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定外源草酸(OA)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抗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的诱导作用,本研究采用喷雾法将10、20、30、40 mmol·L-1的草酸喷洒在十叶期紫花苜蓿幼苗上,喷雾后7 d测定苜蓿霜霉病苗期病情指数,并分别于喷雾后1、3、5、7和9 d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喷雾10~40 mmol·L-1草酸溶液均可降低苜蓿霜霉病的病情指数,且随着草酸浓度升高,病情指数由31.1%下降到19.6%,下降了11.5百分点,相对诱导抗病效果呈上升趋势,最高诱抗效果达到50.8%,苜蓿叶片中POD、PAL和SOD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3.
研究了新疆加工型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 的部分生物学特征,并采用室内平板抑菌和盆栽试验对6种杀菌剂的防病效果进行了测定和筛选.结果表明,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为BPA培养基.25~30℃为适宜生长温度,最适温度为28℃.适宜在 pH6.5~8.0环境中生长,最适 pH 值为7.病原菌在1% NaCl浓度下生长良好,大于4% NaCl 生长受抑制.供试药剂的室内平板抑菌效果为:可杀得2000>乙酸铜>链霉素>志信101>红星-2氢氧化铜>志信2000,可杀得2000和乙酸铜的EC50值分别为5.954 mg/L和7.439 mg/L.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发病前保护性喷施各药剂的防病效果(43.34%~80.84%)优于发病后治疗性施药(12.35%~49.54%),其中可杀得2000和红星-2氢氧化铜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新疆加工型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和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加工型辣椒主要产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发生了一种严重危害辣椒的细菌性病害。从发病辣椒叶片中分离细菌,通过烟草过敏性反应、马铃薯软腐试验和接种辣椒等致病性测定,确定了13个致病菌株,各菌株之间致病力无明显差异。通过菌体形态、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寄主范围测定,结合16S r DNA和rpo D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病原菌人工接种还能侵染番茄、茄子、马铃薯及黄瓜、四季豆、白菜、萝卜、芹菜等植物。P.syringae pv.syringae引起加工型辣椒细菌性斑点病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乌鲁木齐和昌吉地区的窖藏马铃薯进行了菌物病害初步调查,并分离和鉴定其病原菌,经鉴定共确定马铃薯贮藏期菌物病害6种、病原菌10种:干腐病(Fusarium sp.)、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和皮斑病(Polyscytalumpus Gtulans).其中,马铃薯干腐病菌有5种:锐顶镰孢(Fusariumacuminaturn)、黄色镰孢(F.culmorum )、茄病镰孢(F.solani)、半裸镰孢(F. semitectum )、接骨木镰刀菌(F. sambucinum ).  相似文献   
6.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高等教育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改革应注重"能力为先、实践为上"的观点,并针对《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论述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三叶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folii)是引起苜蓿炭疽病的重要致病菌,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苜蓿毁灭性危害.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指标,对40个苜蓿品种开展抗三叶草炭疽菌的苗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威纳尔、阿尔冈金、巨能2表现高抗,WL363HQ、巨能7、拉迪诺、4030、4010、润布勒、亮牧表现中抗,新牧4号、甘农4号、驯鹿等15个品种表现中感,新疆大叶、甘农6号、甘农9号等15个品种表现高感.抗性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5%,感病品种占75%,高抗与高感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伊贝母菌核病在伊犁巩留县的发生规律,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调查及室内分离培养等方法,确定伊贝母菌核病病原为Stromatinia rapulum (Bull) Boud,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科、座盘菌属。病原在15~20℃条件下培养,第10天开始产生菌核,在20℃时产生的菌核数量最多。4月底至五月中旬均可发生,在低温多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条件下极易发生。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病残体或病鳞茎上存活,成为初次侵染。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比较不同杀线剂对甜菜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便为该病的大田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择7种广谱性杀线剂,采用不同用量处理土壤,研究不同药剂处理条件下孢囊数量的变化,以及对甜菜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阿维菌素颗粒5毫克/株处理土壤,平均孢囊减退率为48%,同时使甜菜产量提高259.8%,含糖量提高0.6%。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马铃薯主产区真菌病害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2014~2017年对马铃薯主产区真菌病害发生及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为开展关键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理论参考。调查表明,北疆有9种马铃薯真菌性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干腐病。病害的发生时间与严重程度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播期;主要病害因不同地区、年份、品种、栽培模式发生情况有差异;马铃薯黑痣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日益严重,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