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2006年-2007年南海北部陆架区4季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甲壳类有99种,分隶于2目22科46属,其中虾类32种,蟹类51种,虾蛄类16种;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类为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系.优势种为口虾蛄、黑斑口虾蛄、红星梭子蟹、锈斑蟳、银光棱子蟹、逍遥馒头蟹、猛虾蛄、宽突赤虾、武士蟳、香港蟳、长叉口虾蛄;渔获率B断面最高(7.94 kg/h),C断面最低(4.94 kg/h);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秋季最高(10.31 kg/h),冬季最低(4.05 kg/h);平均渔获率为6.54 kg/h,其中:虾类渔获率0.88 kg/h,占13.46%,蟹类渔获率3.68 kg/h,占56.27%,虾蛄类渔获率1.98 kg/h,占30.27%;甲壳类60 m以浅水域分布较多,并密集分布于10~20 m水深处;平均资源密度为87.20 kg/km2,资源密度秋季最高(137.47 kg/km2),冬季最低(54.00 kg/km2).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6年8月和2007年1月、4月、10月福建沿岸海域底拖网调查结果,对福建沿岸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时空变化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福建沿岸海域调查海区中蟹类有43种,隶属10科、21属,其中以梭子蟹科种类最多.蟹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春季有2种优势种,夏季有3种,秋季有5种,冬季有2种;双斑蝇全年均为优势种.调查海区平均生物量以夏季最高,达2557.74Wh;春季最低,仅为740.96g/h.蟹类平均密度以夏季最高,达1226ind/h;春季最低,仅为2ind/h;闽东北沿岸蟹类生物量和密度水平均较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种类有三疣梭子蟹、日本虫寻、锈斑虫寻和红星梭子蟹等,其渔获量占蟹类总量的68.4%.  相似文献   

3.
在2012 年8 月进行的南海北部虾拖网海上调查的基础上,对虾蟹类渔获的种类组成、生物学特征和幼 体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渔获种类一共71 种,其中虾蟹类15 种,但其产量却占总产量的82.34%;虾类优势 种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近缘新对虾(M. affinis)和周氏新对虾(M. joyneri);蟹类优势种为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三疣梭子蟹(P. trituberculatus)和远海梭子蟹(P. pelagicus);刀额新对虾的幼虾比例为73.36%,三疣梭子蟹的幼蟹比例为78.79%。最后,探讨了促进南海虾蟹类资源 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2010年5月(眷)、11月(秋)对舟山黄大洋海域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虾类资料,用渔获率作为虾类资源数量分布的指标,对舟山黄大洋海域的虾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大洋春秋季共鉴定出虾类17种,隶属于9科、13属,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脊额鞭腕虾、细螯虾和安氏白虾,其中葛氏长臂虾是春秋季的绝对优势种,脊额鞭腕虾、细螯虾是春季的优势种,安氏白虾则是秋季的优势种,根据虾类的生态习性分析得知,分布在本次调查海域的虾类可以分成3种生态类群,但以广温广盐性种类为主.不同季节的虾类渔获量及重量平均渔获率是秋季明显多于春季(秋季虾类平均渔获率为春季的6.4倍).春季以黄大洋西北部与东南部虾类渔获量相对较高,秋季则是以北部与南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刺鲳资源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对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渔业资源春秋两季调查的最新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刺鲳Psenopsis anomala(Temm inck et Schlegel)的资源状况。结果表明:刺鲳的渔获率、资源密度和资源量分别为0.97 kg/h、10.73 kg/km2和928.69 t;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秋季高于春季;其密集分布于水深为81~90 m(春季)和91~100 m(秋季)处;春季其平均体重、平均体长和优势体长组均大于秋季,其现存资源量为原始资源量的55.85%。针对该海域刺鲳鱼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作者提出了一些合理保护和利用该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增殖放流对野生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内开展微宇宙法模拟试验,研究紫海胆增殖放流对野生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结果]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nis与紫海胆Coexist,紫海胆对日本对虾有一定的吸引特性,但均无危害情况发生;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与紫海胆间未发现有行为影响和危害情况,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在数量较多时可能会对紫海胆造成一定的危害,但并不是普遍现象.[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行为学和进一步开展紫海胆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增殖放流对野生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内开展微宇宙法模拟试验,研究紫海胆增殖放流对野生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结果]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与紫海胆共存,紫海胆对日本对虾有一定的吸引特性,但均无危害情况发生;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与紫海胆间未发现有行为影响和危害情况,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在数量较多时可能会对紫海胆造成一定的危害,但并不是普遍现象。[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行为学和进一步开展紫海胆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5年渔业资源监测船的生产调查资料和现场取样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广东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副渔获组成及其月变化等。结果表明: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副渔获种类多,主要为沿岸性底栖种类,组成结构存在明显的月变化,其中蟹类和鱼类是影响副渔获组成结构和月变化的优势类群;副渔获海上抛弃率很低,兼捕现象严重是现阶段虾拖网的主要问题,副渔获与目标虾类的平均重量比为6.8:1,平均产值比为2.5:1。为了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和促进虾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鱼、虾、蟹等的生活习性和行动差异开发适宜广东沿海虾拖网的选择性捕捞技术,减少副渔获的兼捕量。  相似文献   

9.
瓯江口海域夏秋季蟹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瓯江口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探索地形地貌、海流等因素对蟹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次拖网调查中,共鉴定蟹类16种。日本好(Argyrosomus argentatus)是6月的主要优势种,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9月的主要优势种。在瓯江口近岸水域,单个站位出现的种类并不多,但整个近岸0~10m水域内蟹类种类丰富。这与近岸、近岛水域在不同季节、不同站位生态环境多样化和差异化有一定的关系。在瓯江口外海,海底地势平坦,不同站位之间环境差异不大,也没有岛屿阻隔,使得各个站位种类较多且组成类似。单一优势种出现是导致外部和南部水域蟹类多样性(H')值较低的主要原因。瓯江冲淡水势力和不同水团交汇影响瓯江口海域蟹类种类和多样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瓯江口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探索地形地貌、海流等因素对蟹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次拖网调查中,共鉴定蟹类16种。日本好(Argyrosomus argentatus)是6月的主要优势种,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9月的主要优势种。在瓯江口近岸水域,单个站位出现的种类并不多,但整个近岸0~10m水域内蟹类种类丰富。这与近岸、近岛水域在不同季节、不同站位生态环境多样化和差异化有一定的关系。在瓯江口外海,海底地势平坦,不同站位之间环境差异不大,也没有岛屿阻隔,使得各个站位种类较多且组成类似。单一优势种出现是导致外部和南部水域蟹类多样性(H')值较低的主要原因。瓯江冲淡水势力和不同水团交汇影响瓯江口海域蟹类种类和多样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分布在中国海域45种钵水母类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地理分布及其各海区区系特点,并与邻近海域相比较.研究表明:南海区钵水母类属于印度一马来区系,与马来半岛和菲律宾海域的十分相似;东海区钵水母类属于亚热带区系,与日本南部海域的较为相似;而渤海-黄海区的钵水母类属暖温带区系,与日本北部海域的十分相似.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黄斑海蜇(Rhopilema hispidum)和口冠水母(Stomolophus meleagris)是中国沿岸大型水母的优势种;近岸暖水性类群是中国海域的优势类群.中国海域钵水母类的地理分布与中国沿岸流和暖流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州从化市的471个村庄周围的风水林进行调查和标本采集,共收集了2 530份植物标本,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CANT)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整理出从化市风水林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对从化市风水林植物群落内的科、属植物区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从化市风水林种子植物116科2,99属53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5种;被子植物113科2,96属526种。风水林植物区系成分较复杂,泛热带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成分比例较少,与广州市种子植物区系特征极为相似,说明从化市风水林的地带性植被代表性较强,保存较好,可作为乡村自然保护小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13.
 首次对滇中、滇南、滇西以及滇西南地区不同宿主、生境的野生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资源进行采集,并阐述了裂褶菌宿主特性以及生长地的生境条件。分离到不同宿主、生境的裂褶菌菌株407个,宿主植物共75种,分属于30科,其中单子叶植物4种,双子叶植物64种,裸子植物7种。菌株生态分布的海拔范围为372~3321m。  相似文献   

14.
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3~8月,对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已记录爬行动物41种,隶属32属11科3目: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黔桂湘低山丘陵省,区系组成以华南区物种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根据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福建武平米槠林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1993年2月对福建武平米槠林火烧前群落生态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并对该群落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39科、58属、95种;其中灌木层在各层次中占首位,为25科、38属、70种.各层次区系均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较高.种的分布型分析表明各层次均与华南地区关系较密切的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以灌木层最高,为4.948.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研究南黄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情况,分别于2019年5月、8月、10月开展了3个航次10个断面的调查,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采样到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生物密度以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0门103种,春季59种,夏季70种,秋季56种;生物量和生物密度存在的季节变化分是夏季高于春季和秋季、秋季高于春季和夏季;在空间上,对南黄海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区域进行生物量和生物密度的比较,呈现北部高于南部和中部的变化趋势。计算得到调查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eilou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幅度分别为2.02~4.24、0.83~4.00和0.63~0.93,均值为3.16、2.35和0.85;夏季群落多样性水平(2.32)高于秋季(2.08)和春季(2.01);北部群落多样性水平(3.53)高于南部(3.11)和中部(3.02)。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群依次为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甲壳动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断面可划分3个类群,基本上以北部、中部和南部区域划分,南黄海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更多的来自空间变化。根据聚类结果,计算三个类群的典型种和分歧种,北部典型种主要为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中部典型种主要为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南部典型种主要为软体动物。研究结果补充了黄海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基本数据,为该海域潮间带底栖动物资源评估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Camellia L.)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东南部省区。通过查阅文献及植物标本,对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共4个亚属、10组、48种,占中国山茶属种数的20.6%;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多集中于北部山区;在广东省的垂直分布海拔范围为50~1 800 m。  相似文献   

18.
宁夏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对宁夏罗山进行了系统的蝶类标本采集,经分类鉴定出45种,隶属6科32属,其中以蛱蝶科种类最多,计8属14种,占总种数的28.13%,灰蝶科和眼蝶科次之,分别计9属10种和8属9种,各占总种数的25%.从世界动物区系的构成来看,组成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及典型古北种为主体,占总种数的46.67%,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北+东北+蒙新+青藏+西南+华中+华南型居多,占22.22%.罗山和贺兰山的蝶类相似性系数较高,为0.46,罗山和六盘山的蝶类相似性系数较低,为0.19,3个地区蝶类组成的相似性分析,符合宁夏昆虫地理区划特点.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森林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人工林的森林昆虫调查表明,试区森林昆虫有111科440属625种(亚种)。鳞翅目和鞘翅目分别占总种数的40.48%和29.44%。其次为同翅目、异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其他目种类较少。古北区和古北-东洋区共有种为其区系主要组分。鞘翅目森林昆虫区系成分具有多样性和过渡性特点,昆虫区系组成、种类与数量也受试区植被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内陆盐水水域鱼类的种类和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中国北方内陆盐水水域生物资源的调研材料,结合国内已有的报道,试对中国北方内陆盐水水域鱼类种类和分布做初步分析,在已掌握的60多个水域资料中,有鱼生存的21个盐水湖,盐度为1.24-13.00,碱度为3.0-44.5mmol/L,pH8.20-9.45,共见到鱼类74种,隶属8目16科,其中许多是北方区,宁蒙区和华西区鱼类的指示种,也有华东区和华南区的代表种,各湖的鱼类种数在1-27种之间,北方区和宁蒙区各水域鱼类区系的相似系数较高,新疆盐水湖针类种类组成较有特点,作者还讨论了盐度、碱度,pH等生态因子对鱼类的种类和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对盐水水域鱼类资源和多样性的保护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