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索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增殖放流对野生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内开展微宇宙法模拟试验,研究紫海胆增殖放流对野生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结果]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与紫海胆Coexist,紫海胆对日本对虾有一定的吸引特性,但均无危害情况发生;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与紫海胆间未发现有行为影响和危害情况,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在数量较多时可能会对紫海胆造成一定的危害,但并不是普遍现象。[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行为学和进一步开展紫海胆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增殖放流对野生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内开展微宇宙法模拟试验,研究紫海胆增殖放流对野生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结果]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nis与紫海胆Coexist,紫海胆对日本对虾有一定的吸引特性,但均无危害情况发生;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与紫海胆间未发现有行为影响和危害情况,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在数量较多时可能会对紫海胆造成一定的危害,但并不是普遍现象.[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行为学和进一步开展紫海胆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珠江口浅海重要经济虾类摄食习性的基本特征及营养级变化的基本规律,为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结构、能量流动和海洋生物食物网研究及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开展南海近海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2011~2012年在珠江口浅海拖网捕获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4种经济虾类样品的胃含物进行鉴定和生物学测定,并根据胃含物中饵料生物的重量组成和出现频率,分析这4种经济虾类饵料生物的生态类群及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和营养级.[结果]珠江口浅海4种经济虾类均以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为主要营养饵料,兼食小型游泳动物(包括幼鱼),饵料生物种类在春末夏初期间比秋末冬初更广泛.4种经济虾类的平均营养级为2.43,按食性可划归为第三营养级,属低级肉食性动物.[结论]珠江口浅海的中国对虾、长毛对虾、近缘新对虾和刀额新对虾的营养级与经济鱼类在同一层次,是对该海域鱼类资源的重要补充,其中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饵料的长毛对虾可作为珠江口浅海兼具生物净水功能的主要增殖放流品种.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恢复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资源,2014年采取增殖放流的生态修复措施,人工增殖放流三疣梭子蟹苗种1 894×10~4尾,并在放流前后实施渔业资源调查和社会调查;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放流前后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资源密度和空间分布变化,并引入内禀增长率来表征自然群体在放流前后的种群扩繁能力,由此推算放流后放流群体所占比例;同时,根据三疣梭子蟹的体长频率分布情况,采用世代分析法估算当年补充群体所占比例,进而推算回捕率和放流经济效益,定量评估增殖放流效果。结果表明:洞头海域放流前后三疣梭子蟹资源密度分别为163和7 974尾/km~2,放流后呈现向周边海域扩散的趋势;三疣梭子蟹当年补充群体占总渔获的61.3%,放流群体占24.2%,放流回捕率为3.30%,当年可形成捕捞量39.6 t,回捕经济效益达158.4×10~4元。综上所述,增殖放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修复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资源、促进渔民增产增收的效果。本研究认为,该海域三疣梭子蟹尚有一定的增殖空间,建议可继续开展该品种的增殖放流,以有效利用该海域的基础生产力,提高渔业捕捞产量。  相似文献   

5.
在2012 年8 月进行的南海北部虾拖网海上调查的基础上,对虾蟹类渔获的种类组成、生物学特征和幼 体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渔获种类一共71 种,其中虾蟹类15 种,但其产量却占总产量的82.34%;虾类优势 种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近缘新对虾(M. affinis)和周氏新对虾(M. joyneri);蟹类优势种为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三疣梭子蟹(P. trituberculatus)和远海梭子蟹(P. pelagicus);刀额新对虾的幼虾比例为73.36%,三疣梭子蟹的幼蟹比例为78.79%。最后,探讨了促进南海虾蟹类资源 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的耐受力,为WSSV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盐度30‰和(24±2)℃下,将体长约8~9 cm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与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停食48 h后,投喂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死亡对虾,观察其摄食及感染情况,比较这2种虾的对WSSV耐受力。[结果]中国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63.33%,发病高峰期为4~5 d,而日本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54.44%,发病高峰期为5~7 d,中国对虾的发病率于日本对虾,发病时间也较日本对虾早。[结论]中国对虾对WSSV的耐受能力要强于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日本对虾、克氏原螯虾、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差异。[方法]将供试材料进行预处理后,测定各材料SOD活性,并采用聚丙烯酰胶凝胶电泳分析同工酶差异。[结果]SOD活性存在组织差异和种属差异性;电泳谱带在3种虾类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日本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的SOD的电泳谱带和迁移率较为相似,与克氏原螯虾存在明显不同。[结论]SOD同工酶活性比较可揭示虾类的亲缘关系与起源。  相似文献   

8.
6种蟹类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蟹类DNA条形码技术。[方法]利用PCR技术对浙江沿海6种常见蟹类(n=34)mt DNA COI基因进行扩增,最终获得688 bp基因片段。[结果]7个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样品中检测出5个单倍型,5个锐齿蟳(Charybdis acuta)样品中检测出5个单倍型,锈斑蟳(C.feriatus)、日本蟳(C.japonica)、绵蟹(Dromia dehaani)、三疣梭子蟹(P.trituberculatus)样品中检测出单倍型数分别为3、2、2、1;6种蟹类COI基因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3%、18.2%、36.2%和20.3%,A+T含量为58.5%64.1%;种内变异较小,遗传距离处于0.0000.004,种间遗传距离为0.1430.235;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的分子进化树揭示相同物种个体首先聚类,不存在不同物种个体交叉聚类。[结论]COI-L1490/H2198通用引物在蟹类条形码研究中具有普遍适用性,mt DNA COI基因能够作为6种蟹类有效鉴别的DNA条形码,且区分度高、支持形态学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滩涂资源丰富,沿海海水池塘成片,但适宜池塘养殖的品种主要是虾类、蟹类和贝类。日本对虾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品种在江苏省的落户发展有其必然性。本文围绕日本对虾在江苏省的发展兴起,探讨了日本对虾养殖现状、养殖模式,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江苏省日本对虾养殖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增殖放流是指以补充、修复原水体水生生物链中缺失的种类和保护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为目的,通过人工繁殖的方式,将原生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养成一定规格后,再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修复改善因捕捞过度、涉水工程建设或水域生态污染等原因造成破坏的水生生态环境,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增殖放流是补充渔业资源种群与数量、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项有效手段。开展增殖放流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江苏沿海虾类养殖的气候区划。[方法]主要通过养殖试验和生产调查,收集养殖现状和养殖适宜气象指标。[结果]江苏沿海的气候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不同气候适宜性区域间有差异。影响养殖虾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气象因素有夏季高温和强降水。[结论]只有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养殖生产过程的气象条件研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提高虾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3种虾类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比较(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isoenzymes in three species of shrimps Penaeus japonicus, Procambarus clarkia and Litopenaeus vannamei.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were used to measure SOD activities after pretreatment, meanwhile the differences in SOD isoenzymes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were assayed by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Result] There are specific and histological differences in SOD activities of shrimps. With a similar electrophoresis pattern and migration rate, Penaeus japonicus and Litopenaeus vannamei showed remarkable differences with that of Procambarus clarkia. [Conclusion] The result showed the differences of cognation and origin of three shrimps.  相似文献   

13.
复方新诺明对南美白对虾、梭鱼和三疣梭子蟹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烨  雷晓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09-2410,2416
[目的]探讨复方新诺明对3种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方法]用复方新诺明分别对南美白对虾仔虾、梭鱼苗和三疣梭子蟹稚蟹进行室内急性毒性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和3个平行组,统计复方新诺明对3种水生动物24、48、72和96 h的死亡个数、半致死浓度(LC50)、95%可信限和安全浓度。[结果]复方新诺明对南美白对虾、梭鱼和三疣梭子蟹的24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 143.32、1 320.57和915.17 mg/L,48 h的LC50分别为962.36、1 119.60和623.27 mg/L,72 h的LC50分别为844.63、977.54和514.34 mg/L,96 h的LC50分别为793.36、880.63和442.30 mg/L。复方新诺明对以上3种水生动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04.58、248.15和86.73 mg/L。3种水生动物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依次为三疣梭子蟹稚蟹〉南美白对虾仔虾〉梭鱼苗。[结论]该研究为3种水产动物的规模养殖和鱼病防治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钮子茎中石油醚提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秦巴山区钮子茎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超声法对秦巴山区野生的钮子茎粉末进行提取,得石油醚提取物,利用GC-MS分析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49种化合物,主要有萜类、脂肪酸、烯醇、烯烃、酚类化合物,占脂溶性成分总量的95.15%。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组分是(-)-斯巴醇,为22.07%,其次为棕榈酸,含量为11.18%,再次是β-芹子烯,含量为9.20%,它们的结构中都含有不饱和双键,预示着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结论]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米诺沙星在中国对虾养殖中的合理应用及环境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水温21~22℃条件下,米诺沙星药饵以每天30 mg/kg虾体重连续投喂中国对虾5 d后,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研究米诺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的代谢动力学以及米诺沙星在水环境及底泥环境中的分布和消除。[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数据经3P87药动学软件分析,米诺沙星在中国对虾各组织中的代谢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药饵给药后,大部分药物经饵料被对虾摄食,小部分的米诺沙星进入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米诺沙星在水环境中的含量逐渐衰减,在同一时间时距离表层水面10 cm处与距离底泥表面10 cm处的水样样品含量在0.05水平无差异。水体中的米诺沙星的含量-时间拟合曲线回归方程为Y=-0.002 9lnX+0.008 6。[结论]底泥对米诺沙星有吸附作用,米诺沙星有向底泥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抗菌肽是无脊椎动物内源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Crustin Ⅰ是属于抗菌肽的一类物质,是对虾抑制病原感染最重要的体液因子之一。参考基因库公布CrustinⅠ基因序列的设计引物,以抗桃拉综合症病毒(TSV)凡纳滨对虾血液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以及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克隆到了一个大小为539bp的核酸片段,经序列测定,该片段与凡纳滨对虾cmstin基因同源性达95.6%,而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的Cmstin—like基因的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35.1%、30.9%、55.4%。  相似文献   

17.
陈静  宋光同  汪翔  佘磊  武松  吴明林  丁凤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08-11709,11842
[目的]弄清螺蛳改良水体的效果,并为虾蟹、甲鱼等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平均水温为22.8℃、曝气的情况下,以富营养化的池塘水作为试验用水,进行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改善水质的研究。[结果]螺蛳对TN、TP没有显著的去除效果;投放10、20、40个铜锈环棱螺及梨形环棱螺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35.39%、33.93%、29.57%和38.29%、25.69%、19.39%,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48.67%、36.14%、34.96%和38.93%、35.20%、33.08%。[结论]投放一定密度的铜锈环棱螺及梨形环棱螺有利于水体环境的改善,不同密度螺蛳改善水体环境的效果不同。建议与沉水植物共存,达到螺-草互利作用进而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型饲料添加剂对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0.52±0.08)g的对虾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型添加剂对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试验组(A、B)组和1个对照组(C组)分别投喂饲料:对照组为对虾专用饲料,A组为在对虾专用饲料中添加1%新型饲料添加剂,B组为在对虾专用饲料中添加2%新型饲料添加剂。[结果]新型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对虾存活率和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当新型饲料添加剂添加量为2%,可显著促进对虾生长;试验组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对虾生长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其最佳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19.
田丽  王雁  陈道海  杜玉洁  董超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08-11110
[目的]了解南美白对虾附肢的结构分化。[方法]以南美白对虾为试验对象,分离其附肢并对其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南美白对虾附肢共19对,由于其着生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各附肢在形态上各不相同。[结论]各种类虾的不同生活方式,造成附肢在进化上有了不同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