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及其结构特征,判断居民肉类消费的未来趋势,基于FAO和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Linear approximated/Almost ideal deal demand system模型),测算我国及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不断增加,且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居民对牛羊肉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禽肉次之,猪肉最小。其中,农村居民对各项肉类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显著高于城镇。我国居民的牛羊肉需求对自身价格及其他肉类价格变动较敏感,猪肉需求对自身价格与其他肉类价格变动敏感度较低。由此推断,未来我国居民对牛羊肉消费将呈波动增长态势,而对猪肉的消费呈缓慢增长,但消费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李苗  喻闻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6):1168-1176
【目的】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分析收入与消费支出、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变化对肉类消费量、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肉类消费趋势,为从需求侧多因素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以及消费需求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城镇居民对牛、羊、猪、禽肉类消费的相关数据作为材料,采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测算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消费的支出弹性、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1995~2018年的23年间,牛羊肉消费量占比提高了4.12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比上升了7.33个百分点。牛肉替代羊肉消费的趋势明显,牛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增加了9.29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了18.91个百分点。而羊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下降了6.07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了11.56个百分点。猪肉作为辅助性消费的性质明显,消费量占比基本稳定在20%,消费支出占比在15%左右。【结论】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稳步增长,收入与肉类消费支出和需求表现出正相关,消费交叉价格弹性、自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反映出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联性。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以牛羊肉为主。市场肉类消费变化受价格弹性影响明显,牛、羊、猪、禽肉类之间价格关联性强。羊肉在肉类消费中的重要性弱化,显现出多元化的消费格局,收入变化对肉类消费支出影响程度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肉鸡产业链价格自下而上传导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类消费品种之一,2010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64%,鸡肉占比仅为15.8%,鸡肉消费量和鸡肉价格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猪肉价格的影响。2000~2012年肉鸡产业经历了三波大周期,除2005年白羽肉鸡价格受祖代引种量连续4年下滑影响提前启动以外,肉鸡价格上涨的启动时点与肉猪基本一致,肉鸡的盈利和价格高点也与生猪基本重合。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肉类消费量迅猛增长,中国占世界肉类消费总量的近1/3,肉类贸易也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对世界和中国肉类消费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基于以往研究对肉类消费的研究框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预测结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综述。总结发现,第一,肉类消费受多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价格、收入、地区差异、社会发展状况、差异化的饮食模式和观念、家庭特征等因素,其中,消费者的偏好以及产品差异性尤其是质量差异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第二,全球肉类消费的收入弹性和条件支出弹性的均值分别为0.48和1.02,中国为0.53和1.06,世界肉类需求的非补偿和补偿价格弹性的均值分别为-0.86和-0.69,中国的为-0.79和-0.76;第三,未来世界和中国肉类消费将呈现进一步增长趋势,预计2025年世界肉类消费总量将达30 000万t以上,中国将达到6 510万~10 010万t。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4-2012年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数据,运用AIDS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总体和不同收入组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探讨了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禽类、水果类和奶类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奶类消费的价格弹性大于1。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收入组的粮食消费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低收入组肉类、蔬菜、水果的收入弹性均高于同期高收入组的收入弹性,而肉类的消费价格弹性却低于高收入组,其变化趋势也呈现出明显不同,但总体呈现"肉类+蔬菜+主食"的饮食结构。因此,根据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特征陕西省应该在全面稳定食品价格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价格富有弹性的奶类;继续加大对水果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低收入组的食品消费补贴;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引导城镇居民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特征,有利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方法】首先对新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角度对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羊肉、猪肉和牛肉边际消费倾向较高,随着收入增加,猪肉和禽肉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各类畜产品需求变动主要受自身价格变化影响,但羊肉、牛肉和奶类作为居民最基础的畜产品,其价格变化不仅对自身需求量产生较大影响,也会对其他畜产品产生较大影响。【结论】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开发其消费潜力,同时,增加羊肉和奶类的有效供给,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运用"有形手"和"无形手"对居民最基础、最重要的食物价格进行调控,避免其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7.
肉鸡产品是世界肉类市场快速增长的产品,也是中国唯一保持贸易额顺差的畜产品。本文以世界肉鸡产品进口大国日本作为第三方市场,运用Rotterdam模型和CBS模型估计中国肉鸡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间接评估中国肉鸡产品国际竞争力。在生肉鸡进口需求系统中,中国生肉鸡支出弹性显著为正,自价格弹性显著为负,与泰国为显著互补关系,与巴西为显著替代关系;与美国为不显著替代关系。肉鸡熟制品进口需求系统中,中国肉鸡熟制品支出弹性显著为正,自价格效果不明显,与泰国、巴西、美国的交叉价格效应均为不显著互补关系。中国生肉鸡产品的主要竞争国为巴西,市场价格是主要制约因素,肉鸡熟制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强化规范养殖、严格管控卫生安全检疫检测、进一步降低中国生肉鸡生产成本、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开发新产品,是提高中国肉鸡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改变,鸡肉产品占有市场份额的比重越来越大。饲养方式和饲料的不同对肉鸡的品质有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改善肉鸡品质的方式,并对肉鸡的肉质评价方法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肉类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度增加,肉类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提高,优势区域布局基本形成。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肉类产量增长,生产形势良好。肉类产品出口大于进口,贸易顺差。与上年同期相比,肉类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肉类价格指数呈现上涨趋势,肉类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部分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1-9月活猪价格下降,猪肉价格持平,禽肉和牛羊肉价格上涨。国际市场肉类产量和贸易量增加,价格下降。总体来看,中国将继续保持肉类产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格局,预计2006年肉类产品仍然在较高价位运行。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闻  许世卫 《农业展望》2012,8(10):52-55
随着收入水平和价格的变化,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应用1995~2010年统计数据,描述性分析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变动的基本趋势;利用食物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以2009年为基期,对2012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量进行预测,结果发现中国农村居民人均肉蛋奶的消费量将较2009年增长,粮食消费量将下降;在粮食产品中,除水稻和小麦的消费量没有下降外,其他粮食品种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玉米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城乡居民羊肉消费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建立双对数模型,实证分析收入、价格和饮食习惯对羊肉消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羊肉消费量尽管有所上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并且在城镇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城镇居民羊肉消费量主要受收入、羊肉价格、牛肉价格和猪肉价格的影响,而农村居民羊肉消费量受羊肉价格和上一期羊肉消费量影响更为显著。最后对中国居民羊肉消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ELES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红  赵玉阁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197-200,216
以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纯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其中食品、居住分别稳居第1、2位,交通通讯与文教娱乐分别位居第3、4位;交通通讯收入弹性最高,其次是居住,文教娱乐的收入弹性在2009年跃居第2位,且呈增加趋势;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基本需求,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且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需求后,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比例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数据,运用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长期及短期影响因素,探讨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981-201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分别由4.8 kg和1.9 kg增长到9.1 kg和6.9 kg,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与人均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人均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量的短期影响程度最大,且农村居民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城镇居民;食用植物油价格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健康信息还未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产生负向影响;消费习惯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均产生正向影响,但城镇居民的消费惯性大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对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短期变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调节力度较强;从长期来看,促进农村食用植物油消费市场发展必须依靠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ELES模型的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LES模型,利用2012年31个省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食品消费支出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情况进行研究,回归得到各类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自价格弹性。研究表明,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边际倾向中,在外用餐最高,其次为水产品、肉禽及制品;水产品、糕点类、在外用餐类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蔬菜、粮食、肉禽及制品等基本食品消费的自价格弹性较低,水产品、糕点类、外出用餐的自价格弹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和社会餐饮畜产品消费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城乡居民家庭内畜产品消费均以猪肉为主,随着收入的增长,奶类消费的增长速度最快,城镇地区牛羊肉和禽肉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猪肉,而农村地区猪肉和禽肉消费的增长高于牛羊肉。收入和价格对城镇居民社会消费的影响极显著,社会餐饮畜产品消费仍以猪肉为主,随着收入的增加,牛羊肉消费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猪肉、禽肉和禽蛋。现阶段我国应以稳定发展生猪生产为主,加快奶业及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ELES模型对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 ,给出了各类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并作了 2 0 0 5及 2 0 0 8年消费结构的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上海市城镇家庭的蔬菜消费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1995年以来上海市城镇居民蔬菜消费的特点,估计了ELES模型的参数,计算了主要食品的消费弹性系数。研究发现:蔬菜和粮食收入弹性接近,都是上海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其边际消费倾向远低于肉类;蔬菜、粮食和肉禽蛋水产品三者之间是互补品的关系;蔬菜等食品的消费受收入和自身价格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未来5年中国牛肉市场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牛肉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但受生产成本上升、发展方式转型、自然灾害和疫病等因素影响,牛肉生产增速放缓,价格连续上涨。预计未来5年,中国牛肉生产将稳步增长,消费需求继续强劲,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进口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