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三疣梭子蟹在普通池塘内实现苗种自行繁育、大规格蟹种培育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结果表明:试验塘16 675m2,销售C2-C4蟹苗30kg;起捕雌蟹(本地称小娘蟹)13 000只,规格50~75g/只;起捕雄蟹650kg,规格50~75g/只。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对苗种繁育过程中的饵料培育、蟹种放养数量、底充氧、水质调控技术等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三疣梭子蟹传统养殖方式中的同类相残、雌雄争偶以及集中上市而价格低迷等问题,2002年,分别在河蟹幼蟹培育池、虾池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竹笼吊养及散养对照试验。2003—2004年,利用河蟹幼蟹培育池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的笼式吊养生产,养殖面积13.34hm2,收获0.300kg/只以上商品蟹分别为104720.0kg和118625.0kg,商品蟹平均产量分别为7850.1kg/hm2和8892.4kg/hm2,产值分别为628006.00元/hm2和711394.30元/hm2,利润分别为368227.80元/hm2和407940.50元/hm2,年养殖平均成活率分别为68%和73%,2004年产量、利润及成活率分别较2002年虾池散养对照试验提高了70%、87%和52%,增收189867.00元/hm2。该项技术利用空闲的河蟹幼蟹培育池,采用笼式吊养全雌梭子蟹,方式新颖,效果明显,技术水平国内先进。  相似文献   

3.
2017年5月28日~9月28日,在黄淮地区原阳县原武镇南关村稻田养殖0.4hm~2中华绒螯蟹,放养苗种为1500只,个体均重8g左右。经152d饲养,捕获绒螯蟹1087只,回捕率72.5%,个体均重135.2g/只,平均产量24.5kg/667m2,同时水稻产量561.0kg/667m2,增加纯利润997.1元/667m2,取得了较好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三疣梭子蟹健康苗种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3~2003年在不使用任何抗生素,利用海捕亲蟹、活体饵料、微生物制剂进行了三疣梭子蟹健康苗种的繁育,研究了水温与变态时间的关系,比较了池塘养殖的亲蟹与自然海区的亲蟹的育苗的效果,海区亲蟹育成率比池养亲蟹育成率高6.9%,采用单胞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蚤状Ⅰ期到蚤状Ⅱ期变态率提高39.4%,采用微生物制剂比使用抗生素育成率提高1.7%,单位平均水体出苗率提高到0.82万/m3。  相似文献   

5.
泥质底质是造成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存活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根据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潜伏和蜕壳习性设计出一种适合泥底质的蟹礁,拟为池养梭子蟹个体提供躲避栖息的庇护场所,并在室内养殖条件下对该蟹礁的潜在应用能力进行检测。蟹礁主体由多块具有一定强度抗腐蚀性的长方形PVC板组成。蟹礁的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作为人造的躲避栖息场所,缸体内的梭子蟹个体可以自由出入,蟹礁的选择比率较高,因此,投放蟹礁有望有效解决池养梭子蟹底质的潜沙问题,本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其在梭子蟹池塘实际养殖过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而蟹礁与土坑并存的选择性试验不仅说明养殖户投放传统隐蔽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且预示着在实际生产中为梭子蟹提供更为多样的庇护场所,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梭子蟹的养殖收益。此外,苏北地区拥有广袤的淤泥质滩涂,底质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实现我国海捕梭子蟹资源滩涂化养殖的目标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为研究对象,研究短期饥饿对其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三疣梭子蟹幼蟹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含量和能值均逐渐减少,而水分的含量逐渐增加.试验初期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相对损失率最大的为粗脂肪,粗蛋白和糖类次之,且粗脂肪降幅高峰的出现时段早于粗蛋白和糖类,饥饿期间三疣梭子蟹幼蟹首先主要利用粗脂肪提供能量,然后才是粗蛋白和糖类.试验期间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质量分数和能值的变化与饥饿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质量分数变化与能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蛋白质是影响饥饿期间三疣梭子蟹幼蟹肌肉能值变化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7.
螯虾肽膏在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中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投喂相比,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中投喂螯虾肽膏不但能促进三疣梭子蟹的变态生育,还提高仔蟹的产量和出苗率,显著提高育苗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三疣梭子蟹简称梭子蟹,俗称海蟹,属十足目,梭子蟹属。梭子蟹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是大型食用蟹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庆贵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90-290,294
介绍了适合莆田地区的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包括池塘条件、养殖前准备、苗种放养、养殖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三疣梭子蟹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三疣梭子蟹的土塘养殖由于养殖环境受诸多情况影响,养殖成活率低。该文研究采用单个体筐养设施进行三疣梭子蟹高产立体养殖技术。结果表明:使用新技术后,单体筐养成活率达到71.95%,单体筐养殖、立体养殖平均产量达到3325.2、4502.7kg/hm2,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俗称海洋螃蟹,是一种个体较大的海产食用蟹,又是我国沿海业中资源量最大的一种,尤以鲜活的三疣梭子蟹在市场上颇负盛名。安分布面广阔,品种优良,从我国的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地都出产,其年产量也较高,它不但在我国领海内分布广,而且在日本、朝鲜等国也都有它的踪迹。由于可以活销,故是极受欢迎的主要水产品。梭子蟹是虾塘综合利用,改善养殖结构之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近海三疣梭子蟹大螯肌肉的线粒体DNA作为模板,对4群体共67个个体的控制区(D-loop)序列进行了PCR扩增。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最终得到了控制区3’端的rRNA部分序列(64 bp)、D-loop全序列(1179 bp)及控制区5’端tRNA-Ile部分序列(73 bp)。经DNASP软件分析得知,67个D-loop序列定义了65个单倍型,在65个单倍型中,除去插入/缺失位点,所有单倍型共检测到344个多态位点,主要发生在D-loop序列的中间区域;D-loop序列检测到26个插入或缺失位点,碱基插入主要发生在中央后端区域,以13 bp重复片断插入的形式进行。每个个体含有0~3个连续重复片断。通过对三疣梭子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D-loop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982~1.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2770~0.0363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31.790~43.304。综合分析,三个成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近,都低于仔蟹的遗传多样性,说明经过遗传育种,可以提高三疣梭子蟹的种质情况,真正实现对三疣梭子蟹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壳寡糖对三疣梭子蟹免疫功能的影响,设置了含壳寡糖0.0、0.5、1.0、1.5和2.0 g/kg(分别为T0、T1、T2、T3和T4组)的5组试验饲料饲喂三疣梭子蟹,分别在第10 d、20 d和30 d取血清进行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溶菌酶(LSZ)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束时测定血细胞的密度。结果显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可以显著性提高ACP、T-SOD、LSZ、POD活力(P〈0.05),对PO和AKP活力促进效果不显著(P〉0.05)。壳寡糖可以显著提高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密度(P〈0.05),对3种血细胞所占比例有一定的影响(P〉0.05)。综合考虑,T2、T3组对三疣梭子蟹免疫促进效果较好,建议基础饲料中壳寡糖添加量为1.0~1.5 g/kg。  相似文献   

14.
三疣梭子蟹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资源,给广大渔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当前,渔民捕蟹的装备设施没有达到全自动脱钩捕蟹的目标。经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及向从事三疣梭子蟹捕捞的一线作业渔民请教,对渔民捕蟹作业过程及所使用的相关装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应设计一款纯机械蟹笼自动脱钩机,以降低卸笼时的风险,保证船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种蟹类.梭子蟹生长迅速,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膏似凝脂,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是中国主要养殖品种,是重要的出口畅销品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例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养殖典型案例的分析,从养殖模式的确定、池塘标准化改造、隐蔽物的设置、放养优质健康蟹苗、投喂优质新鲜饲料、勤开增氧机、适时起捕雄蟹、加强病害防治等方面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以为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个体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技术,研究了纯化饲料(A组)、活饵料(章鱼和缢蛏, B组)和混合投喂(纯化饲料和活饵料有规律地交替使用,C组)对三疣梭子蟹幼蟹(初体重0.5 g左右)成活、生长性能、肝胰腺指数(HSI)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 3组幼蟹的成活率并无显著差异,均在70%~80%之间; (2) A组和B组幼蟹的增重率、蜕壳周期、特定增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C组幼蟹的第二次蜕壳周期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其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3) 3种投喂方式的饵料对幼蟹的肝胰腺指数及其蛋白和脂肪含量影响显著,A组幼蟹肝胰腺指数及其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但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组;(4) 就脂肪酸组成而言, A组肝胰腺和躯体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均高于其它两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因此,研制的纯化饲料可以使三疣梭子蟹幼蟹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为进一步开展梭子蟹幼蟹营养需求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饲养效果的影响,为开展三疣梭子蟹高效健康养殖和促进益生菌在蟹类养殖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试验组(EG,添加2×1010 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对照组(CK,不添加任何益生菌),试验周期28 d,期间定期检测生长指标和水质因子,试验结束时测定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溶菌酶(LZM)等相关酶活力.[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AKP活力(P<0.05,下同),随着养殖时间推移,AKP活力逐渐升高;而ACP和POD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第21 d时达最高值,分别为6.47 U/100 mL和45.93 U/mL,显著高于CK组;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血淋巴T-SOD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LZM含量有明显影响,也于第21 d时达最高值(3.81μg/mL),此后LZM含量维持在相对较稳定的水平.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其存活率,至试验结束时三疣梭子蟹存活率较CK组提高了17.78%(绝对值).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水体氨氮(NH3-N)和亚硝态氮(NO2--N)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但在21 d后作用效果略有下降.[结论]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影响三疣梭子蟹免疫相关酶活力,提高其存活率,且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NH3-N和NO2--N含量,进而达到净化养殖水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技术。2011年4月初向池塘内投放80~100 g/尾的大黄鱼,混养池塘投放4 000~5 000尾/hm~2,共投放4 500尾/hm~2,5月下旬投放规格为150~200只/kg的三疣梭子蟹,混养池塘投放30 000只/hm~2,共投放33 000只/hm~2,梭子蟹单养池塘60 000只/hm~2,共投放66 000只/hm~2。大黄鱼单养池塘投放8 000~10 000尾/hm~2,共投放9 000尾/hm~2;当年11月中下旬收获商品大黄鱼,大黄鱼单养池塘平均单产2 118.7~2 238.7 kg/hm~2,混养池塘1 329.6~1 460.3 kg/hm~2,存活率分别为76.2%和85.3%;9~11月收获商品梭子蟹,梭子蟹单养池塘的平均单产1 701.8~1 747.1 kg/hm~2,混养池塘的平均单产为1 253.5~1 314.3kg/hm~2,存活率分别为17.8%和21.3%。混养、大黄鱼单养、梭子蟹单养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83~1∶1.96、1∶1.69~1∶1.81、1∶1.57~1∶1.76。由此可见,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混养有助于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6--2007年南海北部陆架区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蟹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架区共有蟹类51种,隶属于10科24属,以热带暖水性种类为主,属于印度洋一西太平洋区系中的南中国一东南亚海区;这些蟹类可分为3个生态类群——高温广盐生态类群、广温广盐生态类群和高温高盐生态类群;依据Pinkas判定,优势种为银光梭子蟹、红星梭子蟹、锈斑蝎、香港婚、逍遥馒头蟹、武士蜉、直额蟳、威迪梭子蟹;优势种类渔获率(2.99kg/h)占蟹类总渔获率(3.66kg/h)的81.69%;经济蟹类为红星梭子蟹、锈斑蜉、武士蝎、三疣梭子蟹、日本蝇、拥剑梭子蟹、远海梭子蟹,均属梭子蟹科种类,经济种类渔获率(2.37kg/h)占蟹类总渔获率(3.66kg/h)的64.75%;蟹类资源密度为97.47kg/km^2,经济蟹类资源密度为63.20kg/km^2。蟹类资源密度区域分布以D断面最高(125.60kg/km^2),C断面最低(70.93kg/km^2);蟹类资源密度季节分布以秋季最高(181.60kg/km2),冬季最低(50.13kg/km^2)。蟹类密集区为10-60m深水域,尤以10m深附近水域分布最多,达222.13kg/km。,其数量分布趋势大致与水深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