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红花酢浆草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红花酢浆草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碘-碘化钾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探讨扫描电镜下花粉形态结构与花粉萌发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红花酢浆草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g/L蔗糖+0.04g/L硼酸,萌发率达31.45%。花粉萌发率与饱满花粉占花粉总数的百分率一致。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其有显著的影响,最佳贮藏温度为-80℃。花粉在-80℃耐贮藏力长达30d,贮藏28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1.30%。  相似文献   

2.
不同条件对迎春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迎春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碘-碘化钾染色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有很大影响,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蔗糖浓度25%、硼酸浓度0.005%,此时萌发率达92.04%。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其有显著的影响,最佳贮藏条件为-80℃下干燥,耐贮藏时间超过26 d。  相似文献   

3.
为进行紫荆杂交育种和开发利用,以垂丝紫荆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3种染色法(醋酸洋红、TTC和碘-碘化钾染色)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垂丝紫荆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0g/L蔗糖+40mg/L硼酸,花粉萌发率达86.23%;醋酸洋红染色法适宜快速测定垂丝紫荆花粉生活力;垂丝紫荆花粉最佳的贮藏温度为-196℃,经济的贮藏方法为-2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刺槐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及其贮藏特性,为刺槐生产及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刺槐花粉为试材,使用培养基萌发试验法测定其生活力,并研究不同浓度Ca2+、不同贮藏条件及时间对刺槐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刺槐花粉在琼脂8.0 g/L+蔗糖20.0 mg/L+硼酸2.0 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高达30.25%;适当浓度的Ca2+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当Ca2+浓度为1.6×10-4mg/L时,花粉萌发率高达40.25%,花粉管伸长最快;适宜刺槐花粉贮藏的条件依次为-80℃、4℃、-23℃和常温;花粉在-80℃贮藏32d后,萌发率仍达15.30%。【结论】适合刺槐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为:琼脂8.0 g/L+蔗糖20.0 mg/L+硼酸2.0 mg/L;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外源钙能促进刺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于超低温真空冷冻条件下贮藏的刺槐花粉保持活力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5.
红花矮牡丹花粉贮藏及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矮牡丹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温度、培养基组分、贮藏温度及时间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探讨花粉形态与萌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红花矮牡丹花粉萌发培养基中最适宜的蔗糖和硼酸质量分数分别为:9%、0.004 5%,红花矮牡丹花粉萌发率达62.37%,花粉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2℃。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牡丹花粉生活力有显著的影响,红花矮牡丹花粉最佳贮藏方法为.196℃超低温保存,耐贮藏力超过365 d。花粉形态与其萌发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矮牡丹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对其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以及花粉形态与萌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矮牡丹花粉萌发培养基中最适宜的蔗糖和硼酸浓度分别为:9%、0.0045%,矮牡丹花粉萌发率达58.52%。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牡丹花粉生活力有显著的影响,矮牡丹花粉最佳贮藏方法为-196℃超低温保存,耐贮藏力超过378 d。花粉形态与其萌发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紫叶李花粉生活力及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宜紫叶李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和最佳贮藏条件。[方法]以新鲜紫叶李花粉为材料,以0、50、100、150、200和250mg/L的蔗糖浓度配制培养基,以0、10、20、30、40mg/L的浓度配制硼酸溶液,用染色法和培养基萌发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对紫叶李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紫叶李花粉不添加蔗糖和硼酸培养基的萌发率较低,仅为5.5%,随着蔗糖和硼酸浓度的升高,其萌发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培养基为:蔗糖100mg/L+硼酸30mg/L,花粉萌发率可达26.7%,比对照提高3.9倍。贮藏花粉的最佳条件为-80℃,耐贮藏力长达30d,25d后萌发率达到8.8%。[结论]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紫叶李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超低温是贮藏紫叶李花粉的最佳贮藏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早开堇菜新鲜花粉为试材,使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表观形态,采用双重二因素试验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筛选最佳的贮藏方法,并探讨花粉形态结构与花粉萌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在280 g/L蔗糖和240 mg/L硼酸的条件下花粉萌发率最高,为72.29%;在90 mg/L GA_3和200 mg/L Ca(NO_3)_2的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峰值为82.48%。确定花粉离体培养最佳的培养基为:蔗糖280 g/L、GA_3 90 mg/L、Ca(NO_3)_2 200 mg/L、硼酸240 mg/L。花粉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相同时间内贮藏温度越低花粉萌发率越高,早开堇菜花粉最佳的贮藏的条件为-80℃;花粉形态与其萌发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以‘粉娇蓉'(Lagerstroemia indica‘Fen Jiaorong')、‘红红火火'(L.indica‘ Honghong Huohuo’)、‘堇薇’(L.indica‘ Jinwei’)、‘直枝紫’(L.indica‘Zhizhi Zi’)4个常见紫薇(L.indica)品种的混合花粉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紫薇花粉生活力的3个因素(蔗糖、硼酸和CaCl2)进行优化试验,依据正交试验不同组合的花粉萌发率,确定最佳花粉萌发组合.在此基础上,对18种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耐贮藏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用200 g·L-1蔗糖+ 150 mg·L-1硼酸+ 20 mg·L-CaCl2为最佳培养基,3个因素对紫薇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蔗糖、硼酸、CaCl2;不同贮藏处理间花粉耐贮藏力存在较大差异,18个处理组合中,室温(28℃)条件下,用变色硅胶干燥的处理生活力保持时间最长;4℃冷藏条件下的对照、遮光、干燥处理保持时间稍短,但贮藏期间能保持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柳树品种花粉贮藏的适宜条件及最适离体培养基,以粉枝柳、黄花柳、旱柳3种柳树花粉为试验材料,采集新鲜花粉进行离体培养,以筛选适宜培养基,并将花粉分别置于室温20~25、4、-5、-20℃条件下干燥贮藏后,通过测定花粉萌发率,筛选适宜的贮藏条件。结果显示:粉枝柳和旱柳花粉在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中萌发情况较好,黄花柳则在50 g/L蔗糖+100 mg/L硼酸中萌发率较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贮藏温度越低,3种柳树花粉贮藏效果越好。在-20℃干燥情况下,3种柳树花粉贮藏60 d后仍可保持较高的萌发率,萌发率分别为粉枝柳42.6%,旱柳39.5%,黄花柳29.5%;而室温条件下贮藏12~15 d基本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11.
顾翠花  孙明哲  王守先  王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09-14011
[目的]探讨3个紫薇品种的花粉离体培养与萌发。[方法]以3个紫薇品种(‘红蝶飞舞’、‘翠盘堇薇’和‘紫爪银薇’)的盛花期花粉为材料,对花粉离体培养及花粉管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紫薇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 g/L蔗糖+60 mg/L硼酸+20 mg/L CaC l2+20 mg/LMgSO4+100 mg/L KNO3,其中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对紫薇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紫薇的长、短花丝萌发力存在差异,其中‘紫爪银薇’和‘红蝶飞舞’短花丝的花粉萌发力高于长花丝,而‘紫爪银薇’相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交授粉后2~6 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结论]为培育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个紫薇品种的花粉离体培养与萌发。[方法]以3个紫薇品种(‘红蝶飞舞’、‘翠盘堇薇’和‘紫爪银薇’)的盛花期花粉为材料,对花粉离体培养及花粉管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紫薇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g/L蔗糖+60mg/L硼酸+20mg/LCaCl2+20mg/LMgSO4+100mg/LKNO3,其中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对紫薇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紫薇的长、短花丝萌发力存在差异,其中‘紫爪银薇’和‘红蝶飞舞’短花丝的花粉萌发力高于长花丝,而‘紫爪银薇’相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交授粉后2~6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结论]为培育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硼酸与蔗糖对百合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荣  杨鹏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94-9495
[目的]提高百合花粉的生活力。[方法]设置4种不同处理,探讨硼酸和蔗糖对百合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在固体培养基中,蔗糖的适宜浓度为138.76 g/L,硼酸适宜浓度为135.7 mg/L。在液体培养基中硼酸适宜浓度为136.4 mg/L。[结论]添加适宜的蔗糖和硼酸有助于提高百合花粉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两种黑牡丹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对比了不同蔗糖浓度、硼酸浓度对黑牡丹"黑花魁"、"夜光杯"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各自较为理想的花粉萌发培养基配方。牡丹不同品种花粉离体萌发所需的理想培养基配方并不一致,"黑花魁"的合适培养基为硼酸0.04 g/L+蔗糖50 g/L,"夜光杯"较为理想的培养基为硼酸0.08 g/L+蔗糖50 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菜心的通过雄性不育系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种植于花钵中的菜心为材料,采用TTC法测定其花粉活力;同时将花粉分别在3种培养基上培养,3种培养基即A1:15.00%蔗糖+0.01%硼酸+0.001%GA3,A2:15.00%蔗糖+0.40 mmol/L CaCl2+0.40 mmol/LH3BO3+1.00%琼脂,A3:5.00 mmol/LMES+1.00 mmol/L KCl+10.00 mmol/L CaCl2+0.80 mmol/LMgSO4+1.50 mmol/L硼酸+1.00%琼脂+16.60%蔗糖+3.65%山梨醇+10.00μg/ml肌醇,比较培养6 h和12 h后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结果]试验表明,菜心花粉活力很高,具有活力的花粉比例平均达98.18%;A1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A2次之,A3最差;培养12 h的花粉萌发率高于培养6 h的,但培养12 h的花粉管长度却小于培养6 h后的。[结论]综合分析认为,菜心花粉在A1培养基即15.00%蔗糖+0.01%硼酸+0.001%GA3上培养6 h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野生樱桃李花粉活力与授粉结实特性初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试验对新疆野生樱桃李花粉活力进行了测定并开展了不同树体间授粉结实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蔗糖浓度、硼酸对野生樱桃李花粉萌发影响较大,培养基中加入15; 蔗糖浓度,0.01;的硼酸比较适合野生樱桃李花粉萌发;野生樱桃李花粉在采集后几天内均有较高的生活力,室温下,野生樱桃李花粉生命力一般保持25~30 d,4℃低温可有效延长花粉生活力时间,低温下可保持105~120 d;部分野生樱桃李具有较高的自花结实率,部分不同树体间可相互作为授粉树.  相似文献   

17.
以有斑百合花粉为试材,通过离体培养,利用单因子试验研究蔗糖、硼酸、以及钙、镁、钾离子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子试验比较了蔗糖、H3 BO3、CaCl2和Ca(NO3)2·4H2O对有斑百合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和钙对有斑百合花粉萌发影响较大,而钾和镁的影响较小;适宜的花粉培养液为蔗...  相似文献   

18.
运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蔗糖浓度(A)、硼酸浓度(B)、硝酸钙浓度(C)、温度(D)对早酥梨花粉离体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早酥梨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主次顺序均为:BADC。最适宜早酥梨花粉离体萌发和生长的培养条件为:蔗糖1.5 g/L、硼酸0.2 g/L、硝酸钙0.2 g/L、温度20℃。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茵芋花粉的培养效应,采用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法,I2—KI、TTC、红墨水等染色法,以及生物荧光显微镜对花粉活力进行观察与检测,筛选有活力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及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新鲜茵芋花粉粒呈黄色,花粉离体后逐渐转变为黄褐色.I2—KI、TTC对花粉染色无效;红墨水染色法使有活力的花粉在蓝色滤光片下呈绿色或原色,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花粉活力.花粉于25℃的恒温下离体培养4 h开始萌发,至24 h萌发稳定.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对花粉萌发的互作效应极显著,最优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5 g·L~(-1)硼酸+0.02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60.0%;次优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3 g·L~(-1)硼酸+0.02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58.0%;第三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1 g·L~(-1)硼酸+0.01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50.4%.影响茵芋花粉萌发的主因素为氯化钙,次因素为蔗糖,辅助因素为硼酸.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红花刺槐花粉活力的测定及保存方法,为红花刺槐的人工杂交授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离体培养法、TTC法、I2-KI法测定花粉生活力,同时研究不同保存方法对红花刺槐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红花刺槐花粉在蔗糖20.0 mg/L+硼酸2.0 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29.56%);I2-KI法不适用于红花刺槐花粉活力的测定,TTC法的测定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检验;低温比常温更适于红花刺槐花粉的保存,花粉在0℃保存15 d后,萌发率仍达17.67%。[结论]蔗糖20.0 mg/L+硼酸2.0 mg/L为红花刺槐最适培养基组合,低温更适合红花刺槐花粉的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