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以油松树木各分量生物量成比例为基础,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对生长关系,构建各分量生物量模型通式,采用模型评价指标,逐步剔除模型中参数变动系数大的变量,从而建立树木各分量生物量的最佳模型.结果表明:油松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树枝生物量与胸径、树高、材积、冠长、冠幅、冠体积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在0.01的水平下相关性极显著;而与第1活枝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树叶生物量、树干生物量与胸径、材积、冠长、冠幅、冠体积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在0.01的水平下相关性极显著;而与树高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在0.05水平下显著,与第1活枝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树木各分量生物量的最佳模型为:树干生物量模型是W=69218D0.056H-2.427V,树枝生物量模型是W=2.809×10-6D-1.436H8.266CW2.449L-0.165V,树叶生物量模型是W=1964.276D-1.43H-1.691V,总量生物量模型是W=717.668D-1.119CW0.755V.  相似文献   

2.
刨花楠生物量及其结构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研究和预估刨花楠这一优良树种的各器官的生物量及其结构变化动态,选用四种模型分别对其树干,枝,叶,皮及地上部分总生物量进行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刨花楠单木树干,树皮及地上部分生物量与胸径及树高两因子密切相关,且以模型2拟合为最优,树枝,树叶生物量则仅与胸径紧密相关,且以模型1拟合为最优;(2)30年的树木,其树干,树皮,树枝和树叶分别约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66%,12%,19%和3%。(3)随着年龄的增大,刨花楠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结构变化的趋势为;树干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较在30年前表现为增加,其中10年以前增加速度较快,在30年后表现为逐渐减少的趋势;树皮与树枝则一直表现为增加的态势,树叶则一直表现为下降的态势,其中15年以前下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3.
园林树木健康与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树木健康评价与安全性评价的异同,指出了树木健康评估侧重观察树冠、枝叶的表现,而树木安全性评价侧重对树枝、树干的检查,还需考虑树木可能危及的目标物.综述了国外树木健康与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概述了国内园林树木健康诊断和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园林树木健康评估及管理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 1 树干涂药法。防治柳树、刺槐、山楂、樱桃等树木上的蚜虫、金花虫、红蜘蛛和松类树上的介壳虫等害虫,可以在树干距地面2m 高的部位涂抹氧化乐果农药,药液被树木吸收后能输送到树体各部,害虫一旦取食就会中毒死亡,防效一般可达到85%以上。如果在涂药部位包扎绿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药效更好。2 注射农药法。有些钻蛀性害虫,如天牛、柳瘿蚊、松梢螟、竹象虫等,蛀害树干、树枝、树木皮层。对钻蛀性害虫,  相似文献   

5.
通过讨论树体枝干几何建模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围绕树木交互式建模技术和三维可视化实现进行了研究探讨。实现过程主要分为3步:首先,对真实树木枝干的几何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构建枝干模型生成方法,用六边形棱柱近似模拟树干和枝段,再用六边形棱台作为枝段元经过连续偏转、连接的方法模拟枝干弯曲的形态。其次,基于枝干生成方法,利用分形迭代思想实现整株树体的建模。为提高仿真度,通过加入干扰因子使最终生成的树体枝干模型不过于规则。最后,为实现模型的可视化,选用OpenGL图形技术和Visual C++作为模型可视化工具和开发工具,通过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数学描述以及场景渲染和特征参数提取,建立一个支持交互的三维树木建模系统。  相似文献   

6.
小兴安岭长白落叶松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林木生物量的估测精度,基于长白落叶松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木生物量,逐步筛选胸径、树高等林木特征因子,构建了单株木、地上部分、树干、根系、树枝、树叶生物量的独立估测模型。根据林木生物量相容性理论,以树干生物量作为控制量,利用单株木生物量中各组分之间的代数关系,通过联立独立模型求解得到单株木相容性模型。同时将样本分为4组,利用5个相对误差指标(即参数变动系数C,总相对误差Rs,平均相对误差E,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e,预估精度P)来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长白落叶松单株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构简单、参数稳定、预估精度较高,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组分之间生物量的分配关系,实现模型估计值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林木生物量估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一、蛀干害虫桑天牛桑天牛一般是在1—2a生的树干和树枝上危害,成虫食桑树、构树小枝的树皮,幼虫蛀食杨树髓心,导致树木缺枝断条。桑天牛2a完成1代。产卵时间为6—8月,产卵时一般选择4个部位:一是在树的顶部,二是树干上,三是上端的枝条,四是中下部当年生的嫩枝上。每产一卵都在树干或树枝上先咬一"U"字形的刻槽,产卵后有的咬断树枝留5—15cm长的桩,卵就产在桩上,有的产卵后将树  相似文献   

8.
单木生物量模型是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基础。实测广东境内90株木荷的数据,伐倒前测量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伐倒后,树干分为3段测定树干和树皮的鲜重;树冠分为3层,每层选取3~5个标准枝,并分别称枝、叶的鲜质量,取样后带回实验室;在85℃恒温下烘干至恒质量,根据样品鲜质量和干质量计算含水率,然后利用各部分的含水率推算样木树干、树皮、树枝及树叶等各部分干质量,最后汇总得到地上部分干质量。利用获得的生物量数据,以相对生长模型为基础,采用加权回归估计消除异方差,建立可加性生物量模型,拟合地上部分及各个分量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中,树干生物量模型精度最高,确定系数达0.90以上,树叶生物量模型的精度最低,但确定系数也达0.74,树枝和树皮生物量模型确定系数均大于0.80;木荷树干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树枝和树皮生物量,树叶生物量所占比重最低,随着径阶的增加,树干生物量不断增加,树枝生物量略有增加,树皮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树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持续降低。模型的建立有助于精确估算广东省木荷生物量,为碳汇计量提供基础数据和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9.
贺兰山天然油松林单株生物量回归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贺兰山天然油松林分进行每木调查,应用相关分析方法,采用幂指数模型对贺兰山天然油松林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贺兰山天然油松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分别以树高、胸径、1/2树高处直径和胸径平方乘树高为自变量,与各器官生物量拟合的预测模型中,树干、树枝和树根的生物量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树叶的生物量预测模型拟合效果中等,树皮的生物量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差;任一自变量与单株生物量拟合的预测方程适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Xfrog的树木建模及生长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树木模型和生长动画的模拟,真实简单的模拟植物模型及其生长,对Xfrog植物模型生成软件进行研究。在客观分析树木建模及生长模拟难点的基础上,研究了Xfrog中表达树木拓扑结构的核心原理及其制作树木生长动画的基本方法;详细探讨了采用Xfrog进行树木建模和生长模拟的流程及其关键问题;并基于Xfrog实现了油松、侧柏、栓皮栎等多种北京山区的代表性树种的建模和生长模拟,取得了逼真的模拟效果。该法可用于树木几何模型及其生长动画的快速制作,并对研究树木模型表达和生长模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阔叶红松风景林单木景观质量评价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科学进行天然风景林的抚育经营,以长白山地区松江河林业局板石河林场内的天然风景林单木为研究对 象,共调查了913 株单木的外部形态指标,拍摄913 张单木景观照片,筛选获得87 张针阔叶树种景观照片并进行美 景度评价,并对其景观要素进行分解,进而建立了针叶和阔叶树种单木的美景度模型,最后对99 株单木的景观质 量进行了预测以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1)影响针叶和阔叶树种单木景观美景度的景观要素差别较大; 2)影响针叶树种单木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树干挺拔度、轮廓清晰度、枝条混乱度、树冠完整度和枝条密度;3) 影响阔叶树种单木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树冠形态、轮廓清晰度、树冠均匀度、叶片密度、枝条舒展度和树干挺 拔度;4)基于单木景观质量影响要素,风景林经营应以培育树干通直的针叶单木景观和树冠饱满的阔叶单木景观 为目标;5)本文建立的针叶和阔叶单木景观美景度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单木景观美景度,可以应用于单木景观质 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节子的性质及其对木材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节是指树干内部的枝条基部或枯死枝条形成的结疤,在用材中称为节子。在树木生长过程中节子独特的理化性能对树木的生长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在木材加工利用过程中节子的存在严重影响木材性能和加工利用。本研究对节子的构造、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性质和检测方法等5个方面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节子的存在对于树木的生长过程中枝条与树干之间最佳连接方式,无论在应力作用还是外部细菌等因素的影响下,节子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所体现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有着良好的作用。但是在木材的利用中,节子对于木材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于刀具损伤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木材的抗拉、抗压、抗弯性能,同时对于木结构连接部位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影响。目前国内外对于板材节子检测的研究较充分,但是对于原木的节子检测研究较少。在有节材力学性能预测方向,得到了较为精准的预测模型。并且通过节子特征、林木密度、树龄、树干特征等对节子进行预测,帮助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对木材进行改良。现阶段对节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力学性能和检测等方向,对于节子部位的超微观构造和构造智能性利用等方面相对薄弱,对于节子如何影响木材力学性能的机理并未深入。  相似文献   

13.
张俊涛  陈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172-174,202
[目的]调查广州市中心城区古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生长状况,探讨适合古樟树的健康评价关键指标.[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以广州市中心城区前5批古树名木中古樟树为研究对象,对其树龄、生长状况、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广州市中心城区古樟树树龄集中在100~249 a,总体生长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普遍存在树枝切口、树洞腐烂、树干或(及)树枝倾斜和附生植物栖居的现象;胸径、株高与树龄存在正相关性,随着树龄的增加,胸径增幅明显,而株高增幅较小;切口和树洞会对古樟树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树干或(及)树枝倾斜,遇到强风存在安全隐患;附生植物对古樟树生长影响较小;从生长环境来看,工程建设、树池面积较小和周边铺装硬化不利于古樟树的生长.[结论]为科学评价古樟树健康状况,建议从生长位置、生长指标、树冠情况、树干情况、地面情况五大方面选取古樟树健康评价关键指标,以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树干高度对苹果开心形树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牛自勉  孙俊宝  蔚露  郭爱珍  王建新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67-1069,1091
高干、中干、低干开心形苹果树和自由纺锤形苹果树(对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初果期,对照及低干开心形树产量较高,分别比高干开心形树高20.9%和17.9%,其产量构成与公顷枝量呈正相关;在盛果期,高干和中干开心形树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4%和17.8%,其产量构成与树体枝轴长度呈正相关。果皮色素花色苷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等指标在初果期不同树形处理无显著差异;在盛果期,高干和中干开心形树处理显著高于对照,果实综合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板栗人工采收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对板栗机械振动采收装备的设计提供参数支持.针对3棵板栗树,通过单偏心式振动电机激振树干对板栗树各分枝上加速度响应以及落果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棵树树干和各果枝测点处的合加速度均与激振频率呈二次曲线增长关系,激振频率的增加有利于板栗树各果枝振动响应的增强;但受距激励点的距...  相似文献   

16.
树干曲率的自动测量是智能立木整枝机作业的重要步骤.该文针对立木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立木树干曲率自动测量方法.该方法包含4个主要步骤:利用阈值分割对树干图像进行提取,得到图像的粗分割;在中值滤波的基础上,利用拉普拉斯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位置点的检测,从而得到准确而连续的边缘;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对树干边缘进行细化处理;以道格拉斯-普克法提取树干曲线上的特征点,对其进行曲线拟合并求得树干曲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比较准确地识别树干的弯曲度.   相似文献   

17.
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的多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及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油松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在主干生长、树冠结构、木材性质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方面的变异,分析了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内性状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的树干与木材密度性状指标在无性系间和半同胞家系内差异显著,在无性系不同分株内和半同胞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其他观测性状在油松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无性系的主干生长和针叶性状平均指标值高于半同胞家系,无性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相对一致,而半同胞家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差异较大;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在树冠结构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指标间差异显著,在侧枝和材性指标间差异不显著,胸径与分枝角间的相关系数和侧枝相对长度、侧枝相对粗度与早晚材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正负相反,早晚材均宽与木材密度间的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繁殖方式植株的树高生长、花量、木材密度、早晚材指标之间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研究结果为今后油松的无性系选择、无性系造林和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是新疆山区重要树种。了解雪岭云杉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及碳储量,对新疆森林资源调查具有一定意义。  方法  采用整株收获法分析30株雪岭云杉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利用胸径(D)、树高(H)和胸径-树高(D2H、D3/H和DbHc)作为变量建立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及整株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  结果  雪岭云杉树干、树枝、树叶及树根生物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整株生物量为12.04~2 014.34 kg·株?1,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10.16~1 475.17和1.88~539.18 kg·株?1,树干、树枝、树叶及树根生物量占整株生物量的56.86%、13.03%、5.96%和24.15%,根冠比为0.08~0.55。植株水平上,建立基于胸径及树高变量的各器官生物量模型,其中树根生物量的最优生物量模型为W=a(D2H)b,其他器官生物量模型均为W=aDbHc。影响云杉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素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坡位、坡度、海拔及土壤厚度。  结论  基于胸径-树高因素的异速生长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雪岭云杉各器官生物量的拟合,可对其生物量及碳储量进行有效估算。图4表3参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