为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semipenetransCobb,1913).本文对病害症状和病原线虫形态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病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形态鉴定法、同工酶法、PCR法对山东省枣庄市榴园镇石榴园一株枯死石榴树的根结线虫样本进行了鉴定,病原线虫鉴定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相似文献   

10.
瑞昌山药根腐线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江西省瑞昌市山药根腐线虫病发生规律研究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病原线虫种类进行鉴定。从瑞昌市范镇、高丰、桂林3个乡镇的山药根腐线虫病样中分离获得15个寄生线虫分离物,镜检表明其形态特征和各项测量值符合对咖啡短体线虫的描述;提取线虫基因组DNA,利用通用引物对(X1/C1)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分离物与咖啡短体线虫均具有最高的序列同源性(93%~99%),并且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与咖啡短体线虫共处于一个分支上。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认为瑞昌山药根腐线虫病病原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